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胡同里已然热闹起来。冷饮摊和水果摊整齐又热闹地支在道路两旁。
冷饮有冰棍,桔子味和橙子味的汽水,也有一些自制的饮品酸梅汤和绿豆汤;水果摊则是有西瓜,香瓜和早熟的桃子,尤其是西瓜有的切成一块一块的,路过的口渴的人可以花个几分钱买一小块解解渴。
时不时的也有骑着自行车带着冰棍箱子的小贩匆匆走过;更有推了一板车西瓜的边走边观望,寻找着合适的位置;也有背着挎包不知道卖什么东西的时尚小青年不时走过,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爸,那有卖汽水的,快走。”
刘奇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指着冷饮摊,不等刘正回应,撒开腿小跑着过去了。
刘正和娄晓娥相视一笑,两人不紧不慢地走着。等两人走到地方,刘奇已经坐在马扎上,手里拿着一瓶桔子味汽水,仰着头,“咕噜咕噜”地大口喝着。
瞧见刘正两人过来,刘奇打了个响亮的嗝,脸上微微泛红,转过头对着小贩,大声说道:“老板,再开两瓶给我爸爸妈妈。”
“好嘞。”
小贩应了一声,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他熟练从保温箱里拿出两瓶汽水,另一只手迅速拿起起子,“砰”的一声,瓶盖轻松飞起,随后,他又从旁边拿了两个马扎,轻轻放在墙边。
“臭小子,晚上还吃饭不?”
刘正一边说着,一边把自行车小心地贴着墙放好。娄晓娥顺手从摊主手里接过汽水,递给刘正,刘正顺势坐了下来,身体微微向后靠,放松地舒了口气。
“爸,晚上咱们出来吃吧。”
刘奇一边说着,一边在胡同里左右张望着。只见胡同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有搬着桌椅的,有提着货物的,看那样子都是出来摆摊的。他眼睛里透着新奇,在炎黄岛那里,夜市是专门划定好的地方,不像四九城这样,摊位在胡同里四处可见。
刘正也没想到,摆摊的会出来这么早,他抬手看了看表,现在也就刚四点。这个点,学生是放学了,不少孩子背着书包,在摊位前流连。可很多工人还没到下班时间呢,他们才是消费的主力,学生无非是买两个冰棍或者买瓶汽水。
“等五点咱们再过来。” 刘正说着,把空汽水瓶递给小贩,站起身来,拍了拍刘奇的肩膀。一家人转身,顺着胡同,慢悠悠地向家里走去。
回到前院,李婶正带着小孙女李悦在院里不停的跑着,已经放学回来的李飞和李霞正坐在家门口写做作业。
“小正,杏已经送来了,有三十斤呢,直接给你送到家里了。人家没收钱,说是等下次再送了一起给。”
李婶一边追着小孙女,一边对着刘正说道。此时,两岁的李悦咧着小嘴,露出还没长齐的乳牙,张着两只小手,像只小鸭子似的,磕磕绊绊地朝着刘正的方向跑过来,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叫着。
李悦跑着跑着,脚步突然一歪,差点摔倒,娄晓娥眼疾手快,赶忙伸出手,一把将小丫头提了起来。小李悦躺在娄晓娥怀里,顿时“咯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声清脆得像银铃一般,两只小脚在空中欢快地蹬着。
“这臭丫头。” 李婶忍不住轻轻数落了一声,脸上却满是宠溺的笑容。
刘正面带微笑说道:“辛苦李婶了。”
李婶这才注意到刘正推着的新自行车,停下脚步,皱着眉头说道:“小正,怎么又买辆自行车?晓娥你可要管管小正,可不敢这样花钱。”
“李婶,等回家我再说他。” 娄晓娥笑着应道。
听了娄晓娥的话,李婶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她心里,就该让娄晓娥和何雨水多管管刘正。实在是刘正花钱太大手大脚了,瞧瞧那崭新的自行车,车筐里还塞满了大包小包,中午一顿饭更是吃了四十块。一天下来二百多就没了,顶小胖两口子两个月的工资呢,想想都让人心疼。
“晚上咱们在家吃?” 李婶又问道,目光从刘正身上移到刘奇身上。
