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拆房容易盖房难-《重回八零,不当冤种,白月光一家急疯了》

  安以沫的声音里满是雀跃,和平日里在现实中听到的模样大不相同。

  “对呀,是我呢,能听到你的声音,真好。”

  “一切都还顺利吧?”杨承宇的语气里也透着高兴。

  “嗯,都挺顺利的。我们昨天傍晚就到啦,真没想到今天就能接到承宇哥你的电话呢。”安以沫的话语里满是兴奋。

  对她而言,京城繁华无比,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两人聊了一会儿,安以沫分享了些自己这两天的所见所闻。

  五分钟后,杨承宇让安以沫和沈梦洁也说几句。

  她们俩只聊了一分钟,便挂断了电话。

  毕竟现在长途话费可不便宜,多聊一会儿就得花不少钱。

  沈梦洁向来节俭,不想让杨承宇多破费。

  结束通话后,杨承宇就把那些证据寄到了市里。

  毕竟,他心里清楚,靠县里恐怕解决不了什么实质问题。

  办妥这件事后,杨承宇便骑车带着杨承旭和沈梦洁,来到了县里的那套房子。

  “哥,这就是我买的房子。虽说看着破旧了些,但把屋顶修补修补,还是能住人的。”说着,杨承宇掏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杨承旭一看到这房子,就明白杨承宇为啥买得起了。

  这地方实在太偏,周边到处都是菜地。

  而且杨承宇买的还是茅草屋,比周围那些木屋看上去还要破败。

  不过,推开门后,他发现院子倒是挺大的。要是手头宽裕,重新建一栋房子,倒也挺不错。

  毕竟这里是在县里,以后做生意什么的,确实会方便很多。

  杨承宇把钥匙递给杨承旭,毕竟以后这房子主要是给杨承旭住的。

  带他过来,就是认认地方。

  随后,杨承宇就带着杨承旭和沈梦洁打道回府了。

  租店面的事儿这两天倒也不着急。

  杨承旭肯定得回家住上几天,和家人好好团聚团聚。

  回到家时,外面的围墙已经彻底砌好了,就差在表层抹上砂浆。

  杨承宇觉得抹砂浆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村里那些调皮的熊孩子很容易就给破坏了。

  至于刷白就没必要了,刷完没过多久就又会被弄脏。

  “家里怎么砌起红砖围墙啦?”杨承旭一脸惊讶地问。这变化也太大了点。

  两米高的围墙,已经完全挡住了外人的视线,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院子里的情况。

  不过,杨家和方家的院门还没安装,从大门处还是能看到里面。

  两个门的位置都做了门柱,门柱比围墙还高出20厘米。

  到时候门顶还得做个防雨的顶盖,不然门很容易被雨水淋湿。

  “今天刚砌好的,爹娘他们估计在收拾东西。”说着,杨承宇就把车子骑进了院子。

  现在这大门宽敞得很,直接把轿车开进去都没问题。

  “爹,娘,我大哥回来啦!”杨承宇喊了一声。

  正在收拾东西的杨建国和程千兰赶忙走了出来。

  “承旭!”程千兰喊了一声,快步走到杨承旭跟前。

  杨建国脚步稍慢些,脸上挂着笑意。

  虽说杨承旭是养子,但杨建国和他感情一直不错,所以见到杨承旭回来,心里也挺高兴。

  “不错呀,长高了,也长胖了。”程千兰眼眶微红地说道。

  如今的杨承旭,确实比出门的时候好多了。以前在家里,他又瘦又没精神,毕竟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吃不饱也吃不好。

  杨承旭发现,不仅杨承宇长胖了,自己的父母也长胖了,而且精神头看着特别好。

  这说明家里的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聊了一会儿,杨承旭打开自己的蛇皮袋。这次回来,他给家里人都带了些东西。

  他给杨建国带了个收音机,给程千兰带了一双雨鞋。

  其他人,也都准备了些几块钱的小礼物。杨承旭给杨承宇的,则是一把蝴蝶匕首。

  分完礼物后,杨承宇和沈梦洁便一起去收拾东西。

  杨家的茅草屋要推倒盖砖瓦房,自然得把东西都收拾好,搬到方家去。

  方家房子挺大,有足够的空间放这些东西,房间也够多。

  毕竟方家是两层的砖瓦房,二楼虽说没有隔出房间,但打地铺睡下不少人都没问题。

  杨家的东西不算多,连厨房里的物件都搬到了方家这边。在新房子盖好之前,都要在方家这边做饭了。

  晚饭是杨承宇做的,毕竟杨承旭回来了,杨承宇想做得丰盛些。

  见识到杨承宇的厨艺后,杨承旭彻底服了。

  他已经知道家里发生这么大变化,都是因为杨承宇,而且前后才二十来天,还不到一个月呢。

  不过可以预见,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晚饭过后,王永康就来了。毕竟他是来拿钱的。

