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寿命问题-《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次日早朝。

  李世民便宣布了这件事。

  震惊的朝臣们都目瞪口呆,完全搞不懂这养老保险是什么。

  最终是李世民让张阿难解释了这养老保险的作用。

  大部分的朝臣反倒关心起来自己能不能买,而一些世家和勋贵却不屑一顾。

  认为太子弄的这个东西太假了。

  当然是有不少的大臣出来反对,可都被李世民给反驳回去了。

  这就当给李承乾练手了。

  在没有了解清楚里面的操作步骤,很多大臣也不敢乱开口,特别是世家和勋贵。

  同时李世民还宣布了关于渭水码头的重建,他打算交给李承乾来办。

  李承乾也简单的说明了渭水码头会以招标的形式,也就是谁出的钱多,归谁,期限是五十年。

  这两个消息把满朝文武都震撼了。

  最后一个事情就是确保养老保险能够长期的延续下去,太子李承乾会拿出五十万贯保证交给户部,再次震惊了所有人。

  五十万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

  这简直是壕无人性。

  下朝后,还懵逼的官员已经开始找自己的小团体商议了起来。

  特别是五姓七望和关陇勋贵这两派势力,愁容满面。

  看着李承乾是越做越大,都能随便的拿出五十万贯来了,他们更是愁眉不展。

  但他们清楚一件事,这养老保险要是让李承乾办成了,皇室的声誉在百姓心中肯定会水涨船高。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长安城慢慢流传了一种不利于养老保险的传言。

  有说养老保险是骗钱的。

  也有说养老保险商行完全没有能力兑付。

  更直观的就是,谁能保证自己活五十岁?

  这才是最致命的。

  古代的寿命五十岁已经算是高龄了,大部分人都活不过五十岁。

  在渭水码头招标会开始前,李承乾还有百分百的信心拿下项目,可这流言却越传越广。

  因为养老保险只是在皇宫内试运行,所以百姓也只是谣传。

  而每日出宫采办的宫人听见这个流言,很快的便传回了宫里。

  直到长孙皇后听了后,微微有些恼怒。

  想想都知道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想让李承乾办不下去这个养老保险,不能汇聚民心。

  可这一招也是相当的厉害。

  谣言能杀人。

  这不,已经有很多的内侍和侍女已经想要放弃了。

  “皇后殿下,之前想买养老保险的内侍和侍女,很多都退却了。”红秀也是语气严肃的说道。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才来跟长孙皇后汇报的。

  长孙皇后表面非常生气,可修养不错,稳定心神轻声问道:“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这.......”红秀想到原因,也是有些尴尬:“他们大多数认为自己活不到五十岁。”

  额.......

  确实,长孙皇后也是觉得尴尬。

  从未见过自己咒自己的谣言。

  但也是事实。

  “去,将此事传给张阿难,看看陛下那边如何说。”长孙皇后知道后宫不得干政,这个既然已经拿到朝会上说了,那属于政事。想了想,还不忘补充道:“顺便将消息传去东宫。”

  “喏。”

  很快,李世民和李承乾同时得到了消息。

  其实不需要长孙皇后这边去说,张阿难已经准备告诉李世民了。

  因为事关自己的利益,而且宫内传的如此之广,他身为内侍总管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

  和红秀得到消息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

  李世民跟长孙皇后一般,可了解了原因之后,也是无可奈何。

  甚至有些哭笑不得。

  反观东宫这边就不一样了。

  李承乾接到消息是红秀派人过来说的,听见这个事情也是非常愤怒。

  毕竟这事是他众多产业中最不赚钱的,搞不好还会赔钱的项目。

  没想到还有人在背后搞破坏。

  “太子殿下,其实他们如此想也是能谅解,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活五十岁不是?”王泉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劝道。

  其实他的内心也是纠结了起来。

  他可是励志要买一百份的人,但又担心自己活不到五十岁。

  这就很尴尬了。

  李承乾冷哼一声:“你去掖庭看看,有多少活过五十岁的宫人,还有那些释放出宫的,你去查查有多少活过五十岁的。”

  “难道大唐活过五十岁的人还少吗?”

