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喝杯茶的功夫。
但对于阿姆斯特丹的董事们来说,这十分钟,比他们的一生还要漫长。
海风呼啸,吹得桌上的合约哗哗作响。
那薄薄的几张纸,此刻却重若千钧,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范迪门那只握着龙牌钢笔的手在剧烈颤抖。
笔尖悬在纸面上,迟迟落不下去。
签,就是荷兰的罪人,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签,阿姆斯特丹就会变成一片火海,东印度公司将彻底成为历史,连同他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一起,化为灰烬。
“还有一分钟。”
谢兴生冰冷的声音再次让他打了个哆嗦。
“黄河”号的主炮也在此时发出轻微的机械运转声,炮口微微下压,直指阿姆斯特丹最繁华的港口区。
那个方向,正是东印度公司的金库所在地。
“如果我是你,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考验大明火炮的装填速度。”谢兴生“好心”地提醒道,“我的炮手脾气不太好,手滑是常有的事。”
范迪门闭上了眼睛。
“我签。”
这两个字,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
随着笔尖在纸上划过最后一道痕迹,他盖上了那枚代表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无上权力的印章。
做完这一切,范迪门颓然松开手,任由那支昂贵的龙牌钢笔滚落在桌面上,然后像往常处理公文一样,疲惫地将合约顺着桌面推向对面。
“慢着。”
谢兴生微微昂起下巴。
“范迪门先生,你似乎不懂我们大明的规矩。”
“战败者呈递降书,需起身肃立,躬身九十度,双手奉上。这是对强者的敬畏,也是败者应有的觉悟。”
范迪门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怎么?不愿意?”
谢兴生冷笑一声。
“咔咔——”
周围甲板上,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同时向前踏出一步。如林的刺刀在海风中泛着寒光,黑洞洞的枪口组成了一道钢铁围墙。
范迪门看着周围那如林的刺刀,颤抖着吸了一口气。
他慢慢地推开椅子,艰难地站了起来。
手颤巍巍地捧起那份合约,然后九十度弯下了腰。
头颅低垂,双手高举。
“保持这个姿势,别动。”
谢兴生没有接,他侧过头对着旁边挥了挥手。
一名早已等候多时的明军士兵大步上前。
他手里端着一台造型精密的“瞬影仪”,黑色的风琴皮腔拉开,巨大的玻璃镜头对准了这边。
士兵熟练地架起三脚架,调整角度。
取景框里,画面构图极具冲击力。
背景是“黄河”号舰首那门巨大的150毫米主炮,以及甲板上整齐列队的明军官兵;
前景则是靠在椅子上,就差把脚放桌上的谢兴生,和在他面前弯腰双手奉上降书的范迪门。
“总督阁下,头再低一点,手抬高。”士兵兴奋地指挥道,“对,就这样。”
“准备——”
士兵高高举起手中的镁粉槽。
“嘭!”
一团耀眼的白光在甲板上炸裂,伴随着升腾而起的白色烟雾,快门“咔嚓”一声,范迪门弯腰递交条约的一刻被永久冻结。
直到烟雾散去,谢兴生才从范迪门手中接过了那份合约,转身交给了身后的副官。
随后,他站起身,理了理袖口,看着几乎要瘫倒在地的范迪门。
“第一笔款项,五千万龙元,必须在五天内送到码头。剩下的,一年内付清。”
“如果逾期一天……”谢兴生笑了笑,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我就去阿姆斯特丹的银行里自己取,到时候还要算上利息,不仅要钱,还要命。”
范迪门浑浑噩噩地被送下了战舰。
当他双脚重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时,只感觉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软绵绵的使不上劲。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阿姆斯特丹。
一亿龙元!
锡兰!好望角!
这个天文数字和丧权辱国的条款,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整个阿姆斯特丹都炸了锅。
银行家们连夜开会,会议室里的雪茄烟雾浓得能呛死人;
商人们疯狂抛售手中的股票,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在一小时内跌得只剩一张废纸;
市民们像发了疯一样涌向银行,挥舞着存折要求兑换真金白银。
挤兑潮,爆发了。
为了凑齐这笔买命钱,也为了应对挤兑潮,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打开了封闭百年的地下金库。
一箱箱尘封的金条、银币、宝石被搬了出来。
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亲眼目睹了这辈子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
长长的马车队,满载着金银财宝,从公司总部一直排到了码头。
沉重的车轮压在石板路上,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而在码头上,那些穿着赤红衣甲的明军士兵,正一脸嫌弃地清点着这些财物。
“这金子的成色一般啊,还得回炉重炼,杂质太多。”一名明军军需官皱着眉头,把一块刻着西班牙徽章的金砖扔进箱子里,“记下来,扣掉百分之五的火耗。”
“这堆银币怎么还混着铜子儿?还有这种黑不溜秋的烂银子?”另一名士兵用脚踢了踢装银币的箱子,一脸鄙夷,“挑出来,别想蒙混过关。告诉那个荷兰老头,这种成色要是再送来,我就让他自己吞下去。”
“这宝石成色倒是还可以,倒是可以给几位娘娘做个簪子。”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荷兰银行家们,此刻只能陪着笑脸,点头哈腰地站在一旁,任由这些大兵对他们的传家宝评头论足,还得时不时递上一块干净的手帕给对方擦手。
屈辱,在这一刻,刻进了每一个荷兰人的骨子里。
……
但对于阿姆斯特丹的董事们来说,这十分钟,比他们的一生还要漫长。
海风呼啸,吹得桌上的合约哗哗作响。
那薄薄的几张纸,此刻却重若千钧,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范迪门那只握着龙牌钢笔的手在剧烈颤抖。
笔尖悬在纸面上,迟迟落不下去。
签,就是荷兰的罪人,是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签,阿姆斯特丹就会变成一片火海,东印度公司将彻底成为历史,连同他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一起,化为灰烬。
“还有一分钟。”
谢兴生冰冷的声音再次让他打了个哆嗦。
“黄河”号的主炮也在此时发出轻微的机械运转声,炮口微微下压,直指阿姆斯特丹最繁华的港口区。
那个方向,正是东印度公司的金库所在地。
“如果我是你,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考验大明火炮的装填速度。”谢兴生“好心”地提醒道,“我的炮手脾气不太好,手滑是常有的事。”
范迪门闭上了眼睛。
“我签。”
这两个字,仿佛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气。
随着笔尖在纸上划过最后一道痕迹,他盖上了那枚代表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无上权力的印章。
做完这一切,范迪门颓然松开手,任由那支昂贵的龙牌钢笔滚落在桌面上,然后像往常处理公文一样,疲惫地将合约顺着桌面推向对面。
“慢着。”
谢兴生微微昂起下巴。
“范迪门先生,你似乎不懂我们大明的规矩。”
“战败者呈递降书,需起身肃立,躬身九十度,双手奉上。这是对强者的敬畏,也是败者应有的觉悟。”
范迪门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怎么?不愿意?”
