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登临-《大魏第一武卒》

  “该死!居然让那个蛮子给抢先一步了!”

  进军京城的路上,福王在肆无忌惮地宣泄着心中的怒火。

  他们第一次收到消息的时候,薛云都已经率军抵达了京城。

  等第二次收到消息的时候,薛云都已经完成了京城的初步控制。

  随着时间的流逝。

  薛云对控制的只会进一步加深。

  这意味着他们想要夺取京城的话,必须要付出巨大代价进行强攻,而且能不能夺下来都还两说。

  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毕竟谁都没想到王融他们会暗中倒向了对方……”

  凉王的脸色同样非常难看。

  不同于福王,他愤怒的点在于出身世家大族的王融居然没有选择他们,而是选择了出身卑微的薛云!

  这对出身天潢贵胄之家的他们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说得难听直白一点。

  王融压根瞧不上他们两兄弟!

  “哼!我一定会让他后悔这次的选择!”

  福王闻言不由冷哼一声,而他能有这番底气则来源于他们麾下的兵马。

  且不提明面上的五万兵马,后续还有不断集结的三万兵马正赶来汇合的路上。

  他们和马陵不一样。

  由于担心功高震主的关系,马陵并非真心实意地想要夺取京城。

  反倒是福王凉王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拿下京城。

  因为——

  他们更早知晓异邦塞族人即将入侵大魏。

  塞族人的强悍与凶残完全不逊于戎人,若是想要抵达塞族人的进攻,那么他们必须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边关战场!

  问题在于。

  一旦兵力都用在抵抗塞族人身上,意味着他们的后方都会暴露在叛军眼皮子底下。

  最重要的是往后他们都再也无力谋夺京城乃至争霸中原。

  所以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

  一个选择是抵抗塞族人,一个选择是舍弃边关藩地,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攻夺京城方面。

  本来彼此还有所犹豫不决,谁知道叛军忽然弃守关隘仓促返回了京城。

  这下子唇亡齿寒的福王凉王都迅速达成了共识。

  上京!

  只要能拿下八百里京畿平原,后续再抽出手来派兵抵抗塞族人也不迟。

  彼此心里都清楚,这是他们此生仅有的夺取京城的机会。

  故而不惜代价压上了一切。

  所以他们在率兵紧急赶往京城的时候,甚至还让辅兵携带上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以防万一。

  事实证明。

  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报!殿下,东海城方面派来了使者。”

  行进半途的时候。

  有人骑着快马飞速疾驰到了福王凉王面前禀报道。

  “东海城的使者?对方有说明来意吗?”

  福王闻言下意识皱了皱眉。

  相较于薛云,他更看不上一直掀动叛乱的东海城。

  都是一群乱臣贼子!

  可谁曾想自己最看不起的东海城却从楚王手里夺取了中原之地,自身实力都得到了急剧的膨胀,引得天下人都为之侧目。

  “回殿下,对方是来寻求合作的,想要与我们一道联手攻打京城。”

  传令的校尉连忙说明。

  “哦?为什么东海城会想与我们联手,而非独自攻夺京城?据我所知,他们现在的兵马估计早已抵达京城了吧?”

  东海城方面同样有他们安插的斥候进行监视,凉王听后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质疑。

  论及兵力数量,东海城和他们相差无几。

  反倒是薛云方面兵马看似只比他们少了一万,但为了平乱以及出兵控制城防的缘故,导致兵力都大量分散。

  一旦东海城发起强攻,未必不能攻下守军不足的京城。

  “回殿下,据卑职所知,东海城为了尽快赶到京城选择了轻装简从,并没有携带攻城的器械与辎重,结果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北境军都已经全面控制了京城城防……”

  传令校尉一口气回答道。

  “原来如此,难怪他们会主动找上我们……”

  凉王听后顿时恍然,同时对于他们携带攻城器械的举动都感到了先见之明。

  否则的话都要落得东海城军的下场。

  没有攻城器械,哪怕人再多都威胁不到城墙巍峨坚固的京城。

  “贤弟,你说我们要答应东海城方面的合作吗?”

  福王略作沉吟道。

  “答应!当然要答应!”

