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亮剑,破城,缔造-《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刁莽、马元超和周瑶在被鞑子克制,迟迟无法摆脱他们后,果断合兵一处。

  随后马元超和周瑶佯攻,助刁莽率先跳出鞑子有意布下的“缠斗泥沼”,攻向怯薛军,而且和赵安打出了配合。

  赵安得知大部分鞑子眼见战场失利,万分果决地弃车保城,快速撤回上都后,也是挺惊讶。

  看来统兵之人将各种情况都给考虑到了,让这些鞑子演练得很彻底!

  只是仗终究是打出来的。

  鞑子们一切唯演练至上,必定是没有灵魂的。

  赵安已经传令诸军,先灭了城外的鞑子。

  他和刁莽一起率领大军,不断堵截怯薛军,不断切割,斩杀甚众。

  追了数十里后,他们已然丢盔弃甲,四处逃散。

  两人又率军掩杀一阵,这才勒兵返回。

  打上漆王烙印的怯薛军仍旧难逃大败。

  当然,确实有可取之处。

  他们并没有像赤尔乎所率的五万怯薛军那样全军覆没,也一度给赵安和赵家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刁莽听了赵安的克敌之法后,瞠目道:“在那种情况下,你竟只带百人快攻?赵百品,你有时候真的很邪!古往今来,恐怕也就只有你敢这么干了!”

  “我知道这很冒险。”

  赵安耸了耸肩道:“但鞑子越是表现得脱胎换骨了,越要将他们打回原形,不然他们会越打越自信!战场之上,信心有多重要,相信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吧?”

  “而且那时赵家军需要一味强心剂,需要重振士气,需要重树战意,无论怎么看,都需要我带着一些精兵强将冲锋陷阵,打出气势来!”

  华夏古史中,项羽在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率领八百骑突围。

  赶到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

  项羽依然带着他们快战,斩将、溃围、刈旗。

  赵安挑选百骑,就是要像他一样击溃鞑子的心理防线。

  后来号令大军只斩杀,不突围,更是将这种哪怕身处绝境也要敢于亮剑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将士。

  怯薛军过于依赖演练,没能及时应对。

  刁莽又增援而至。

  他们哪里还有机会?

  两人回到上都附近,马元超和周瑶也把负责殿后的鞑子给清理得差不多了。

  周瑶看到赵安并无大碍,松了一口气道:“原本上都有十万鞑子兵马,现在估计有十八万左右,只怕更难打。”

  马元超皱眉道:“我真的很好奇,坐镇上都的到底是何人。他对我们太了解了,也让这些鞑子的战力上了一个台阶。若非王爷神勇,咱们恐怕会折损很多兵马。”

  赵安冷声道:“我思来想去,那个八王残余的可能性最大!”

  “你是说漆王?”

  三人都很震惊。

  他们无法想象,漆王兵败开封,七王也都身死的情况下,鞑靼可汗还会重用这位“旧王”……

  “达仁汗也没什么能臣可用了。”

  赵安望向上都道:“漆王又对赵家军最是了解。只要他把对战赵家军的教训总结到位,并且提出克制之法,很有可能打动他。”

  刁莽连忙道:“一个败军之将既然这么找死,那咱们便成全他!赵百品,你说吧,咱们接下来要怎么打?”

  赵安思忖再三道:“稍事休整后,围城,四面猛攻!能攻下一个城门更好,如若不能,也要极限试压,不要再攻三留一!”

  目前城中所有的鞑子都是绕着漆王转。

  他是可以通过演练让军民同守,给赵家军增加攻城的难度。

  但是城中军民多达几十万,可不是每个人都要与城共存亡。

  守得顺了,他们还能勠力同心。

  一旦岌岌可危,赵家军又摆出屠城的阵势来,那么他们内部必然会出现裂痕。

  尤其是鞑子在城外大战中已经落败的情况下,质疑漆王的声音势必会快速增加。

  只要质疑他的超过支持他的,那便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求生力量。

  那时漆王将很难阻拦!

