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轮齐射后,只摧毁了51辆M60,而不是全歼?”
谢威听完后,有些失望。
看来,150远火的范围打击还是有问题,至少没有真正做到完全覆盖。
“其实已经算全歼了……有落在后方的M60辆坦克在火箭弹落下的瞬间就往后撤退,脱离了火箭炮的覆盖范围,但凡进入的,车组成员全部都被高爆炸弹爆炸测试的冲击波震死,死状极其凄惨……”
阿卜杜拉一脸戚戚然。
他没有去前线亲自看到惨状,不过却看到了照片跟情况汇报的描述。
“随着两个巴顿火箭炮营的覆灭,青年军官团联系第9装甲师后,坦克营跟装甲营快速突击,波斯第88师已经做好了准备,双方在那一区域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两天……最终,敌第88师除了三十多辆坦克逃脱,其余坦克全部被摧毁或俘获;16架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被防空营摧毁8架……而青年军官团跟第九装甲师也损失惨重,尤其是第9装甲师,损失坦克超过150辆……”
对于双方的损失,谢威并不关注。
通过对方的介绍他算是松了一口气:霍维泽行动虽然比历史晚了一个月,双方兵力也出现了变化,可依然跟历史上一样,伊拉克方面并没有完全碾压进攻部队。
青年军官团贪功冒进,第9装甲师抢攻,第三装甲师的T-62坦克旅截断敌人退路;第88装甲师被包围后撤退无望展开反击……
双方在数十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追逐,依然混乱无比。
这或许也是双方损失比历史上更高的原因。
历史上,波斯第88装甲师损失坦克超过200辆,随后撤退,并没有损失太多装甲车、反坦克炮等装备;伊拉克方面本来没有T-72参战,这次不仅参战了,还损失几乎半个营的T-72。
在阿卜杜拉介绍后,他立即问道:“青年军官团损失多少?”
“一个营35辆装甲车,只剩下4辆;T-72坦克营,被摧毁17辆,还有9辆有不同程度受损,完好的只剩下9辆,155榴弹炮营,重炮全部被空降到后方的波斯第55伞兵旅摧毁……”
谢威彻底松了那口气。
自己这只蝴蝶,无论如何煽动翅膀,在历史巨大的惯性下,只能略微改变过程,无法改变历史结局。
“不对啊,T-72比T-62先进很多,虽然属于T-64的简化版,但是在火力跟防御力上都有显著提升。”
谢威知道T-72的毛病——一旦被击穿炮塔装甲,高温金属溅射流很容易击穿乘员舱跟弹药舱之间的隔板,从而产生殉爆。
问题是,波斯人的M60巴顿在一开始就被全歼了。
“武装直升机!这是你当初提醒伊扎克的……”
“我没有!”
谢威坚决否认。
当初探讨的,怎么就变成提醒了?
MMP!
狗曰害自己是不遗余力啊,再买装备不收他们高价都没有天理了。
“呃……”
阿卜杜拉不明白谢威对他自己的功劳为什么如此拒绝。
“直升机最大的威胁就是武装直升机,在双方混战时,对方的武装直升机出现在空中,所有损失的T-72全部都是被AH-1打爆的,还是后来伊扎克把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调上来,才改变战局……”
谢威叹了口气。
这些,在伊拉克的中国观察员,应该会反馈回来吧。
部队要是能早点放弃大炮兵思想,能节约很多经费投入到研发中。
“谢,我这如此来,不只是希望贵方加快远程火箭炮交付,还需要更先进的防空武器,同时增加一批HDH-1单兵火箭筒,也希望能看到订购的坦克,如果合适,我们会加大采购力度。”
阿卜杜拉是充分分析了谢威性格的。
说其他的都白搭。
谈生意、谈钱,就好说了。
“WZ-122坦克目前正在进行测试,虽然目前表现出的火力、装甲防护跟动力都达到了预期,不过还有很多测试没做。”
说到坦克,谢威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项目依然是WZ-122,实际上研发的,已经远超96式,接近99坦克的性能。
从祝老总等团队到来后,就一直在夜以继日地研究。
少了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工业配套也没有跟上,哪怕有谢威开挂,拿出一些设计方案,甚至把多层复合装甲材料跟强度更高的炮钢材料配方提供,要进入生产环节,所需的工作也不少。
谢威又没办法具体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除了理论方向跟技术理论,他所能产生的作用,不会比学校的研究生强多少。
“已经有样车了?能不能像之前火箭炮系统一样,先提供几辆试验样车给我们,让我们的部队进行种子教官训练?”
