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8章 各有优势-《大唐第一皇子》

  戒日国这一次来到南洋的战舰足足有百余艘,这是一条可以确定的情报。

  至于是谁招来的,育昂也已经知道了。

  从王都传来的消息,戒日国这一次涉足南洋,是因为巴侗的缘故。

  可以肯定,戒日国这一次来南洋就是为了找回面子,顺带稳住室利佛国和整个南洋。

  并且想办法将大唐从南洋驱赶出去。

  而面对大唐的这一次入侵,戒日国可是做了万全的准备。

  但现如今看来,怕是什么样的准备都是徒劳的了。

  而听到李宽见到戒日国的军舰之后居然没有害怕,育昂心中不免有些迟疑起来。

  “这大唐的晋王难不成有什么依仗?”

  手下摇了摇头,脸上也是带着几分茫然。

  “这手下就不知道了。”

  顿了顿,那手下看着面前的育昂犹豫道:“殿下,咱们是不是要私下联系一下戒日国?”

  育昂闻言愣了一下,显然是之前也没有这么想过。

  想想也是,李宽就在他身边,他怎么敢和戒日国私下联系?

  “这怕是不太合适吧?且咱们也没什么机会。”

  见育昂虽然有些心动,但是却不敢做,手下便蛊惑道:“殿下,眼前这情况,大唐自顾不暇,怎么可能会关注到咱们?”

  “咱们只需要表面配合,其他的大唐也不会怀疑咱们的。”

  闻言,育昂一时间也是有些迟疑起来,甚至还有些心动。

  紧接着,育昂便看着那手下说道:“这件事儿本王在好好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

  手下闻言,也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等到人离开之后,育昂也是怀着心事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当中。

  联系戒日国这件事儿属实是太大了,他一个人做不了,也不敢做。

  那他就需要好好想想才行。

  与此同时,远在沿海港口的李宽,则是另外一幅景象。

  得到了室利佛国的炮台之后,他这段时间一直在休整炮台,因此很久没有休息。

  现如今收到了戒日国舰队的消息,李宽也是第一时间就将麾下的将领全都集中了起来。

  “殿下,戒日国舰队已经出现在外海,按照斥候的估算,大概三日便可到达这里,咱们接下来要如何应对?”

  李宽看着询问的杨桐,开口道:“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这里,摆明了是故意想要咱们发现的,换种思路来想,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他们故意为之?”

  听到李宽这么说,在场的人无不是神色一怔,显然是没有想过会有这种可能。

  见状,李宽这才开口道:“他们这么大摇大摆的彰显自己的舰队,目的就是展示武力。”

  “本王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巴侗应该和他们还有联系,只是突然断了,戒日国的舰队有所察觉,意识到了室利佛国并不安全。”

  “无论他们是在吓唬谁,这里面都包含咱们大唐。”

  “所以,本王觉得咱们还是务实一些的好。”

  杨桐等人看着李宽,神色间满是凝重。

  这戒日国到底不是南洋诸国可以随便碰瓷的,有能力的人还是不少的。

  “岭南的时候他们就吃过一次亏,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咱们还是要重视一下对手才行。”

  “这一次是海战,对方是咱们舰队数量的十几倍。”

  “这不是陆地上的结阵推进,海战错综复杂,更何况还是这么多舰队挤在一起,所以咱们还是要谨慎一些。”

  “加上他们还有火炮,这也是个麻烦。”

  众人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有些意外,万万没想到晋王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谨慎了。

  此刻的李宽自然是将众人的眼神尽收眼底,心中微微一笑,开口道:“你们是不是好奇,为什么本王突然变得这么谨慎了?”

  杨桐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殿下做事向来都自信的很,今天这种样子倒是头一次见。”

  此话一出,周围人也是纷纷点头。

  李宽闻言笑了笑。

  “诸位,自我大唐立国以来,战败之事少之又少,北拓草原,西镇诸国,南平叛乱,东扩海疆,朝中将领上上下下哪个没有立过灭国之功?”

  “这么多年了,未尝一败,恐怕本王今天不提醒你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也能够平推了戒日国?”

  听到这话,众人也是瞬间沉默下来。

  而李宽见状,心中也清楚的很,他刚刚那一番话,其实并没有多夸张。

  按照历史上原本的轨迹,大唐确实是有一人灭一国的事情,这个人就是眼下在岭南坐镇的王玄策。

  甚至他灭国用的兵马都不是大唐的,而是吐蕃的。

  但现在的各国和原本历史上的各国并不一样。

  这一世的大唐实在是太强了,强大到了邻国即便是和大唐没有冲突,都要不停的加强自己。

  即便是他们很清楚这么做是无用功,但也依旧要提升自己的实力。

  这也导致,一些原本在历史上很弱的国家,现在单独拿出来也是很强的,只是不太适应大唐的节奏罢了。

  看着众人那若有所思的样子,李宽便接着说道:“本王今天提醒你们,无非是觉得你们这些年还是太顺了,顺的自己是什么实力都忘记了。”

  “对于敌人的轻视你们还是来的太早了,本王如果不提醒你们,你们是不是就迎着敌人的炮火冲上去了?”

  面对李宽的指责,众人也一句话都不敢说,只能老老实实的低着脑袋。

  见状,李宽幽幽道:“本王今天给你们算一笔账。”

  “自贞观十年开始,朝廷对于府兵的规划便逐步转变为募兵制,说直白一点,这兵一当最少要十年时间。”

  “如今是贞观二十六年,朝廷的军队当中八成以上是老兵。”

  “本王问你们,这一仗打完之后,我大唐还有多少战事?”

  听闻此言,众人也是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

  这问题他们还真没有想过。

  李宽扫了一眼众人,幽幽道:“本王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日后战事会越来越少。”

  “如果这一次海战你们不重视起来,损失稍稍惨重一些,日后补充到军中的新兵可能退伍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作战了。”

  “本王这话不是危言损听,而是告诉你们,你们现在越是对这件事儿不重视,损失的越多,日后就越是吃亏。”

  “本王今天提醒你们,就是让你们牢记,海战不同陆战,咱们除了装备上有优势之外,再无其他的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