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村。
村头第一家。
马氏坐在院子里,手中依然在缝补着衣裳,穿针引线,毫不迟滞,如今虽说儿子已经当官了,她也成了“老夫人”,但从小到大一直做惯了事,想轻闲下来,可全身都不舒服。
她就是个劳碌命。
而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越来越想在京城的儿子了。
“阿姆,你看。”小菜苔绣好了一双鞋,马上递给她看。
马氏接过后,先是大致看了看外形,然后又检查了针脚,最后忍不住夸道:“秀宁真是心灵手巧,这才学了几日,就已经能做鞋了。”
“是阿姆教得好。”小菜苔咧着嘴笑。
“我倒是一起教了,只是有人却学不会有什么办法?”马氏一边说,一边看了眼在院子角落里拿着小棍子在戳蚂蚁洞的小女儿,眼角都不由跳了起来。
“三丫年纪还小,等大一些就好了。”小菜苔忙道。
“你就帮她说好话吧,她要是有你一半省心,我也就不用整日被气得头痛了。”马氏揉了揉脑袋,忽然见三丫直接趴跪在地上,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跑过去就在幺女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三丫吃痛,还没回头就哇哇大哭了起来。
“哭什么,整日就知道哭,衣服脏污了,你来洗吗?”马氏纯粹是想儿子了,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触她霉头的。
“哇哇哇……阿姆打我,阿姆打我。”三丫爬起身,哭得眼泪鼻涕一起下来。
小菜苔忙跑过去哄她,心中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阿姆什么都好,就是喜欢逗弄三丫,每次都把三丫弄哭,她身为女儿,也不好多嘴。
“姐姐,姐姐……”院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马氏一听,顿时脸色上一喜:“是猴儿来了,猴儿来了……”猴儿是她弟弟的绰号,大名马佘是也。
她跑去开门,果然见院门外面站着自己的弟弟马佘,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有大侄儿马余,以及一个涂脂抹粉看起来都有五十多的妇人。
“姐姐。”马佘见到开门的姐姐,脸上满是喜悦。
“姑母。”马余也高兴地喊了一声。
“进来,快进来。”马氏连忙把三人让了进来,虽然不认识那位妇人,但既然与弟弟一起来的,那也不能怠慢了。
等进了院子,那妇人先是扫了一眼院子,然后对着马氏就躬身行礼道:“见过老夫人。”
“你是?”马氏这段时间倒是听村里不少人恭维叫自己“老夫人”,所以也听惯了。
马佘连忙介绍起来:“姐姐,这是我们长安村远近闻名的媒人喜姑。”
“媒人?”马氏听闻之后,眉头不由一皱,最近上门的媒人,没有二十个也有十八个了,全都是上门要给大儿做媒的,一开始她倒也觉得有趣,后来就不耐烦了,因为这些媒人,哪能做什么好媒,全是十里八乡的闺女,她没一个瞧得上的。
还有一个媒人是张文那腌臜泼才找来的,说是要与他闺女霜落做媒,被她骂了一通赶走了。
眼下弟弟也带了一个媒人上门,她虽说心里不喜,但也不能落了弟弟的面子,于是邀请喜姑进门喝茶。
“看老夫人面相,我就知贵府大郎君定然也生得好相貌,老夫人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富贵命……”媒人喜姑不要钱的好话一直往外说。
马氏还是头一次被人这样夸着,顿时笑得嘴角都咧开了,之前那些媒婆已上门都是直接说要给谁谁谁做媒,哪像喜姑这般明白事理?
“不知喜姑要给谁做媒?”她心里也不讨厌了,准备听听对方说的是哪家的小娘子,她再婉拒了也不迟。
媒人喜姑笑道:“常言道,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老夫人,我知贵府大郎君是个官身,若是结亲,定然也不能是平民百姓,否则我也不敢厚着脸皮登门。”
“不错。”马氏听后不由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喜姑说的话,让她心里很舒服。她大儿如今是官身了,怎还会娶个村妇?之前那些登门的媒人,说的都是些什么人,也想攀附她家?