  他来的时候,杨承宇正从麻袋里拿出猎枪。王永康一看到猎枪,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杨承宇,你还真把枪买回来了啊?”他快步走上前,打量着杨承宇手里的“水连珠”猎枪。

  杨承旭也凑了过来,看着杨承宇手里的猎枪问道:“你这猎枪花了多少钱呀?”他很好奇杨承宇到底赚了多少钱,买房子、怀表,还有这猎枪,得花不少钱吧。

  自己出去这么多年,感觉都没杨承宇一个月赚得多,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挫败感,郁闷得很。

  “连同子弹,一共花了300块。”说着,杨承宇把枪递给王永康。他知道王永康肯定想上手摆弄摆弄。

  “还是你有钱啊,我想买都买不起。”王永康一脸羡慕地接过枪。

  他到现在都没攒够一百块,哪买得起三百块的猎枪呢?

  不过杨承宇现在有猎枪了,以后打猎的收获肯定会越来越多。

  说不定到时候,自己也能攒够钱买把猎枪。

  “承旭哥,你今天刚回来的呀?”王永康一边拉动枪栓,一边看向杨承旭。

  以前他可没少跟杨承旭一起玩,所以看到杨承旭回来,心里挺高兴。

  “对,下午刚到家。你小子现在行啊,都能跟杨承宇进山打猎了。”说着,杨承旭拍了下王永康的肩膀。

  “不进山哪能赚到钱呀,光靠种地能有啥出息。”王永康无奈地说,“你都不知道,村里好多人都想跟着杨承宇进山呢,可惜他们没这个机会。”

  说着,王永康端起枪,瞄准了杨家的围墙,“还是这猎枪好啊,我的那把土铳跟这比起来,啥都不是,真不知道我啥时候能买得起这样的猎枪。”王永康爱不释手地摸着枪。

  他知道最近有不少人也进山了,可啥都没打到,连山鼠都抓不着一只。

  正因为这样,他越发珍惜跟杨承宇进山的机会。现在他就担心杨承宇有了猎枪后,就不带他进山,转而带杨承旭去。

  毕竟有了“水连珠”,杨承宇不缺枪了,再加上杨承旭,人手也够了。

  “应该用不了太久,不过眼下我觉得你还是先把钱攒着娶媳妇吧。”杨承宇微笑着说。

  过段时间,他就不打算带王永康进山了,准备去各村收购东西,然后运到县城去卖。

  要是王永康跟着去打猎,自己很多事就不好办了。

  对于打猎,杨承旭没什么兴趣。他既不喜欢种田,也不喜欢进山。

  只要待在村里,他就觉得难受,起码也得去县城。

  做生意这事,他倒是不反对。以前不是不想,只是一直没机会,也没本钱。

  如今杨承宇说要做生意,他挺支持的。

  “你们俩聊,我去村里转转。”杨承旭想去看看以前的玩伴是不是都变样了。

  “大哥,带我一起去吧。”杨承泽跑了出来,想跟着杨承旭去串门。

  平时家里其他人都不爱串门,就杨承旭爱干这事。

  杨承旭点点头,带上了杨承泽和杨清妍。安晓四和方依婷她们对此没兴趣,更愿意在家认字。

  尤其是安晓四,想着快点赶上进度,好能早点跳级。

  “杨承宇,我们明天进山打猎不?”王永康兴奋地问。毕竟杨承宇刚买了新猎枪,正是进山打猎的好时候。

  距离上次进山,又过去三天了。这三天,他每天都去河里抓甲鱼,就抓到一只,收获太少了。他还是想多赚点钱,早点娶上媳妇,买把猎枪。

  “明天我得在家拆房子,后天去吧。”杨承宇给出了时间。

  “行,那我明天过来帮忙。”王永康豪爽地说。只有房子拆了,杨承宇后天就没借口不进山了。

  “现在就跟我去拆墙吧,别等明天了。”杨承宇咧嘴一笑,拿回自己的猎枪。

  拆房子对杨承宇来说不算难,毕竟他力气大。这会儿,他打算把房子的土墙都推倒,这样明天直接把土墙运走就行。

  房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晚上也没人住。杨建国和程千兰还在方家整理东西,杨家的旧房子空着。