当初订购中国的尚未研制出来的坦克,是为了筹齐资金。
现在战场上T-72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T-72已经是目前伊拉克能买到的最先进坦克,尤其是125毫米的主炮,一开始非常让整个伊拉克部队兴奋。
这次霍维泽之战却让他们看到了T-72的缺陷:只要被击穿,直接飞炮塔。
“青年军官团这次的实战证明T-72的性能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特别是遇到空中威胁……”
阿卜杜拉强调着。
张鸣秋看向谢威,琢磨着谢威会如何回答。
“将军,正好刚开发出一款伴随装甲部队作战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
阿卜杜拉无语地看着谢威:自己跟他谈坦克问题,他却说防空系统?
从苏联购买的萨姆-9作为伴随防空导弹系统,基本上已经足够。
4500米的作战高度、最大7000米的射程以及最快2马赫的速度,对中低空目标也勉强能胜任了。霍维泽战役后,伊扎克已经向共和国卫队司令提出抽调几部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5公里的萨姆-6空空导弹跟萨姆-4组成混编防空营,用以应对速度更快、飞行高度更高的战机攻击。
他来,根本就没有打算询问防空导弹系统。
中国的强的是陆军,大力发展的也是陆军装备,这次的火箭炮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从对方的眼中,谢威看出了他的想法。
倒也没有再继续推销。
伊拉克人的钱,不是那么好骗啊。
现在刚开打,手里握着几百亿外汇的傻大木确实瞧不上落后的武器。
恰恰中国武器在这年头就是落后的代表。
中午,张鸣秋在北方大厦宴请对方;刘德宝则是在另外一层楼宴请波斯人,双方并没有接触到。
“有什么想法?”
回去的路上,谢威问谢柔。
张鸣秋一脸意外地看着谢威,不解他问谢柔想法干什么。
“打仗打的是钱……武器越先进,获得胜利的可能性越高。”
谢柔的回答更让张鸣秋意外。
兄妹俩都不能按照常人的想法去度量。
“这只是一方面……没有自己研制先进武器、生产武器的能力,只能靠买。即使买,又能买到什么先进的呢?T-72,苏联自己使用的肯定比傻大木买到的更好!”
谢威平静地说道。
他是根本不提,苏联自己使用的T-72一旦被击穿装甲,同样无法逃脱飞炮塔的命运,这是设计上的缺陷。
“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有机会出国去学习先进技术,学成后归来,报效国家!”
“……”
谢威无语地看着谢柔,谢柔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
“出国不行!”
跟之前不同,谢威这次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说,一旦谢柔离开,接触的人多了,本就迫切想出国,见到身边人都出国后,这想法会更迫切。
“谢柔啊,钱老他们回国的历程,你已经知道了……我给你讲讲为什么我这么反对你出国吧……”
谢威把原本那个世界在美国被“意外”去世的顶级科学家编成故事给谢柔讲了,同时以目前西方间谍机构相互对对方的顶级科学家展开暗杀的行动讲了。
“你不会是为了阻止我出国编的吧?不是说科学无国界?”
谢柔听完,根本不相信。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你如果展露了天赋,那些顶级科学肯定愿意传授你知识,高端实验室也会对你开放……他们可能不会有什么想法,只希望你能在相关领域做出更大的成就,但是你留学的国家政府呢?”
谢威一脸无奈地解释,他就知道解释起来很困难。
出国留学,已经成为风口了。
西方比中国先进太多,这是所有人的贡献。
“其实,不出国也不是学不到东西……咱们国内有很多顶级专家都没有出国留学经历,但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比留学归来的大佬们差。”
张鸣秋也清楚,谢柔无论到哪里,都会很快被发现天赋。
数学学习能力堪称恐怖。
能口算微积分、脑海中建立复杂数学模型的人,堪比人形超级计算机。
“于敏?”