谢兴生冷笑一声。
“咔咔——”
周围甲板上,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同时向前踏出一步。如林的刺刀在海风中泛着寒光,黑洞洞的枪口组成了一道钢铁围墙。
范迪门看着周围那如林的刺刀,颤抖着吸了一口气。
他慢慢地推开椅子,艰难地站了起来。
手颤巍巍地捧起那份合约,然后九十度弯下了腰。
头颅低垂,双手高举。
“保持这个姿势,别动。”
谢兴生没有接,他侧过头对着旁边挥了挥手。
一名早已等候多时的明军士兵大步上前。
他手里端着一台造型精密的“瞬影仪”,黑色的风琴皮腔拉开,巨大的玻璃镜头对准了这边。
士兵熟练地架起三脚架,调整角度。
取景框里,画面构图极具冲击力。
背景是“黄河”号舰首那门巨大的150毫米主炮,以及甲板上整齐列队的明军官兵;
前景则是靠在椅子上,就差把脚放桌上的谢兴生,和在他面前弯腰双手奉上降书的范迪门。
“总督阁下,头再低一点,手抬高。”士兵兴奋地指挥道,“对,就这样。”
“准备——”
士兵高高举起手中的镁粉槽。
“嘭!”
一团耀眼的白光在甲板上炸裂,伴随着升腾而起的白色烟雾,快门“咔嚓”一声,范迪门弯腰递交条约的一刻被永久冻结。
直到烟雾散去,谢兴生才从范迪门手中接过了那份合约,转身交给了身后的副官。
随后,他站起身,理了理袖口,看着几乎要瘫倒在地的范迪门。
“第一笔款项,五千万龙元,必须在五天内送到码头。剩下的,一年内付清。”
“如果逾期一天……”谢兴生笑了笑,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我就去阿姆斯特丹的银行里自己取,到时候还要算上利息,不仅要钱,还要命。”
范迪门浑浑噩噩地被送下了战舰。
当他双脚重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时,只感觉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软绵绵的使不上劲。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便传遍了整个阿姆斯特丹。
一亿龙元!
锡兰!好望角!
这个天文数字和丧权辱国的条款,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整个阿姆斯特丹都炸了锅。
银行家们连夜开会,会议室里的雪茄烟雾浓得能呛死人;
商人们疯狂抛售手中的股票,东印度公司的股价在一小时内跌得只剩一张废纸;
市民们像发了疯一样涌向银行,挥舞着存折要求兑换真金白银。
挤兑潮,爆发了。
为了凑齐这笔买命钱,也为了应对挤兑潮,东印度公司不得不打开了封闭百年的地下金库。
一箱箱尘封的金条、银币、宝石被搬了出来。
阿姆斯特丹的市民们,亲眼目睹了这辈子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
长长的马车队,满载着金银财宝,从公司总部一直排到了码头。
沉重的车轮压在石板路上,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而在码头上,那些穿着赤红衣甲的明军士兵,正一脸嫌弃地清点着这些财物。
“这金子的成色一般啊,还得回炉重炼,杂质太多。”一名明军军需官皱着眉头,把一块刻着西班牙徽章的金砖扔进箱子里,“记下来,扣掉百分之五的火耗。”
“这堆银币怎么还混着铜子儿?还有这种黑不溜秋的烂银子?”另一名士兵用脚踢了踢装银币的箱子,一脸鄙夷,“挑出来,别想蒙混过关。告诉那个荷兰老头,这种成色要是再送来,我就让他自己吞下去。”
“这宝石成色倒是还可以,倒是可以给几位娘娘做个簪子。”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荷兰银行家们,此刻只能陪着笑脸,点头哈腰地站在一旁,任由这些大兵对他们的传家宝评头论足,还得时不时递上一块干净的手帕给对方擦手。
屈辱,在这一刻,刻进了每一个荷兰人的骨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