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许褚和夏侯惇一起退出帐外,调遣兵卒的身影,曹操摇了摇头,但笑意却一直浮现在脸上,
“主公何故发笑啊?”,
“嗯?”,
听到这话,曹操抬起头,正好和夏侯渊的目光对上,
“我是不是说过,笑的时候别老问我原因?”,
“呃.......”,
夏侯渊愣了一瞬,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这件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也确实是曹操主动告知过他们的一件事,当年在曹刘联盟成立之后,曹操也有一段时间会经常和刘备麾下那些人聚在一起,可谁也不知道那李忧到底是什么毛病,每次只要曹操当着他的面笑出声来,他就一定会问“曹公何故发笑?”,
虽然曹操也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单单从李忧的神情上,他就能推断这句话必然不是什么好话,于是乎也就顺便告诉了自己人,不要和李忧一样再问这么贱的问题了!
“唉!”,
摆了摆手,曹操轻叹一口气,显然,他并不会因为这种小事真的和夏侯渊生气,
“罢了,就算告诉妙才你也无妨,我之所以发笑,是因为仲康的进步,着实有些太大了!”,
“进步?”,
夏侯渊回过头,还能看见一丁点许褚和自家哥哥的背影,只是他脸上那疑惑的表情,无疑在说明,他并没有完全理解曹操的意思,
只见他回过头来,有些不解的说道,
“因为仲康将军摆出了九曲黄河阵吗?”,
“那只是一个成果罢了,我真正高兴的,是他身上的改变!”,
“什么改变?”,
夏侯渊皱了皱眉,仍旧不明白自家主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感觉仲康将军还是和以前一样啊,除了学会一个看起来比较厉害的阵法,应该也没什么其他的变化了吧?”,
“好,我问你,”,
曹操双手交叉,看向夏侯渊问道,
“妙才,你记不记得,我刚才让仲康给我演练一遍阵法,他的回答是什么?”,
“回答.......”,
夏侯渊皱起眉头,似乎是有些记不清了,但毕竟是刚刚才发生的事,只要仔细回忆,多少还是能够想起来的,只见他突然恍然大悟般的看向曹操说道,
“仲康将军的回答是,“现在吗?“,对,他是这么说的!”,
“没错!”,
曹操将双手垫在了自己的下巴上,随后继续问道,
“妙才啊,按你对仲康将军的印象,通常来说,我给他布置任务,并且这个任务他立刻就能完成的时候,他会说什么?”,
“会........”,
说到这儿,夏侯渊不由得顿了一下,随后轻声说道,
“应该会说“诺”,或者说“是”,但.......”,
“但就是不会对我进行反问,对吧?”,
说到这儿,曹操的嘴角不易察觉的向上勾起了一个弧度,
“他之所以问我是现在吗?就是因为他知道,罗马人想要切断咱们大军粮道的计划已经彻底落空,按理来说,现在是我们反攻的大好时机!”,
“虽然对仲康来说,学会一个阵法,其实也是可以令我相当高兴的事,尤其还是九曲黄河阵这种绝对称得上精妙的阵法,但现在真正令我高兴的,是仲康已经学会思考了啊!”,
“明白了!”,
夏侯渊点了点头,算是彻底理解了自家主公为什么会如此高兴,
说白了,
之前的许褚是什么样子,身为同僚的夏侯渊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这么说吧,之前曹刘两家还在争斗不休之时,在得知了贾诩麾下死士的厉害之后,曹操也立刻展开了一些反制手段,比如,给自己也培养一些死士,
而身为曹操最信任的将军之一,夏侯渊肯定是见过一些死士的,但说实在的,在他心中,最像死士的,其实还是那许褚,许仲康!
但凡是曹操的命令,许褚从来不会去思考对错,只会拼尽全力去执行,加上他身上那恐怖的武力值,大多数命令,对许褚都造不成什么困难,就算是正常人看起来十分困难的命令,只要这个命令是曹操口中发出的,许褚就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说实话,虽然这么比喻有些夸张,但夏侯渊总感觉,就算曹操要许褚去砍自己的爹娘,他没准也能连眉头都不眨一下,
但这样的人,
今天却向曹操提了一个问题,
太荒谬了,
什么人才会对曹操的命令提出问题?
可能是荀彧、是程昱、是刘晔这类的文臣,也可能是徐晃、李典这种武将之中更接近之将的角色,但绝对不可能是许褚才对!
“这才短短的一个多月,仲康将军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吗?”,
曹操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轻声说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仲康在竹儿那的时候,一定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让阵法不出错,因为一旦出错,攻城战是就有可能会失利,而一旦攻城战失利,粮道的问题就会迟迟得不到解决,而我军就会逐渐陷入被动之中!”,
“所以,这一个月内,恐怕只要仲康睁眼,脑子里就会一遍又一遍的过九曲黄河阵的所有变化顺序,一直持续到他闭眼,换句话说,从他醒来到入睡,这一个月的每一天他都在思考!”,
“人是有惯性的,总有人觉得自己一年不读书,便读不进去书了的想法,但实际上,只要他坚持一个月每天读书,读书对他来说,甚至可能变成相当轻松的事情才对!”,
说到这儿,
曹操不易察觉的顿了一下,随后才继续说道,
“这就是所谓的习惯!”,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的仲康,已经将思考当成一种习惯了,唯一欠缺的,就是他过去觉得自己完全读不进去的那些阵法兵书而已!”,
“孔明,竹儿......”,
“我曹孟德,还真是欠了你们两个好大的人情啊!”,
......