谢威脱口而出。
刚问出口,就意识到了问题:于老的名字,要等到88年才会少量解禁,绝大部分史料跟经历都没有公开。
“那是谁?”
谢柔来了兴趣。
能让哥哥带着惊呼跟激动的语气,这人肯定很厉害。
张鸣秋看着谢威,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谢威肯定知道那些人,也不知道当年那一群老家伙都有谁,整天聊天都不保密么?
要不然,他没法理解谢威的消息来源。
“氢弹之父……”
谢威见张鸣秋没有反对,看了看前面的司机,一直等回到学校,才带着谢柔去了张鸣秋的办公室,告诉了他氢弹之父的学习经历。
他觉得谢柔有出国想法的就是当初给她讲了钱老的学习经历。
当然,他也不敢多讲。
“这么厉害啊!”
谢柔瞪大了眼睛,“我一直都以为,国外才掌握着最先进的理论技术……”
“大部分理论技术,都是国外掌握着的,我们连论文都看不到……你觉得如果你出去后,发表世界前沿科技论文,你觉得国内能看到?你想要带着先进的前沿技术回来建设国家,尤其是能改变这一领域的国际格局,你所在的国家会同意?”
谢威一连串的问题,让谢柔懵了。
她根本就没想过这里面有如此多的弯弯绕。
“当年钱老归国,从48年解放军胜利在望时就开始准备,一直到49年美国才批准他辞去空军科学咨询团;同年秋,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才辞去……在打包好行李准备回来,行李直接被扣押,甚至污蔑钱老企图携带‘机密资料’出境。随后又被莫须有罪名逮捕、监视居住等……一直到55年,周总理做出指示、王炳南大使拿出钱老写的信当众宣读,才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钱老归国……归国过程中,钱老一直都没下船……”
谢威把钱老归国的艰难而又曲折历程,详细地讲给了谢柔,“你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下星期就去数研所报道吧。等你从数研所学学成,依然坚持出国,我不反对……”
“啊?”
现在轮到张鸣秋急了。
谢威咱们突然态度大转变?
连谢柔都惊讶无比,“我会认真考虑的。”
随后,谢柔就起身离开,要离开,有不少工作需要交接。
“你认真的?”
“那不然呢?不是你说让我跟她讲道理么?”
“我……”
张鸣秋欲哭无泪。
他只是不想看到兄妹两为了这事情闹别扭而已。
“她出不去。数研所学了数学后,我会请龙领导跟梁红斌教授他们推荐谢柔去跟钱老学习,如果钱老没时间带,就跟孙副部长学习……”
出去?
没可能的。
这么多大佬,哪里还用出国去学习?
要是谢柔感兴趣的是其他专业领域,在国内,还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老师,而航空航天跟数学、工程力学等领域,国内有着众多的世界级泰斗。
国外谢柔遇到的老师,能跟国内的泰斗比?
“你……”
张鸣秋嘴角接连抽搐,“之前小袁说你阴险得很,我一直都不相信。你只是不要脸而已,没想到,你连自己亲妹妹都如此算计……”
“承蒙夸奖。”
谢威毫不在意张校长对自己的夸奖。
不过此刻他算是明白当初总觉得袁振越怕自己的感觉没错,也知道了袁振越怕自己的原因。
只能说,袁振越想多了。
“要不这样,怎么阻止她出国?”
“也是。”
“对了,袁振越现在在后勤处吧?”
谢威想起袁振越,觉得这家伙挺不错的。
“怎么?你不会准备打击报复吧?我可给你说,小袁现在是看到你都躲着走……”
张鸣秋暗自后悔,不应该在这时候提起袁振越的。
“把袁振越调到校企办担任副主任吧,另外,也把蓉城的罗诚也调回来,狗曰的,大家都在学校里忙得不行,他倒好,整天在蓉城游山玩水的……”
“……”
张鸣秋嘴巴略微张开,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谢威明明都是好意,怎么说出来的话就这么让人不待见呢?
