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拿下龙庭,达仁汗老娘都被俘了-《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风在吼,马在啸,雪在飘。

  血屠卫就像是草原之上的一道幽灵,以最快的速度冲出了大雪的笼罩,然后继续提速。

  时间紧迫。

  鞑靼和西戎给了赵安一个月的时间。

  为了稳住和麻痹他们,赵安已经在明面上做出了一些“让步”,也授意杨无咎派人就割让西北事宜和西戎讨价还价了。

  不过赶到朔方和前期的筹备已经花费了一些时日。

  给他长途奔袭的时间是不到半个月的。

  骑兵常规行军,每日可行一百到两百里。

  双马轮换,轻装急行军的话,每日可达两三百里。

  值得一提的是,赵安在前世读书时看到过极限案例。

  蒙古骑兵曾创下单日疾驰四百里的记录。

  这是极为夸张的,也注定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赵安此番虽然带足了战马,但考虑到现在是隆冬,气候条件摆在这呢,也要穿过一段戈壁,势必会影响行军的速度。

  所以他的要求是战马多轮换,每日要保证行驶一百多里。

  天气好,又是草原的话,那就尽可能加快速度。

  否则慢一些也无妨。

  奔袭只是过程。

  夺城才是目的。

  而这种程度的奔袭,战马损耗是必然的。

  现在每人五匹战马,到达燕然山一带,若是尚有一匹可骑可战,那便足矣。

  不过血屠卫的八千壮士注定是要血战的,途中不宜累出问题,不然肯定会影响战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

  赵安的世界里好像只剩下“狂奔”。

  他见过了戈壁的荒凉,草原的枯寂,还有一些龟缩取暖的小部族。

  一直都是能绕开就绕开,没有节外生枝。

  这些似乎都成了“狂奔”之外的点缀和插曲。

  毋庸置疑,很累人。

  八千壮士的斗志却是越来越高昂。

  如果世人知道了,必定会大跌眼镜。

  血屠卫的全都不是人啊……

  十二天后。

  赵安掐指一算,距离龙庭还有两三百里的样子。

  他也不是太着急了,刻意多留时间让血屠卫休整。

  一队前出的精兵返回来,兴高采烈道:“王爷,大喜啊!我们在北面百里处发现了一路兵马,可以确认是鞑靼招募的新兵,正在操练。”

  赵安连忙道:“有多少人?”

  “五万左右!这里距离龙庭不远,他们很有可能是鞑靼储君招募的新兵,特意在这寒冬腊月里拉出来操练的,倒是够卖力!那鞑靼储君说不定就在其中!我们怕打草惊蛇,没敢太靠近。”

  “做得好。”

  赵安不由地勾起了嘴角。

  鞑靼的储君乃是达仁汗的嫡长子,名叫脱脱。

  这么多年来,既不显山,也不露水,却得到鞑靼朝野的一致称赞。

  原因无他。

  踏实肯干,又懂得遮掩锋芒。

  达仁汗对这儿子也是非常满意,常对人说,百年以后,此子可为守成之主,能够守住他缔造的千古帝国!

  这次要是能把此子给俘了,达仁汗想必会发疯吧?

  而且龙庭虽是行宫,其实也是一座围绕着行宫打造的巨大城池。

  它并没有叫“龙城”,还是换作龙庭,彰显其独特的地位。

  这种城池一般城高墙固,哪怕是新兵协助一些老兵在防守,那也不好打。

  现在好了,新兵都被拉出来了。

  只要灭了他们,那么夺得龙庭将易如反掌。

  赵安抬头望了望天,乌云翻滚。

  看来又要下起鹅毛大雪了。

  他离开鸡鹿塞时是一场大雪,如今快到龙庭了又将是一场大雪。

  倒也有趣。

  “兄弟们,抓紧休整,一旦下雪,咱们便宰了那些新兵,再一鼓作气拿下龙庭!”

  “是!”

  赵安吩咐下去后,精兵们也都知道机会来了,立马做准备。

  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两路人马前去查探。

  入夜后,北风呼啸。

  赵安带着血屠卫栖身山坳里避风。

  结果风刮了一夜,雪却没有下下来。

  他们都急了,嚷嚷道:“王爷,咱们直接杀去吧,都是些新兵,还不是说宰就宰?”

  “再等等!”

  赵安四处观察了一番,抹了下鼻子道:“你们继续休整,若是今夜还没下雪,那咱们就发动夜袭!”

  直接打是没问题。

  但他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这些新兵。

  偷袭无疑最合适。

  时间仿佛突然变慢了。

  血屠卫的精兵们一熬再熬,总算熬到了傍晚时分。

  令他们狂喜的是天空飘起了雪花,似乎还有越下越大之势。

  他们急吼吼地道:“王爷,现在可以开干了吧?”

  赵安笑了笑道:“咱们和那帮新兵的大营相距百里呢,咱们这里下了,那里未必会下!”

  “啊???”

  “哈哈哈,好了,本王也只是说出了一种可能罢了。看风向和云来的方向,他们那应该也在下!传令,出发!”

  血屠卫动如惊雷,兵锋直指西北。

  雪花好像是在开玩笑。

  上半夜一直都是下下停停的。

  还曾有一个时辰完全没下。

  精兵们都佛了。

  管他下不下,怎么下,今晚必须要把鞑子大营给端了。

  下半夜。

  雪越来越大。

  鞑子大营黑漆漆的寂静一片。

  新兵们都是瑟瑟发抖,报团取暖。

  本来还有一些表现欠佳的被脱脱给罚到大营外值守的,后来终是他于心不忍,让他们统统回营了。

  他是忧国忧民到睡不着觉。

  虽然说左贤王已经力挽狂澜了,但赵安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后续的走向如何,谁也说不准。

  而且赵安起势太快了,手段也是独树一帜。

  他一直都在反复琢磨,学习。

  特别是办《京报》,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待时机成熟,他也想在鞑靼推出这玩意。

  迷迷糊糊的感觉好像天都快亮了,他才睡觉。

  然而,没过多久,大营内外忽然喊杀冲天。

  他还以为是在做噩梦呢,没有当回事。

  很快,一个万骑长冲进大帐道:“不好了,赵安!赵安打来了!”

  “赵安!!!”

  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脱脱。

  他噌得一下下了榻,冲出大帐,看到四处都是火,四处都是骑兵在大肆砍杀。

  而他的五万兵马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这……怎么可能!”

  脱脱狠狠地扇了自己几巴掌,确认自己是醒着的,欲哭无泪道:“这里距离洛京那么远,赵安怎么会打到这里?”

  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

  都在疲于保命呢!

  他们甚至连想的时间都没有……

  “这很有可能是血屠卫,快走!我们来殿后!”

  两个被砍伤的万骑长一起牵着马跑来,催促脱脱上马。

  脱脱感觉自己就像是梦游一般,不由自主地上了马,随后又魂不守舍地逃离,再然后还是被堵截了。

  看清领兵之人的面孔后,他吓得浑身直打哆嗦。

  “你见过本王的画像?”

  赵安留意到他的表情后,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拽出几张纸道:“巧了,本王在离开洛京时,也特意看了你们的画像,上到你祖母,下到你妻儿,都有。”

  “本王听一个求饶的鞑子说,不仅你在龙庭,你的祖母、娘亲,妻儿,三个弟弟,还有不少皇亲国戚,以及左贤王的幼子都在。本王这是一不小心端掉了半个鞑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