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物件当中,杨承宇还瞧见了两台柴油发电机。
不得不承认,苗家着实富有,竟能购置这么多值钱玩意儿。
要知道,想弄到这些东西,光有钱可不够。虽说东西数量不算多,但件件都是贵重物品。
此外,杨承宇还找到了一小箱黄金。将所有东西一股脑儿收进储物空间后,他便径直离开了这个地方,随后直接出了县城。
在返程途中,杨承宇从储物空间里取出那辆摩托车。
车里有汽油,他启动车子试了试。这车子确实还不错,不过和日后的摩托车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就拿避震来说,效果就不太理想。
杨承宇骑了没一会儿,约莫十几分钟后,便把摩托车重新收进储物空间,换回了自己的三轮自行车。
毕竟现在还不是暴露这些的时候,也不适合拿出来使用。
杨承宇到家时,外面的围墙已经砌起了半米高。
与此同时,晚饭也已经煮好。他把车子停在院子里,父母已经将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虽说眼下还没有安门,但家里养了两条狗,一般人也不敢来偷车。
“怎么样,以沫到京城了吗?”沈梦洁第一时间来到杨承宇身旁,满脸期待地问道。毕竟今天杨承宇去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电话。
“估计是到了,不过我岳母还没到单位上班,我给她们留了话,后天中午再打个电话过去。”杨承宇解释道。
沈梦洁点了点头,赶忙说道:“先去吃饭吧,晚饭都准备好了。”
“嗯。”杨承宇应了一声,从车上拿下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零食,都是给家人买的。
晚饭后,一家人在院子里闲聊,规划着未来房子的建造。
当听到杨承宇说要像城里房子那样盖浴室和旱厕时,大家都满心期待。
毕竟他们都没在城里住过,要是家里能有浴室和旱厕,肯定会让全村人羡慕不已。
主要是现在抽水马桶不好买,不然杨承宇都打算直接装上抽水马桶了。
时间差不多了,杨承宇便带着沈梦洁去下笼子。虽说第二天不进山打猎了,但黄鳝还是要抓的。
今晚他们得换到另一个村子下笼子,上溪村的黄鳝已经所剩不多了。
杨建国和程千兰昨晚没休息好,今天又忙了一整天,杨承宇便让他们赶紧去休息,下笼子就他和沈梦洁两人。
杨承宇骑着三轮车,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后溪村。到地儿后,两人便开始下笼子,顺便找找甲鱼。
这里的甲鱼还挺多,杨承宇抓了9只,沈梦洁抓了6只。这些甲鱼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十斤,能卖三十几块钱。
即便黄鳝数量不多,今天的收获也相当可观了,这些钱足够买不少红砖。
带着这些甲鱼,杨承宇和沈梦洁骑车回到家中。
到家后,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便各自回房睡觉,毕竟他们凌晨四点多还要起床去收笼子。
到了时间,杨承宇自然而然就醒了。最近经常这个点醒来,他都有些习惯了。醒来后,他便去叫沈梦洁。
两人赶忙赶到后溪村,去收那些黄鳝笼。收笼子的时候,杨承宇还抓到两只草龟,算是意外之喜。
因为之前没人在后溪村抓过黄鳝,所以这次收获颇丰。
趁着天还没亮,杨承宇和沈梦洁拉着黄鳝回到村子。
到村子时,天已微微亮,不少人家已经升起炊烟。
一些村民看到杨承宇骑着三轮车,顿时八卦起来。
“杨承宇,你们一大早出去拉啥呀?”
“就是啊,这些水桶里装的是啥?”
“杨承宇,有啥赚钱门道也给咱指条路呗,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
“对啊承宇哥,带我们一起赚钱吧,我们也想像你们家一样用红砖盖房子。”
杨承宇环顾众人,知道这事儿恐怕瞒不住了。
“就是去抓了些黄鳝,县里有人收黄鳝,一斤三毛钱。”杨承宇说道。
如今村子附近黄鳝已经不多了,大家想抓也不容易。
而且镇上几乎没人收购黄鳝,必须得去县里。
要是靠走路,到县里可得花不少时间。要是数量不多,跑一趟也不划算。
“黄鳝也有人要啊?”
“真的假的,那玩意儿腥味重,咋会有人要?”
