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潮州赵家-《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想到此,李承乾琢磨了一番道。

  “老师,不如这样,岭南道一事最终问题是在冯家身上,冯盎如今是岭南道总管,想要直接清洗是不可能,只能徐徐图之。”

  “父皇既然把党仁弘安排在广州府,那么我们可以把广州府设立为一个根据地,慢慢的往外扩张,先把广州府解决了,再考虑其它的,您看如何?”

  听李承乾这么一说,魏征就知道他已经有主意了。

  “说说看。”

  李承乾想了想,细说道:“循、潮两州原先的官员肯定是要换了。既然设立的特区,那么原有的衙门都会更换,在特区会有另外一套制度,之前的官员肯定不合适。”

  “所以孤的想法是这两州的官员调来广州府,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自然是上报吏部。”

  “这样一来,广州府就算是清洗了一遍,老师你意下如何?”

  知道李承乾对循州和潮州会有大动作,可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大的动作。

  把两州官员全换了,甚至要创立新的制度。

  嘶~

  魏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事,陛下可知道?”

  “当然。”李承乾很肯定的说道:“既然是特区,那么肯定是有特别之处。变法不可能全面在大唐实施,那么可以先在特区实施,如果效果好,朝堂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动荡到大唐的根基,父皇自然是支持的。”

  变法就是为了清洗世家。

  李世民身为皇帝,肯定也明白,也支持李承乾。

  可他不知道的是李承乾想要推翻皇权制,这李承乾也不会说出来。

  到时候别人以为李承乾要推翻自己的江山,那就闹笑话了,就算是最支持自己的李渊也不可能同意。

  所以只能循循善诱,步步为营。

  魏征明白了。

  商君变法,把老秦贵族没用的统统清洗一遍。

  如今李承乾弄的特区,就跟商君变法意义差不多,这是要掘了世家的根啊。

  内心忽然感叹了一声。

  没想到李承乾心思竟然到了这一步,之前那么打压世家,就是不捏死世家,原来问题在这里,一网打尽的节奏。

  “太子殿下,你有想过一旦变法失败,你可能会被世人.......”唾骂千年。

  后面话没说完,可李承乾明白魏征的意思。

  眼神犀利,语气坚定道:“世家存在了千年,孤用千年的唾骂和世家豪赌,孤觉得值了。”

  一番话说的魏征都肃然起敬。

  “好,既然太子殿下下定了决心,那么臣愿意辅佐殿下,达成心愿。”魏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被李承乾这颗坚定的心给感染了。

  之前要说帮助李承乾,那是因为李承乾能够带领大唐走向盛世。

  可如今说要辅佐李承乾,而是要跟着李承乾赌一把,不止要创造盛世,甚至要解决世家这个千年问题。

  “好。”

  李承乾对着魏征勾唇笑了笑。

  紧接着两人便开始了细致的探讨。

  主要就是把循州和潮州的官员一步步调往广州府,可用之人留下在广州府任职,不可用的将上报吏部,吏部怎么安排这些官员,那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

  是让他们回乡当一个田舍奴,还是继续祸害百姓,李承乾的手也伸不了这么长。

  伸的太长,龙椅上那位就要发飙了。

  然后把广州府作为岭南道的根据地,一步步蚕食冯盎在岭南道的势力。

  特别是特区距离岭南道近,李承乾在特区训练的海军未来可是有大作用的,不止威慑那些来自海上的威胁,更是威慑力岭南的冯盎。

  两人聊的畅快,边吃的时候还边在讨论,根本没有君臣,师徒之分。

  各抒己见。

  看的公孙达也是羡慕不已。

  直到深夜,才歇息。

  次日,李承乾没有耽搁行程,继续登船前往潮州。

  另外给陆路的侯君集和尉迟敬德去了信,让他们去潮州集合,不需要去循州了。

  经过魏征的叙述,李承乾觉得潮州更适合僚族人生存。

  粮食种植可以教,但主要教僚族人如何造船。

  僚族生活在山林之间,熟悉树木,学习造船技术,肯定是上手更快。

  而且李承乾的目的是把潮州发展成经济贸易地区,循州发展成产粮大州。

  到达潮州的时候,并没有官员来迎接。

  纥干承基见码头上只有劳工在干活,微微蹙眉:“太子殿下,这潮州的官员提前得到了消息,竟然不来迎接您.......”

