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落套-《大魏第一武卒》

  薛云率军撤退的时候,京城方面的叛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开。

  不是叛军不想派兵追击,而是叛军眼下的实力根本不允许。

  再者。

  万一这是薛云的诱敌之计呢?

  但无论如何,薛云他们的离开也让守城的叛军终于松了口气。

  如果可以的话,这些强征来的叛军新兵是一点都不想打仗。

  若非身后有督战队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恐怕这些叛军早都跑光了。

  “大将军!”

  “大将军!”

  突然。

  一声声恭敬的称呼响起。

  旋即便看到身披甲胄满是威严的中年大汉在众多甲士的簇拥下来到了城楼。

  望着远方井然有序撤离的薛云大军,如今已是大将军的龙飞脸色却异常凝重。

  他当然知道薛云为何会选择撤退。

  不然等前线关隘的主力大军赶回京城后,估计他们再想撤都撤不了。

  只是龙飞却不会天真的以为薛云真的撤军了。

  面对近在咫尺的京城,怎么可能会说放弃就放弃。

  “吕云。”

  龙飞沉默良久后才缓缓开口道。

  “卑职在!”

  一个身穿银盔亮甲的年轻人闻言立马站了出来。

  “晚点由你亲自率领一队骁骑前往侦查叛军的具体动向。”

  龙飞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

  在他眼里,薛云他们这些地方割据势力才是名副其实的叛军。

  事实上不止是龙飞这么认为,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是如此。

  奈何世间的舆论却都认为他们才是叛军。

  而舆论主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上?

  毫无疑问。

  自然是天下的豪强大族们手里。

  当龙飞针对朝堂出身豪强大族的官吏们进行了一番清洗后,这也意味着龙飞他们彻底得罪了这些地方权贵。

  所以不仅不会有人替他们发声,还会反过来给他们泼脏水。

  憋屈吗?

  龙飞当然感到憋屈。

  毕竟他又真的没有谋权篡位,仅仅是借着京城大战渔翁得利,从而一步步成为了把持朝廷的权臣。

  问题在于。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甚至连大魏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偏偏到了他的身上却打上了谋逆作乱的标签。

  真要说谋逆,身为藩王的楚王晋王福王凉王等等,这些才是真正谋逆作乱的主。

  说来说去。

  其实一切最大的变数便是新皇的死。

  但龙飞敢对天发誓新皇真的不是他杀的,他脑子抽疯了才会去杀死新皇。

  只是新皇确实莫名其妙死了,总要有人为新皇的死负责。

  而龙飞无疑是最有理由怀疑,也是最有可能杀死新皇的凶手。

  这口黑锅自然死死扣在了他的头上。

  一时间。

  本该是扶大厦之将倾的龙飞都成为世间人人喊打的对象。

  对于这种事情他上哪里说理去?就算说了有人会听,有人会相信吗?

  “卑职遵命!”

  吕云接到命令后表现得相当兴奋。

  军队是一个讲资历与能力的地方。

  出身将门的他能力是有的,可惜他在军队的资历太浅,也没有立下过什么大功。

  因此他也没有什么出战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出战的机会,不怪他会如此激动。

  说来也巧。

  如果卫超在场的话一定认识吕云。

  将门子弟之间本来便交集颇多,就算不认识也多少听过对方的姓名。

  自从知道卫超在薛云麾下大放光彩后,吕云对他又是嫉妒又是不屑。

  不屑的是堂堂将门世家子弟居然效力于一个泥腿子出身的薛云。

  嫉妒的是他可以肆意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

  明明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吕云却只能慢慢熬资历。

  他会这么兴奋的原因之一便是拼命想要证明,他一点都不比同龄的卫超差。

  “路上小心谨慎一点,敌军善用骑兵,稍有不慎便可能让他们逮了。”

  龙飞知道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容易热血上头,故而不忘认真嘱咐了一番。

  不管怎么说,吕云也是他的故人之子。

  该给的照顾还是会给的。

  之前不让他出战,也是担心他会不幸战死。

  想想他之前派到中原的兵马,至今要么战死在战场,要么沦为了俘虏。

  而每次给予他重创的人都是薛云。

  面对这样一个战无不胜的猛将,派吕云上阵无异于派他去送死。

  “卑职明白!”