“腥味重是你们舍不得放调料,我就用酒糟煮过,可香了,没想到还有人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看向杨承宇的眼神满是羡慕。
毕竟杨家现在越来越富裕,都拉来红砖砌围墙盖房子了。
以前杨家住的可是茅草房,算是村里比较穷的。杨承旭虽然南下打工赚了些钱,但以前大部分都归大队所有,换来的是工分。
这些工分虽说能换成钱和粮食,但杨建国都换成钱存起来了。
大家都觉得杨建国不会动用那些钱,盖房子用的肯定是杨承宇赚的钱。
要是杨承宇知道大家这么想,肯定会告诉他们实情,如今盖房子的钱,确实有杨承旭攒下的一部分。
没那些钱,杨建国和程千兰还真没底气起盖房子的念头。
杨承宇又和村民们聊了几句,便骑车回家了。今天他打算留在家里帮忙,毕竟砌围墙有不少活儿要干,像搅拌砂浆、搬砖之类的。
早饭过后,砌砖师傅来干活了。其实这些活儿杨承宇都会,但他不能表现出来,毕竟现在他没理由会这些。
今天留在家里,就是想跟着师傅学一学,这样以后自己动手砌点东西,家里人也不会怀疑。
如今泥瓦匠可是稀缺工种,在农村请个师傅不容易,大多数师傅都进城干活,因为城里活儿多,赚得多。
所以自己会这些技能最好,随时都能开工。有了这个想法后,杨承宇对砌墙师傅格外热情,不仅给了一包烟,还送了不少糖。
老师傅收了东西,对杨承宇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就耐心解答。
下午,趁着师傅休息,杨承宇上去砌了两行砖。
师傅见状,直说杨承宇有干泥瓦匠的天赋,想收他为徒,还说杨承宇学几个月就能出师。
杨承宇自然婉拒了,毕竟他目的已经达到,怎么可能去干泥瓦匠这种辛苦活儿,而且赚得也不多,除非当包工头、开建筑公司。
只是目前,他还没那个能力。他有自己的计划,不会因这事改变。
不过,有了杨承宇的帮忙,砌围墙的速度快了不少。最多明天再花半天时间,围墙就能砌好,接着就可以盖房子了。
当然,要盖房子,还得先把旧房子推倒,清理干净,没清理好之前,泥瓦匠也派不上用场。接下来的几天,他估计都没时间进山打猎了。
今天杨承宇因为要给丈母娘打电话,所以在家帮忙到九点就去县城了。
去的时候,他带上了一只豪猪,还有那些甲鱼、黄鳝和泥鳅。
沈梦洁也一同前往,杨承宇想带她去转转,顺便和安以沫通个电话。
两人先到镇上,把那只公豪猪卖给了焦飞鹏。豪猪的价格果然和猪獾一样,都是一块钱一斤。
这只豪猪重21斤,卖了21块钱。单价高就是赚钱,是野猪价格的三倍多。
要是野猪也能卖一块钱一斤,杨承宇早就发财了。
杨承宇把一半甲鱼也卖给了焦飞鹏,剩下一半准备拿到县里卖给马玉堂。
从焦飞鹏这儿,杨承宇拿到了63块钱。除掉要分给苗永康的9块钱,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
焦飞鹏见杨承宇数好钱,便递给他一根烟。
“杨承宇,我帮你问了,我那朋友的水连珠要卖260,子弹一发一毛钱。”
杨承宇觉得这个价格还能接受。有了猎枪,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了,进山打猎的机会也会更多。
“东西就在店里,你要是需要,我现在就给你拿。”焦飞鹏直接说道。
“行,我要了,子弹先给我400发。”说着,杨承宇便拿出钱。
一发子弹一毛钱,确实挺便宜,原本他还以为子弹会很贵,这个价格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果然够痛快!”焦飞鹏收下钱,转身去拿水连珠。他用麻布袋装着,这样不容易吓到别人。
虽然现在不禁枪,但拿着枪招摇过市还是会引起他人恐慌。
三百发子弹装在一个小袋子里,拎着还挺沉。这些得让沈梦洁看到,所以杨承宇没打算收进储物空间。
等回家后,还得让家里人和王永康知道,自己花了三百多块买了这支猎枪。
离开焦飞鹏的饭馆后,杨承宇找到了正在等待的沈梦洁。
“袋子里是什么呀?”沈梦洁看到杨承宇拿着麻袋,里面明显装着东西。
她跟着杨承宇打过多次猎,本能地觉得袋子里装的是猎枪。
“猎枪,之前说过的水连珠。”杨承宇咧嘴一笑,把袋子递给沈梦洁。
沈梦洁接过袋子,打开袋口看了一眼。
“多少钱呀?”沈梦洁不禁问道。
“260,加上四百发子弹一共三百块,还算合理,毕竟是老古董了,不过保养得挺好。”杨承宇解释道。
“这还不贵呀,县里的房子才500块呢。”沈梦洁忍不住吐槽。
