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卫国这边很快就回到了中院。
刚进月亮门,就看见妹妹何雨水那丫头正趴在小板凳上专心致志地写作业,一抬头瞧见自家大哥回来了,小丫头眼睛瞬间亮了:“大哥!你终于回来了!”
说完就冲上来,一把紧紧抱住了何卫国的腰,小脑袋在他怀里蹭了蹭。
何卫国被妹妹这热情的劲儿冲得微微后退半步,心里却暖融融的,笑着摸了摸她梳着两条小辫子的脑袋,开口道:
“哎呀,雨水,你轻点儿,勒着大哥了。”
雨水这才松开手,仰着小脸,乐呵呵地笑:
“大哥,我太想你了嘛!”
“你都不知道,你去了这么久,嫂子天天都念叨你呢!”
正说着,李晓芸闻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腰间还系着围裙,手上沾着些面粉。
这段时间因为王翠兰有了身孕,虽然她也抢着干活,但作为大嫂的李晓芸,自觉地把家里更多的家务活儿承担了起来。
她看到何卫国,先是面上一喜,露出笑容,可看着看着,眼眶就有点发红,鼻头一酸,只低低说了句:
“回来了……”
何卫国看着自家媳妇儿这副模样,心里头也是百感交集,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
这结婚还没多久,自己就出了这么个长期任务,一走半个多月音讯全无,估摸着她在家里没少担惊受怕。
他不想让这气氛变得太伤感,上前一步,不由分说地一把就将李晓芸搂在了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放柔了开口道:
“回来了,这不是好事儿吗?你在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
李晓芸被他当着小姑子和可能路过的邻居面抱住,又是害羞又是激动,轻轻挣了挣,把何卫国推开了些,脸颊微红地低声道:
“干什么呢……大家伙都看着呢……”
她吸了吸鼻子,赶紧转移话题:
“你们先坐,先坐会儿,我这马上弄饭……”
傻柱在旁边看得分明,赶紧抢着开口:
“哎呦我的大嫂!您可别忙活了!”
“今儿大哥回来,您跟大哥好好说说话,这晚饭我来做!”
说着就挽袖子要往厨房去。
何大清也在旁边帮腔:
“是啊晓芸,你也歇会儿,今儿这饭我跟柱子来做就行。”
他把目光转向李晓芸,语气带着长辈的体贴:
“你跟卫国这小两口这么久没见了,多聊聊呗。”
“这好不容易回来了,晚上我把你一大妈也叫来,咱们一家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热闹热闹!”
说完,何大清就招呼着傻柱一起走向了厨房。
李晓芸这边还有些不好意思,看着何卫国,又想起什么:
“对了,你先坐着歇歇,我给你倒杯水。”
何卫国点了点头,便在院子里的板凳上坐了下来。
李晓芸手脚麻利地给他倒了杯温开水,递到他手里,这才挨着他旁边坐下,轻声问道:
“你这次去……怎么会这么久?”
“不是说最多一个星期就回来吗?这前前后后得有半个月了吧?”
何卫国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含糊道:
“嗯,路上遇到点突发状况,处理起来耽误了几天,所以这就耽搁了。”
他也没说具体的,觉得在通县那些被抓被关的糟心烂事儿,没必要拿回家里来说,平白让家人担心。
李晓芸见他不想细说,也就没再多问,只是关切地看着他:
“那……辛苦吗?”
何卫国笑了笑,故作轻松:
“这有啥苦的?就是开车送点东西而已,谈不上苦不苦的,跟以前在部队时候出的任务比起来,差太远了。”
李晓芸听他这么说,才稍微放心地点了点头。
她又想起别的,问道:
“那你这次去乡下,乡下那边情况怎么样?”
谈到这个问题,何卫国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心里叹了口气,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这个时候报纸上报道的依旧是形势一片大好,但他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却要严峻得多。他斟酌了一下,看着李晓芸开口道:
“乡下的日子……也确实不好过。普遍来看,比城里还要更紧张一些。”
李晓芸一听,有些诧异:
“不是说……乡下的大食堂现在办得挺好的嘛?大家伙都能吃饱吃好?”
何卫国无奈地笑了笑,低声道:
“这大食堂……大食堂去年有段时间确实还不错,但到了下半年,尤其是今年开春,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了。”
“好一点的公社食堂还能勉强继续开下去,但大部分公社食堂其实都已经停了。”
“即便是那些还开着的,吃的条件……也很一般,糊口都难。”
“反正,情况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李晓芸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之前就隐隐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老是听人说乡下形势不错,但实际上她在城里面已经清晰地感受到各种物资越来越紧缺,供应越来越紧张。
这才开春多久啊?
感觉跟过年那段时间又完全不一样了。
反正这日子,是肉眼可见地越来越紧巴了。
两口子又低声聊了一会儿家常,何大清和傻柱那边就把饭菜陆陆续续端了上来。
完事儿,何大清对着还在里屋写作业的雨水喊道:
“雨水啊,你去后院叫一下雨梁,还有你一大妈,过来一起吃饭。”
雨水乖巧地应了一声:
“嗯,我知道了,爸!”
说完,那小丫头就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往后院跑去。
没多大一会儿,一大妈就跟着雨水来了,当然,方雨梁也是跟着一起来的。
把菜在院里的小桌上摆好,碗筷弄好,大家伙就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
今儿吃的是二合面的窝头,炒了一个素白菜,里面零星点缀着点油渣,虽然没肉,但油放得足,闻着也挺香。
在这年头,家里晚上能有这条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刚进月亮门,就看见妹妹何雨水那丫头正趴在小板凳上专心致志地写作业,一抬头瞧见自家大哥回来了,小丫头眼睛瞬间亮了:“大哥!你终于回来了!”
