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自由-《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李世民皱了皱眉,忽然有不好的感觉。

  世家又要搞幺蛾子。

  顿时有种想走的冲动。

  “说。”李世民语气不是很好。

  昨日一起弹劾太子。

  难道今日又要弹劾太子?

  如果真的如此,李世民已经想好,绝对不回应,直接起身下朝,展现自己强硬的态度。

  嗯,看在昨日十五万贯的份上。

  王珪深吸一口气,提高了一分音量:“太子贤德表明,学识出众,孝敬有方……”

  一连说了十几个夸奖李承乾的词。

  听的李世民瞪大眼,一愣一愣的。

  这是在夸李承乾?

  妈耶,见鬼了,世家都会夸逆子了。

  诸位官员也是眨巴眨巴眼,一脸迷茫。有甚的都开始掏耳朵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时候世家这么好说话了。

  太子对世家都这样了,还能够夸他?

  王珪出门没吃药吗?

  还是说太子威胁王珪了?

  只有知情的人老神在在的闭着眼,一点也不例外。

  王珪说了一大堆夸奖的词,最后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还请陛下应允,太子上朝听政。”

  嚯!

  要说夸就算了,竟然还要太子上朝听政?

  难道不是因为让陛下罢免太子?

  听了半天的魏征眯着眼看着王珪,跟李靖对视了一眼。

  总觉得哪里不对。

  只是一时半会他们也不清楚王珪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上朝听政对太子而言是好事。

  身为太子迟早需要接触朝政之事,不上朝的太子不是好太子。

  李世民反应过来丹凤眼微微眯起了眼睛,有些看不透王珪了。

  要说太子上朝,是好事。

  可世家有这么好心?

  有阴谋,一定有阴谋。

  就在所有人愣神之际,世家官员纷纷站了出来。

  “请太子上朝听政。”

  “请太子上朝听政。”

  请……”

  ……

  嚯嚯嚯!

  哪怕憨傻的程咬金也感觉出来不对劲了。

  要说一个王珪就算了,可现在世家能上朝的官员全跳出来了,这不是商量好的。

  俺老程名字倒着写。

  李世民看着这场面,一时间没有回应。

  知道有不对劲,可又不知道。

  一时间拿不准主意了,他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出列,一拱手道:“回陛下,太子之优秀有目共睹,虽未及冠,可处事老道,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王朝粮食不足的难题,应对难民也是得心应手。”

  “臣附议王珪之言。”

  闻言的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再次看向杜如晦和房玄龄。

  “克明,玄龄你们呢?”

  “臣附议。”

  “臣附议。”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同意。

  可他们很单纯,太子办事的能力确实很强。

  上朝听政肯定没问题。

  如果是别人,或许会有年龄限制,可李承乾……嗯,有些妖孽了。

  那么多新奇玩意儿,他们都不知道李承乾是怎么想出来的。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此事朕需思虑一番。”

  “退朝吧。”

  话毕,他直接起身离开了太极殿。

  “恭送陛下。”

  下朝后。

  魏征去了一趟东宫,被告知李承乾并不在,只能无奈离开。

  随后去找了李靖。

  怎么说李靖也是李承乾的老师,算是信任的人。

  “代国公,此事你怎么看?”魏征试探着问道。

  李靖抿着唇思忖良久,才摇摇头道:“老夫看不透,很明显世家联合起来让太子上朝没安好心,可老夫想不出来,他们能如何为难太子。”

  “是啊。”魏征也是眯着眼,叹息:“太子虽能力不错,世家想推太子去办事,中途搞事,太子完全可以拒绝,毕竟未及冠,重要之事,陛下也不会让太子去办。”

  “那又是为什么呢?”

  李靖觉得魏征说的不错,他也想到了这一点。

  世家让太子上朝,不就是想让太子出错吗?

  一点小错也影响不了太子。

  大事陛下也不会让太子去办。

  “此事太子知道了吗?“

  魏征摇摇头:“刚我去东宫,太子并不在。”

  “唉。”李靖叹息一声。

  说是老师,可一月却见不到几次太子。

  李靖顶着这个名头,也是有些郁闷。

  ……

  立正殿。

  李世民一路思考,都想不明白世家所为。

  实在找不到商量之人,他只能来找长孙皇后了。

  听闻朝上之事,长孙皇后也是有些惊讶。

  她倒是想让李承乾上朝听政,毕竟这样太子之位更稳固些。

  终归李承乾还未及冠。

  可世家提出来,长孙皇后下意识的却不想让李承乾上朝了。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其中有猫腻。

  可能是为母则刚的原因,有人惦记自己孩子,长孙皇后潜意识要保护。

  不过李承乾终究是太子,上朝是迟早的事情。

  “陛下,承乾迟早要上朝,既然百官都同意了,不如顺了他们意又如何?”

