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荔枝宴-《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立政殿的动静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询问过后是李承乾的意思,李世民沉思片刻也就作罢了。

  其实他也知道立政殿的闷热,不止闷热,冬日还特别的冷,长孙皇后身体不好,要是能够让长孙皇后过的好一些,李世民自然是支持的。

  奈何长孙皇后是大唐皇后,不能如同李渊般轻易出宫。

  想着去避暑,李世民都不敢。

  一旦说要修缮什么避暑的地方,恐怕那些大臣们又要开始了。

  在李承乾一边关心立政殿的工程进度,一边想着如何增大荔枝的运输,忙的不可开交。

  顺丰镖局因为这事,也是天天忙里忙外。

  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还是被大臣们知晓了顺丰镖局运送荔枝的事情,御史台的官员纷纷上奏折谴责李承乾这个太子。

  朝堂上的时候,五姓七望的官员也是各种弹劾太子。

  李世民最终烦不胜烦的将荔枝宴一事说了出来。

  “五日后,朕会邀请众卿来参加荔枝宴,此事就不要再提了。”

  不料御史台的官员头铁的很。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走了出来,眼神犀利的看着李世民问道:“陛下的意思,太子千里运送荔枝,乃是陛下的圣令吗?”

  闻言,李世民气的差点七窍生烟。

  他什么时候说是他的圣令了?

  好心邀请他们参加荔枝宴,怎么还开始怪他了?

  想到了李承乾的三个好处,李世民脑子一热便道:“是朕的意思,你又该当如何?”

  哗~

  满朝文武瞬间炸锅了。

  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没想到李世民会承认这事。

  虽然不知道原因,可这事要是被传出去的话,岂不是会把陛下传成昏君?

  “陛下,大唐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你就如此享受,可曾想过那些还未过上好日子的百姓?他们连最廉价的粟米未必吃得起,而陛下却为了口腹之欲,命太子从两千里外的川蜀之地运珍贵的荔枝来,就不怕百姓们责骂吗?”老臣头铁的很,一点都不惧怕李世民。

  有种学习魏征的意思。

  你要是敢继续下去,老子就能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青史留名。

  反正他也活了一大把年纪了,之前有魏征轮不到他,如今机会来了,肯定要把握住。

  李世民恼火不已,感觉这群御史台的官员是准备造反了。

  不就是一点荔枝吗?

  有必要兴师动众的吗?

  旁边的张阿难接收到了李世民的眼神,轻咳两声,上前一步开始解释李承乾运送荔枝的原因。

  同样把对朝廷和百姓的好处给说了出来。

  顺丰镖局的好处,自然是没说。

  毕竟那是李承乾的私产,有李世民的股份,那也不能说出来。

  不然这群御史台的官员肯定咬着这一点不松口。

  特别是五姓七望,要是知道陛下也有份,各种打压他们,恐怕真的会逼的他们造反了。

  而另外一边,李承乾正吃着新鲜的荔枝,听着魏忠的汇报。

  最主要的就是核算跑一趟的成本需要多少。

  “太子殿下,目前涪州跑一趟长安,成本大概是在五十贯钱左右。”魏忠如实说道。

  李承乾倒不觉得有什么,有钱了之后,五十贯钱如同九牛一毛。

  可对于王泉来说,惊掉了下巴。

  五十贯钱?

  相当于南崖工业园一家四口工人的工钱。

  而且一趟也就运送几十颗荔枝。

  魏忠看李承乾表情自然,才继续道:“如果是加大人手的话,比如一千颗荔枝的话,成本会随之增加,恐怕一趟要千余贯。”

  这成本主要是来自工钱和马匹的损耗。

  还没算上驿站和清理道路碎石的钱。

  荔枝越多,队伍越庞大,那么成本不是随之增加,而是1.5倍,乃至2倍的增长。

  这一点李承乾肯定是知道的。

  “意思就是,荔枝宴要办的话,最起码要千贯?”李承乾微微蹙眉道。

  “没错。”魏忠老实的说道。

  因为荔枝的保存时间问题,荔枝宴前七日便一日一趟的开始运输。

  也就是驿站的马匹只有一日的休息时间。

  李承乾松开了蹙紧的眉,忽然有些舍不得吃手中的荔枝了,抿抿唇将盘子递给王泉道:“给母后和皇爷爷那边送去。”

  看着盘中还有十几颗荔枝,王泉一愣:“殿下不吃了吗?”

  要是吃的话,留一点下来啊。

  李承乾挥挥手,看了眼地上的核,薄唇紧抿道:“不吃了,这东西太金贵了。”