  额.......

  王泉仔细一想,还真是,他知道的就不少。

  “殿下,可大多数没有活过五十岁,也是常有之事啊。”

  “放屁。”李承乾直接爆粗口道:“那是因为以往常年打仗,而且百姓又吃不饱饭。如今不说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大米,粟米总吃得起吧?”

  “百姓有饿肚子吗?粮食的价格如此廉价,全大唐的粮价孤都在控制了,只要肯努力一点的百姓都能够买得起粮食,大唐只要休养生息,活过五十岁的百姓绝对不在少数。”

  这一点,李承乾是没说错。

  哪怕后世的调查,大部分活不过五十岁也是因为外部原因,跟古人的饮食毫无关系。

  打仗,天灾,缺粮。

  都是导致人口下降的因素。

  要是能像后世一样吃饱饭,不说吃得好,最起码吃得饱,都不至于谣传什么活不过五十岁。

  那些富贵之家,有多少没有活过五十岁的。

  荒谬,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泉一怔,脑中开始回想。

  倒不否认李承乾的观点,因为确实是如此,如果不征战,不闹天灾和缺粮的情况下,或许百姓都能活过五十岁。

  “那殿下,如今该如何应对?”王泉知道李承乾的性格,绝对不会因为谣言而放弃的。

  李承乾再次冷哼,当即起身说道:“孤在长安,他们还敢作妖。他们想玩儿,那孤就跟他们玩儿。”

  “去,连夜让人去调查五姓七望和关陇勋贵家族中活过五十岁的人有多少,统计家族有多少人,就依长安城这些分支计算。”

  “另外在让孙思邈写一篇稿子,告诉百姓们如何养生长寿的法子。”

  “喏。”王泉一听,瞬间转忧为喜,屁颠颠的就去办了。

  孙思邈的长寿法子,开玩笑,全大唐谁不想要。

  没隔几日,大唐周报上便登出了关于长寿的文章。

  特例指出了五姓七望在长安分支家中人数和超过五十岁的人数。

  超过了八成。

  而且还附上了孙思邈说长寿的法子,就是锻炼身体。

  李承乾还专门让人在学校中开始教孩子们太极拳。

  传播就要从孩子开始。

  没过两个月时间,长安城便流行起了太极拳。

  就连孙思邈,李渊这些个老头都天天练太极拳。

  谁不想活的久一点。

  对于孙思邈而言,练太极拳只是觉得有意思,反正都是活络经脉,练什么拳都一样,可跟着学校这些学生练太极拳更有意思罢了。

  越老越喜欢跟一群孩子待在一起。

  经过这一篇文章的报道,形势也开始扭转了过来,毕竟里面说清楚了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活过五十岁。

  主要还是缺粮和天灾的问题,紧接着是常年打仗。

  如今国泰民安,不缺粮食,哪怕有天灾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援。

  他们愿意相信太子殿下的话。

  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少内侍和侍女去掖庭宫了解了情况,确实如同文章所说,里面住着上千活过五十岁的嚒嚒。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谈及此事的时候,也是佩服李承乾的果断。

  短短半个月时间,就轻而易举的化解了这场危机,李世民准备的手段都没来得及用上。

  作为支持李承乾的他,自然是不可能看着有人毁了这样的好事。

  “陛下,马上就要元正了,时间过得真快,又过了一年。”长孙皇后温柔的说道。

  她的肚子也微微隆起了。

  这两个月,她也是学着练太极拳,如今打起来也是有模有样,跟李世民一起,这对帝后被旁人看的羡慕至极。

  李世民也是叹息道:“是啊,又过了一年。”

  忽然,他说道:“朕看太子批奏折不错,要不过了元正朕带你出宫去转转,让太子监国如何?”

  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而长孙皇后也是吓了一跳。

  李承乾才十一岁,就让他监国,这还真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