  李世民点点头,皱眉道:“朕也有此意,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噗呲!

  长孙皇后掩嘴偷笑:“陛下是否太过谨慎?朝堂之上有陛下在,任世家如何为难承乾,陛下难道还会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这也是长孙皇后放心的原因。

  再怎么样,李世民都会保护李承乾。

  “哼。”

  李世民闻言,瞬间王霸之气侧漏:“他们敢。”

  以前或许他还会忌惮几分。

  可现在世家在朝堂的影响力明显小了。

  要不是因为底层官员多为世家之人,恐怕他早就开始清理朝堂了。

  “张阿难。”

  “臣在。”守在殿外的张阿难第一时间踏入殿中。

  “去告诉太子,明日起让他准时上朝。”

  “诺。”

  ……

  两个时辰后。

  张阿难出现在了南崖村。

  此时的李承乾正在火器工坊,想看看工匠们的进度。

  黑洞洞,如腰粗的铁管摆在李承乾面前。

  咚咚咚。

  敲了敲,发出了铁器碰撞的响声。

  李承乾还没问话,王泉便在工坊外喊了起来:“殿下,张总管来传旨了。”

  火器工坊除了工匠,整个南崖村也只有李承乾和陈管家能进来。

  就连卫规和王泉都只能在工坊外。

  陈管家能进来,也是因为全家都在李承乾的掌控之中。

  传旨?

  李承乾听见这两个字快步走出了工坊。

  “殿下。”王泉喊了一声,指了指远处的张阿难。

  发现张阿难被守卫拦着。

  嗯,这是守卫要赏。

  李承乾走上前微笑道:“张总管,不知父皇有何旨意?”

  “太子殿下。”张阿难拱了拱手:“陛下让太子殿下明日参加早朝,切勿迟到。”

  上朝?

  李承乾一时间愣住了:“不是,孤还未及冠,上什么早朝?”

  想到不能赖床,他顿时不乐意了。

  啥玩意儿,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

  他还是个孩子,睡眠不足容易不长个儿。

  看李承乾脸色越来越难看,张阿难略微惊讶。

  不过他还是解释了今日上朝时候的情况。

  李承乾瞬间眯起了眼,甚至变得狠戾起来,就像是遇到了杀父仇人一般。

  咬牙切齿道:“是王珪提议的?”

  “没错。”张阿难点点头,继续道:“朝堂上几乎都同意了。”

  确实一半都同意了。

  五姓七望和关陇勋贵的官员都同意了,可不是一半之数了吗?

  李承乾脸色阴沉的可怕:“哼,五姓七望看来教训还是少了。”

  “殿下早些回长安吧,臣还要回去给陛下复命,就先走了。”

  “嗯。”

  李承乾也没有心情跟张阿难客气。

  心里想的全是五姓七望是什么目的。

  想了半天也没有想通。

  “殿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王泉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李承乾没好气的看了眼王泉:“怎么办,当然是回长安。”

  要上朝,今晚肯定不能在南崖村住了。

  不然的话要提前一个时辰起来。

  深知睡眠重要的李承乾可不会牺牲睡眠时间。

  可又不得不去上朝。

  自己不去,都能想到这群五姓七望官员又能借机发难了。

  到时候,他都能想到李二的表情。

  重重叹息一声,他又对王泉说了一声:“去告诉陈管家,就说孤近些时日就不来了,铺路等事情尽快落实。”

  “诺。”

  看着王泉的背影,李承乾双手负背走向村口。

  感觉自己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哼。

  自己好日子到头了,五姓七望也别想过好日子。

  嗯,附议的都没有好日子了。

  如此想着,李承乾心情才好了些。

  回到东宫的时候,已经是晌午。

  小内侍第一时间说了魏征来过东宫。

  李承乾都不需要思考,都知道魏征为何来东宫。

  想了想,他对王泉道:“去找裴寂找点王珪的黑料。”

  “啊?”王泉愣了一下。

  黑料?

  太子殿下这是要对王珪下手吗?

  “怎么?有问题吗?”李承乾问了一句。

  王泉摇摇头:“没……我这就去。”

  一刻钟后。

  有内侍过来传话。

  长孙皇后有情。

  郁闷的李承乾摇头叹息,回来茶都没泡,又要去太极宫。

  想到日后都没自由了,他便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日复一日的上朝,有种996的感觉。

  不行,他还不想这么快像李二一样做打工仔,必须要反抗,此物要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