  凉王当即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眼下我们最重要的是从北境军手里夺回京城,其他的都可以放到一边不谈。”

  主次矛盾他还是拎得非常清楚的。

  就算他们到时候会和东海城反目,也要在反目前先解决薛云再说。

  “好,回去告诉东海城使者,我们答应与他们联手,具体细则等我们抵达京城再说。”

  福王二话不说便向传令校尉交代道。

  “卑职遵命!”

  传令校尉立刻领命告退离开。

  “看来王兄也非常赞同我的想法。”

  虽然两人并非亲兄弟,但现在的关系却胜似亲兄弟。

  凉王到底还是愿意给自己这位王兄面子的。

  “那是因为我知道薛云这个蛮子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福王神情颇为淡漠道。

  他确实打心底鄙夷薛云不假,但这不代表他会轻视薛云。

  一个底层崛起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武夫,并且还是北境与山阳实际上的主人。

  这样彪悍的人物哪怕福王再傲慢都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真让他和薛云在战场上对垒。

  扪心自问。

  势均力敌下,他丝毫战胜对方的把握都没有。

  但如果有了东海城军的帮助,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下他才有信心击败对方。

  “没错,别说是我们,恐怕对于东海城而言,薛云也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凉王忍不住轻叹出声。

  关于薛云的种种事迹他也有所了解。

  且不提其他,光是对方能接二连三战胜叛军便足以说明了问题。

  要知道他们这几年来可是在叛军手里吃了不少苦头,轮到薛云的时候却砍瓜切菜一样收拾了叛军。

  受害者的不止是叛军,连东海城军都惨败过在他手里。

  若非考虑到大局为重,若非有楚王虎视眈眈。

  估计东海城都会和北境死磕到底。

  毕竟一旦让薛云占据京城的话,接下来北境的目标必然会是与其相邻有仇的东海城。

  因此凉王丝毫不会怀疑东海城与他们合作的诚心。

  “你还忽略了京城内支持龙飞的叛军!他们如今才是最想击败薛云的人!”

  福王语气平静地补充道。

  龙飞之死确实令人始料未及。

  但更令他震惊的是幕后主使这一切的人竟然是曾与龙飞同流合污的王融!

  后来仔细想想。

  似乎也只有王融能给予龙飞致命一击。

  一来他是最早向龙飞献上投名状的人,故而取得了龙飞的信任。

  二来他出身淮州王氏,且在朝廷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都不知凡几。

  叛军内部为何会有人选择背叛龙飞?

  答案很简单,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在王融的份上。

  不过有背叛龙飞的人自然也有死忠龙飞的人。

  比如姚斌,龙飞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他们最大的苦主。

  其他人都可以背叛,唯独姚斌不能。

  身为龙飞麾下最受信任的大将之一,他和龙飞的绑定太深,为此得罪过太多人。

  一旦薛云攻占京城开始清算叛军的话,姚斌是绝对避不开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姚斌不是在为龙飞而战,而是在为自己而战。

  为了自身的前途与性命安危,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击败薛云才行。

  “也不知道京城的战况如何了,我们安插在城内的细作如今都没了音讯。”

  凉王抬头遥望向京城的方向,眼眸里都闪过一抹担忧之色。

  自从薛云派兵控制住京城城防后,城内的细作都再也没有向他们传递过消息。

  也不知道是否出了什么意外,还是传递的消息让人给截获了。

  和北境与东海城不太一样。

  两者安插的探子细作基本都是伪装的普通人。

  而他们安插的细作基本都是京城的官员。

  这些官员的品级有高有低。

  魏帝尚未北征前,还是世子的福王凉王便经常与朝中官员打交道,其中自然暗中发展了不少愿意投效他们的人。

  其实凉王真正担心的是官员细作音讯全无,很可能是一种想要划清界限的表态。

  这意味着他们都不再看好福王凉王,更愿意去讨取新主子的欢心。

  发生这种情况也说明薛云可能击败了姚斌率领的叛军。

  “一群墙头草罢了。”

  福王自然是清楚这些细作的底色,脸上都满是不屑。

  或许和凉王一样都猜到了什么。

  “现在我只希望叛军能拖住薛云,争取给我们攻入京城的机会。”

  凉王没有附和,只是摇了摇头。

  “我们还有多久才能抵达京城?”

  福王闻言却扭头看先了身旁保护自己的亲兵统领。

  “傍晚之前必能抵达。”亲兵统领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如此说来,我们即便想攻城都要等到明天了?”

