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连击-《大魏第一武卒》

  临近冬天的夜晚气温是非常寒冷的,稍不注意都可能会冻死人。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以及位置。

  亲卫队长带着凉王隐蔽起来的时候都不敢生火取暖。

  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不是谁都有莫大的毅力能坚持忍受下来。

  所以其他亲兵想要离开便不乏有这方面的原因。

  而杀死凉王的几个亲兵不一样。

  事实上从一开始,他们便已经打定主意杀死凉王,以此来换取富贵。

  这也是他们为何坚决要留下来。

  亲卫队长又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哪里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结果他掩护他们带着凉王逃走后,这几乎是给予他们杀死凉王的绝佳机会。

  没有当着亲卫队长面前动手,很大程度上是照顾他们的情面。

  毕竟他们对亲卫队长没有任何意见,甚至还相当认可对方。

  凉王一死。

  薛云派出的小队都果断返回与大军汇合。

  来去途中他们不乏遇到了许多慌不择路的溃兵,但只要没有妨碍他们的话,他们都懒得理会这些溃兵。

  天寒地冻的。

  就算不用他们动手,这些溃兵最后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凡是脑子聪明灵活点的溃兵哪怕当时跑了,事后都会跑回来投降薛云。

  至少在薛云这里起码不用流落到荒郊野外忍受饥寒,甚至还可能有口热饭吃。

  因为溃兵逃走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带走携带的大量物资。

  其中这些物资不单单包括攻城器械,还有无数的粮食。

  “告诉这些俘虏,只要安分守己我便保证他们能活命,但如果敢闹事的话集体连坐!”

  得知有不少溃兵都主动返回投降后,薛云来者不拒,所有人都收了下来。

  只不过他会刻意将军官与底层士卒进行隔离。

  除了戎人。

  他基本都不会杀俘。

  能留则留,能放则放。

  他可以不在乎豪强大族官吏们对自己的看法,但唯独不能不在乎普通百姓士卒的看法。

  哪怕他心里清楚,这世道的舆论权都掌握在豪强大族手里,普通百姓基本都发不出什么声音。

  只是——

  他更清楚广大无数的普通百姓才是最有力量的群体。

  但凡他能收获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普通百姓的民心。

  那么他便足以有资本对抗所有的豪强大族官吏。

  比如在北境。

  他在民间的声望便达到了一个顶点。

  因为他给广大普通百姓让渡了利益,给予了公平。

  如果有手有脚稍微勤奋点都不会饿死,并且还能发家致富。

  想要对抗旧有的豪强大族官吏,除了用刀子消灭外,势必需要扶持起另一个新兴的利益集体。

  碍于出身的关系,先天性不足的他只能扶持军功集团以及中小地主。

  军功集团能给他提供武力,中小地主能给他提供兵源粮食。

  随着两者不断壮大,迟早都能对抗乃至掀翻取代原来的豪强大族们。

  一夜过去。

  薛云仅仅派了五百人看押近乎两万人的俘虏。

  随后他便立刻带领其余的骑兵迎战即将到来的东海城军。

  根据余贵带来的消息。

  东海城军并未连夜赶路拦截他们,但他们的斥候却已经先行摸了过来。

  一晚下来双方斥候都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激烈的交锋。

  不同于福王凉王军,东海城军的斥候总体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据说东海城军的斥候都大多都有宗门背景。

  这意味着他们往往拥有更强悍的身手以及观察力。

  打仗宗门之人可能差点意思,但单打独斗的话还是非常有实力的。

  不然的话东海城的刺客也不会如此出名。

  要知道当初薛云面对东海城刺客都差点阴沟里翻了船。

  虽然余贵麾下的斥候在这次的交锋里未能取得上风,但至少还是成功渗透到了敌军周围探明了情况。

  夜幕降临后不久。

  东海城军便原地休整不再行进。

  毕竟他们曾经可是与薛云亲自交手过的,深知薛云出其不意的用兵习惯。

  万一薛云趁其连夜赶路的时候突然袭击的话,那么大军很大可能会陷入崩溃。

  临行前马陵便给我孔德一个建议。

  一切谨慎为上。

  孔德确实听进去了。

  同时他还认为遇到薛云突袭后,福王凉王军不至于连一天都撑不到。

  不管怎么说,福王凉王麾下都有五万兵马,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只是他太高估福王凉王军的军心以及战斗力了。

