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红颜绮梦坊(上)-《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十四章:红颜绮梦坊(上)

  1.卞玉京:萧郎自古薄幸,艺伎偏是痴心

  遇见吴梅村,是缘还是劫。

  卞玉京说不清,也道不明。

  唯独,将痴心付在了那些文字里。

  或许,对于歌姬来说。

  文人骚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气质上的同病相怜,让彼此更容易吸引。

  当时的卞玉京,已名动秦淮。

  求见一面的王孙公子,不计其数。

  当时的吴梅村,虽位高权重。

  但大明王朝,却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对于卞玉京的投怀,吴梅村没有勇气接受。

  他顾忌的,不仅仅是田畹。

  他害怕的是,无情的政治迫害。

  所以,他选择了逃避。

  再次看见吴梅村,已经是很多年之后了。

  此时的卞玉京,一袭黄衣,道姑打扮。

  她来见吴梅村,是要和她道别。

  吴梅村邀了几个好友,聚会弹琴,喝酒闲聊。

  其实,卞玉京只需要吴梅村的一句话。

  她便会留下,可惜她要的那句话吴梅村一辈子都没有说。

  或许,吴梅村爱的永远是他自己。(完)

  2.陈圆圆:红颜沦落风尘,人生照样精彩

  红颜,祸水。

  可谁又不想要,绝世的容颜。

  如果生命,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陈圆圆依然,还是会选择不平凡的人生。

  人生,是要有些价值追求的。

  这和性别,没有任半毛钱关系。

  只是容貌,更容易成为女子的筹码。

  陈圆圆,若是没有美丽的容貌。

  她也不会,成为“秦淮八艳”之首。

  如果,她没有风情万种的姿色。

  世间的男子,怎会轻易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至于坊间,那些关于吴三桂的传闻。

  不过是说书先生,添油加醋的说词罢了。

  世间男子再痴情,也不会为了一个女人造反。

  更何况,陈圆圆还是一个艳冠金陵的风尘女子。

  这么多年在风尘打滚,怎么会看不出来。

  只是,她不愿意说破。

  因为,女人若是想要“里子”。

  就不要,轻易撕掉男人的“面子”。

  国破了,山河犹在。

  红颜沦落风尘,人生照样精彩。(完)

  3.董小宛:声伎晚景从良,犹叹一世烟花

  为了牵手爱情,董小宛离开了风尘之地。

  此时的她,风光无限。

  为了生活,董小宛再入风尘之地。

  此时的她,依旧风光无限。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男人。

  冒辟疆,董小宛此生唯一认定的男人。

  虽然,董小宛的风头,没有陈圆圆强劲。

  但跻身“秦淮八艳”,自然也有她的独到之处。

  首先,她最擅长的是昆曲。

  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着称。

  配合曲笛、三弦,誉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其次,她出身苏绣世家。

  虽然家道中落,但家传手艺还在。

  许多后起之秀,都要上门拜访,求她指教。

  再次,她还是一位诗人。

  董小宛的诗词,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细腻多情。

  和她的画一样,让人心生柔情。

  名士和歌妓,总有太多的流言蜚语。

  唯有坚持,方能走到最后。

  不可否认,董小宛真的做到了。

  不仅成全了所爱的人,也成全了自己。(完)

  4.顾横波:海月楼中闺坐,翠兰画里相思

  秦淮八艳,各有各的风姿。

  就拿顾横波来说,玉体横陈,暗送秋波。

  不管楼下的客官看不看,只要香味飘过来。

  那一双双色眯眯的眼睛,就自然合不上。

  同样合不上的,还有那一张张咽着口水的嘴巴。

  自从顾横波坐台海月楼,成为楼中头牌。

  店里的订单,已经排到下下个月中了。

  来者,除了金陵城的王孙贵族。

  大部分,是来自苏杭的有钱公子哥。

  这帮人,都是乘坐高级画舫一路高歌过来的。

  除了,给声名在外的顾横波造势。

  最主要的,是希望通过摇号获得免费试睡的机会。

  这是海月楼,上个月新推出的优惠项目。

  目前有幸摇到号的客官,都拒绝将自己的名字公布。

  虽然有客人觉得,店家存在欺客的无耻行为。

  但海月楼的后台是韦公公,那是皇上面前的叱咤红人。

  客人再牛逼,也不敢和韦公公作对。

  再说了,有钱来捧场的,谁都不是冲着免费来的。

  钱不过是身外物,能一亲顾横波的芳泽,才是硬道理。

  讨得顾横波青睐的人,还能得到她的手绘画《翠兰相思》。

  这样的福利,也就前三个月促销活动才有。(完)

  5.黄峨:闺中自有闲趣,清茶淡酒诗文

  清茶、淡酒、诗文。

  那皆是黄峨,与夫君杨慎的寻常生活。

  就拿喝茶来说,黄峨喜欢清茶。

  犹且以绿茶,或白茶为胜。

  每当清明之前,府上下人就会去浙江采购一批。

  作为夫君宴客,或闺蜜往来之用。

  至于饮酒,那必须是嘉兴上好的女儿红。

  黄峨喝女儿红,喜欢用铁壶温一下。

  放些个枸杞、红花、红枣等滋阴补肾之物。

  待凉一会儿,倒入圆形的玻璃杯。

  一阵阵的清气,萦绕在玻璃杯之上。

  握着酒杯,还没有饮下去,暖意就先抵达心里。

  还有写诗,那便是夫妻之间的乐事。

  杨慎是大才子,在朝廷当官。

  黄峨在家,把家里打理德井井有条。

  杨慎忙时,黄峨就和闺蜜一同游山玩水。

  回到家中作了诗,便让杨慎帮忙指点一二。

  杨慎不忙时,两个人一起出游。

  旅途中,两个人便开始对诗为乐。

  后来,两个人联名出了一本诗集。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完)

  6.李香君:秣陵坊中闻曲,秦淮河畔点灯

  桃花染血,终究是不吉利的事情。

  秦淮歌伎的身份,终究是李香君的痛。

  就算她,躲得过阮大铖的算计。

  不惜变卖家什,还了阮大铖的银两。

  就算她,拒绝得了田仰的逼婚。

  宁可血溅桃花扇,也未能断了这苦命的一生。

  就算她,从战火中的皇宫里逃了出来。

  躲在栖霞山中,依然无法忘记曾经的誓言。

  就算她,最后如愿成了侯方域的小妾。

  翡翠楼中的生活,终究是那么短暂。

  遮遮掩掩的事情,还是被人揭穿。

  侯方域的父亲,将怀有身孕的李香君赶出家门。

  那时的侯方域,正在南方为李香君求子、寻亲。

  等到侯方域回到商丘县城,李香君早已被赶到了乡下。

  爱情再伟大,都无法冲破世俗的眼光。

  秣陵坊中闻曲,秦淮河畔点灯的日子。

  在那一刻,成为侯方域的幻想。

  他多次哀求父亲,希望能够把李香君接回来。

  也许,是侯方域没有能力。

  又或许,是侯方域没有勇气。

  总之,受伤的始终是李香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