  这房子是茅草屋,用的木梁质量也不咋地,弄断了也无妨。

  杨承宇带着王永康绕着房子走了一圈,挑了一面墙。

  这面墙已经有不少裂缝,应该是最容易推倒的。

  “就咱俩,能行吗?”王永康看了眼杨承宇。

  他知道杨承宇力气大,但推倒一面墙,他觉得俩人恐怕不够,怎么着也得七八个人才行。

  “试试呗,不行再说。”杨承宇伸出双手贴在墙面上。这土墙被雨水泡过,还是杨承宇爷爷那一辈盖的,不太结实。

  “我数一二三,然后一起使劲推。”杨承宇对王永康说道。

  王永康点点头,双手贴在墙上,找了个便于发力的姿势。

  “一二三,推!”

  话音刚落,杨承宇猛地发力。

  “砰!”

  半面墙直接被杨承宇和王永康推倒,砸进了屋里。

  “真推倒了?”王永康有点不敢相信。

  “嗯,这面墙裂缝多,还被雨水侵蚀了。”杨承宇解释了一句。当然,这和他的大力气肯定也有关系。

  因为动静较大,杨建国和程千兰赶忙跑出来查看,隔壁邻居们也纷纷过来了。

  “杨承宇,永康,你们俩把墙推倒啦?”杨建国站在自家房间门口,就看到半面墙倒了。

  “嗯,我们就想试试看,没想到还真推倒了。”杨承宇解释道。

  “那我去喊几个人来帮忙,倒了这半面,后面的就好推了。”说着,杨建国准备去喊人。

  结果,还没出门,就有几个人走进来了。

  “建国,你们家在推墙啊,动静这么大?”王民德问道。

  他知道杨家要推倒房子重盖,所以猜测是在连夜推墙。

  “是啊,杨承宇和你家永康推倒了半面墙,开了个好头,我正想去找你们帮忙呢。”杨建国乐呵呵地说。

  想要快点盖起房子,就得拆得快些,最好明天一天就能把东西清理出去,把地基弄好。

  “行啊,我们来搭把手。”说着,王民德挽起袖子。

  其他邻居也纷纷动手,来到另一面墙前。

  总共八个人,一起发力,很轻松就把剩下的半面墙也推倒了。接着,就是其他几面墙。

  前后不过半小时,他们就把房子的土墙都推倒了。

  “盖房子难,推房子还真容易,这么一会儿就推完了。”王民德感慨道。

  土墙虽然倒了,但房梁还在。不过今晚不打算再推了,大家都累得不行,也该休息了。

  而且杨承宇一会儿还要带着杨承旭和沈梦洁去下笼子,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

  等到九点多,杨承旭他们才回到家。到家后,才发现房子的土墙被推倒了。

  “哥,你回来得正好,跟我们去下笼子吧。”说着,杨承宇跨上自行车。

  杨承旭自然没拒绝,他也想知道杨承宇是怎么下笼子,又是怎么做到一天能收获那么多黄鳝和泥鳅的。

  这个时间,村里人大都睡了。他们骑三轮车动静不大,不会吵醒别人。

  没过一会儿,车子就骑出了村子。

  “今天我们去五峰村,五峰村应该还能再收获一波。”说着,杨承宇加快了速度。

  沈梦洁负责照明,杨承宇骑车速度很快。杨承旭抓着车座栏杆,有点担心杨承宇把车骑翻。

  到了五峰村,杨承宇给了杨承旭一把手电筒,告诉他笼子里都放好了诱饵,直接放到水田里就行。

  还指了指黄鳝笼的进鱼口,说明只要让这进鱼口一半没入水中就成,下笼子这活儿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能干。

  他还特意交代,这些田里说不定有甲鱼和草龟,要是遇上了就抓起来,也能卖钱,其中甲鱼一斤能卖八毛。

  杨承旭听了便问:“那既然这样,你怎么不去各村收购呢?”

  杨承宇解释道:“收购的事,得等我们把店铺开起来再说,现在就算收了也不好处理。”

  杨承旭点点头,心里觉得这生意确实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