谢威听完后,有些失望。
看来,150远火的范围打击还是有问题,至少没有真正做到完全覆盖。
“其实已经算全歼了……有落在后方的M60辆坦克在火箭弹落下的瞬间就往后撤退,脱离了火箭炮的覆盖范围,但凡进入的,车组成员全部都被高爆炸弹爆炸测试的冲击波震死,死状极其凄惨……”
阿卜杜拉一脸戚戚然。
他没有去前线亲自看到惨状,不过却看到了照片跟情况汇报的描述。
“随着两个巴顿火箭炮营的覆灭,青年军官团联系第9装甲师后,坦克营跟装甲营快速突击,波斯第88师已经做好了准备,双方在那一区域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两天……最终,敌第88师除了三十多辆坦克逃脱,其余坦克全部被摧毁或俘获;16架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被防空营摧毁8架……而青年军官团跟第九装甲师也损失惨重,尤其是第9装甲师,损失坦克超过150辆……”
对于双方的损失,谢威并不关注。
通过对方的介绍他算是松了一口气:霍维泽行动虽然比历史晚了一个月,双方兵力也出现了变化,可依然跟历史上一样,伊拉克方面并没有完全碾压进攻部队。
青年军官团贪功冒进,第9装甲师抢攻,第三装甲师的T-62坦克旅截断敌人退路;第88装甲师被包围后撤退无望展开反击……
双方在数十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追逐,依然混乱无比。
这或许也是双方损失比历史上更高的原因。
历史上,波斯第88装甲师损失坦克超过200辆,随后撤退,并没有损失太多装甲车、反坦克炮等装备;伊拉克方面本来没有T-72参战,这次不仅参战了,还损失几乎半个营的T-72。
在阿卜杜拉介绍后,他立即问道:“青年军官团损失多少?”
“一个营35辆装甲车,只剩下4辆;T-72坦克营,被摧毁17辆,还有9辆有不同程度受损,完好的只剩下9辆,155榴弹炮营,重炮全部被空降到后方的波斯第55伞兵旅摧毁……”
谢威彻底松了那口气。
自己这只蝴蝶,无论如何煽动翅膀,在历史巨大的惯性下,只能略微改变过程,无法改变历史结局。
“不对啊,T-72比T-62先进很多,虽然属于T-64的简化版,但是在火力跟防御力上都有显著提升。”
谢威知道T-72的毛病——一旦被击穿炮塔装甲,高温金属溅射流很容易击穿乘员舱跟弹药舱之间的隔板,从而产生殉爆。
问题是,波斯人的M60巴顿在一开始就被全歼了。
“武装直升机!这是你当初提醒伊扎克的……”
“我没有!”
谢威坚决否认。
当初探讨的,怎么就变成提醒了?
MMP!
狗曰害自己是不遗余力啊,再买装备不收他们高价都没有天理了。
“呃……”
阿卜杜拉不明白谢威对他自己的功劳为什么如此拒绝。
“直升机最大的威胁就是武装直升机,在双方混战时,对方的武装直升机出现在空中,所有损失的T-72全部都是被AH-1打爆的,还是后来伊扎克把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调上来,才改变战局……”
谢威叹了口气。
这些,在伊拉克的中国观察员,应该会反馈回来吧。
部队要是能早点放弃大炮兵思想,能节约很多经费投入到研发中。
“谢,我这如此来,不只是希望贵方加快远程火箭炮交付,还需要更先进的防空武器,同时增加一批HDH-1单兵火箭筒,也希望能看到订购的坦克,如果合适,我们会加大采购力度。”
阿卜杜拉是充分分析了谢威性格的。
说其他的都白搭。
谈生意、谈钱,就好说了。
“WZ-122坦克目前正在进行测试,虽然目前表现出的火力、装甲防护跟动力都达到了预期,不过还有很多测试没做。”
说到坦克,谢威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项目依然是WZ-122,实际上研发的,已经远超96式,接近99坦克的性能。
从祝老总等团队到来后,就一直在夜以继日地研究。
少了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工业配套也没有跟上,哪怕有谢威开挂,拿出一些设计方案,甚至把多层复合装甲材料跟强度更高的炮钢材料配方提供,要进入生产环节,所需的工作也不少。
谢威又没办法具体参与到这些项目中去,除了理论方向跟技术理论,他所能产生的作用,不会比学校的研究生强多少。
“已经有样车了?能不能像之前火箭炮系统一样,先提供几辆试验样车给我们,让我们的部队进行种子教官训练?”
