就因为一个彩电的事,一些交了钱的人,仿佛一下子成了人上人。瞧他们那得意的模样,走路都带风,鼻孔恨不得朝天。
当看到每天傍晚娄晓娥和她们一样在前院看电视的时候,有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嘟囔着:“这娄晓娥也不怎么样呀,还不是来蹭李小胖家的彩电来看。”
“你可快住嘴吧,啥也不懂的玩意。” 旁边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紧张地扯了扯她的衣角,脸上满是担忧。
“我怎么什么都不懂了,我说的是事实。” 那瘦高个妇女脖子一梗,不服气地说道。
“人家娄晓娥来看电视图的是一个热闹,她们家没有电视不代表人家买不起。” 胖胖的中年妇女着急地解释着。
“就是,人家手缝里漏出来点就够你挣一辈子了。” 另一个短发妇女也跟着附和。
“我听小丫妈说,娄晓娥家里的彩电是50寸的。” 人群中不知谁冒出来一句。
“吹牛的吧?自己家有电视,还来前院看。” 瘦高个妇女还是不信,鼻子里哼了一声。
“那是他们在大汉的家,咱们国家进口的那些彩电大部分就是从大汉进口的,听说就是娄晓娥家的厂生产的。” 有人开始科普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那瘦高个妇女听着听着,脸色越来越红,低着头,急匆匆地跑回家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害怕了。
日子就在众人对彩电的期待中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交货期。可左等右等,陈伍德却迟迟没有来通知他们去取电视。
担心的众人坐不住了,纷纷跑去问陈伍德什么时候可以买到电视。陈伍德告诉他们再等等,他的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眼神却有些躲闪。
等了一周后,众人再次找到陈伍德。陈伍德说现在上面正在调查五交化的领导,那批电视机暂时不能动,他还安慰众人说领导已经开始上下打点关系了,只待度过这一关,随时都可以开仓卖货,还拍着胸脯保证,办事处和仓库都在那里,还能跑了不成?
众人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人能骗人,可办事处和仓库里的东西总不会骗人吧?于是,他们只好继续耐心地等着。
又等了一周,众人再去找陈伍德时,却发现找不见他人了。槐花说,别说他们了,她这个做妻子的都已经三天没见过陈伍德了。
这下,众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急急忙忙去了利民电器代办处。到了地方,只见大门敞开着,里面一片狼藉,桌椅东倒西歪,文件纸张散落一地,原本摆放整齐的货物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惊慌失措的众人,又急忙跑到了仓库那里。他们找来工具撬开门,一股刺鼻的灰尘味扑面而来。当看到仓库里一片纸都没有留下,空荡荡的如同被洗劫过一般时,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这才意识到可能受骗了。
但还是有一些人不信邪,又跑去刘光福家里。刘光福媳妇一脸焦急地说:“已经有一周没见过人了,如果你们能找到刘光福,记得通知一下我,我还要找他要生活费呢。”
这下,众人彻底慌了神,很多人为了多买几台电视可是从亲戚朋友家借了不少钱,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把自己的养老本都拿了出来。
到头来,一片纸都没有留下。
不,说到纸,他们还是有的,那就是好利民电器代办处的收据。这些人拿着收据就去报警了。
派出所的人拿过一张收据,上面模糊不清地盖着利民电器代办处的公章,其他的字体也模模糊糊的,只有“订金”两个字倒是很清晰。
上面写的是利民电器代办处,而不是这些人说的利民电器办事处,别看两个字之差,意思可是差太多了。
不过,先不管这些,那就先查查这所谓的利民电器吧,结果一查,根本查无实处,在工商局注册的压根就没有这利民电器。
找到房东,房东也是一脸茫然,表示不清楚,只说人家就交了一个月钱,说是只租一个月。
仓库那边问了,情况也一样。
毫无疑问,这彻头彻尾就是一场骗局,专门利用这些人贪图便宜的心理精心设下的陷阱。
经过调查,派出所发现,这场骗局里已知的参与者有刘光福、陈伍德,还有个叫李大壮的。然而,当派出所的人找到李大壮了解情况后,才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样。李大壮不但不是骗局的参与者,反而是最大的受害者。
李大壮满脸懊悔,垂头丧气地向民警诉说着。他自己不仅被骗走了七千多块钱,那些听信他的话,跟着他一起想买更便宜彩电的人也遭了殃。当时,李大壮告诉他们,只要凑的金额足够大,对方就能给出更优惠的价格。所以,他们那个胡同里好多人都信了他,纷纷把钱交给了他。结果呢,彩电没买着,李大壮这“二道贩子”没做成,反倒成了这场骗局最大的苦主。
同样身为受害者,派出所的人自然不会把李大壮抓起来。毕竟,他和胡同里那些人之间,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经济纠纷。真要是把他送进局子里,那些出了钱的人也不愿意啊,他们还指望从李大壮这儿把钱要回来呢。
从那以后,李大壮的日子就没消停过。胡同里那些受骗的人,每天都气势汹汹地堵在他家门口。愤怒的人们,不仅把屋里能搬走的值钱东西都一股脑儿地拿走了,还时不时的对着李大壮破口大骂,各种难听的话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李大壮的妻子实在受不了,收拾包袱跑了;孩子也觉得丢人,不愿再跟他来往。而李大壮的老娘李卫兰,更是一时想不开,在家里找了根绳子,直接上吊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李大壮成了这场骗局中最悲惨的受害者,孤零零地承受着这一切。