“老夫人既然说不错,那我就厚着面皮继续说了,今次我要保的媒,是长安村人士,家里也是当官的,冯府老爷贵为将仕郎,他膝下有一女,二八年华,长得那叫花容月貌,皮肤也白,欺霜赛雪,并且识文断字,女红也做得好……”
随着她的一通夸赞,马氏并没有听全,但却听出了其中的关键:“是长安村的?”弟弟也是长安村的,长安村同样是村落,能有官家娘子?
“正是,马郎君也是知晓的。”喜姑猜到她怀疑什么,便指了指一旁的马佘。
马佘连连点头:“是的,姐姐,我们村子的将仕郎老爷,他的千金,我也见过,长得好看,也读过不少书,与黯奴正合适。”
马氏知道弟弟肯定不会骗他,既然他都确定了,那人就不会差,只是她也不好做决定:“如今黯奴在京城,我也不好替他做主,需得等他回来,看他的意思。”换了以前,别说儿子在距离不远的京城,就是在边疆重镇犬丘城,她说答应就答应了,这可是官家的小娘子,黯奴能找到这般的息妇,她做梦都会笑醒。
但如今儿子大了,又当了官,说不定能高攀更好的,所以她就推脱了起来。
“姐姐,你是黯奴的阿姆,所谓爷姆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事都是由爷姆做主的,黯奴身为儿子,哪能做决定?这可是将仕郎府的千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马佘看出姐姐的犹豫,连忙劝说起来,他也是为了黯奴好,那将仕郎的千金他真见过,说话轻轻柔柔的,对他这个村夫也没有瞧不起。
而且他心底里也有一点点私心,若是黯奴与将仕郎府结了亲,那他在长安村中的地位也将大大提升。不过说到底,他觉得还是为了黯奴好,长安村知根知底,正是良配。
村头第一家。
马氏坐在院子里,手中依然在缝补着衣裳,穿针引线,毫不迟滞,如今虽说儿子已经当官了,她也成了“老夫人”,但从小到大一直做惯了事,想轻闲下来,可全身都不舒服。
她就是个劳碌命。
而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越来越想在京城的儿子了。
“阿姆,你看。”小菜苔绣好了一双鞋,马上递给她看。
马氏接过后,先是大致看了看外形,然后又检查了针脚,最后忍不住夸道:“秀宁真是心灵手巧,这才学了几日,就已经能做鞋了。”
“是阿姆教得好。”小菜苔咧着嘴笑。
“我倒是一起教了,只是有人却学不会有什么办法?”马氏一边说,一边看了眼在院子角落里拿着小棍子在戳蚂蚁洞的小女儿,眼角都不由跳了起来。
“三丫年纪还小,等大一些就好了。”小菜苔忙道。
“你就帮她说好话吧,她要是有你一半省心,我也就不用整日被气得头痛了。”马氏揉了揉脑袋,忽然见三丫直接趴跪在地上,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跑过去就在幺女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三丫吃痛,还没回头就哇哇大哭了起来。
“哭什么,整日就知道哭,衣服脏污了,你来洗吗?”马氏纯粹是想儿子了,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触她霉头的。
“哇哇哇……阿姆打我,阿姆打我。”三丫爬起身,哭得眼泪鼻涕一起下来。
小菜苔忙跑过去哄她,心中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阿姆什么都好,就是喜欢逗弄三丫,每次都把三丫弄哭,她身为女儿,也不好多嘴。
“姐姐,姐姐……”院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马氏一听,顿时脸色上一喜:“是猴儿来了,猴儿来了……”猴儿是她弟弟的绰号,大名马佘是也。
她跑去开门,果然见院门外面站着自己的弟弟马佘,他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有大侄儿马余,以及一个涂脂抹粉看起来都有五十多的妇人。
