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显忠力战破强敌,宏渊摇扇乱军心-《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将军,城外来报,金军两万步骑已抵达城下,列阵挑衅!” 亲兵的急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显忠脸色一变,起身道:“随我登城!”

  登上南门城楼,借着月色,可见城外的金军列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步卒在前,骑兵在后,火把如繁星般点缀其间,阵容严整。

  方阵中央,一面 “孛” 字大旗迎风招展,旗下一员金将身着银色铠甲,正是孛术鲁定方。

  “李显忠!识相的话,速速给本将出城受降,本将可做主饶你不死!” 孛术鲁定方的声音透过夜色传来,带着傲慢与挑衅。

  李显忠冷笑一声,回头对岳霖道:“孛术鲁定方匹夫,也敢猖狂!传我将令,全军备战,明日一早,先破此贼,再行班师!”

  次日清晨,宿州城外,盛夏的烈日已炙烤得黄土冒烟,空气灼热得仿佛能点燃。

  李显忠率领三万步骑兵列阵于旷野,黑色战旗如林矗立,盾牌手结成的阵形密不透风,宛如一道钢铁城墙,长矛从盾缝中斜指天际,寒光凛冽刺目。

  孛术鲁定方立马阵前,银色铠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光芒,他高举长枪一声令下,金军步卒组成的长矛方阵如移动的森林,踏地声震得大地微微颤抖,朝着宋军碾压而来。

  侧翼的金军骑兵则如黑色洪流,贴着地平线快速迂回,马蹄扬起的黄沙遮天蔽日,企图包抄宋军后路。

  “列阵御敌!弓弩手齐射!” 李显忠声如洪钟,穿透战场的喧嚣。

  宋军弓弩手齐齐引弦,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出,密集的箭雨穿透金军单薄的皮甲,前排士兵纷纷倒地,鲜血瞬间浸染了焦黄色的土地,却未能完全阻挡后续金军的冲锋势头。

  就在两军即将正面碰撞的刹那,李显忠猛地拔出腰间宝刀,寒光一闪,“骑兵随我冲!破其侧翼!”

  他一马当先,胯下战马昂首嘶鸣,四蹄翻飞,冲破阵前防线,身后的骑兵如利刃出鞘,紧随其后撕开一道缺口,直扑迂回包抄的金军骑兵。

  孛术鲁定方见状,拍马迎上,长枪直刺李显忠面门,枪风凌厉如刀。

  李显忠侧身避过,宝刀横劈反击,刀枪相撞的巨响震耳欲聋,火星四溅。

  两人马速极快,时而交错厮杀,刀光枪影难分难解;时而拉开距离,再度冲锋交锋。

  李显忠的刀法刚猛霸道,每一刀都带着千钧之力,渐渐压制住略显急躁的孛术鲁定方。

  酣战数十回合后,李显忠瞅准对方回枪的破绽,宝刀斜劈而下,正中孛术鲁定方肩头,铠甲碎裂声刺耳,鲜血喷涌而出,瞬间染红了银色甲胄。

  孛术鲁定方惨叫一声,伏在马背上拨马欲逃。李显忠双腿夹紧马腹,战马疾驰如飞。

  追上之际,宝刀凌空横扫,“咔嚓” 一声脆响,孛术鲁定方的头颅滚落尘埃,双目圆睁,至死仍带着不甘与震惊。

  金军士兵见主将头颅落地,军心瞬间崩溃,原本严整的长矛方阵散乱如沙,迂回的骑兵也纷纷调转马头四散奔逃。

  宋军趁势发起总攻,步兵方阵稳步推进,长矛挑杀溃散的金军。

  骑兵则展开追击掩杀,刀光过处,金军士兵纷纷落马,惨叫声、马蹄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旷野。

  宋军一路追杀出十余里,沿途尸横遍野,缴获战马、军械无数,共斩杀金军六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众,直至夕阳西斜,才鸣金收兵,带着满身征尘与胜利的荣光,浩浩荡荡返回宿州城。

  回城途中,李显忠再次派人前往东门大营,邀请邵宏渊率军出城,趁金军士气低落,合力追击,扩大战果。

  可邵宏渊依旧闭门不出,只是让部下回话:“我军将士疲惫,需休整,追击之事,李将军自行决断即可。”

  李显忠无奈,只能率军回城。

  刚进城,就看到邵宏渊带着几名亲兵,在城门口的树荫下摇着羽扇,悠闲地散步。

  看到李显忠率军归来,邵宏渊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对着身边的士兵和围观的百姓高声道:“当此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李将军倒是勇猛,可惜弟兄们的命不是草芥,何必如此逞强?”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宋军将士的心头。那些刚从战场上下来、满身汗水与血迹的士兵们,听到邵宏渊的话,脸上的疲惫更甚,斗志渐渐消退。

  有的士兵低声抱怨:“是啊,这么热的天,拼死拼活,功劳都是李将军的,咱们却连顿饱饭都吃不安稳!”

  有的士兵则放下兵器,坐在地上不肯起身,眼神中满是懈怠。

  李显忠看到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他策马来到邵宏渊面前,怒声道:“邵宏渊!你身为副帅,不思报国,反而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若金军再次攻城,你我如何抵挡?”

  “李将军息怒。” 邵宏渊摇着羽扇,慢悠悠地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将士们辛苦,难道不让人说句公道话?再说,金军主力已退,短期内不会攻城,何必如此紧张?”

  说罢,转身离去,留下李显忠和一群士气低落的士兵。

  岳霖走到李显忠身边,低声道:“将军,邵宏渊此举,已严重动摇军心,若不加以制止,后续战事堪忧。”

  “我知道。” 李显忠叹了口气,“可他手握四万大军,若强行处置,恐引发兵变。只能先稳定军心,尽快按计划班师。”

  他立刻下令,将缴获的部分金银绸缎分发给士兵们,又让人杀羊宰牛,犒劳将士。

  可邵宏渊说的,这大热的天,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的消极言论早已传开,士兵们虽得到赏赐,士气却难以恢复如初。

  许多士兵私下议论,不愿再继续北伐,只想早日撤回江南。

  就在李显忠全力稳定军心之际,纥石烈志宁再次从陈州等地就近得到援军三万,援军陆续抵达宿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