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种植区-《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次日。

  李承乾让人给造船厂去了信,让他们准备好造船厂明日安保的问题。

  特意提安保的问题,事关僚族。

  造船厂大部分都是僚族人,他们才融入大唐几年时间,若是知道了大唐皇帝要去造船厂,生怕有一些极端分子,会伺机对李世民出手。

  他不敢打包票没有这种可能性。

  毕竟僚族这几年确实过得不错,但也有一些僚族人心里有落差。

  从啥事不干等吃喝到如今自己需要干活养活自己,哪怕生活好了,人还是有落差。

  谁也赌不起人性。

  而今日,李世民已经确定了要去的地方。

  在权万纪的陪同下,他们早早便往南城门出去了。

  十几辆豪华的马车最近成为了潮州城的风景线,也知道有贵客降临潮州城。

  除了一些消息灵通的商贾,百姓们并没有听见是谁来潮州城的风声。

  哪怕是商贾们,也只是知道太子殿下来了潮州城,可也不敢乱传消息。本想上门拜访,可被打发之后,他们也就没有了动作。

  毕竟接见他们的人警告了这些商贾。

  出了城门,闻到了一种清新的空气,这才是大唐的气息。

  若是不往后面的城池看去,大家根本发现不了潮州城有什么变化。

  权万纪这个时候指着远处道:“陛下,皇后殿下,太子殿下,出城十里就到了金丝楠木的种植区了。”

  金丝楠木?

  闻言,哪怕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惊讶不已。

  早就听说了特区种植金丝楠木,这种木头生长缓慢,哪怕是在皇室,也是贵重的木头。

  李世民道:“这金丝楠木听闻百年生长未必能够做房梁,为何会种这种树?”

  “陛下有所不知,当初我们商量着种一些能够生长比较快的树,可太子殿下却不认同,说是要种植金丝楠木。”权万纪看了眼李承乾,接着道:“说是金丝楠木哪怕过几百年还是有它的价值,可若是普通的树木,种植起来,过个几十年又是光秃秃的一片。”

  咳咳~

  李承乾尴尬的咳嗽了两声。

  这糊弄鬼的话确实是他说的,抬头发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投来了疑惑的目光,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父皇,母后,金丝楠木可以是投资,一座城的发展,需要考虑后续的事情。”

  “种植金丝楠木就是一种投资,今日的特区或许发展不错,可几十年后,百年后谁知道会如何?哪怕几十年后这些金丝楠木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可培植起来的树苗也是价值不菲,倒是特区若是有困难,随时可以拿出来换钱救济百姓。”

  这话倒是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

  可看着不远处的大海,李世民蹙眉问道:“临海总是有频繁的灾难,如此这些金丝楠木确定能保证几十年生长吗?”

  一听这话,四人都沉默了。

  权万纪开口解释道:“其实潮州也就是飓风颇多,其它的灾害并没有那么严重。”

  “潮州府衙档案记载,百年间都很少发生海溢,几乎是两三百年才有一次,所以陛下不必太过担心。”

  确实。

  李承乾深有体会。

  为什么说潮州很少发生海啸?

  哪怕是整个华夏大地的海啸次数都是这个地球村数量最低的,因为有天然的屏障,这不的说老祖宗会选地方呢。

  当海啸来临的时候,再大的海啸来到了华夏之地,都会减弱九成的功力。

  “父皇,这事无需担忧。”李承乾解释道:“金丝楠木种植区是一整片山头,哪怕有灾害而来,也不可能毁了整片种植区,而且儿臣计划,要在特区那些已经被砍伐过剩的山头都种上各类的树种进行保护。”

  “大唐若是继续如此砍伐下去,先不说灾害会增加,而且百姓的用度也会日益增加,对于树种的保护要从此刻做起。”

  “如今大唐才几百万户,若是大唐有数以千万户,这树的消耗量会急剧上升,特别是长安城附近,几乎那些山头都已经被砍伐完了,灾害一来根本是难以抵挡。”

  对此事,李世民也是有些忧愁。

  要不是这几年有李承乾弄出来的煤炭,恐怕每年冻死的人都不在少数。

  一到冬季,这柴火都是靠树木而来,可树木的数量是有限的。

  倒不是全大唐没有树木,而是那些树木都在深山之中,去砍伐又太远,那些建造宫殿的梁柱都是从秦岭上砍伐而来,需要大量的徭役进行运输才行。

  “嗯,长安城附近这两年确实好了许多,前几年战乱动荡,冻死的百姓就不在少数。”李世民感叹的说道:“如今百姓吃饱穿暖,冬日已经好多年听说有冻死的百姓了。”

  迷之自信。

  李承乾翻了一个白眼。

  真心不想打击李世民。

  什么叫没有冻死的百姓?