当初订购中国的尚未研制出来的坦克,是为了筹齐资金。
现在战场上T-72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T-72已经是目前伊拉克能买到的最先进坦克,尤其是125毫米的主炮,一开始非常让整个伊拉克部队兴奋。
这次霍维泽之战却让他们看到了T-72的缺陷:只要被击穿,直接飞炮塔。
“青年军官团这次的实战证明T-72的性能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特别是遇到空中威胁……”
阿卜杜拉强调着。
张鸣秋看向谢威,琢磨着谢威会如何回答。
“将军,正好刚开发出一款伴随装甲部队作战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
阿卜杜拉无语地看着谢威:自己跟他谈坦克问题,他却说防空系统?
从苏联购买的萨姆-9作为伴随防空导弹系统,基本上已经足够。
4500米的作战高度、最大7000米的射程以及最快2马赫的速度,对中低空目标也勉强能胜任了。霍维泽战役后,伊扎克已经向共和国卫队司令提出抽调几部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5公里的萨姆-6空空导弹跟萨姆-4组成混编防空营,用以应对速度更快、飞行高度更高的战机攻击。
他来,根本就没有打算询问防空导弹系统。
中国的强的是陆军,大力发展的也是陆军装备,这次的火箭炮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从对方的眼中,谢威看出了他的想法。
倒也没有再继续推销。
伊拉克人的钱,不是那么好骗啊。
现在刚开打,手里握着几百亿外汇的傻大木确实瞧不上落后的武器。
恰恰中国武器在这年头就是落后的代表。
中午,张鸣秋在北方大厦宴请对方;刘德宝则是在另外一层楼宴请波斯人,双方并没有接触到。
“有什么想法?”
回去的路上,谢威问谢柔。
张鸣秋一脸意外地看着谢威,不解他问谢柔想法干什么。
“打仗打的是钱……武器越先进,获得胜利的可能性越高。”
谢柔的回答更让张鸣秋意外。
兄妹俩都不能按照常人的想法去度量。
“这只是一方面……没有自己研制先进武器、生产武器的能力,只能靠买。即使买,又能买到什么先进的呢?T-72,苏联自己使用的肯定比傻大木买到的更好!”
谢威平静地说道。
他是根本不提,苏联自己使用的T-72一旦被击穿装甲,同样无法逃脱飞炮塔的命运,这是设计上的缺陷。
“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有机会出国去学习先进技术,学成后归来,报效国家!”
“……”
谢威无语地看着谢柔,谢柔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缩。
“出国不行!”
跟之前不同,谢威这次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不说,一旦谢柔离开,接触的人多了,本就迫切想出国,见到身边人都出国后,这想法会更迫切。
“谢柔啊,钱老他们回国的历程,你已经知道了……我给你讲讲为什么我这么反对你出国吧……”
谢威把原本那个世界在美国被“意外”去世的顶级科学家编成故事给谢柔讲了,同时以目前西方间谍机构相互对对方的顶级科学家展开暗杀的行动讲了。
“你不会是为了阻止我出国编的吧?不是说科学无国界?”
谢柔听完,根本不相信。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你如果展露了天赋,那些顶级科学肯定愿意传授你知识,高端实验室也会对你开放……他们可能不会有什么想法,只希望你能在相关领域做出更大的成就,但是你留学的国家政府呢?”
谢威一脸无奈地解释,他就知道解释起来很困难。
出国留学,已经成为风口了。
西方比中国先进太多,这是所有人的贡献。
“其实,不出国也不是学不到东西……咱们国内有很多顶级专家都没有出国留学经历,但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比留学归来的大佬们差。”
张鸣秋也清楚,谢柔无论到哪里,都会很快被发现天赋。
数学学习能力堪称恐怖。
能口算微积分、脑海中建立复杂数学模型的人,堪比人形超级计算机。
“于敏?”