  可不金贵嘛。

  如果一趟五十贯,只能运送三十颗到五十颗荔枝。

  也就是说,一颗荔枝价值要卖两贯钱,才能回本。

  这样也不行啊。

  其实他也想过荔枝罐头,可做罐头需要的条件更加的苛刻。

  大唐根本没有这样的技术。

  只能等蒸汽机了。

  唉。

  挥退了所有人,李承乾便在凉亭懒懒的睡了一个午觉。

  五日后。

  荔枝宴开始。

  随着张阿难的解释,不少大臣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还真不能怪罪李世民。

  为了朝廷赋税和种植荔枝的百姓,他们根本找不到弹劾的点。

  李世民其间其实是想过不办这个荔枝宴,先不说荔枝的珍贵,请这群大臣吃,还要挨骂。

  还是长孙皇后的劝说,李世民才继续办下去。

  主要是一句话说动了李世民。

  办荔枝宴,其实是在给李承乾做宣传,这样才能让长安城的百姓知道荔枝宴,知道长安城有荔枝卖。

  这样的话,才能卖得好。

  就因为这件事,李世民咬着牙搬下去了。

  而且荔枝宴一应事宜都是由李承乾办的,细节连李世民都不知道。

  李承乾将荔枝宴办在了足球场。

  大手一挥,便将今日的门票全部停售,足球场也是简单的改造了一番,每个位置上都放置了小桌。

  虽然说是荔枝宴,可也有其他的果蔬。

  边看比赛,边吃荔枝,是何等惬意之事。

  或许是大臣们想多了,想要荔枝自由,那简直是做梦。

  等所有人都聚集在足球场的时候,才发现不见荔枝的身影。

  李世民略微不放心的蹙眉问道:“太子,荔枝呢?”

  “父皇先别急。”李承乾笑着拍了拍手。

  很快,从四周蹿出来不少的内侍,手中捧着精美的盘子,上面有三颗荔枝。

  其中有一颗荔枝是被剥开一半的。

  内侍将荔枝端上来的时候,正好是面向官员的方向。

  看着白嫩嫩,还流着汁液的荔枝,哪怕是糙汉子都流出了口水。

  李世民看见荔枝被端上来,才松了口气。

  可发现并没有内侍给自己和长孙皇后端荔枝上来,他又蹙眉道:“那朕的呢?”

  无语的李承乾撇撇嘴,手遮挡住嘴,轻声的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道。

  “父皇,母后,你们的荔枝还在路上,算算时间顶多一个时辰就能到了。给大臣们的荔枝,都是昨日和前日到的,给父皇母后,还有弟弟妹妹们的肯定是要最新鲜的。”

  听见这话,李世民挑了挑眉。

  倒不是因为新鲜,而是李世民发现了李承乾竟然能够精确的算准荔枝送到的时间。

  这一点恐怕李承乾是费了些功夫的。

  李承乾解释完,看足球场上两支球队已经进场了,便大声的喊道:“诸位有功之臣,今日陛下举办的荔枝宴,孤特意设在足球场,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足球和荔枝。”

  “传到后世也是一段佳话。”

  “如今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诸位每一排都站着一名内侍,他们就是下注官。如果有兴趣的大臣想要赌球,可以让他们记录。”

  “今日的比赛是长安足球队对阵洛阳足球队,比赛正式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

  咚!

  铜锣声刚响起,下面的裁判便将足球抛了起来。

  所有人都津津有味的盯着比赛。

  最能闹腾的便是一群武将,刚看了几眼,就已经与同伴开始对赌上了。

  你压长安队,我压洛阳队。

  你压一百贯,我压两百贯。

  这种情况,不止武将出现了,就连文官也出现了。

  哪怕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也不能幸免,都让张阿难和红秀去下注了。

  长孙皇后是知道李承乾办这个荔枝宴耗费颇多,所以打算支持支持李承乾,最起码这足球赛她也是了解过。

  庄家几乎不可能亏钱。

  至于李世民为什么去下注,那还不是要支持支持长安队。

  随着一声高喊:“陛下下注长安队五千贯。”

  哗~

  长安队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不断地尝试着进攻进攻,再进攻。

  可裁判也不是傻的,早就收到了李承乾的命令,这场比赛属于友谊赛,专门诓骗这群文武百官的。

  所以不可能前半场就分出胜负。

  由于裁判的不断阻止,刚才李世民下注的那股兴奋剂,也是慢慢的让长安队冷静了。

  李世民却皱着眉,非常不满。

  “太子,这是怎么回事?长安队,怎么不进攻了?”

  对此,李承乾一本正经的解释道:“父皇,足球不能靠蛮力,需要智慧和技巧,刚才进攻那么多次,裁判都给了黄牌,如果再这样下去,球员就会被红牌罚下场了。”

  “吃红牌的球员,不止这一场比赛不能踢,接下来的三场比赛都没他的份了。”

  额......

  李世民忽然吃瘪了。

  确实,如果按照李承乾所说的,这足球比赛确实有意思的多。

  之前只看过,但没有真正了解过,他觉得回去要好好了解了解,马上就要迎来运动会了,他身为大唐皇帝不懂足球,说出去岂不是笑话。

  一旁的长孙皇后却笑而不语。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裁判肯定是故意的。

  果不其然,比赛前半场结束了,0-0,所有的大臣都气愤的挥拳。

  而新鲜的荔枝也到了。

  水淋淋的荔枝出现在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面前,早就馋的帝后二人直吞咽口水了。

  其实长孙皇后还好。

  这一个月,她吃的荔枝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了。

  每次李承乾送来,她自己吃一两颗,其余的便给李世民和后宫嫔妃送去,皇子和公主也是分到不少。

  最多的莫过于李丽质了,有一次不舍得吃,放了好几天才想起来吃。

  可惜已经坏了。

  让这大唐的嫡长公主郁闷了好些天,还是李承乾听说了这事,特意分出来几颗给李丽质,她才天天喜笑颜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