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没用-《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张骞又一次为大汉开辟了通向未知世界的路线。

  有匈奴阻隔的西域,刚刚打过仗的朱罗王朝。

  每一次,都冒着生命危险。

  第一次出使的张骞,可以说是为了立功,但第二次出使时,他已经功成名就。

  满朝大臣,无论平时有什么理念和利益之争,此时看向张骞都充满敬佩。

  但张骞身后的队伍中,为何会有五个没头发的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五人一看就不是汉人面孔,不会是从朱罗国来的蛮夷吧?

  这是什么风俗,好好地头发不要,全都要剃掉。

  众人不理解,也不想尊重。

  陆鸣则仔细看了看他们头顶位置,没有发现戒疤的存在。

  看来戒疤并不是佛教传承必有的仪轨,而是后世王朝为了加强控制而设计的仪式。

  后世王朝这么做一定有他们的道理,陆鸣决定帮和尚们早日享受这个仪式。

  “博望侯,你辛苦了。”

  刘彻当着众人的面,对张骞大加夸赞,充分肯定他的付出与成果。

  “万里跋涉,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说,朕决定加封博望侯食邑千户,另赏黄金千两,绫罗绸缎百匹。”

  千金买马骨也好,真情流露也好,刘彻的封赏都极为丰厚。

  九卿级别的官员还好,已经位高权重,没有兴趣冒险出使西域等遥远的地方。

  但官职不高,俸禄也不够高的官员们,已经把西域和朱罗当成刷新功绩的地方。

  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立功的小火苗,在众多人心中疯狂燃烧,愈演愈烈。

  回未央宫的路上,张骞做着介绍。

  朱罗国不仅来了和尚,还来了两名使者,想要把普拉克和那罗辛两人带回去。

  奏折中已经提过,但刘彻没当回事。

  大汉热情好客,使者们旅途劳累,多停留一段时间,休养身体,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通商的好处还没见到,就想把俘虏们带回去,哪有这样的事情。

  两位朱罗使者路上已经做好打算,一到长安就要向大汉皇帝提出请求,将普拉克和那罗辛两人带回朱罗。

  其他俘虏中的刹帝利也要带走。

  俘虏中的吠舍、首陀罗都可以留在大汉。

  至于达利特,他们不是人,随便大汉怎么处置都行。

  路上想的好好的,到了宣平门前,他们就呆住了。

  长安城的雄伟程度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朱罗王朝的都城在长安城面前,就像是小孩面对大象一样。

  长安城的城墙是如此高大,如此厚实,像是一座巨大的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此时的他们已经没有开口的勇气。

  使者们不敢开口,昙叶和尚几人却非常高兴。

  如此雄伟的城池,必然有大量的人口,人口则意味着信徒。

  他们的传教空间非常大,只要皇帝允许,凭借精湛的佛法,他一定能收获大批信徒。

  回到未央宫。

  两名朱罗王朝的使者才回过神,拿出国书,提出带回俘虏的要求。

  他们自己都能注意到,说话时,他们的底气是如此不足。

  “为加深两国了解,请两位使者多停留一段时间,了解大汉的风土人情。

  也好在以后加深双方之间的合作。

  普拉克和那罗辛等人准备妥当之后,会跟随使者们返回朱罗。”

  刘彻的话不容拒绝。

  朱罗使者也没有勇气拒绝,未央宫的辉煌大气,再次超出他们的认知。

  巨大的差距就在眼前,婆罗门赢学也无法赋予他们叫嚣的勇气。

  只有回到那个充斥婆罗门赢学的地方,他们才能继续“我赢故我赢。”

  昙叶和尚也被带到大殿之上。

  一身白色衣服,像是麻袋一样套在他身上。

  闪亮的光头更是吸引众人的目光。

  “你那佛法有何作用?”

  从统治者的角度,刘彻最关心的是佛法能否让大汉更稳定,更强盛。

  如果可以,让他们传教也不是不行。

  但要是不可以,甚至还会动乱天下,那就让这几个人消失,去见他们的佛陀去吧。

  “回禀陛下,世间如苦海,众生皆处于苦海之中,难以解脱。

  修我佛法,可断除烦恼,求得涅盘,超脱生死…”

  昙叶滔滔不绝,将佛法说的奥妙至极,仿若世间唯一的真理。

  讲述佛法时,昙叶小心的观察刘彻的表情,想要看出他的真实态度。

  却发现刘彻毫无表情,竟然没有被他打动的痕迹。

  昙叶还要说下去,却被刘彻打断。

  “佛法能帮助粮食增产么?”

  什么,昙叶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说了这么多话,佛法都能让人超脱生死了,你竟然问我能不能让粮食增产。

  俗,实在太俗了。

  一国君王,不去考虑超脱生死的事情,竟然考虑佛法能不能增产,实在是暴殄天物。

  “能么?”

  刘彻又问了一遍。

  “不能…”

  昙叶语气迟缓,心中莫名悲痛,感觉他的佛法被亵渎了。

  “不能让粮食增产,但是可以治心。

  世间纷乱,皆从心而起,佛法可以让百姓消除烦恼,心中得到宁静。”

  按照昙叶的理解,统治者应该会喜欢佛法的这个作用。

  百姓们消除烦恼,心中宁静后就不会造反。

  他们会更加的吃苦耐劳,忍受如今的痛苦,以求来生能获得福报。

  刘彻却没有多少兴趣。

  物质上佛法没有任何作用,干的都是和儒家争夺人心的事情。

  “法师初来长安,可以到处走走,了解大汉的基本情况传教之事,改日再议。”

  退朝后,刘彻把陆鸣留下。

  “你觉得怎样,和尚有用么?”

  “没用。”

  陆鸣没有针对佛教的意思,只是现阶段的佛教发展空间确实不大。

  东汉时期传入佛教后,一直到三国时期才获得大发展。

  也就是乱世时期,更适合佛教传播。

  眼下的大汉,发展空间很小。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佛教会伴随乱世获得空前的发展,会和本土的各种思想进行融合。

  在某些时期,甚至会发展的极为繁盛,以至于发生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