  别说一天了,就连一个时辰都撑不到福王凉王便全军溃败了。

  约莫四更左右。

  东海城军便再次踏上了支援拦截薛云的道路。

  收到消息后,薛云非但没有退缩逃避的意思,反而主动发起了反击。

  诚然。

  论及战斗力而言,东海城军完全不是福王凉王军所能比拟的。

  但是东海城军的骑兵太少,步卒太多。

  麾下都是骑兵的薛云完全能凭借机动性与灵活性将对方折磨到崩溃。

  要知道骑兵最不缺的便是箭矢。

  单单依靠弓弩袭扰便能让敌军焦头烂额。

  故而薛云只要能击败东海城军的骑兵,剩下的步卒都完全不足为虑。

  由于彼此相距不远的关系。

  当太阳难得驱散阴霾出现在天空的时候。

  薛云率领的骑兵都正式与东海城骑兵相遇了。

  没有试探。

  一见面薛云便果断带头发起了冲锋!

  狭路相逢勇者胜!

  无边无沿的骑兵发动冲锋的气势是非常震撼的。

  率领东海城骑兵的校尉并非孔德本人。

  当他看到北境军二话不说便发动冲锋后整个人都头皮发麻。

  他心里清楚,战场上比拼的便是血勇之气!

  一旦自己表现出惧意退缩的话,那么己方士气都会遭到沉重的打击。

  为此他只能硬着头皮强行让骑兵们展开了对冲!

  所谓军令如山!

  就是再害怕也要服从命令!

  和领兵的校尉一样,其他的东海城骑兵也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京城之外是广袤的平原,非常适合骑兵对垒。

  很快。

  双方骑兵剧烈碰撞在了一起。

  薛云手里不断挥舞着马槊,凡是拦在他面前的东海城骑兵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要么扫飞马下,要么当场刺死。

  再加上左右都是亲卫骑兵,东海城的骑兵根本无法围攻夹击。

  他们之中自然有人认出了薛云。

  问题是认出了有什么用?

  拦又拦不住,杀又杀不死!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不断突破己方骑兵一路直奔中军大纛。

  看到薛云奔着自己来后,领兵的校尉脸色都开始发白,冷汗无声无息从额头脸颊留下,手脚都呈现出发软的迹象。

  他知道薛云向来以神勇着称!

  但唯有亲自见识体验过才会知道对方神勇到了何种程度!

  简直夸张得不是人!

  一槊横扫出去,哪怕穿戴着坚固的胸甲,胸甲都能直接砸得严重凹陷下去,人更是能直接飞出十多米开外。

  人终归是怕死的!

  随着死在薛云手下的东海城骑兵愈来愈多,后面的骑兵干脆都直接避开了他,愣是不想与对方撞上!

  结果导致防线大开,领兵的校尉都要骂娘了!

  他可不觉得自己麾下的数百亲兵能拦下薛云,眼看避无可避的情况下。

  领兵校尉果断丢下还在厮杀战斗的骑兵转身而逃。

  骑兵死了以后还能补充,可自己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至于事后的追究他也不怕,大不了就贬职发配到其他地方罢了。

  他能成为校尉自然少不了强大的出身与背景。

  而出身与背景注定了他不会因此受死!

  领兵校尉的逃走是瞒不过人的。

  很快消息便传遍了战场。

  东海城骑兵一瞧。

  嘿!

  老子在浴血杀敌,你身为堂堂主将居然逃了?

  这不是把我们都给卖了吗?

