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天下英雄唯你我-《三国:我阿斗,不用人扶》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下个不停。

  雨幕如纱,洛阳城被这雨雾紧紧缠裹,天地间一片朦胧。

  魏王宫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曹操静静躺在病榻之上,双眼浑浊无神,不见往日的威严和奸诈。

  一代枭雄,此时面色蜡黄,双颊凹陷,鬓发斑白,稀疏地散在枕边。

  去岁年底回到许昌后,曹操与群臣商议迁都之事,因为天气寒冷,加上病体减重,暂时搁置,自回洛阳养病。

  自曹真派人查出江陵逆转局势,设计除灭吕蒙十有八九是刘禅所为后,群臣无不震惊。

  “呵呵,刘禅小儿不过拾人牙慧,此乃是孤当年留书子孝,除周瑜之计也!”

  曹操虽然嘴上不屑,但暗地里却对荆州局势更为关注,甚至超过了群臣几次推举自己登基。

  登基算什么?

  正所谓物极必反,孤已是位极人臣,再贪心必会被世人唾骂。

  我曹孟德只愿做流芳百世的周文王,而非那个遗臭万年的王莽。

  何况刘备未灭,人心尚思汉,再进一步反而会踏入万丈深渊。

  群雄已老,接下来的局势还看后辈本事如何。

  天下之争,也是人才之争,更是子弟之争。

  这些年以来,他已看出孙权只是个守成之辈,不善进兵,坐守江东并无威胁。

  刘备虽为劲敌,屡次北伐看似威胁极大,但其子刘禅却是个纨绔,比起子桓还是差远了。

  但刘禅突然的变化,让曹操警惕起来,如果十几岁的少年就有如此谋略,十年之后必将成为兴汉中梁,魏国大患。

  而荆州传来的消息,一件比一件让他焦急。

  前几日徐晃派人来报,刘关张三人相聚于襄阳,似乎对东吴之计一无所知。

  但曹操却愈发心疑,这显然是诱敌之计。

  孙权这小子,竟然不回江夏主持大事,妄图以益阳一座孤城绝地反击……

  年轻人,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啊!

  你以为你是我曹孟德吗?

  你以为刘备不知兵吗?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云长是不会再信你的!

  “云长……”

  一想到关羽,曹操浑浊的双眸闪过几丝光芒,半晌之后喃喃道:“云长不死,吾寝食难安矣!”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于禁会被关羽所擒,数万人直接投降。

  汉中和荆州两个方向先后被刘备所败,失去战略要地,更折损两员大将。

  夏侯渊是宗族第一大将,于禁是外姓第一大将。

  这两人有统兵之能,非寻常武将可比,足以镇守一方,也是他留给曹丕的辅政之臣,谁能想到竟会是如此结局。

  如此惨重的损失,对曹操打击极大,窘迫和无奈甚至超过当年赤壁之败。

  一股冷风从窗户吹进来,掺和着泥水的气息,豆大的油灯摇摆着,几乎熄灭。

  仿佛嗅到了当年赤壁江水的腥味,那滔天的火光与江水,阻隔了自己一统六合的脚步。

  当年若非周郎小儿,孤率大军南下,踏平江南,刘备安能有立足之地与我抗衡?

  赤壁失败,他还能重整兵马,卷土重来,再下江南。

  如今却被刘备牵制,病体支离,命如这风中残烛,辛苦培养的人才折断,昔日雄心壮志竟如镜花水月。

  遍观众将,再没有能统领三军,威震一方之人,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呃——嘶……”

  一想到后事未竟,曹操的身躯猛地一颤,喉间溢出一声痛楚的呻吟。

  头风又发作了,那痛楚如同无形的凿子,自颅骨深处狠狠楔入,每一次凿击都震得他眼前发黑。

  守在门口的许褚听到动静,赶忙跑过来,关切问道:“大王,你怎么了?”

  曹操拍打着额头,深吸一口气问道:“华佗……可到了?”

  “这……”许褚眼神闪烁,低下了头。

  曹操冷哼道:“究竟如何,如实报来?”

  先前头疾发作,华歆举荐神医华佗,先为周泰疗伤,又为关羽刮骨疗毒,医术之妙,世所罕有。

  一月前就派人去请,至今还没见到,看许褚神色,曹操便猜到有了消息。

  许褚支支吾吾,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华佗现在襄阳,这是刘备送来的书信。”

  “嗯?”曹操狐疑地看了看,并没有伸手去接:“念!”

  许褚轻声念道:“汉中王刘备闻知魏王头疾发作,病势愈重,心中甚忧。本当送华先生北上,奈何云长伤重,不敢轻离左右,斗胆请魏王至襄阳治病。

  想当年你我皆为匡扶汉室,起兵讨逆,披坚执锐,青梅煮酒,犹如昨日。

  今果如魏王所料,天下英雄唯剩你我,何妨由我做东,再来把酒谈欢,共谋大事?

  你我联手辅佐天子,成文王、尹霍之事,则汉室指日可兴。

  上报朝廷厚恩,下遂平生之志,垂名史册,流芳百世,岂不美哉?”

  “大耳贼假仁假义,欺吾太甚!”

  曹操听罢勃然大怒,猛地坐了起来,手指南方骂道:“织席贩履之徒,安敢与孤平辈论交?”

  刘备满口仁义道德,分明就是不想让华佗来治病,还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这是杀人诛心啊!

  曹操骂了一阵,忽然发现头疾好转许多,摸了摸脑袋愣住了。

  难道我骂刘备就能克制头疾?

  却听许褚低声道:“大王,这封信的信封之内,还有一行字。”

  “哦?”曹操心中一动,抬手示意将信封取来。

  刘备如此煞费苦心,到底还想对我说些什么?

  许褚将信封翻开递来,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小字:三马同槽祸非马,司马之人需谨防。

  “呵呵,这个刘备,到了此时还想为马腾父子讲情,要收马超之心……咦?”

  曹操不在意地将信扔在床上,忽然双目一凝,猛地拿起信封。

  “司马之人?”

  曹操浑浊的双眼死死盯住那几个字。

  喀喇——

  就在此时,忽然电光闪烁,一声惊雷炸响,窗外的雨声愈发紧急,仿佛要冲刷走往日的一切。

  “司马、司马……”

  曹操喃喃念了几句,忽然脸色微变:“难道?!”

  刘备为何要如此提醒于我?

  曹操眼中寒光闪烁,沉默良久后吩咐道:“快请贾文和来!”

  原本他已经想好了五个托孤大臣,分别是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

  现在看来,是要重新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