刘正回头看了一眼刘奇,小家伙立马心领神会,眼睛亮晶晶的,脆生生地说道:“奶奶,晚上去胡同里吃,我还没有吃过呢。”
“好好好,让你爸爸带着你好好尝尝咱们四九城的胡同美食。” 李婶立马就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伸手摸了摸刘奇的头。对此刘正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刘正跟李婶简单说了几句,便带着娄晓娥和刘奇径直往后院走去。走了整整一下午,身上出了一层黏糊糊的汗,浑身不自在,此刻就想着赶紧回家洗个澡,好好休息会,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出去吃饭。
回到家后,三人先后洗净了身子。之后,便坐在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歇着。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爽。树上的桂花虽未盛开,但那嫩绿的枝叶在风中摇曳,也别有一番景致。桌上放着一碟刚洗好的杏子,颗颗饱满,色泽诱人。他们时不时地伸手拿起一颗,放入口中,酸酸甜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既开胃又助消化。
刚坐了没一会,刘奇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不时地往院门外瞅,接着干脆站起身,伸手拉住刘正和娄晓娥的胳膊,脸上满是急切的神情,使劲拽着两人,示意现在就出去。
刘正和娄晓娥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只得顺从地起身。临出门前,刘正拿起今天购物用的袋子,往里面装了满满一袋杏,准备给李婶家送去。
此时,太阳已经慢慢西沉,就像一个大大的、红彤彤的圆盘,稳稳地挂在天边。西边的天空大片大片地被染成了橙红色,色彩由浅至深,如梦如幻。
随着离下班时间越来越近,院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你追我赶,笑声清脆响亮,在院子里回荡。大人们则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嘴里不时说着一些嫌弃的话语,像是在抱怨孩子们太吵闹,但脸上却带着幸福的笑容。一时间,整个院子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冷饮有冰棍,桔子味和橙子味的汽水,也有一些自制的饮品酸梅汤和绿豆汤;水果摊则是有西瓜,香瓜和早熟的桃子,尤其是西瓜有的切成一块一块的,路过的口渴的人可以花个几分钱买一小块解解渴。
时不时的也有骑着自行车带着冰棍箱子的小贩匆匆走过;更有推了一板车西瓜的边走边观望,寻找着合适的位置;也有背着挎包不知道卖什么东西的时尚小青年不时走过,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爸,那有卖汽水的,快走。”
刘奇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指着冷饮摊,不等刘正回应,撒开腿小跑着过去了。
刘正和娄晓娥相视一笑,两人不紧不慢地走着。等两人走到地方,刘奇已经坐在马扎上,手里拿着一瓶桔子味汽水,仰着头,“咕噜咕噜”地大口喝着。
瞧见刘正两人过来,刘奇打了个响亮的嗝,脸上微微泛红,转过头对着小贩,大声说道:“老板,再开两瓶给我爸爸妈妈。”
“好嘞。”
小贩应了一声,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他熟练从保温箱里拿出两瓶汽水,另一只手迅速拿起起子,“砰”的一声,瓶盖轻松飞起,随后,他又从旁边拿了两个马扎,轻轻放在墙边。
“臭小子,晚上还吃饭不?”