  不等说完,李承乾便摆手。

  “算了。”

  对于官员不来迎接,李承乾自然是无所谓。

  这些官员,恐怕是五姓七望的人,李承乾这次来是规划特区的,他们很清楚,李承乾不可能留下他们。

  恐怕这些都是下马威。

  不见面更好,省的李承乾费口舌去解释。

  在潮州没有大唐会所,也没有李承乾的产业。

  加之身后这么多的僚族人,李承乾一时间犯了难。

  刚下船,码头上的劳工便纷纷侧目看了过来。

  就在李承乾犯难的时候,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动静。

  距离太远,李承乾看的不太清楚。

  但知道动静很大。

  没过一会,几匹马和马车便停在了码头。

  从马车上下来一人,李承乾见到了微微一愣。

  竟然是阎立德。

  “臣,拜见太子殿下。”阎立德微微喘着气,跑到李承乾面前恭敬的拱手道。

  李承乾也是非常意外:“阎大匠,怎么是你?”

  对于这个问题,阎立德微微一笑道:“臣收到了曲阳县公的信,便匆匆的赶来迎接太子殿下了。”

  看了看四周,没有看见潮州的任何官员,阎立德也不奇怪。

  毕竟潮州官员的德行,他已经见识过了,便也不在意了。

  曲阳县公?

  魏征?

  李承乾这才反应过来,肯定是魏征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信给了阎立德。

  似乎猜测到了潮州官员的做派。

  可之前为什么没跟自己说呢。

  算了,不管了。

  李承乾问道:“那魏师可有其他安排?”

  闻言,阎立德笑了笑道:“曲阳县公给臣的信中提到了太子殿下让僚族归降一事,也说了僚族的人谁来造船厂的,所以臣擅自做主,腾出了部分的居所,供僚族人居住。”

  “至于其他的,恐怕需要在新建居所了。”

  李承乾对此微微颔首,能有住的地方就不错了。

  “行,那阎大匠带路吧。”

  “是。”

  说着,阎立德就在前面带路,而身后在纥干承基的指挥下,带领着僚族的这些个老弱妇孺们依次下船。

  码头劳工见到这个现象,都瞪大了眼。

  三万多僚族老弱妇孺,很多都是草衣蔽体。

  一时间整个潮州城传的沸沸扬扬,说是码头不知道哪来的一群野人。

  百姓们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往码头跑去。

  等李承乾回过神,码头已经聚集了几百百姓。

  “糟了。”李承乾瞪大眼喊道。

  如今他手上只有三百猛虎营,真的出什么事,恐怕根本维持不了整个潮州城的百姓来围观。

  阎立德似乎也发现了问题:“太子殿下,还是快些走吧。”

  快些走?

  “僚族老弱妇孺有三万余人,再快也不可能有潮州城百姓的速度快。”李承乾微微蹙眉,看了眼码头的情况,立即吩咐道:“纥干承基,立马封锁码头。”

  封.......封锁码头?

  阎立德眼珠子都瞪出来了,这.......

  在他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猛虎营的将士很快就落实到位了。

  驱赶走了干活的劳工,把守住了码头各个出入口。

  百姓们虽然看热闹,可也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对方不好惹,所以不也敢反抗,但还是在码头外伸长了脖子往里看。

  就在此时,有一个人带领着百余名侍从来了。

  “谁啊,谁啊,都是让本郎君看看,到底是谁敢霸占我家的码头。”

  百姓们闻言,往后一看,立马瞪大了眼,感觉看到了什么瘟神一般。

  纷纷的让出了一条路。

  而自称本郎君的人,对于百姓们的反应很满意,自豪的勾唇。

  他走向码头,看向李承乾这群人,微微蹙眉。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我家码头兴风作浪?”这年轻人语气很冲,带着一副纨绔子弟的态度。

  阎立本低声跟李承乾介绍道:“太子殿下,此人名唤赵德,是潮州商贾赵权贵之子,潮州大部分码头都是赵家的。”

  原来如此。

  李承乾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没有继续理会赵德的叫喊,而是扭头去看那些僚族老弱妇孺们。

  “嘿,本郎君跟你们说话呢,你们耳聋了不成?”赵德第一次被人如此忽视,急着就要冲进去。

  可被猛虎营的将士给拦住了。

  “你们敢拦本郎君,知道本郎君是谁吗?”赵德瞪着眼珠子道:“本郎君乃是赵家嫡长子,你们.......”

  唰~

  不等赵德将话说完,猛虎营的将士便抽出了唐刀架在了赵德的脖子上。

  吓得赵德额头瞬间出了细汗。

  刚才嚣张的脸,立马比爹死了哭丧还难看:“那个.......你们小心点,这东西可不长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