  就他知道的消息,辽东那边年年还是有冻死的百姓,别说大唐,哪怕千年之后还有冻死的人。

  只不过人数多少而已。

  “父皇,长安城只是大唐的一个都城,而辽东和北方依旧是有不少冻死的百姓。”李承乾抿着唇,语气中有些无力道:“煤炭能够解决京畿之地,可解决不了更远的地方,想要解决更远的地方,科技需要尽快的发展。”

  李世民听懂了李承乾的话。

  颔首表示认同。

  “这北方之地,一到冬日士卒的甲胄都能够结冰,更加别说那些贫苦的百姓了,确实需要尽快的想办法解决。”李世民回头看向了李承乾道:“这趟回去,首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太子,这事由你去办,既然京畿之地已经解决了这问题,那么全大唐也要解决类似的问题,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需要去解决。”

  “喏。”李承乾等的就是这句话。

  为什么煤炭一直掌控在自己手中,这可是资源,战略资源。

  大唐集团能够掌控的都是战略资源和关于国策的资源,那些不重要的,其实能抛则抛。

  他要做到的是,不能赚最后一文钱。

  同时也是在人手急缺的时候,对大唐集团进行改革,上次改革已经是五年前了。

  如今改革,也是要释放出更多的人手,利润较低的产业能转就转。

  聊着聊着, 不自觉的马车已经来到了金丝楠木的种植区。

  一片黄色中夹杂着丝丝绿意。

  看着小苗的金丝楠木树苗,李世民迫不及待的就跳下了马车,上去查看。

  如此娇嫩的树苗竟然整片山全都是。

  就在此时,不远处背着锄头的一个老农瞪眼喊道:“你是何人,这可是官府管制的区域,擅闯可是要坐牢的。”

  李世民一愣,放开了金丝楠木树苗有些讪讪的。

  还是权万纪给了一个人使眼色,后者直接上前去拉了一把老农,跟对方说了几句,给看了眼证件后,老农抿抿唇,有些不甘心的离开了。

  离开之前开嘱咐道:“种植的师傅说了,这树苗还小,切勿乱碰,你们当心些。”

  “好好好,我们一定会当心的。”权万纪笑着脸回复。

  没办法,哪怕他是特首,可在这种地方,他要是敢发官威,说不准就会被管理这片种植区的人给投诉到特区。

  届时就有人会下来查此事,然后汇报到太子殿下那里。

  在太子殿下命令到达前,自己办公的地方每日都会有人来絮絮叨叨。

  他可不想有这样的待遇。

  李承乾对权万纪的做法赞赏的颔首,然后对李世民道:“父皇,这里的规矩比较严格,管制区域,不管是官员亦或者是军队,都需要遵守里面的规矩。”

  “毕竟是特区花了大价钱弄出来的,不能因为几个官员和几个兵痞被破坏了。”

  看着这些珍贵的金丝楠木,李世民赞同的点头。

  “确实该如此。”

  能让皇室都觉得珍贵的东西,一般的百姓可用不起。

  若是被有心人给破坏了,那岂不是糟蹋了。

  李世民小心翼翼的看着这金丝楠木的长势,问道:“这一片种植区有多少这样的树苗?”

  “十万株。”权万纪立即回答。

  看了眼李承乾,他还憨憨一笑:“这只是第一批,第二批的十万株已经在种植了。”

  “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特区金丝楠木会种植五十万株,然后各种树种都会种,按照特区批下来的政令,目标是十年内种植各类树种五百万株。”

  五百万株?

  也就是五百万棵树?

  这对大唐而言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数目了,毕竟没有机械化的帮助。

  十年种植五百万株树木,需要的人力物力何其的庞大。

  房玄龄这个时候问出来自己的疑惑:“那种植的人,是徭役吗?”

  “不,特区已经彻底取消徭役的说法了,也就是不会征发徭役。”权万纪立即摇头像拨浪鼓,这话可不能乱说,特别是在李承乾面前。

  这是特区明令禁止的。

  房玄龄蹙眉,不征发徭役如何种植如此庞大的数量?

  可看权万纪的样子,似乎对徭役二字避之不及。

  咳咳~

  最终还是由李承乾站出来解释道:“特区是没有徭役,也不征伐徭役的。可特区有罪犯,那些大牢里的罪犯,孤同意让他们进行劳动改造。”

  “还有就是流放至岭南的那些罪犯家属,他们在特区虽然有户籍,可特区的政策他们并没有优待,属于最底层的人。”

  “但特区还是给了他们一份谋生的权力,那就是做工。”

  “在这片土地上,三族内坐过牢的一律不能考取功名和做官,甚至去大唐钱庄借钱做生意,一旦查到三族内有人坐牢的,直接会被拒绝。”

  “别说借钱了,哪怕是大型的工厂,一旦查到有三族内坐过牢,留过案底的人,都会被清退。”

  “所以这些又苦又累的活,都是由他们做。”

  嘶~

  听见这话,忽然特区这政令似乎不太能 让人透过气。

  按照朝廷的律法,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的人才家眷才会被流放,可这特区,只要是坐过牢,留了案底,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太过严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