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李渊的烦恼-《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李承乾依旧没有回南崖村,看着难民们都分到了粥,这才放心的回到了东宫。

  只是刚坐下没多久,就有内侍过来通报。

  “殿下,大安宫那边来人了。”

  大安宫?

  李渊?

  李承乾微微蹙眉,想不到李渊找自己会有什么事。

  “让他进来。”

  “是。”

  没过一会儿,大安宫的小内侍便跑了进来,拱手道:

  “拜见太子殿下。”

  “嗯,皇爷爷找孤有何事?”李承乾淡定的问了一句。

  小内侍低着头回道:“太上皇想让太子殿下前往大安宫一趟,具体的事情当面说。”

  闻言,李承乾无奈只能点头答应。

  “行,孤随后就去。”

  看着大安宫的小内侍离开,王泉忽然上前问道:“殿下,太上皇一般不会找殿下,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不知道。”

  李承乾缓缓摇头,回到了寝殿换了身衣服才走出来道:“去了便知道了。”

  好一会儿。

  已经是晚饭时间了,李承乾这才来到了大安宫。

  同时这个消息也传到了李世民的耳里。

  “太上皇找太子去大安宫?”李世民意外的问了一句。

  张阿难微微颔首:“没错,大安宫那边的人过来汇报说,太上皇宣太子去大安宫,具体什么事情不知。”

  这下李世民就有些疑惑了。

  自己老爹找自己儿子,会有什么事?

  最近虽然李渊没怎么闹事了,但李世民可没有掉以轻心。

  常年打仗,深知有时候敌人会迷惑自己。

  “密切监视,有任何举动,速来汇报。”

  “是。”张阿难回应一声,便出去吩咐了。

  大安宫。

  李承乾走到了李渊的寝殿,看见一桌子美食。

  在他的带动下,现在长安城的勋贵家里都是换上了圆餐桌,顾名思义便是贞观桌。

  周围配上了贞观椅子。

  除了一些食古不化的老头,大部分都接受了坐在椅子上吃饭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特别是家中的孩子,吃个饭再也没有那种多动症。

  “孙儿拜见皇爷爷。”

  看见李渊的第一时间,李承乾便拱手行了一礼。

  “哈哈哈。”

  李渊则是心情非常好的上前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露出了溺爱的眼神道:“我孙儿长大了,竟然连朝廷难民一事都能够处理得当,不错不错。”

  闻言,李承乾一愣。

  随后才明白,李渊虽然在深宫之中,但也不是没有知道外面事情的能力。

  具体是如何,李承乾不得而知。

  毕竟李世民都不知道李渊在长安城到底埋了多少眼线。

  “皇爷爷谬赞了。”李承乾谦虚的说了一句。

  这话逗得李渊更是高兴了,拉着李承乾的手坐在了椅子上,指了指桌上的美食道:

  “来,今日跟皇爷爷一起用膳,这可都是按照你喜欢的口味做的。”

  李承乾一看,果不其然。

  恐怕这手艺都是跟东宫那边学的吧,竟然一时间分辨不出来。

  “谢过皇爷爷。”

  “唉,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李渊主动的拿起了筷子,给李承乾夹了一块爆炒肥肠:“吃吃看,如何。”

  李承乾更加迷糊了。

  这举动不正常的,平时看见热情是热情,可今日这明显是热情过头了。

  里面有猫腻。

  李承乾端起碗接过了李渊夹过来的大肠,轻咳两声道:“咳咳,皇爷爷咱有话就直说,没必要搞这套吧?”

  闻言,李渊一愣,不过脸上的笑容随即转换成了唉声叹气。

  就像是他这个太上皇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李承乾见状,内心的不安越来越盛,有种想跑的冲动。

  不会是李渊想出宫,奈何李世民看的太紧,让他这个太子想办法吧?

  李渊见李承乾没有继续问,他只能自顾自的说道:“承乾啊,你觉得皇爷爷这大安宫如何?”

  看了眼空中的大梁,李承乾陷入了沉思。

  难道李渊真想出去,都开始嫌弃大安宫了?

  左右看了看,他觉得大安宫还不错啊,总比后世那些百来平的房子好吧?

  “皇爷爷,大安宫很不错,又大又宽敞,难道皇爷爷住的不舒心吗?”李承乾明知故问道。

  李渊瞥了眼李承乾,冷哼一声。

  心中暗骂:这小兔崽子,明明猜到了,还在这里跟朕装蒜。

  他无奈,只能看了眼旁边的王德。

  毕竟有些话,李渊自己是不能说的。

  早就排练好的王德接收到李渊的视线,连忙上前拱手道:“太子殿下,大安宫虽然宽敞,可它一下雨就受潮,而且冬日阴冷的很。”

  “太上皇想要翻修一下大安宫,奈何朝廷国库空虚,所以只能作罢。”

  这下李承乾明白了,嘴角也跟着抽了抽。

  原来是看上他兜里的钱了。

  但这也比提出带李渊出宫要容易的多。

  只是李承乾有些发愁。

  钱他都花的差不多了,再接下大安宫翻修的活,那不得破产嘛?

