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学术玄思殿(上)-《众生芸:王者浴血》

  第十二章:学术玄思殿(上)

  1.方孝孺:宁可掉了脑袋,不可辱了名节

  读书人最恨,就是兄弟阋墙。

  方孝孺是大学士,自然更为愤恨。

  燕王朱棣造反,夺了皇位不算。

  还要逼着方孝孺写文章,来歌功颂德。

  方孝孺自是不肯,朱棣便有了杀掉他的理由。

  株连的,还有十族近千人。

  名节,是士大夫最后的遮羞布。

  但为了守住名节,方氏家族的代价似乎太大了。

  有时候,人的选择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从谁的角度讲故事。

  又站在谁的角度,去听这个故事。

  反正悲伤的,永远是那些无辜失去的。

  活着的,也未必的到一些好处。

  更有时候,或许甘愿选择蝼蚁的一生。

  这样,至少不会祸及他人。

  人生,若是可以有选择的余地。

  就不会有那么,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

  不知道,在地府相聚时。

  方氏族人,对方孝孺是如何评价。

  世俗之人,有赞其忠孝,亦有叹其愚。

  自己的人生,往往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完)

  2.陈献章:文人有些骨气,就爱自娱自乐

  为朝廷服务,服务的是一个人。

  为百姓服务,服务的是一群人。

  朝廷重要,还是百姓重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评判。

  对于陈献章来说,与其做个舔狗。

  不如,做个有骨气的文人,自娱自乐。

  吏部的工作,他尽心尽责,尽职尽力。

  但那些溜须拍马的事情,他很不喜欢。

  所以,为不让自己“独善其身”。

  他不结党,也不营私,更不聚会。

  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术上,活成了“独行侠”。

  树木太秀丽,必然遭到妖风的摧残。

  攻击陈献章的男人,是昔日的同僚侍郎尹曼。

  陈献章并不理会,收拾包袱,主动请辞了。

  从体制内出来的陈献章,回到老家。

  并把多年前在吴与弼老师处所学,进行归纳整理。

  并且提出了新的理论,开创了明代心学的先河。

  一时间,四方的学子纷至沓来。

  拿着投名状,要拜陈献章为师学习儒学。

  陈献章对诸生,竭尽呵护之心。

  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完)

  3.顾宪成:讲学原是大义,终为政治砍头

  怼天怼地,不可怕。

  可怕的是,爱怼皇帝。

  这个癖好,实在是不太雅。

  而且弄不好,会出人命,株连的那种。

  顾宪成被罢官,其实就应该懂事了。

  从来是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去适应人。

  天大的本事,也要靠皇帝赏口饭吃。

  打回原形,在东林书院教书育人就好了。

  非要结个党,还自称东林党人。

  这和陈胜、吴广、黄巢,又有多大区别。

  做老师,就要爱惜学生性命。

  不能放任他们,为了所谓的理想而死去。

  皇帝用人不善,那一定是皇帝的错么?

  有时候,形势比人强,皇帝也没得选择。

  用心中的臆想,去揣测事件的发展,本身就是很扯淡的事情。

  没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原因的。

  唯一的解释,是我们压根就没有找到原因。

  所以啊,做人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有饭吃饭,有粥喝粥,千万不要有饭作粥吃。

  但时候饭盆被敲落了事小,脑袋搬家那就事儿大了。

  若是牵连家族,累及好友,那有何脸面对列祖列宗。(完)

  4.林灵真: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

  林灵真,出生于官宦世家。

  个人天赋算一般,补习老师请一个班。

  上午四书,下午五经。

  晚上方外之书,更兼易经。

  那速度,赶上孙猴子的筋斗云。

  不到几年,该念的书都念完了。

  不该念的书,也都念完了。

  学有所成,那就得工作啊。

  天下之人,没有哪个人喜欢工作的。

  大家都喜欢不工作,光拿钱。

  这样的事情,哪那么容易。

  除非,祖上有金矿。

  很显然,林灵真的家里是真有钱。

  不仅买了个山头,让林灵真成立了东华派。

  每天还雇几十个人假扮道众,跟着林灵真游山玩水。

  林灵真的嘴,那真是骗人的鬼。

  不下半年,潜心修道之人竟发展成千余人。

  大家集资,建了一座东华道馆。

  还花重金,塑了林灵真的雕像。

  每次,林老爷听到东华道馆传来的钟声。

  就忍不住感叹:“祖上积德啊!”(完)

  5.柳先开:五湖九州诗赋,不如亭下美人

  柳先开的才学,湖广皆知。

  柳先开的风流韵事,那就鲜为人知了。

  故事,还要从金陵河畔的柳月亭说起。

  那日,柳先开进京赶考。

  在金陵的柳月亭,遇到了正在喝茶歇脚的伦文叙。

  伦文叙边上,坐着一位身材窈窕的美女。

  柳先开想上前打招呼,又怕唐突佳人。

  便靠在亭轩之上,吟起诗来。

  “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

  伦文叙听见了,顿感此人狂妄。

  于是,悄悄在女子耳边说了一句话。

  女子会意,起身就先走了。

  柳先开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怅然若失了很久。

  伦文叙起身,笑呵呵地对柳先开说出了女子的去向。

  柳先开既然知晓了女子的去向,自然不肯放过。

  便抄近路,赶到了女子入住的客栈。

  女子见到柳先开,便知伦文叙所言非虚。

  借故作伏倒状,落入柳先开怀里。

  柳先开抱得美人,自然心花怒放。

  正欲关门,成其好事。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完)

  6.伦文叙:新闻胜过旧闻,何必在意舆论

  伦文叙爱耍小聪明,世人皆知。

  因为,伦文叙用计得到了状元的名头。

  面对舆论,伦文叙并不难过。

  毕竟,老百姓的记忆和鱼的记忆差不多。

  七秒钟之后,就去关心其他事情了。

  所谓新闻胜过旧闻,何必在意舆论。

  反观柳先开,比自己要舒服多了。

  不仅抱得美人归,还三年时间生了两个大胖儿子。

  倒是自己,虽然得了个状元。

  但公主紧张,没成为皇帝的乘龙快婿。

  只能在翰林院,排队等待分配。

  而前面,排着好几个状元郎。

  好不容易,排到了自己,赴职安南充正使。

  偏是父亲死了,回家丁忧三年。

  三年守孝期满,再次回到翰林院重新排队。

  而这期间,柳先开已经娶了如花似玉的二房。

  并且,敲锣打鼓地生下了第三个儿子。

  那日,伦文叙带着贺礼,上门喝了顿喜酒。

  柳先开热情,要将自己的表妹介绍给伦文叙。

  伦文叙正欲推辞,表妹过来斟酒。

  原来正是那日在柳月亭,一直跟着柳先开的姑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