  吕云当即恭敬表示,只是具体听进去多少遍不得而知了。

  没过多久。

  随着薛云率军渐渐消失在龙飞他们的视线后,一直紧闭的京城城门都缓缓打开。

  骑在战马上意气风发的吕云率先冲出城门,而身后着跟着一个个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骑兵。

  这些骑兵是龙飞麾下最为精锐的骁骑,总共也才三百来人。

  他能让吕云带走一队骁骑进行侦查,足以说明他对吕云的关护。

  “大人,叛军派了一队骑兵尾随在我们身后,我们需要不需要……”

  吕云他们的出动丝毫瞒不过余贵麾下的斥候。

  何况吕云也没想过能瞒住人,若非顾忌到追入过深,他早都对这些斥候动手了。

  而余贵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便禀报给了薛云,并且还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

  “无需理会,他们应该是龙飞派来查看情况的。”

  薛云神色平静地摇了摇头。

  尽管尾随在他们后面的骑兵不多,但想要解决掉他们却不是易事。

  人少意味着灵活,只要他们意识到不对劲想要跑的话,追是很难追上的。

  “属下遵命。”

  余贵话里都带着一丝遗憾。

  蚊子再小也是肉,消灭掉这支尾随的骑兵,起码都能给麾下斥候挣一份功劳。

  一个合格的老大总会给下面人捞好处的。

  唯有如此,下面人才会死心塌地跟随你。

  这套他是跟着薛云学的,想要获得手下的忠诚,那么就一定要给足手下好处。

  正如薛云能战无不胜的秘诀之一便在于此。

  麾下士卒各个都肯拼命卖力的情况下,还有什么仗是打不赢的?

  “吕都尉,叛军好像没打算搭理我们。”

  一直尾随到太阳下山,跟在吕云身旁的骁骑队长都忍不住皱眉说了句,似乎是觉得薛云太过轻视小瞧他们了。

  “对面有四万人,而我们只有一百人,你觉得他们犯得着兴师动众对付我们这点人吗?”

  追踪到现在,一开始的兴奋之情早都随着时间开始消褪,吕云人也渐渐恢复了冷静理智。

  “其实这样也好,至少这趟出来不必担心受到危险了。”

  骁骑队长话锋一转。

  他们确实是龙飞麾下最精锐的骑兵不假,但不代表他们不想活着。

  一旦敌军真打算对付他们,就算最后能成功逃回去,肯定会有弟兄不幸战死。

  同为骁骑,吃住都在一起,彼此的感情都非常深厚。

  无论谁死了他们都会感到难过伤心。

  “白队长,以你来看,敌军是真准备撤军了么?”

  吕云远远眺望着依旧没有停下来行军的敌人。

  “……不太像。”

  白忠观察了片刻摇摇头道,“因为他们表现得太放松了。”

  “放松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吕云平淡的语气都透显出一抹无奈。

  京城兵马什么情况他们比谁都清楚,而敌军肯定在京城安插有细作知晓这点。

  不客气的说。

  敌军甚至巴不得京城派兵追击,无非是彼此战斗力过于悬殊,敌军完全是一副有恃无恐的心态。

  “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卑职的意思是,即便正常撤军,队伍都不可能如此放松。”

  白忠当即解释道。

  “是么,不过敌军到底是不是撤军,估计我们过两天就能知道了。”

  吕云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反正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

  最主要的是此前他都没有接触过这些骁骑,多多少少还是要打理下关系的。

  别看白忠名义上只是队长,但实际上的地位却完全不下于他这个都尉。

  谁让人家是龙飞麾下最受重视的骑兵。

  有这三百骁骑的保护,哪怕深陷大军重围,他们都能保住龙飞杀出一条血路。

  无论是哪个将帅都会希望手下有这样一批实力强悍的兵马。

  兵贵精不贵多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出乎吕云意料的是他们不用过两天,翌日他们便知道敌军并非真的撤军,而是远离京城重新安营扎寨。