  结果这些东海城骑兵的士气都直接降到了冰点,再也没有一丝战意。

  有的干脆选择了投降,有的干脆选择了逃跑。

  一时间都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借助敌军的混乱,薛云麾下的骑兵迅速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同样一个时辰不到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薛云没有时间理会投降的东海城骑兵,很快便重新召集麾下骑兵继续杀向了后方的东海城步卒。

  由于提前收到消息的关系。

  得知先锋骑兵惨败,孔德来不及痛骂领兵校尉误事,第一时间便传令全军严阵以待。

  等薛云率军赶到的时候,孔德统领的步卒都已经摆出了严实的长矛方阵,宛如浑身都刺的刺猬一样令人无从下手。

  面对长矛方阵自然不能继续鲁莽冲锋,而是需要通过弓弩不断拉扯对方的阵型。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伴随着不断地弓弩袭扰,孔德知道再这样下去方阵迟早都要崩溃。

  奈何他又想不出如何破解的办法。

  一旦他敢下令后撤,指不定大军崩得更快!

  就这样一直打到晌午的时候。

  东海城军的步兵方阵终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而薛云趁机抓住机会,让侧翼的骑兵直接撕开了对方露出的破绽。

  随着方阵失守,溃败都不可避免。

  孔德等一干校尉都尉见势不妙,果断抛弃大军率领少数亲兵转身逃走。

  ……

  “孔德他们败了?”

  临时营地的大帐。

  高铭第一时间便匆忙闯入禀报了刚刚斥候带来的消息。

  得知此事的马陵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与激动的复杂之色。

  “是的,周到校尉临阵脱逃导致骑兵大败,孔德校尉统率的步卒未能坚持半天便遭到薛云击破……”

  高铭连忙将情况简单说明了一番。

  “好!”

  马陵下意识叫了声好,可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他连忙补充道,“不对!不好!那周到和孔德校尉他们呢?”

  “回校尉,两位校尉目前都在逃回营地的路上,暂时没有性命之危,因为薛云一方并未派兵追击到底!”

  高铭沉声道。

  “是么?”

  马陵闻言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心里都略感失望遗憾。

  没想到他们还是活着逃回来了。

  仔细想想也对。

  如果不擅长逃跑的话他们又如何能活到现在?

  总不能傻呵呵地为了所谓的荣誉与名声死战到底吧?

  “校尉,为了预防万一,我们需要派兵去接应他们吗?”

  高铭见马陵久久不语顿时试探性问了句。

  “接应?当然要接应!而且我打算亲自接应他们!”

  马陵深吸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孔德周到他们逃回来的人具体有多少?”

  “不到二百人……”

  说到这里,高铭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都剧烈收缩,“校尉,您该不会是想……”

  “你猜到了?”

  马陵眼神平静地看着高铭道。

  “是校尉您的意思太明显了。”高铭不由苦笑道,“但卑职建议您最好还是不要这么做为好!”

  “给我一个理由。”

  马陵依旧不动声色道。

  “人多眼杂,一旦杀了他们必然是瞒不过上面的,而这些人背后各个都不简单,或许常规的办法无法奈何校尉,但您别忘了我们东海城最擅长的事情……”

  高铭说着说着便没了下文。

  但他的意思却不言而喻。

  杀死周到孔德他们后,马陵固然可以完全掌控这支军队,使得上面高层都拿他没有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手上有兵权都会令人感到忌惮。

  问题在于。

  周到孔德他们都不是身份简单的人,他们的背后都有强大的宗门与家族。

  明面上这些宗门家族可能无法奈何他,但暗地里却能要了他的性命。

  比如——

  刺杀!

  也就是东海城最擅长的事情。

  “……”

  马陵听后不由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确实是他们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校尉,随着周到孔德他们兵败损失惨重,往后在军中的话语权都会大大降低,这其实并不影响校尉您进一步掌控大军。”

  高铭心里松了口气,想着对方到底还是听进去了劝。

  “可你也应该清楚,损失的兵员他们迟早都会补充回来的。”

  马陵摇了摇头。

  损失这点兵马算得了什么?家大业大的他们完全损失得起。

  没兵就继续招募就是了,反正他们最不缺的就是人。

  “校尉,您也应该清楚,他们虽然可以继续补充兵马,但这些兵马又如何得比得过之前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老卒。”

  高铭却有不同的看法。

  诚然。

  兵马可以继续招,但兵马的素质与战斗力可不是轻易能锻炼出来的。

  有的时候,不是谁的兵多谁就说了算,而是谁的兵强才是。

  最鲜明的例子便莫过于薛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