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这么多的俘虏该如何处理?”
第一骑兵旅旅长游博文马鞭轻挥,遥遥指向那片黑压压望不见尽头的人潮。
“俘虏?”
李振华眯着眼,打量着那片越聚越多的八旗老爷们,嘴角咧开,露出一口森然白牙。
“游旅长,我等奉皇命,引兵伐清,出征前的宣誓口号是什么?”
游博文微微一愣,脑海中瞬间闪过誓师大会上那震天的怒吼。
不等他回答,李振华已一字一顿提前道出了那几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字眼。
“杀光鞑子,不留活口!”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森寒,“陛下金口玉言,我等作臣子的,自然要恪尽职守,将陛下的旨意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况且……”
“做人也要讲诚信,说杀光,就杀光!一个不留!”
……
此役,八旗精锐不愧其“精锐”之名,在被明军重重合围,明知插翅难逃的绝境之下,竟无一人乞降,皆选择了“顽抗到底”。
最终,除了在包围圈彻底合拢之前,有约三万余骑兵侥幸逃脱外,其余八旗精锐“皆尽战死”。
不过,这份“战死”名单,并未包括清军此次出征的最高统帅。
作为此战最大之“功臣”,蛮清直隶大将军、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杜立德,终究没能像他麾下那些“英勇”的八旗兵一样,为他誓死追随的大清王朝尽忠到底。
在“突围”过程中,杜大学士很不幸的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他的坐骑可不是倭国人的木曾马,肩高1.6米的大宛马虽说与那些超大型马种还有些差距,但从这个高度上摔下去即便是年轻人也吃不消,更何况是一把年纪的杜大学士。
当明军士兵在一片狼藉的尸堆旁发现他时,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学士形象,着实有些凄惨。
脸上不仅被流弹划了一条口子搞得血糊糊,更要命的是,腰给摔断了,瘫了!
当然,瘫不瘫的事实上也没啥区别,脑袋都快没了还在乎能不能走路?左右不过是几天的时间罢了。
……
李振华的报捷的电报很快便送到了南京紫荆城。
朱和埸手中捏着电报,目光在落在了毙敌二十九万的字眼上。
“没有俘虏……”
“李振华这刀,是够快的。”
他摩挲着光洁的下巴,脸上似有一丝淡淡的笑意。
此战,既然没有俘虏,那么他需要考虑的,也更多了。
如今随着收复的失地越来越多,需要修桥铺路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他手里无论是建设兵团还是黑皮的大明脊梁都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虽然也可以雇佣大明百姓去从事这些基建工作,但即便是在技术相对发达的后世,这些也属于高风险工种。以当前的技术条件让普通百姓来干这些活儿,实在是不适合。
再者,成本差距太大了。
以大明当前最低用工薪资计算,加上伙食、住宿、基础劳保,雇佣一名大明百姓参与工程建设,朝廷每个月至少要支出三龙元以上,这还没有算上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后的抚恤金。
而黑皮大明脊梁和建设兵团呢。
一座有武装保卫的大通铺别墅,每天三顿的杂粮饭,以及少许的鸡蛋或者咸鱼,然后,便没然后了。
工钱无从谈起,抚恤金更是没有,出了事直接刨个坑埋了便是。
这样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也正因为这种“好用不贵还耐操”的优良属性,不久前,朱大皇帝大笔一挥,将“大明脊梁”的收购价直接翻了一倍!
如今,一个成年雄性“脊梁”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枚秘银币,雌性也价值半枚!
甚至幼年……
额,幼年没变。
可问题是收购价虽提上来了,但是西班牙人送来的土着却并没有增多,反而开始呈下降趋势。
好抓的,集中的大型部落越来越少了啊!
剩下的都是些零散的小部落,或者躲进了深山老林,捕捉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
朱和埸一想起托马斯那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为了凑数,前几次交易里竟然偷偷摸摸塞了几十个被染料涂得黢黑的荷兰红毛鬼,脸皮就不由得抽了抽。
当然,负责检查“土着”健康状况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眼神也不太好使,自然是分辨不出来的。
总之,朱大皇帝现在很缺人。
“来人!“
“传朕旨意,发电给定天府劳务局。”
“告诉他们,终身雇佣劳动合同的签订对象,不必再拘泥于土着了。”
“白皮的,红毛的,只要是活的,朕全都要!”
他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是托马斯那家伙,把人涂得乌漆嘛黑,朕的香皂都得多费好几块,下次让他直接送原装的来!”
此时,远在苏禄海域,一艘挂着西班牙旗帜的军舰甲板上,托马斯伯爵正兴致勃勃地监督着手下水兵,用一种特制的黑色染料,给一群刚刚抓来的白皮肤俘虏进行“美黑”作业。
海风吹过,他没来由地打了个的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奇怪,没感冒啊……怎么总觉得,是要发财了呢?”