  “承乾?”李渊看李承乾久久不言,看了眼王德,有些慌张的叫了一声。

  生怕李承乾拒绝。

  “孙儿在。”李承乾正想着从哪里挪一笔钱呢,忽然听见李渊的呼唤,回过神应了一句。

  李渊不知道李承乾的难处,而是卖惨道:“承乾啊,你看你要做生意,朕当初直接支持了你一万贯,这大安宫再住下去,朕浑身难受,不舒服,该如何是好啊?”

  这已经是明说了。

  李承乾岂会不懂李渊的小心思。

  老子当初支持你做生意,拿了一万贯,现在是时候连本带利还回来了。

  也不要钱,就是修一下宫殿就行了。

  李承乾真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那个皇爷爷......能不能容孙儿点时间?”李承乾尴尬的笑道。

  “嗯?”

  李渊瞬间眉头紧皱,看着李承乾的眼神也是变了变:“为何?难道聚宝盆商行和你那什么大唐会所拿不出钱来?”

  “朕可是听说了,你小子现在又弄了一个及时彩的东西,每日进账都几十贯,上百贯。还说要去弄什么大唐钱庄,生意是越做越大。”

  潜意识就是,你这个太子生意是越做越大,朕这个太上皇日子是越过越难受。

  百善孝为先,你孝顺吗?

  李承乾无言以对。

  按照古人的说法,自家长辈都不孝顺,在外做多少善事都是面子工程,最后依旧会被人戳脊梁骨。

  “皇爷爷,孙儿现在确实手头有些拮据,要不等明年?明年孙儿一定按照皇爷爷的想法去改善大安宫如何?”李承乾也是没办法,只能开始讨价还价了。

  这顿饭可真贵啊。

  修缮大安宫可不是简单的工程,没有一个一年半载恐怕都修不好。

  最主要鬼知道李渊要搞什么东西。

  如果在大安宫再修两个宫殿,那钱真的是流水一样的出去。

  长安城都传言太子富可敌国。

  可这也只是传言。

  大唐一年税收一千多万贯,他这才赚了多少。

  唉。

  李渊闻言,瞬间不悦了起来:“朕从不开口,难道朕一开口,你就要拒绝吗?”

  感觉到大事不妙,李承乾脑袋瓜子缩了缩。

  君王一怒,伏尸百万。

  太上皇易怒,太子遭殃啊。

  “皇爷爷。”李承乾连忙开始解释道:“你看赈灾一事全都是孙儿在办,而且南崖村一直在扩建到处都是需要用钱,之前跟五姓七望对抗,国库没钱,也是孙儿在出钱。”

  “皇爷爷难道不体谅孙儿的苦吗?”

  李承乾也觉得自己委屈的不行。

  这太子,真是谁爱做谁做。

  天下百姓薅羊毛,皇帝也要薅羊毛,最后这个太上皇也来凑热闹了。

  瞬间觉得自己才是全大唐最憋屈的一个。

  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

  李渊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这些情况他不是不清楚,只是越清楚他便越气不过。

  “既然如此,那这样好了,你把聚宝盆商行和大唐会所给两成股份朕,等什么时候分红到了,朕自己修大安宫。”李渊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李承乾这下傻眼了。

  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李渊,就像是怀疑自己听错了什么?

  两成股份?

  已经给了李世民两成,现在自己手上还剩八成。

  再分两成出去,岂不是自己只有六成了?

  李渊也有些尴尬,看着李承乾苦口婆心道:“承乾啊,朕知道你孝顺,可朕也有难处啊。”

  难处?

  自我怀疑的李承乾心道:你有我难,一个个都来薅我的羊毛。

  “你看看,你还有三十几个叔叔和姑姑。”李渊看了眼宫殿外,有些惆怅道:“大唐国库空虚,你的这些叔叔和姑姑以后该怎么办?朕还在,他们日子尚能过活,要是哪一天朕不在了,他们日后又该如何?”

  李承乾如果再不明白,那就不需要在大唐混了。

  看了眼李渊,他的眼神变得幽怨了起来。

  咋滴,你儿子是你儿子,你孙子就不是你孙子呗。

  可这话他不敢说。

  李承乾脑中已经开始飞快的旋转了起来。

  两成股份是不可能给出去的,毕竟两成股份未来赚的钱别说修一个大安宫了,整个太极宫加东宫都能够造的起来。

  养活那些败家子,他更加不乐意。

  想到这些叔叔和姑姑做的事情,李承乾觉得自己做皇帝不砍了他们,已经是仁至义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