和那套房子比起来,这把枪确实不便宜。不过,那房子地处偏僻,还是茅草屋,不然也不会这么便宜。
“猎枪可是赚钱的工具,属于生产工具,价格自然高些。”杨承宇解释道。
沈梦洁点了点头,把猎枪放好。
“走吧,我们先去县里。”说着,杨承宇便跨上车,朝着县里骑去。
刚走没多远,就有一个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不得不承认,苗家着实富有,竟能购置这么多值钱玩意儿。
要知道,想弄到这些东西,光有钱可不够。虽说东西数量不算多,但件件都是贵重物品。
此外,杨承宇还找到了一小箱黄金。将所有东西一股脑儿收进储物空间后,他便径直离开了这个地方,随后直接出了县城。
在返程途中,杨承宇从储物空间里取出那辆摩托车。
车里有汽油,他启动车子试了试。这车子确实还不错,不过和日后的摩托车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就拿避震来说,效果就不太理想。
杨承宇骑了没一会儿,约莫十几分钟后,便把摩托车重新收进储物空间,换回了自己的三轮自行车。
毕竟现在还不是暴露这些的时候,也不适合拿出来使用。
杨承宇到家时,外面的围墙已经砌起了半米高。
与此同时,晚饭也已经煮好。他把车子停在院子里,父母已经将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虽说眼下还没有安门,但家里养了两条狗,一般人也不敢来偷车。
“怎么样,以沫到京城了吗?”沈梦洁第一时间来到杨承宇身旁,满脸期待地问道。毕竟今天杨承宇去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打电话。
“估计是到了,不过我岳母还没到单位上班,我给她们留了话,后天中午再打个电话过去。”杨承宇解释道。
沈梦洁点了点头,赶忙说道:“先去吃饭吧,晚饭都准备好了。”
“嗯。”杨承宇应了一声,从车上拿下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零食,都是给家人买的。
晚饭后,一家人在院子里闲聊,规划着未来房子的建造。
当听到杨承宇说要像城里房子那样盖浴室和旱厕时,大家都满心期待。
毕竟他们都没在城里住过,要是家里能有浴室和旱厕,肯定会让全村人羡慕不已。
主要是现在抽水马桶不好买,不然杨承宇都打算直接装上抽水马桶了。
时间差不多了,杨承宇便带着沈梦洁去下笼子。虽说第二天不进山打猎了,但黄鳝还是要抓的。
今晚他们得换到另一个村子下笼子,上溪村的黄鳝已经所剩不多了。
杨建国和程千兰昨晚没休息好,今天又忙了一整天,杨承宇便让他们赶紧去休息,下笼子就他和沈梦洁两人。
杨承宇骑着三轮车,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后溪村。到地儿后,两人便开始下笼子,顺便找找甲鱼。
这里的甲鱼还挺多,杨承宇抓了9只,沈梦洁抓了6只。这些甲鱼加起来差不多有四十斤,能卖三十几块钱。
即便黄鳝数量不多,今天的收获也相当可观了,这些钱足够买不少红砖。
带着这些甲鱼,杨承宇和沈梦洁骑车回到家中。
到家后,两人简单聊了几句便各自回房睡觉,毕竟他们凌晨四点多还要起床去收笼子。
到了时间,杨承宇自然而然就醒了。最近经常这个点醒来,他都有些习惯了。醒来后,他便去叫沈梦洁。
两人赶忙赶到后溪村,去收那些黄鳝笼。收笼子的时候,杨承宇还抓到两只草龟,算是意外之喜。
因为之前没人在后溪村抓过黄鳝,所以这次收获颇丰。
趁着天还没亮,杨承宇和沈梦洁拉着黄鳝回到村子。
到村子时,天已微微亮,不少人家已经升起炊烟。
一些村民看到杨承宇骑着三轮车,顿时八卦起来。
“杨承宇,你们一大早出去拉啥呀?”
“就是啊,这些水桶里装的是啥?”
“杨承宇,有啥赚钱门道也给咱指条路呗,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
“对啊承宇哥,带我们一起赚钱吧,我们也想像你们家一样用红砖盖房子。”
杨承宇环顾众人,知道这事儿恐怕瞒不住了。
“就是去抓了些黄鳝,县里有人收黄鳝,一斤三毛钱。”杨承宇说道。
如今村子附近黄鳝已经不多了,大家想抓也不容易。
而且镇上几乎没人收购黄鳝,必须得去县里。
要是靠走路,到县里可得花不少时间。要是数量不多,跑一趟也不划算。
“黄鳝也有人要啊?”
“真的假的,那玩意儿腥味重,咋会有人要?”
