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讲仁义的霸王们-《众生芸:王者浴血》

  1.宋襄公:仁德公子莫打仗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死了。

  春秋时代最后的理想主义,也随之关进了坟墓。

  为了仁义而活着的男人,至今仍因那场战争而被世人嘲笑。

  那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史称泓水之战。

  宋襄公讨伐郑国,与前来营救郑国的楚兵在泓水边交战。

  当时,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在渡河。

  宋国的司马子鱼说,趁着楚军还没渡过泓水发动进攻。

  宋襄公摇摇头,没有同意。

  稍后,楚军渡河完毕,但还没有摆好阵势。

  子鱼又对宋襄公说,现在进攻还不迟。

  宋襄公继续摇摇头,还是没同意。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宋军才发动进攻,结果大败。

  宋襄公也在战斗中大腿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宋国的王室,都是昔日商朝的遗老遗少。

  周天子灭了殷商,并没对纣王的后人斩尽杀绝。

  而是把他们放在一圈姬姓国的中间,接受严密的监视。

  随着周朝的没落,诸侯国相继雄起,就没人把宋国当回事了。

  等宋国到了宋襄公手里,他凭借“仁义”赢得了贤君的美誉。

  更让齐桓公安心托孤,一夜之间成为超级政治明星。

  可惜,春秋乱战,各自阴谋,早已经没有什么仁义可言。

  宋襄公的贵族精神,沦为最后的一点光亮。(完)

  2.楚庄王:三年不飞是好鸟

  有天,楚国大夫伍举,觐见楚庄王。

  恰巧,楚庄王那天正喝酒吃肉,欣赏武道。

  一看见伍举,便问他此番前来何意。

  伍举东唠唠,西嗑嗑,就是不说人话。

  楚庄王不耐烦了,正准备下逐客令。

  伍举这才理了理衣冠,给楚庄王分享一个谜题。

  楚国京城有只鸟,栖息在朝廷大梁之上。

  整整三年的时间,它既不鸣叫也不飞翔。

  这事令人感到费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楚庄王明白,这是伍举的讽喻。

  于是,他就给伍举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我们的楚国啊,有一片好大的林子。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有一种鸟,三年来,天天飞,天天飞。

  不是东边去拈花,就是西边去惹草。

  久而久之,花名留下了一大串。

  高飞的本领,却没学到多少。

  另一种鸟啊,三年来,也不飞,也不叫。

  天天待在窝里,偷偷的练习高飞的姿势。

  要么不高飞,要高飞就要冲上九重天。

  要么不鸣叫,要鸣叫就要歌声振林樾。(完)

  3.晋文公:东风寒食清明柳

  每当东风起,晋文公都会想到一个人。

  那个人,在他早年逃亡卫国的时候,不离不弃的跟着他。

  那个人的名字,叫介子推。

  那次,他饥饿难耐,低声下气地向田夫乞讨。

  田夫不仅不给他饭吃,还用土块戏弄他。

  他气急攻心,就那样昏厥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介子推正端着一碗肉菜汤。

  后来他才知道,那块肉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

  须臾之间,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

  他从一名无家可归的逃犯,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国君。

  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都一一过来领了赏。

  唯独介子推,却迟迟没有过来。

  于是,他开始遣人寻找介子推。

  想要兑现,当日在月光中许下的诺言。

  偏偏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逃到绵山隐居了。

  他求人心切,命人火烧锦山,想要把介子推逼出来。

  然而他肤浅了,低估了介子推的牛脾气。

  介子推宁可背靠柳树变烧烤,也不为五斗米而恋功名。

  他错了,但那个错注定无法挽回。

  今日,又是一年寒食,东风轻拂窗外的细柳。

  他轻声地问:介子推,你在异世界还好么?(完)

  4.齐桓公:公子曾经叫小白

  以前,我叫姜小白。

  命运多舛,人生苍白。

  后来,我改名了,改成了齐桓公。

  从此,顺风顺水,衣食无忧。

  我非常感谢,帮助我逆天改命的那两个人。

  一个叫鲍叔牙,他总是称呼我为公子。

  先前,我们俩一起流亡到莒国。

  他在矿场做苦工,换回食物接济我。

  让我度过了那段困厄、饥寒、迷惘的日子。

  之后,他听闻齐国无主,坚持驾着马车送我回齐国登基。

  持续赶了三天三夜,一路上没有合过眼。

  只为了助我躲过,那支来自暗处的箭。

  就当我要封他为齐相的时候,他却婉言谢绝了。

  他说,有一个人比他更加适合。

  我要感谢的另一个人,他叫管仲。

  当初,那个曾经想一箭送我去见释迦摩尼的人。

  如今,那个鲍叔牙口中更适合做相国的人。

  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他,我的敌人。

  是他让我学会了坚强,激发了我的潜能。

  是他让我明白,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完)

  5.秦穆公:羊皮五张换贤人

  天道以九制,九是数字中最大的。

  所谓数字越大,责任就越大。

  作为秦国的第九位国君,秦穆公通过抓阄走马上任。

  一切符合法定程序,且结果真实有效。

  对于秦穆公而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振兴国家,是历史的车轮前进的必然。

  励精图治,是命运的号角深情的召唤。

  秦穆公深知,天降大任于斯人,任重而道远。

  彷徨从来不是理由,无奈终究不是借口。

  哪怕赶鸭子上架,他也只能拼命努力工作以谢天下。

  一国之君,是没有有权力选择随便摆烂的。

  秦穆公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繁琐而复杂。

  公元前600年,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

  他听闻,虞国的大夫百里奚是个刚正不阿的君子。

  楚成王不把他当作上宾,却把他当作奴隶。

  于是,连夜赶到楚国,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

  当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他便毫不犹豫的任用。

  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生命。

  眼前的百里奚,就是那个涅盘重生的人。

  谁赋予他新生,谁就将掌控了历史的走向。

  与其说秦穆公选择了百里奚,不如说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6.赵武灵王赵雍:马背上的神射手

  从天而降的赵雍,安坐在马背上,南征北战。

  胡服骑射的嚣张,让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

  赵国的巅峰时刻,完全可以和秦国分庭抗礼。

  赵雍最大的功绩,是火力全开灭了中山国。

  赵国的心腹大患,终于在赵雍的手中彻底终结。

  随后,赵雍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夺得了他们的大片牧场。

  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以便监管北方草原。

  同时,为了阻止林胡和楼烦军队南下。

  赵雍派人修筑了两条赵长城,构筑强大的人工屏障。

  但让赵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死不在外患,而在内忧。

  那年,赵雍游巡大陵,梦见少女鼓琴而歌。

  梦中情人吴孟姚,为他生下赵何,没几年就死了。

  赵雍觉得对不起心爱的女人,于是废了公子章,改立赵何。

  更在壮年之期,将王位禅让给赵何,全心专注对外军事扩张。

  但他忽略了,废长立幼这事儿存在的风险。

  简单的认为,只要对两个娃不偏不倚,就会其乐融融。

  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君王的无上威严,必须建立在血的烙印之上。

  赵雍想要公子章做代王,但赵何却不答应。

  赵雍于是以去沙丘看墓地为名,令公子章与赵何互殴。

  怎料赵何棋高一招,将公子章和赵雍双双围困,活活饿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