  三将也都看出了赵安的用意,立即去准备。

  半个时辰后,赵家军再次将上都给围得水泄不通。

  赵家军的将士架设壕桥通过护城河,四面齐攻。

  一个个巨大的石弹被配重式投石机高高抛起。

  一支支粗长的弩箭经床弩射出,密集如雨地窜向城楼。

  震天雷和轰天雷掺杂其中,遍地开花。

  将士们在它们的掩护下,攻到城墙下,顺着云梯往上爬。

  与此同时,硕大的攻城锤被推到城门前,由兵卒们推动反复撞击。

  他们也没有一味蛮撞,而是辅以轰天雷炸门。

  每次炸时,整个城门都会给人一种摇摇欲坠之感。

  这给鞑子造成的心理冲击相当大。

  另外,一个个比城墙还高的攻城塔不断迫近城墙。

  藏在其中的赵家军箭矢齐发,还准备好了吊桥,随时都有直接冲上城墙的可能。

  守城的鞑子都感觉到赵家军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已经不是以一当十了,而是恨不得以一当百,一往无前。

  赵安的到来和打败怯薛军以后,对于士气的提升,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只是他们连最极端的情况都演练过,也做好了和赵家军打巷战的准备,所以一直在拿人填。

  哪儿出现“险情”,便会立即有众多鞑子涌过去,全力修补或者填补城墙,绝不让豁口进一步扩大。

  漆王一直都站在城墙上督战。

  赵安能够打败怯薛军让他颇为意外。

  但他在演练时,完全把赵安当作中原的伪神来看待的。

  所有的可能都在他的考虑之中。

  达仁汗给他下达的旨意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上都。

  怯薛军败了又如何?

  损兵折将又如何?

  城中尚有十八万兵马,又有那么多百姓!

  粮草支撑数月并无问题。

  赵安的“神兵利器”就是再多,也终有枯竭的时候。

  只要军民都闷着头死守,上都便不会被攻破。

  何况撑上几日,必有鞑靼兵马前来增援。

  赵家军的攻势会被再次打乱。

  到时他们的士气还能像现在这样吗?

  时间拖得越久,对于上都而言肯定是越有利的。

  这可以参照“洛京之围”。

  如果当初萧宁没有带着城中的兵马和百姓固守那么长时间,赵安很难夺取关中、解了洛京之围,又拿下了虎牢关。

  他更想让上都之围按照这种方式发展下去。

  说不定鞑靼可以趁机夺回龙庭、金山、燕然山、大湖盆地、乌梁海,甚至是塞北十六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赵家军持续猛攻了三天后,上都的东门在连撞带炸之下,已经残破不堪。

  鞑靼兵马为了封堵此门,死伤近万。

  而早在第一天傍晚时,刁莽便效仿赵安,带一队悍卒,通过云梯完成了先登。

  虽说最终没能在城墙之上站稳脚跟,却是再次鼓舞了士气。

  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赵家军频繁登上四面城墙。

  而且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鞑靼守军已经完全是顾此失彼的状态了。

  “报!”

  一个斥候神色慌张地跑到漆王面前道:“那刁莽又一次亲自率兵攻上东城楼,守城的将士们迟迟未能击退他们!”

  “又是他!”

  漆王怒声道:“立即调集一万精兵前去增援,务必将刁莽给本王杀了,或者赶下去!”

  斥候刚走,几个浑身是血的万骑长赶来道:“王爷,如今东门已如人间炼狱,这么下去,真不知道要死多少将士!”

  “那又如何?”

  漆王眉头都没有皱一下道:“如此猛烈的攻击,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三天已是赵家军的极限!你们只要守住了今天,赵家军必败。”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城在人在,城失人亡!都这个时候了,城中的所有人都不该有其他的心思,死守才是唯一的活路!”

  “……”

  几个万骑长欲言又止,最终讪讪地离开了。

  残阳如血。

  赵家军上下都很累。

  赵安看着尸体堆积如山的东门,扭头对马元超道:“入夜后继续猛攻!这是一场强度极高的攻防之战,但同时也是双方意志力的较量。”

  “这个时候谁先松口气,谁就会功亏一篑!接下来我会亲自带兵攻打东门,你督促大军,保持这等攻势!”

  马元超点头道:“末将这就去办!”

  “杀啊!”