说完就冲上来,一把紧紧抱住了何卫国的腰,小脑袋在他怀里蹭了蹭。
何卫国被妹妹这热情的劲儿冲得微微后退半步,心里却暖融融的,笑着摸了摸她梳着两条小辫子的脑袋,开口道:
“哎呀,雨水,你轻点儿,勒着大哥了。”
雨水这才松开手,仰着小脸,乐呵呵地笑:
“大哥,我太想你了嘛!”
“你都不知道,你去了这么久,嫂子天天都念叨你呢!”
正说着,李晓芸闻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腰间还系着围裙,手上沾着些面粉。
这段时间因为王翠兰有了身孕,虽然她也抢着干活,但作为大嫂的李晓芸,自觉地把家里更多的家务活儿承担了起来。
她看到何卫国,先是面上一喜,露出笑容,可看着看着,眼眶就有点发红,鼻头一酸,只低低说了句:
“回来了……”
何卫国看着自家媳妇儿这副模样,心里头也是百感交集,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
这结婚还没多久,自己就出了这么个长期任务,一走半个多月音讯全无,估摸着她在家里没少担惊受怕。
他不想让这气氛变得太伤感,上前一步,不由分说地一把就将李晓芸搂在了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放柔了开口道:
“回来了,这不是好事儿吗?你在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
李晓芸被他当着小姑子和可能路过的邻居面抱住,又是害羞又是激动,轻轻挣了挣,把何卫国推开了些,脸颊微红地低声道:
“干什么呢……大家伙都看着呢……”
她吸了吸鼻子,赶紧转移话题:
“你们先坐,先坐会儿,我这马上弄饭……”
傻柱在旁边看得分明,赶紧抢着开口:
“哎呦我的大嫂!您可别忙活了!”
“今儿大哥回来,您跟大哥好好说说话,这晚饭我来做!”
说着就挽袖子要往厨房去。
何大清也在旁边帮腔:
“是啊晓芸,你也歇会儿,今儿这饭我跟柱子来做就行。”
他把目光转向李晓芸,语气带着长辈的体贴:
“你跟卫国这小两口这么久没见了,多聊聊呗。”
“这好不容易回来了,晚上我把你一大妈也叫来,咱们一家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热闹热闹!”
说完,何大清就招呼着傻柱一起走向了厨房。
李晓芸这边还有些不好意思,看着何卫国,又想起什么:
“对了,你先坐着歇歇,我给你倒杯水。”
何卫国点了点头,便在院子里的板凳上坐了下来。
李晓芸手脚麻利地给他倒了杯温开水,递到他手里,这才挨着他旁边坐下,轻声问道:
“你这次去……怎么会这么久?”
“不是说最多一个星期就回来吗?这前前后后得有半个月了吧?”
何卫国接过水杯喝了一口,含糊道:
“嗯,路上遇到点突发状况,处理起来耽误了几天,所以这就耽搁了。”
他也没说具体的,觉得在通县那些被抓被关的糟心烂事儿,没必要拿回家里来说,平白让家人担心。
李晓芸见他不想细说,也就没再多问,只是关切地看着他:
“那……辛苦吗?”
何卫国笑了笑,故作轻松:
“这有啥苦的?就是开车送点东西而已,谈不上苦不苦的,跟以前在部队时候出的任务比起来,差太远了。”
李晓芸听他这么说,才稍微放心地点了点头。
她又想起别的,问道:
“那你这次去乡下,乡下那边情况怎么样?”
谈到这个问题,何卫国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心里叹了口气,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这个时候报纸上报道的依旧是形势一片大好,但他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却要严峻得多。他斟酌了一下,看着李晓芸开口道:
“乡下的日子……也确实不好过。普遍来看,比城里还要更紧张一些。”
李晓芸一听,有些诧异:
“不是说……乡下的大食堂现在办得挺好的嘛?大家伙都能吃饱吃好?”
何卫国无奈地笑了笑,低声道:
“这大食堂……大食堂去年有段时间确实还不错,但到了下半年,尤其是今年开春,完全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了。”
“好一点的公社食堂还能勉强继续开下去,但大部分公社食堂其实都已经停了。”
“即便是那些还开着的,吃的条件……也很一般,糊口都难。”
“反正,情况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李晓芸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之前就隐隐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老是听人说乡下形势不错,但实际上她在城里面已经清晰地感受到各种物资越来越紧缺,供应越来越紧张。
这才开春多久啊?
感觉跟过年那段时间又完全不一样了。
反正这日子,是肉眼可见地越来越紧巴了。
两口子又低声聊了一会儿家常,何大清和傻柱那边就把饭菜陆陆续续端了上来。
完事儿,何大清对着还在里屋写作业的雨水喊道:
“雨水啊,你去后院叫一下雨梁,还有你一大妈,过来一起吃饭。”
雨水乖巧地应了一声:
“嗯,我知道了,爸!”
说完,那小丫头就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往后院跑去。
没多大一会儿,一大妈就跟着雨水来了,当然,方雨梁也是跟着一起来的。
把菜在院里的小桌上摆好,碗筷弄好,大家伙就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
今儿吃的是二合面的窝头,炒了一个素白菜,里面零星点缀着点油渣,虽然没肉,但油放得足,闻着也挺香。
在这年头,家里晚上能有这条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