  昨天入夜不久,敌军才停止了行军,并且整夜都在忙碌着建造营寨。

  这一幕看得吕云他们都愣住了。

  随着第二天敌军依旧在建造营寨,并且没有离开的意思后吕云才后知后觉地反应了过来。

  “果然,我就知道敌军是不可能轻易放弃京城的。”

  看着远方热火朝天的敌军营地,吕云的脸色都有些沉重。

  “吕都尉不必担忧,眼下我们的人都已经从前线赶了回来,到时候应该感到担忧的反而是他们才对。”

  白忠见状不由宽慰起了吕云。

  他比吕云要更早知道大将军决意从前线关隘调回所有兵马回防京城。

  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还知道大将军打算放东海城和福王凉王他们入京,目的便是为了坐看他们为了争夺京城而互相残杀。

  等前线兵马回到京城后,拥有十万之数的大军下。

  哪怕三方势力联合起来都无法攻破京城。

  想要攻陷京城只有一个办法。

  围城。

  一直围到京城彻底断粮为止。

  根据白忠的了解,如今京城内储备的粮草都能让十万大军吃到明年开春。

  眼下马上就要到冬天了。

  三方势力能不能熬到明年都是个问题。

  可万一三方联手起来合围京城怎么办?

  大将军的解决办法同样简单,只需要表露自己愿意投降其中一家,三方联盟都会顷刻瓦解,无非是谁都不想京城落到对方手里。

  到时候为了争夺京城的归属,该打的还是会打。

  “可以我对大将军的了解,即便前线兵马回来后,大将军都不可能出动出击的。”

  吕云自认对龙飞是有一定了解的。

  谋定而后动才是他的行事作风,说简单点便是步步为营以稳为主。

  既然龙飞力排众议不顾一切都要把前线兵马调回京城,足以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已经再经受不起任何一次战败了。”

  白忠神情严肃道。

  打败仗是非常伤士气的。

  本来京城兵马的士气都已经跌到了谷底,哪怕前线兵马都回防京城,士气也很难恢复过来。

  不管怎么说。

  当京城陷入敌军包围的时候,意味着他们已经输了。

  一旦出动出击又打了败仗,恐怕大将军都再也难以控制内部局势了。

  “你说我们最后能赢吗?”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吕云眼里都浮现出茫然与不甘之色。

  “能不能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相信大将军绝对是没错的。”

  白忠从未考虑过他人的想法,哪怕大将军最后输了,他们也会陪着大将军战到最后一刻。

  投降?

  别人或许会投降,唯独他们骁骑永远不会。

  “……我们走吧,回去把叛军的情况禀告给大将军。”

  吕云目光怔怔地望着远处的敌军营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收回了视线,并且调转马头便准备返回京城。

  “好!”

  白忠自然没有意见,就怕吕云脑子一热想要干什么蠢事。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吕云他们离开不久,一直在暗中监视他们的斥候立刻把消息告诉给了余贵。

  而余贵转头又禀报给了薛云。

  只是他带来的消息不止这个,还有关于东海城与福王凉王方面的消息。

  “将军,叛军弃守关隘不久,东海城与福王凉王便果然出兵占据了关隘,如今彼此都已经在集结大军,随时都会向京城进军。”

  这才是余贵与薛云真正在意的消息。

  “如今他们已经集结了多少兵马?统领兵马的又是何人?”

  薛云听后第一时间追问道。

  “回将军,福王凉王都是亲征而来,彼此已经达成了同盟,麾下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至于东海城方面的统领倒是熟人马陵。

  得知锁龙关叛军弃守离开后,马陵便率领河阳府的大半兵马进驻了锁龙关,据说后续还会有其他地方的兵马汇集赶来,到时候很可能达到七八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