  赵安亲战东门后,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赵家军砍杀的鞑子骤增。

  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有机会攻入城中的。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而是在耐心等待。

  一个时辰后,好消息传来。

  赵家军又在一面城墙上站稳脚跟。

  赵安没有犹豫,果断道:“兄弟们,随本王攻入城中!他们若要巷战,那咱们就奉陪到底!”

  “遵命!”

  追随他的将士皆是抖擞精神,不知疲倦地搏杀着,血拼着。

  没过多久,他们正式攻入东门。

  面对围堵而来的大量鞑子兵马,没有一人退缩,都是跟着赵安怒吼着往前冲。

  仅是一炷香的功夫,倒在城中的鞑子便不知凡几。

  一众万骑长和千骑长终是扛不住了,一同面见漆王道:“王爷,赵安已经率军攻入城中了,还有两面,也有赵家军从城墙之上涌入,再不突围,城中数十万人都要葬身于此了!”

  “你们不率军大战,却都跑到本王这里来,是要造反吗?”

  漆王厉声道:“本王早就说了,他们攻入城中,那便巷战!只要还有一个鞑靼人站着,他们便别想夺取上都!你们如果连这点气魄都拿不出来,又如何打得过赵家军?”

  “王爷!”

  一个万骑长声泪俱下道:“上都固然重要,可当前分明守不住了,兄弟们也全都尽力了,现在满城惊慌,你真要让那么多军民为你的那点可怜的执念陪葬吗?”

  “你说什么?”

  漆王勃然大怒道:“胆敢乱我军心,来人了,把他拖下去斩了!”

  过了一会儿,没有一个兵卒上前。

  那些万骑长和千骑长倒是一起前逼了。

  用意不言自明。

  “你们……”

  漆王苦笑道:“你们可知自己在干什么?我们已经折损了那么多兵马,也许撑过今晚便能逆转局势……”

  “闭嘴!”

  一个万骑长失控大吼道:“你也说是‘也许’了。我们曾经多么相信你,但你带给了我们什么?只有伤亡!所谓的演练,不过是你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你的勇谋和赵安相差甚远,根本不是总结教训便能弥补的。漆王,我们求求你放过自己,也放过我们和数十万无辜的百姓吧!”

  其他人皆是附和道:“漆王,请准我等突围!”

  “罢了……”

  漆王沉默良久,笑得比哭还难看道:“本王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自己人。本王不如赵安,你们比之刁莽、马元超等人又如何?甚至连赵安那婆娘都比不了!”

  “既然你们执意如此,那么本王便成全你们,独自留守上都!记得告诉大汗,本王尽力了!”

  “你……好自为之!”

  得偿所愿后,众将扭头就走,只撂下一句让漆王心凉透顶的话。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道让他不寒而栗的身影出现在他身旁。

  望着密密麻麻往北逃的鞑靼兵马和百姓,漆王头也没转道:“果然不出本王所料,你猛攻了那么长时间,就是逼他们向本王发难!”

  “现如今他们疲于奔命,你也没有将他们给困在城中,而是派兵追着他们打!这是代价最小,战果却最喜人的毒招啊!本王还是败给你了!”

  赵安冷笑道:“听说你为了再与本王对战,不惜自毁容貌,自断一臂。相比其他七王,你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奈何还是你棋高一着!”

  漆王仰天大笑道:“不瞒你说,琢磨你的时间久了,本王愈发觉得你深不可测,乃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也就更想战胜你。”

  “谁能想到,本王自残才换来的机会,最终却证明你是不可战胜的,最起码本王难以战胜,这着实可笑!”

  赵安风淡云轻道:“原因很简单,本王在创造经验,你在总结教训,从一开始你便落了下乘!”

  “???”

  漆王盯着他看了许久,哭笑不得道:“多谢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愿来生,我来做前者!”

  说着,他毅然站上了城头,随后纵身一跳。

  鞑靼八王,彻底落幕。

  赵安望着雄伟挺拔的上都,忽然想起了赵家屯。

  那年,赵家屯被屠。

  如今,鞑子的陪都已经被他攻破!

  从此世上不会再有什么上都,有的只是定北军驻扎的“定北城”。

  它不再那么特殊。

  但对于中原百姓而言,却胜过一切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