当看到每天傍晚娄晓娥和她们一样在前院看电视的时候,有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嘟囔着:“这娄晓娥也不怎么样呀,还不是来蹭李小胖家的彩电来看。”
“你可快住嘴吧,啥也不懂的玩意。” 旁边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紧张地扯了扯她的衣角,脸上满是担忧。
“我怎么什么都不懂了,我说的是事实。” 那瘦高个妇女脖子一梗,不服气地说道。
“人家娄晓娥来看电视图的是一个热闹,她们家没有电视不代表人家买不起。” 胖胖的中年妇女着急地解释着。
“就是,人家手缝里漏出来点就够你挣一辈子了。” 另一个短发妇女也跟着附和。
“我听小丫妈说,娄晓娥家里的彩电是50寸的。” 人群中不知谁冒出来一句。
“吹牛的吧?自己家有电视,还来前院看。” 瘦高个妇女还是不信,鼻子里哼了一声。
“那是他们在大汉的家,咱们国家进口的那些彩电大部分就是从大汉进口的,听说就是娄晓娥家的厂生产的。” 有人开始科普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那瘦高个妇女听着听着,脸色越来越红,低着头,急匆匆地跑回家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害怕了。
日子就在众人对彩电的期待中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交货期。可左等右等,陈伍德却迟迟没有来通知他们去取电视。
担心的众人坐不住了,纷纷跑去问陈伍德什么时候可以买到电视。陈伍德告诉他们再等等,他的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眼神却有些躲闪。
等了一周后,众人再次找到陈伍德。陈伍德说现在上面正在调查五交化的领导,那批电视机暂时不能动,他还安慰众人说领导已经开始上下打点关系了,只待度过这一关,随时都可以开仓卖货,还拍着胸脯保证,办事处和仓库都在那里,还能跑了不成?
众人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人能骗人,可办事处和仓库里的东西总不会骗人吧?于是,他们只好继续耐心地等着。
又等了一周,众人再去找陈伍德时,却发现找不见他人了。槐花说,别说他们了,她这个做妻子的都已经三天没见过陈伍德了。
这下,众人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第二天一早,他们就急急忙忙去了利民电器代办处。到了地方,只见大门敞开着,里面一片狼藉,桌椅东倒西歪,文件纸张散落一地,原本摆放整齐的货物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惊慌失措的众人,又急忙跑到了仓库那里。他们找来工具撬开门,一股刺鼻的灰尘味扑面而来。当看到仓库里一片纸都没有留下,空荡荡的如同被洗劫过一般时,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这才意识到可能受骗了。
但还是有一些人不信邪,又跑去刘光福家里。刘光福媳妇一脸焦急地说:“已经有一周没见过人了,如果你们能找到刘光福,记得通知一下我,我还要找他要生活费呢。”
这下,众人彻底慌了神,很多人为了多买几台电视可是从亲戚朋友家借了不少钱,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把自己的养老本都拿了出来。
到头来,一片纸都没有留下。
不,说到纸,他们还是有的,那就是好利民电器代办处的收据。这些人拿着收据就去报警了。
派出所的人拿过一张收据,上面模糊不清地盖着利民电器代办处的公章,其他的字体也模模糊糊的,只有“订金”两个字倒是很清晰。
上面写的是利民电器代办处,而不是这些人说的利民电器办事处,别看两个字之差,意思可是差太多了。
不过,先不管这些,那就先查查这所谓的利民电器吧,结果一查,根本查无实处,在工商局注册的压根就没有这利民电器。
找到房东,房东也是一脸茫然,表示不清楚,只说人家就交了一个月钱,说是只租一个月。
仓库那边问了,情况也一样。
毫无疑问,这彻头彻尾就是一场骗局,专门利用这些人贪图便宜的心理精心设下的陷阱。
经过调查,派出所发现,这场骗局里已知的参与者有刘光福、陈伍德,还有个叫李大壮的。然而,当派出所的人找到李大壮了解情况后,才发现事情并非想象中那样。李大壮不但不是骗局的参与者,反而是最大的受害者。
李大壮满脸懊悔,垂头丧气地向民警诉说着。他自己不仅被骗走了七千多块钱,那些听信他的话,跟着他一起想买更便宜彩电的人也遭了殃。当时,李大壮告诉他们,只要凑的金额足够大,对方就能给出更优惠的价格。所以,他们那个胡同里好多人都信了他,纷纷把钱交给了他。结果呢,彩电没买着,李大壮这“二道贩子”没做成,反倒成了这场骗局最大的苦主。
同样身为受害者,派出所的人自然不会把李大壮抓起来。毕竟,他和胡同里那些人之间,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经济纠纷。真要是把他送进局子里,那些出了钱的人也不愿意啊,他们还指望从李大壮这儿把钱要回来呢。
从那以后,李大壮的日子就没消停过。胡同里那些受骗的人,每天都气势汹汹地堵在他家门口。愤怒的人们,不仅把屋里能搬走的值钱东西都一股脑儿地拿走了,还时不时的对着李大壮破口大骂,各种难听的话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李大壮的妻子实在受不了,收拾包袱跑了;孩子也觉得丢人,不愿再跟他来往。而李大壮的老娘李卫兰,更是一时想不开,在家里找了根绳子,直接上吊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李大壮成了这场骗局中最悲惨的受害者,孤零零地承受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