刘正一边说着,一边把自行车小心地贴着墙放好。娄晓娥顺手从摊主手里接过汽水,递给刘正,刘正顺势坐了下来,身体微微向后靠,放松地舒了口气。
“爸,晚上咱们出来吃吧。”
刘奇一边说着,一边在胡同里左右张望着。只见胡同里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有搬着桌椅的,有提着货物的,看那样子都是出来摆摊的。他眼睛里透着新奇,在炎黄岛那里,夜市是专门划定好的地方,不像四九城这样,摊位在胡同里四处可见。
刘正也没想到,摆摊的会出来这么早,他抬手看了看表,现在也就刚四点。这个点,学生是放学了,不少孩子背着书包,在摊位前流连。可很多工人还没到下班时间呢,他们才是消费的主力,学生无非是买两个冰棍或者买瓶汽水。
“等五点咱们再过来。” 刘正说着,把空汽水瓶递给小贩,站起身来,拍了拍刘奇的肩膀。一家人转身,顺着胡同,慢悠悠地向家里走去。
回到前院,李婶正带着小孙女李悦在院里不停的跑着,已经放学回来的李飞和李霞正坐在家门口写做作业。
“小正,杏已经送来了,有三十斤呢,直接给你送到家里了。人家没收钱,说是等下次再送了一起给。”
李婶一边追着小孙女,一边对着刘正说道。此时,两岁的李悦咧着小嘴,露出还没长齐的乳牙,张着两只小手,像只小鸭子似的,磕磕绊绊地朝着刘正的方向跑过来,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叫着。
李悦跑着跑着,脚步突然一歪,差点摔倒,娄晓娥眼疾手快,赶忙伸出手,一把将小丫头提了起来。小李悦躺在娄晓娥怀里,顿时“咯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声清脆得像银铃一般,两只小脚在空中欢快地蹬着。
“这臭丫头。” 李婶忍不住轻轻数落了一声,脸上却满是宠溺的笑容。
刘正面带微笑说道:“辛苦李婶了。”
李婶这才注意到刘正推着的新自行车,停下脚步,皱着眉头说道:“小正,怎么又买辆自行车?晓娥你可要管管小正,可不敢这样花钱。”
“李婶,等回家我再说他。” 娄晓娥笑着应道。
听了娄晓娥的话,李婶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她心里,就该让娄晓娥和何雨水多管管刘正。实在是刘正花钱太大手大脚了,瞧瞧那崭新的自行车,车筐里还塞满了大包小包,中午一顿饭更是吃了四十块。一天下来二百多就没了,顶小胖两口子两个月的工资呢,想想都让人心疼。
“晚上咱们在家吃?” 李婶又问道,目光从刘正身上移到刘奇身上。
刘正回头看了一眼刘奇,小家伙立马心领神会,眼睛亮晶晶的,脆生生地说道:“奶奶,晚上去胡同里吃,我还没有吃过呢。”
“好好好,让你爸爸带着你好好尝尝咱们四九城的胡同美食。” 李婶立马就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伸手摸了摸刘奇的头。对此刘正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刘正跟李婶简单说了几句,便带着娄晓娥和刘奇径直往后院走去。走了整整一下午,身上出了一层黏糊糊的汗,浑身不自在,此刻就想着赶紧回家洗个澡,好好休息会,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出去吃饭。
回到家后,三人先后洗净了身子。之后,便坐在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下歇着。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爽。树上的桂花虽未盛开,但那嫩绿的枝叶在风中摇曳,也别有一番景致。桌上放着一碟刚洗好的杏子,颗颗饱满,色泽诱人。他们时不时地伸手拿起一颗,放入口中,酸酸甜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既开胃又助消化。
刚坐了没一会,刘奇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不时地往院门外瞅,接着干脆站起身,伸手拉住刘正和娄晓娥的胳膊,脸上满是急切的神情,使劲拽着两人,示意现在就出去。
刘正和娄晓娥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笑,只得顺从地起身。临出门前,刘正拿起今天购物用的袋子,往里面装了满满一袋杏,准备给李婶家送去。
此时,太阳已经慢慢西沉,就像一个大大的、红彤彤的圆盘,稳稳地挂在天边。西边的天空大片大片地被染成了橙红色,色彩由浅至深,如梦如幻。
随着离下班时间越来越近,院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你追我赶,笑声清脆响亮,在院子里回荡。大人们则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嘴里不时说着一些嫌弃的话语,像是在抱怨孩子们太吵闹,但脸上却带着幸福的笑容。一时间,整个院子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