“主公何故发笑啊?”,
“嗯?”,
听到这话,曹操抬起头,正好和夏侯渊的目光对上,
“我是不是说过,笑的时候别老问我原因?”,
“呃.......”,
夏侯渊愣了一瞬,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这件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也确实是曹操主动告知过他们的一件事,当年在曹刘联盟成立之后,曹操也有一段时间会经常和刘备麾下那些人聚在一起,可谁也不知道那李忧到底是什么毛病,每次只要曹操当着他的面笑出声来,他就一定会问“曹公何故发笑?”,
虽然曹操也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单单从李忧的神情上,他就能推断这句话必然不是什么好话,于是乎也就顺便告诉了自己人,不要和李忧一样再问这么贱的问题了!
“唉!”,
摆了摆手,曹操轻叹一口气,显然,他并不会因为这种小事真的和夏侯渊生气,
“罢了,就算告诉妙才你也无妨,我之所以发笑,是因为仲康的进步,着实有些太大了!”,
“进步?”,
夏侯渊回过头,还能看见一丁点许褚和自家哥哥的背影,只是他脸上那疑惑的表情,无疑在说明,他并没有完全理解曹操的意思,
只见他回过头来,有些不解的说道,
“因为仲康将军摆出了九曲黄河阵吗?”,
“那只是一个成果罢了,我真正高兴的,是他身上的改变!”,
“什么改变?”,
夏侯渊皱了皱眉,仍旧不明白自家主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感觉仲康将军还是和以前一样啊,除了学会一个看起来比较厉害的阵法,应该也没什么其他的变化了吧?”,
“好,我问你,”,
曹操双手交叉,看向夏侯渊问道,
“妙才,你记不记得,我刚才让仲康给我演练一遍阵法,他的回答是什么?”,
“回答.......”,
夏侯渊皱起眉头,似乎是有些记不清了,但毕竟是刚刚才发生的事,只要仔细回忆,多少还是能够想起来的,只见他突然恍然大悟般的看向曹操说道,
“仲康将军的回答是,“现在吗?“,对,他是这么说的!”,
“没错!”,
曹操将双手垫在了自己的下巴上,随后继续问道,
“妙才啊,按你对仲康将军的印象,通常来说,我给他布置任务,并且这个任务他立刻就能完成的时候,他会说什么?”,
“会........”,
说到这儿,夏侯渊不由得顿了一下,随后轻声说道,
“应该会说“诺”,或者说“是”,但.......”,
“但就是不会对我进行反问,对吧?”,
说到这儿,曹操的嘴角不易察觉的向上勾起了一个弧度,
“他之所以问我是现在吗?就是因为他知道,罗马人想要切断咱们大军粮道的计划已经彻底落空,按理来说,现在是我们反攻的大好时机!”,
“虽然对仲康来说,学会一个阵法,其实也是可以令我相当高兴的事,尤其还是九曲黄河阵这种绝对称得上精妙的阵法,但现在真正令我高兴的,是仲康已经学会思考了啊!”,
“明白了!”,
夏侯渊点了点头,算是彻底理解了自家主公为什么会如此高兴,
说白了,
之前的许褚是什么样子,身为同僚的夏侯渊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这么说吧,之前曹刘两家还在争斗不休之时,在得知了贾诩麾下死士的厉害之后,曹操也立刻展开了一些反制手段,比如,给自己也培养一些死士,
而身为曹操最信任的将军之一,夏侯渊肯定是见过一些死士的,但说实在的,在他心中,最像死士的,其实还是那许褚,许仲康!
但凡是曹操的命令,许褚从来不会去思考对错,只会拼尽全力去执行,加上他身上那恐怖的武力值,大多数命令,对许褚都造不成什么困难,就算是正常人看起来十分困难的命令,只要这个命令是曹操口中发出的,许褚就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说实话,虽然这么比喻有些夸张,但夏侯渊总感觉,就算曹操要许褚去砍自己的爹娘,他没准也能连眉头都不眨一下,
但这样的人,
今天却向曹操提了一个问题,
太荒谬了,
什么人才会对曹操的命令提出问题?
可能是荀彧、是程昱、是刘晔这类的文臣,也可能是徐晃、李典这种武将之中更接近之将的角色,但绝对不可能是许褚才对!
“这才短短的一个多月,仲康将军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变成这样?”,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吗?”,
曹操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轻声说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仲康在竹儿那的时候,一定满脑子都在想着如何让阵法不出错,因为一旦出错,攻城战是就有可能会失利,而一旦攻城战失利,粮道的问题就会迟迟得不到解决,而我军就会逐渐陷入被动之中!”,
“所以,这一个月内,恐怕只要仲康睁眼,脑子里就会一遍又一遍的过九曲黄河阵的所有变化顺序,一直持续到他闭眼,换句话说,从他醒来到入睡,这一个月的每一天他都在思考!”,
“人是有惯性的,总有人觉得自己一年不读书,便读不进去书了的想法,但实际上,只要他坚持一个月每天读书,读书对他来说,甚至可能变成相当轻松的事情才对!”,
说到这儿,
曹操不易察觉的顿了一下,随后才继续说道,
“这就是所谓的习惯!”,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的仲康,已经将思考当成一种习惯了,唯一欠缺的,就是他过去觉得自己完全读不进去的那些阵法兵书而已!”,
“孔明,竹儿......”,
“我曹孟德,还真是欠了你们两个好大的人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