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大唐关税-《大唐第一皇子》

  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这出海的事儿也就有了着落。

  等到将邓玉等人送走之后,李承乾便一脸佩服的看着李宽。

  “真是神了!还真就让你说中了,他们果然是自备船只,甚至数量要比我想的还多。”

  看着李承乾那满脸开心的样子,李宽笑了笑。

  “这事儿也是有些超出我的预料,原本以为不会有这么多人合作,看样子那邓玉在这群人当中也是颇有威望。”

  见李宽夸赞邓玉,李承乾好奇道:“怎么?有心提拔?”

  李宽倒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思,点点头道:“不错,确实是有心提拔。”

  “岭南不比其他地方,这些年投入不少,见到的收益却不算多。”

  “朝中不少大臣已经开始谏言,减少对岭南的投入。”

  “纵观这数百年来的史书记载,岭南的开发实在是有限,在我预想中可不是这样的。”

  “说句你不相信的话,日后这朝中国库大半的钱怕不是都要岭南来贡献。”

  李宽对岭南的重视,李承乾倒是不意外。

  因为最早的时候他就知道,李宽最看重的两块地方就是辽东和岭南。

  如今辽东之地大开发,为朝廷贡献了不少,朝中大臣对辽东之地的观感也是大不一样。

  反观岭南,因为冯智戴的缘故,这些年还是耽误了不少。

  “所以,你打算给他安排个什么位置?”

  李宽稍作犹豫之后,看着李承乾说道:“我打算谏言父皇,成立一个新的衙门。”

  “新衙门?干什么的?”

  李承乾满是好奇的看着李宽,这提议建设新衙门的事情,李宽已经很多年没有提起来过了。

  距离上次还是贞观初年的时候。

  “关税衙门。”

  “关税?这是税?那不应该户部管理吗?”

  李宽朝着满是疑惑的李承乾摇了摇头,随后开口道:“并非如此,户部虽然管理税务,但也并非是面面俱到。”

  “我所说的这个衙门,你说是户部下设也可以,但在岭南眼下只能算是个试点。”

  说话间,李宽看向李钰,开口道:“去把地图拿来。”

  片刻后,那李钰就去而复返,手里还拿着一副地图,和陈玉楼合力展开之后,李承乾就被李宽邀请到了地图面前。

  这副地图是李宽根据印象绘制的东南亚地图。

  虽然说没有那么精细,但大致的地方是标出来了。

  李宽指了指眼下广州府的位置。

  “大哥你看,这是广州,往南不仅仅是大海,还有不少国家,这些国家大部分东西都是当地独有的,且我大唐很少有的东西。”

  “这一次南下大洋,兄弟我目的就是将这南洋的海路彻底打通,为日后引入各种东西而铺路。”

  “就比如咱们先前发现的橡胶,这地方粮食以及香料,甚至有些地方的矿产也很丰富。”

  “这些进入我大唐,先前可是从不交税的。”

  “现如今朝中有商税法使用,他们交易之后才会纳税,但对于这些商人来说,所纳税额和他们的利润相比,简直九牛一毛。”

  “想要让岭南日后变成朝廷的现金流,那就需要尽快设置关税衙门。”

  “但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儿,没有一定威望的话,很难胜任。”

  “今天也就是见到邓玉了,所以这想法才又起来了。”

  李承乾没想到,这一个衙门还有这么大的影响,稍作思索之后,才看着李宽说道:“大哥我倒是觉得你有些未雨绸缪,这事儿是得这么安排一下。”

  “依照我的意思说,这事儿你先干着,我给你打底,等咱们从南洋回来之后看看效果,如果可行,再上奏父皇。”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李宽颇为好奇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大哥是说,不必父皇先同意?”

  这事儿对于李宽来说倒是第一次见。

  李承乾这段时间来了岭南,胆子可变得不是一般的大。

  先前想着抗旨也就算了,这现在都学会先斩后奏了。

  哪料,李承乾大手一挥,开口道:“父皇那边要的是结果,你我两人在岭南搞出来这么大动静,没有一个漂亮的收尾可不行。”

  “依我看,这关税衙门就是好的收尾,也给了朝廷一个交代。”

  “放心,你拿章程我办事儿,这事儿就算是有问题,我来担着!”

  见李承乾一心要做成这件事儿,李宽也索性放大了胆子。

  “成,回头我和邓玉聊一聊,争取咱们临走之前,促成此事。”

  ……

  李宽也算是说做就做。

  将关税的有关事项和细节做了一些整理之后,便让人将邓玉请了过来。

  而得知李宽要宴请自己这件事儿,邓玉也是有些意外。

  不知道李宽到底是有什么事情,突然来宴请自己。

  但他也知道,李宽的邀请不能推辞。

  因此,只是做了一些准备,便带着礼物前往了刺史府。

  李宽也早有吩咐,邓玉来了之后,便直接被带到了后院的花园内。

  凉亭内。

  李宽早已备好了酒菜,身边还有太子李承乾作陪。

  当邓玉来了之后,还被这规格吓了一跳,站在原地愣了一瞬,才朝着李宽和李承乾行了一礼。

  “见过太子殿下,晋王殿下。”

  “邓家主免礼吧,入座。”

  小心翼翼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邓玉便将手中的盒子放在了桌子上。

  “两位殿下,这是小人瓷窑里产出的瓷器,虽然比不上宫中贡品精美,但也算是难得,还望两位殿下喜欢。”

  李宽倒是有些好奇,后世广州这地方最出名的应该是明代的彩瓷,平常的瓷器名声并不显。

  将那盒子打开,李宽也不由得眼神一亮。

  只见那盒子当中放着两对茶盏,皆是青釉色,看的倒是素雅。

  李承乾看了一眼也是喜欢的很。

  “气质素雅,釉面也不错,邓家主这瓷窑有点意思啊。”

  “二弟这话不假,往年岭南从未有过瓷器进贡,现在看倒是让冯智戴那个蠢货给耽误了。”

  夸赞了一句之后,李承乾才看着邓玉笑眯眯道:“回头劳烦邓掌柜再预备一些,孤回到长安之后,也好让父皇看看这岭南的瓷器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