“姐姐。”马佘见到开门的姐姐,脸上满是喜悦。
“姑母。”马余也高兴地喊了一声。
“进来,快进来。”马氏连忙把三人让了进来,虽然不认识那位妇人,但既然与弟弟一起来的,那也不能怠慢了。
等进了院子,那妇人先是扫了一眼院子,然后对着马氏就躬身行礼道:“见过老夫人。”
“你是?”马氏这段时间倒是听村里不少人恭维叫自己“老夫人”,所以也听惯了。
马佘连忙介绍起来:“姐姐,这是我们长安村远近闻名的媒人喜姑。”
“媒人?”马氏听闻之后,眉头不由一皱,最近上门的媒人,没有二十个也有十八个了,全都是上门要给大儿做媒的,一开始她倒也觉得有趣,后来就不耐烦了,因为这些媒人,哪能做什么好媒,全是十里八乡的闺女,她没一个瞧得上的。
还有一个媒人是张文那腌臜泼才找来的,说是要与他闺女霜落做媒,被她骂了一通赶走了。
眼下弟弟也带了一个媒人上门,她虽说心里不喜,但也不能落了弟弟的面子,于是邀请喜姑进门喝茶。
“看老夫人面相,我就知贵府大郎君定然也生得好相貌,老夫人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富贵命……”媒人喜姑不要钱的好话一直往外说。
马氏还是头一次被人这样夸着,顿时笑得嘴角都咧开了,之前那些媒婆已上门都是直接说要给谁谁谁做媒,哪像喜姑这般明白事理?
“不知喜姑要给谁做媒?”她心里也不讨厌了,准备听听对方说的是哪家的小娘子,她再婉拒了也不迟。
媒人喜姑笑道:“常言道,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老夫人,我知贵府大郎君是个官身,若是结亲,定然也不能是平民百姓,否则我也不敢厚着脸皮登门。”
“不错。”马氏听后不由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喜姑说的话,让她心里很舒服。她大儿如今是官身了,怎还会娶个村妇?之前那些登门的媒人,说的都是些什么人,也想攀附她家?
“老夫人既然说不错,那我就厚着面皮继续说了,今次我要保的媒,是长安村人士,家里也是当官的,冯府老爷贵为将仕郎,他膝下有一女,二八年华,长得那叫花容月貌,皮肤也白,欺霜赛雪,并且识文断字,女红也做得好……”
随着她的一通夸赞,马氏并没有听全,但却听出了其中的关键:“是长安村的?”弟弟也是长安村的,长安村同样是村落,能有官家娘子?
“正是,马郎君也是知晓的。”喜姑猜到她怀疑什么,便指了指一旁的马佘。
马佘连连点头:“是的,姐姐,我们村子的将仕郎老爷,他的千金,我也见过,长得好看,也读过不少书,与黯奴正合适。”
马氏知道弟弟肯定不会骗他,既然他都确定了,那人就不会差,只是她也不好做决定:“如今黯奴在京城,我也不好替他做主,需得等他回来,看他的意思。”换了以前,别说儿子在距离不远的京城,就是在边疆重镇犬丘城,她说答应就答应了,这可是官家的小娘子,黯奴能找到这般的息妇,她做梦都会笑醒。
但如今儿子大了,又当了官,说不定能高攀更好的,所以她就推脱了起来。
“姐姐,你是黯奴的阿姆,所谓爷姆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事都是由爷姆做主的,黯奴身为儿子,哪能做决定?这可是将仕郎府的千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马佘看出姐姐的犹豫,连忙劝说起来,他也是为了黯奴好,那将仕郎的千金他真见过,说话轻轻柔柔的,对他这个村夫也没有瞧不起。
而且他心底里也有一点点私心,若是黯奴与将仕郎府结了亲,那他在长安村中的地位也将大大提升。不过说到底,他觉得还是为了黯奴好,长安村知根知底,正是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