“腥味重是你们舍不得放调料,我就用酒糟煮过,可香了,没想到还有人收。”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看向杨承宇的眼神满是羡慕。
毕竟杨家现在越来越富裕,都拉来红砖砌围墙盖房子了。
以前杨家住的可是茅草房,算是村里比较穷的。杨承旭虽然南下打工赚了些钱,但以前大部分都归大队所有,换来的是工分。
这些工分虽说能换成钱和粮食,但杨建国都换成钱存起来了。
大家都觉得杨建国不会动用那些钱,盖房子用的肯定是杨承宇赚的钱。
要是杨承宇知道大家这么想,肯定会告诉他们实情,如今盖房子的钱,确实有杨承旭攒下的一部分。
没那些钱,杨建国和程千兰还真没底气起盖房子的念头。
杨承宇又和村民们聊了几句,便骑车回家了。今天他打算留在家里帮忙,毕竟砌围墙有不少活儿要干,像搅拌砂浆、搬砖之类的。
早饭过后,砌砖师傅来干活了。其实这些活儿杨承宇都会,但他不能表现出来,毕竟现在他没理由会这些。
今天留在家里,就是想跟着师傅学一学,这样以后自己动手砌点东西,家里人也不会怀疑。
如今泥瓦匠可是稀缺工种,在农村请个师傅不容易,大多数师傅都进城干活,因为城里活儿多,赚得多。
所以自己会这些技能最好,随时都能开工。有了这个想法后,杨承宇对砌墙师傅格外热情,不仅给了一包烟,还送了不少糖。
老师傅收了东西,对杨承宇的各种问题自然也就耐心解答。
下午,趁着师傅休息,杨承宇上去砌了两行砖。
师傅见状,直说杨承宇有干泥瓦匠的天赋,想收他为徒,还说杨承宇学几个月就能出师。
杨承宇自然婉拒了,毕竟他目的已经达到,怎么可能去干泥瓦匠这种辛苦活儿,而且赚得也不多,除非当包工头、开建筑公司。
只是目前,他还没那个能力。他有自己的计划,不会因这事改变。
不过,有了杨承宇的帮忙,砌围墙的速度快了不少。最多明天再花半天时间,围墙就能砌好,接着就可以盖房子了。
当然,要盖房子,还得先把旧房子推倒,清理干净,没清理好之前,泥瓦匠也派不上用场。接下来的几天,他估计都没时间进山打猎了。
今天杨承宇因为要给丈母娘打电话,所以在家帮忙到九点就去县城了。
去的时候,他带上了一只豪猪,还有那些甲鱼、黄鳝和泥鳅。
沈梦洁也一同前往,杨承宇想带她去转转,顺便和安以沫通个电话。
两人先到镇上,把那只公豪猪卖给了焦飞鹏。豪猪的价格果然和猪獾一样,都是一块钱一斤。
这只豪猪重21斤,卖了21块钱。单价高就是赚钱,是野猪价格的三倍多。
要是野猪也能卖一块钱一斤,杨承宇早就发财了。
杨承宇把一半甲鱼也卖给了焦飞鹏,剩下一半准备拿到县里卖给马玉堂。
从焦飞鹏这儿,杨承宇拿到了63块钱。除掉要分给苗永康的9块钱,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
焦飞鹏见杨承宇数好钱,便递给他一根烟。
“杨承宇,我帮你问了,我那朋友的水连珠要卖260,子弹一发一毛钱。”
杨承宇觉得这个价格还能接受。有了猎枪,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了,进山打猎的机会也会更多。
“东西就在店里,你要是需要,我现在就给你拿。”焦飞鹏直接说道。
“行,我要了,子弹先给我400发。”说着,杨承宇便拿出钱。
一发子弹一毛钱,确实挺便宜,原本他还以为子弹会很贵,这个价格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果然够痛快!”焦飞鹏收下钱,转身去拿水连珠。他用麻布袋装着,这样不容易吓到别人。
虽然现在不禁枪,但拿着枪招摇过市还是会引起他人恐慌。
三百发子弹装在一个小袋子里,拎着还挺沉。这些得让沈梦洁看到,所以杨承宇没打算收进储物空间。
等回家后,还得让家里人和王永康知道,自己花了三百多块买了这支猎枪。
离开焦飞鹏的饭馆后,杨承宇找到了正在等待的沈梦洁。
“袋子里是什么呀?”沈梦洁看到杨承宇拿着麻袋,里面明显装着东西。
她跟着杨承宇打过多次猎,本能地觉得袋子里装的是猎枪。
“猎枪,之前说过的水连珠。”杨承宇咧嘴一笑,把袋子递给沈梦洁。
沈梦洁接过袋子,打开袋口看了一眼。
“多少钱呀?”沈梦洁不禁问道。
“260,加上四百发子弹一共三百块,还算合理,毕竟是老古董了,不过保养得挺好。”杨承宇解释道。
“这还不贵呀,县里的房子才500块呢。”沈梦洁忍不住吐槽。
和那套房子比起来,这把枪确实不便宜。不过,那房子地处偏僻,还是茅草屋,不然也不会这么便宜。
“猎枪可是赚钱的工具,属于生产工具,价格自然高些。”杨承宇解释道。
沈梦洁点了点头,把猎枪放好。
“走吧,我们先去县里。”说着,杨承宇便跨上车,朝着县里骑去。
刚走没多远,就有一个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