  福王似乎不太满意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我们携带了太多的辎重耽误了行军速度,何况将士们也需要好好休息一番才能养足精神气力攻城。”

  凉王面露无奈。

  归根结底。

  还是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太晚了。

  等他们正式进军京城,薛云那边早都兵临城下了。

  “那我们只能祈祷姚斌千万要坚持住了。”

  福王深知他们能否攻陷京城的关键就在于率军抵抗薛云的姚斌。

  一旦他败了的话。

  失去主心骨的叛军都会望风而降。

  只要让薛云收编了这些叛军拉来守城的话。

  在抹平兵力上的优势后,福王凉王以及东海城那才是真的万念俱灰了。

  奈何现实残酷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担心终究还是成真了。

  京城方面。

  随着薛云连续击破叛军的侧翼以及前来阻挡的卫队骑兵后,其余尚未调整好阵型的叛军都陷入了极大的混乱。

  没多久的时间便让薛云突破重重拦住杀到了中军大纛。

  面对死战不退的姚斌。

  薛云斩将夺旗可谓一气呵成!

  当主帅都遭到阵斩后,叛军全面溃败投降。

  同时薛云则率军马不停蹄地前往了皇宫。

  对于退守到皇宫的叛军,尽管对方明面上是薛云他们的友军。

  但他却根本不信任这些背叛龙飞投靠王融的叛军。

  薛云派人向他们传话,所有叛军都必须在傍晚前离开皇宫放下武器投降。

  否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发起进攻!

  或许投靠王融的叛军将领也没想到薛云是一点情面都不留。

  哪怕后来派出宁鸿说项都无济于事。

  要么投降,要么受死!

  他们只有一条路选择!

  不怪薛云如此强硬,毕竟这些叛军投靠的人是王融,又不是他!

  对于兵权他向来异常敏感,若是任由王融掌控这些降军的话,难保他哪天也会像背刺新皇龙飞一样背刺自己。

  皇宫内的叛军终究是没胆子与薛云为敌。

  人多势众的姚斌都惨败在了他的手里,甚至自己都遭到阵斩。

  而皇宫又算不上易守难攻,真打起来的话,他们必然守不住。

  随着叛军主动打开皇宫城门,一个个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后,薛云立刻让萧刻他们前去接收看押。

  而自己则让麾下骑兵充当了皇宫的守卫,同时带着上千亲卫骑兵直接闯入了金銮殿!

  金銮殿内。

  本来乱糟糟一团的朝臣们在看到薛云杀气腾腾地带兵闯入后,当场有一些朝臣吓得双腿酸软瘫在了地上。

  唯独一个上了年纪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恭敬主动地迎上前来。

  “老夫王融参见镇北将军!”

  “参见镇北将军!”

  带王融的带头下,其后立刻有十来个朝臣纷纷向薛云行礼问候。

  “我们的陛下呢?”

  薛云瞥了眼王融后,转而目光便落在了不远处空无一人的皇位上。

  “回将军,由于担心陛下受惊的关系,目前陛下已经返回了寝宫。”

  王融不卑不亢地平静回答道。

  “走!带我去见陛下!”

  薛云毫不犹豫道。

  “是!”

  王融同样二话不说便领着薛云朝寝宫的方向走去,其他朝臣一看连忙跟上,根本不敢独自留在金銮殿里。

  不多时。

  薛云于寝宫内见到了皇帝,

  一个才九岁的小娃娃。

  满脸稚嫩的他故作威严地坐在上位,身后的帘子里则坐着他的母亲,也即是所谓的太后。

  “陛下!臣镇北将军及北境招讨使薛云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然而薛云却给足了小皇帝尊重,甚至刻意收敛了浑身的杀气。

  只是满身是血还沾染着血肉的他看起来太过骇人,而从小养在深宫里的小皇帝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直强撑着的他脸色都异常苍白,嘴角身体不断哆嗦。

  当薛云抬起头目光漠然地看向对方的时候。

  小皇帝竟然“哇”的一声直接哭了出来。

  “皇帝!不许哭!”

  下一刻。

  帘子后响起了一个清脆威严的女人声音。

  薛云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依旧哇哇大哭的小皇帝,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感情波澜。

  小皇帝好啊!

  他就喜欢小皇帝!多么合适的傀儡!

  至于往后小皇帝成年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前提是他能活到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