谢威脱口而出。
刚问出口,就意识到了问题:于老的名字,要等到88年才会少量解禁,绝大部分史料跟经历都没有公开。
“那是谁?”
谢柔来了兴趣。
能让哥哥带着惊呼跟激动的语气,这人肯定很厉害。
张鸣秋看着谢威,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谢威肯定知道那些人,也不知道当年那一群老家伙都有谁,整天聊天都不保密么?
要不然,他没法理解谢威的消息来源。
“氢弹之父……”
谢威见张鸣秋没有反对,看了看前面的司机,一直等回到学校,才带着谢柔去了张鸣秋的办公室,告诉了他氢弹之父的学习经历。
他觉得谢柔有出国想法的就是当初给她讲了钱老的学习经历。
当然,他也不敢多讲。
“这么厉害啊!”
谢柔瞪大了眼睛,“我一直都以为,国外才掌握着最先进的理论技术……”
“大部分理论技术,都是国外掌握着的,我们连论文都看不到……你觉得如果你出去后,发表世界前沿科技论文,你觉得国内能看到?你想要带着先进的前沿技术回来建设国家,尤其是能改变这一领域的国际格局,你所在的国家会同意?”
谢威一连串的问题,让谢柔懵了。
她根本就没想过这里面有如此多的弯弯绕。
“当年钱老归国,从48年解放军胜利在望时就开始准备,一直到49年美国才批准他辞去空军科学咨询团;同年秋,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才辞去……在打包好行李准备回来,行李直接被扣押,甚至污蔑钱老企图携带‘机密资料’出境。随后又被莫须有罪名逮捕、监视居住等……一直到55年,周总理做出指示、王炳南大使拿出钱老写的信当众宣读,才迫使美国政府同意钱老归国……归国过程中,钱老一直都没下船……”
谢威把钱老归国的艰难而又曲折历程,详细地讲给了谢柔,“你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下星期就去数研所报道吧。等你从数研所学学成,依然坚持出国,我不反对……”
“啊?”
现在轮到张鸣秋急了。
谢威咱们突然态度大转变?
连谢柔都惊讶无比,“我会认真考虑的。”
随后,谢柔就起身离开,要离开,有不少工作需要交接。
“你认真的?”
“那不然呢?不是你说让我跟她讲道理么?”
“我……”
张鸣秋欲哭无泪。
他只是不想看到兄妹两为了这事情闹别扭而已。
“她出不去。数研所学了数学后,我会请龙领导跟梁红斌教授他们推荐谢柔去跟钱老学习,如果钱老没时间带,就跟孙副部长学习……”
出去?
没可能的。
这么多大佬,哪里还用出国去学习?
要是谢柔感兴趣的是其他专业领域,在国内,还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老师,而航空航天跟数学、工程力学等领域,国内有着众多的世界级泰斗。
国外谢柔遇到的老师,能跟国内的泰斗比?
“你……”
张鸣秋嘴角接连抽搐,“之前小袁说你阴险得很,我一直都不相信。你只是不要脸而已,没想到,你连自己亲妹妹都如此算计……”
“承蒙夸奖。”
谢威毫不在意张校长对自己的夸奖。
不过此刻他算是明白当初总觉得袁振越怕自己的感觉没错,也知道了袁振越怕自己的原因。
只能说,袁振越想多了。
“要不这样,怎么阻止她出国?”
“也是。”
“对了,袁振越现在在后勤处吧?”
谢威想起袁振越,觉得这家伙挺不错的。
“怎么?你不会准备打击报复吧?我可给你说,小袁现在是看到你都躲着走……”
张鸣秋暗自后悔,不应该在这时候提起袁振越的。
“把袁振越调到校企办担任副主任吧,另外,也把蓉城的罗诚也调回来,狗曰的,大家都在学校里忙得不行,他倒好,整天在蓉城游山玩水的……”
“……”
张鸣秋嘴巴略微张开,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谢威明明都是好意,怎么说出来的话就这么让人不待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