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老子不忽悠死你-《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张阿难手中珍惜的捧着荔枝小跑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陛......陛下。”张阿难激动地开口喊了一声。

  忽然被人打断,李世民略微有些不满的抬头,看着张阿难的激动地神情,他蹙眉道:“何事?”

  张阿难直接将手中的荔枝双手奉到了李世民的眼前道 。

  “陛下,荔......荔枝,是新鲜的荔枝。”

  “荔枝?”李世民听见这两个字,第一个想法是张阿难恐怕是得了什么失心疯。

  可看见张阿难手中的荔枝之时,他犹豫了。

  以前进贡的都是干荔枝,这新鲜的荔枝他都多少年没见过了。

  但印象中的荔枝和张阿难手心中的立刻重叠,分辨出来,真是荔枝。

  “这.......”李世民猛地起身,凑近了看这颗荔枝,吞咽着口水问道:“这荔枝从何而来?”

  身为皇帝,他当然知道荔枝是不可能完好无损的送来长安。

  荔枝的娇贵别说他李世民了,长安城谁人不知。

  甚至很多的孩子只是听过,从未见过。

  张阿难吞咽着口水回道:“这是东宫送来的荔枝。”

  东宫?

  “你是说太子?”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反应过来,他表情变得阴沉了起来。

  身为皇帝想吃荔枝并非是难事,不管是去荔枝的产地也好,又或者是让人送一些来,只是那样费时费力,损耗的不是一星半点。

  想要成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自然是不可能这么去做。

  可如今太子却做了。

  而且还是在他这个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能够悄无声息的将新鲜的荔枝弄来长安,这外面恐怕是民怨沸腾了。

  从看到荔枝的喜悦,到李世民如今阴沉着脸色。

  “那逆子呢?去给朕押来,真是快活不了两日,就开始闹事了。”李世民这个前半生不在乎名声,后半生把名声看的比命还重要的皇帝,怎么可能让太子如此败坏皇室。

  最主要民怨沸腾对如今的大唐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张阿难一愣,将荔枝放在了龙案之上,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办了:“喏。”

  知晓此事恐怕是不能轻易的善了,半路的时候还不忘让人去通知长孙皇后。

  恐怕陛下这次要太子殿下脱一层皮了。

  李世民看都没看离去的张阿难一眼,眼睛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荔枝看。

  疯狂的吞咽着口水。

  行军打仗之时,他也不是没尝过这荔枝。

  本就喜爱甜食的他,想到那多年未尝过的味道,唾液疯狂的生长。

  身体告诉他:吃了它,把它吃了,快吃了它。

  但愤怒的情绪,克制住了李世民内心的冲动。

  不吃,摸摸总可以吧。

  摸着荔枝那并不光滑的外壳,更想吃了。

  半个时辰后。

  李承乾匆匆来到了甘露殿,同时长孙皇后也在。

  帝后二人面前两颗荔枝,神情非常的凝重。

  见状的李承乾有些疑惑,怎么不吃啊,难道是不喜欢吃?

  丝毫不知,自己无意的一次行为,让李世民又对他产生了废太子的心思。

  “太子,朕问你,这荔枝可是你派人送来的?”李世民阴沉着语气问道。

  旁边的长孙皇后也是眉头紧蹙,看向李承乾的眼神略带着些许的失望。

  李承乾被问懵了,加上长孙皇后的眼神,他更懵了,看了看一旁的张阿难,这老货也没说是什么事啊。

  可看情形,肯定不是赏赐了。

  不挨一顿揍,恐怕都是轻的了。

  “回禀父皇,是儿臣让人送给父皇与母后的。”李承乾老实的点头道。

  李世民听见承认了,更加的生气了。

  “逆子,混账,你可知这荔枝有多娇贵?你身为太子下令,让人千里之外将送抵至长安,可知传入百姓耳中,会如何议论你这个太子?”

  “耗费如此之大,就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你可知罪?”

  教训了一顿,李世民觉得还可以给李承乾一次机会。

  只要李承乾知错就改,那也不是无可救药。

  主要是长孙皇后在李承乾来之前,已经说了很多好话了。

  李承乾瞪大了眼,不明白李世民在说什么。

  不过仔细一想,也想通了。

  恐怕是李世民误解了什么。

  撇撇嘴道:“父皇,儿臣知错了.......”

  呼~

  承认错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瞬间松了口气。

  总算是没长歪。

  可李承乾下一句话却让在场之人全都愣住了。

  “可父皇,儿臣不觉得这会让百姓议论儿臣,也不会引起民怨,只是让人从涪州将荔枝运来长安,与百姓何干?”