几乎是同一时刻,巴达维亚总督府内,正对着公司账目发愁的怀特黑德,忽地打了个寒颤,接着便是一股莫名的寒意从脊椎直窜后脑。
他放下手中的鹅毛笔,疑惑地环顾四周。
“怎么回事?明明窗户都关着……为何心头会涌起一股不太妙的感觉。”
…………
随着八里桥方向逃回来的溃兵越来越多,城内各种令人心惊胆颤的流言蜚语也越传越广。
虽然蛮清朝廷仍在派兵巡查弹压以控制舆论,但真正管事儿的要么是在收拾细软抓紧跑路,要么就是窝在府中赶制大明旗帜。
加上大明锦衣卫暗地里的推波助澜,很快,杜立德三十万大军被全歼的消息便在北京城内彻底传开了。
当那些留守的底层旗人们,从各种渠道听闻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彻底懵了。
我大清几十万大军,砸吧眼儿就没了?
搁这儿割麦子呢?
可当他们看到那些平日里人五人六的达官显贵们,一个个疯了似的驱赶着马车,拖家带口涌向城门时,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碎得干干净净。
消息,恐怕是真的!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一声凄厉的哭喊划破了死寂。
紧接着,撕心裂肺的哭嚎声、咒骂声,从一个胡同蔓延到另一个胡同。
很快,整个北京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露天灵堂。
胤礽听到消息时,是有如死了爹妈。
而这些旗人妇孺,是真的死了父亲、丈夫、儿子、兄弟。
当初糠稀征兵时,旗人们有多踊跃,如今的哀嚎就有多凄厉。那场空前的征兵,几乎抽走了京城内九成的旗人男丁,然后,在这一战中被明军包了圆儿。
此时的北京城,几乎家家挂白,户户戴孝。
可哭着哭着,她们又反应了过来。
八里桥离京城不足四十里!若是八里桥防线真的被攻破,那岂不是说明军的兵锋很快便会长驱直入,直抵京城城下!
于是乎,整个京城彻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无数旗人一边用最恶毒的语言问候着杜立德的十八代祖宗,一边疯了似的冲回家中,胡乱抓起值钱的细软,拖儿带女,加入了逃亡的大军。
他们这一跑,可苦了那些早有准备、打算从容撤退的“蛮清栋梁”们。
此前之所以控制消息,便是想趁着平民尚未反应过来之际,悄无声息地将这些年搜刮来的银钱顺利运出城外。
可如今,数十万惊慌失措的旗人集体跑路,人流、车马瞬间堵塞了所有通往城门的要道。
大量满载金银的马车被困在人潮中寸步难行,车夫的呵斥与鞭打,在鼎沸的人声中显得苍白无力。
甚至连派兵驱赶都行不通了,此刻只顾逃命的人群,谁还理会你是不是官兵!
直到~远处隐隐约约开始响起零星枪响。
“明军打过来了!”不知是谁凄厉地喊了一声。
“逃命啊——!”
这一下可是真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火星,人群彻底炸了锅。
……
第一骑兵旅旅长游博文马鞭轻挥,遥遥指向那片黑压压望不见尽头的人潮。
“俘虏?”
李振华眯着眼,打量着那片越聚越多的八旗老爷们,嘴角咧开,露出一口森然白牙。
“游旅长,我等奉皇命,引兵伐清,出征前的宣誓口号是什么?”
游博文微微一愣,脑海中瞬间闪过誓师大会上那震天的怒吼。
不等他回答,李振华已一字一顿提前道出了那几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字眼。
“杀光鞑子,不留活口!”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森寒,“陛下金口玉言,我等作臣子的,自然要恪尽职守,将陛下的旨意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况且……”
“做人也要讲诚信,说杀光,就杀光!一个不留!”
……
此役,八旗精锐不愧其“精锐”之名,在被明军重重合围,明知插翅难逃的绝境之下,竟无一人乞降,皆选择了“顽抗到底”。
最终,除了在包围圈彻底合拢之前,有约三万余骑兵侥幸逃脱外,其余八旗精锐“皆尽战死”。
不过,这份“战死”名单,并未包括清军此次出征的最高统帅。
作为此战最大之“功臣”,蛮清直隶大将军、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杜立德,终究没能像他麾下那些“英勇”的八旗兵一样,为他誓死追随的大清王朝尽忠到底。
在“突围”过程中,杜大学士很不幸的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他的坐骑可不是倭国人的木曾马,肩高1.6米的大宛马虽说与那些超大型马种还有些差距,但从这个高度上摔下去即便是年轻人也吃不消,更何况是一把年纪的杜大学士。
当明军士兵在一片狼藉的尸堆旁发现他时,这位权倾朝野的大学士形象,着实有些凄惨。
脸上不仅被流弹划了一条口子搞得血糊糊,更要命的是,腰给摔断了,瘫了!