  “你.......”李世民气的差点捂住胸口。

  觉得胸口有一块巨石堵着。

  长孙皇后见状,连忙上前给李世民抚背,对李承乾呵斥道:“承乾,还不快给你父皇认错。”

  认错。

  无奈,李承乾对于长孙皇后也是带着尊敬的,能听则听,对着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儿臣知错了。”

  “但儿臣觉得此事父皇未了解清楚之前,就呵斥儿臣,儿臣不服。”

  “好好好。”

  李世民简直是被气笑了,指着李承乾道:“来,你告诉朕,涪州距离长安两千里,你让人送荔枝来,天下谁不知道荔枝娇贵,从采摘算起,三日必坏。”

  “来,你给朕解释,如此耗费人力物力,除非满足口腹之欲,还能为了什么。”

  他还真不信,一颗荔枝,李承乾还能为了江山社稷不成?

  不料,李承乾确实说出了一番大道理来。

  “父皇,首先儿臣让人从涪州送荔枝来长安确实耗费了不少.......”

  不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世民就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心中是更气恼了。

  “可儿臣却没有引起民愤,也并未用手中的权力迫使朝廷官员去给儿臣这个太子办私事。”

  闻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愣住了。

  二人对视一眼,均看向了张阿难。

  后者有些尴尬,可还是微微颔首,也算是认同李承乾所说。

  刚才去通传李承乾的时候,张阿难让锦衣卫也去调查了此事,确实没有动用太子的权力。

  但动用了大唐首富的权力。

  李承乾也注意到了张阿难的动作,冷哼着道:“再说了,此事父皇肯定也知晓。儿臣让顺风镖局拨了十万贯去清理涪州到长安的道路碎石,是给当地百姓工钱的,而且工钱也不低。”

  “这一点张总管应该知晓吧?”

  这么重大的事情,张阿难手下的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

  张阿难对着李世民微微点头:“回禀陛下,此事臣之前汇报过。”

  一提起这个,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有印象。

  因为张阿难汇报这事的时候,李世民正好在立政殿。

  李承乾继续道:“在涪州到长安,每隔五十里设一驿站,此时张总管不知晓吗?”

  额......

  三人直接语塞了,因为他们确实知道这事。

  看着三人沉默,李承乾又道:“儿臣让人五十里一换马,四百里一换人,马是儿臣让人买的,并不是朝廷的马。人是顺丰镖局的镖师,也不属于朝廷的人。”

  “父皇,儿臣不管如何耗费那也是耗费自己的钱财,百姓何来民怨一说?”

  “百姓的工钱,儿臣可是足足给了平常的两倍有余,镖师的费用可是他们平时走镖十倍有余,有付出才有回报,他们的卖力是儿臣给足了银钱,他们才会愿意去。”

  “顺风镖局一个个镖师强迫脑袋想跑这一趟,这是民怨吗?”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都无言以对。

  钱是李承乾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那些人都是给足了工钱的,人家还抢着干呢,他们都没说什么,自己倒是在这里生上气了。

  李世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脑袋转不过弯来了。

  怎么这话到李承乾的嘴里,坏事变好事了呢?

  以工代赈的说法,是养活了涪州到长安城路旁的百姓。

  功劳分配的说法,李承乾并没有亏待顺丰镖局的镖师。

  想到最后李世民终于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办法,脸色缓了许多道:“可你是太子,你这种行为会让其他百姓如何想你?”

  “未来你可是大唐的皇帝,皇帝如此享乐,百姓会如何看你?”

  好家伙。

  李承乾要被李世民这番思维给震惊了。

  和魏征有的一拼。

  怪不得的魏征和李世民在历史上是一对呢。

  这怼人的功夫,简直一模一样。

  动不动拿天下,拿百姓说事。

  “父皇,儿臣不认同。”李承乾很直接的说道:“首先,皇帝日夜操劳,时不时满足一下口腹之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百姓只会体谅皇帝,并不会埋怨皇帝。”

  “只要皇帝不是夜夜笙歌,百姓有什么体谅不了的?”

  “再说了,儿臣如今是太子。身为太子,在太子时候不想着将世间的喜乐都享受一遍,日后如何抵御诱惑?”

  “父皇,难道您就没想过,如今事事限制儿臣,将儿臣当作金丝雀,笼中鸟来圈养,不出去见世面,不知道这天下有多大,日后大臣们发现了这一点,天天变着花样的弄些珍馐美味或者新奇之物来诱惑儿臣,儿臣能够抵得住诱惑吗?”

  李世民一想,好有道理的样子。

  可还是想反驳,但李承乾比他快了一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也是人,不是神,虽然皇帝被称为圣人,可父皇您真的是圣人吗?毫无七情六欲,毫无欲望之心吗?”

  额......

  听的长孙皇后在旁边都要给李承乾的这番话鼓掌了。

  但她克制住了。

  就在李世民低头思索的时候,李承乾继续言语洗脑道:“父皇,再说了您看着是儿臣在浪费钱财,可您想过就口腹之欲,能够给顺风镖局带来多大的利润吗?”

  “给朝廷带来多少的好处吗?给百姓带去多大的财富吗?”

  哼,李二老登,看老子不忽悠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