当然,瘫不瘫的事实上也没啥区别,脑袋都快没了还在乎能不能走路?左右不过是几天的时间罢了。
……
李振华的报捷的电报很快便送到了南京紫荆城。
朱和埸手中捏着电报,目光在落在了毙敌二十九万的字眼上。
“没有俘虏……”
“李振华这刀,是够快的。”
他摩挲着光洁的下巴,脸上似有一丝淡淡的笑意。
此战,既然没有俘虏,那么他需要考虑的,也更多了。
如今随着收复的失地越来越多,需要修桥铺路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他手里无论是建设兵团还是黑皮的大明脊梁都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虽然也可以雇佣大明百姓去从事这些基建工作,但即便是在技术相对发达的后世,这些也属于高风险工种。以当前的技术条件让普通百姓来干这些活儿,实在是不适合。
再者,成本差距太大了。
以大明当前最低用工薪资计算,加上伙食、住宿、基础劳保,雇佣一名大明百姓参与工程建设,朝廷每个月至少要支出三龙元以上,这还没有算上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后的抚恤金。
而黑皮大明脊梁和建设兵团呢。
一座有武装保卫的大通铺别墅,每天三顿的杂粮饭,以及少许的鸡蛋或者咸鱼,然后,便没然后了。
工钱无从谈起,抚恤金更是没有,出了事直接刨个坑埋了便是。
这样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也正因为这种“好用不贵还耐操”的优良属性,不久前,朱大皇帝大笔一挥,将“大明脊梁”的收购价直接翻了一倍!
如今,一个成年雄性“脊梁”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枚秘银币,雌性也价值半枚!
甚至幼年……
额,幼年没变。
可问题是收购价虽提上来了,但是西班牙人送来的土着却并没有增多,反而开始呈下降趋势。
好抓的,集中的大型部落越来越少了啊!
剩下的都是些零散的小部落,或者躲进了深山老林,捕捉难度和成本都大大增加。
朱和埸一想起托马斯那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为了凑数,前几次交易里竟然偷偷摸摸塞了几十个被染料涂得黢黑的荷兰红毛鬼,脸皮就不由得抽了抽。
当然,负责检查“土着”健康状况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眼神也不太好使,自然是分辨不出来的。
总之,朱大皇帝现在很缺人。
“来人!“
“传朕旨意,发电给定天府劳务局。”
“告诉他们,终身雇佣劳动合同的签订对象,不必再拘泥于土着了。”
“白皮的,红毛的,只要是活的,朕全都要!”
他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是托马斯那家伙,把人涂得乌漆嘛黑,朕的香皂都得多费好几块,下次让他直接送原装的来!”
此时,远在苏禄海域,一艘挂着西班牙旗帜的军舰甲板上,托马斯伯爵正兴致勃勃地监督着手下水兵,用一种特制的黑色染料,给一群刚刚抓来的白皮肤俘虏进行“美黑”作业。
海风吹过,他没来由地打了个的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奇怪,没感冒啊……怎么总觉得,是要发财了呢?”
几乎是同一时刻,巴达维亚总督府内,正对着公司账目发愁的怀特黑德,忽地打了个寒颤,接着便是一股莫名的寒意从脊椎直窜后脑。
他放下手中的鹅毛笔,疑惑地环顾四周。
“怎么回事?明明窗户都关着……为何心头会涌起一股不太妙的感觉。”
…………
随着八里桥方向逃回来的溃兵越来越多,城内各种令人心惊胆颤的流言蜚语也越传越广。
虽然蛮清朝廷仍在派兵巡查弹压以控制舆论,但真正管事儿的要么是在收拾细软抓紧跑路,要么就是窝在府中赶制大明旗帜。
加上大明锦衣卫暗地里的推波助澜,很快,杜立德三十万大军被全歼的消息便在北京城内彻底传开了。
当那些留守的底层旗人们,从各种渠道听闻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彻底懵了。
我大清几十万大军,砸吧眼儿就没了?
搁这儿割麦子呢?
可当他们看到那些平日里人五人六的达官显贵们,一个个疯了似的驱赶着马车,拖家带口涌向城门时,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碎得干干净净。
消息,恐怕是真的!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一声凄厉的哭喊划破了死寂。
紧接着,撕心裂肺的哭嚎声、咒骂声,从一个胡同蔓延到另一个胡同。
很快,整个北京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露天灵堂。
胤礽听到消息时,是有如死了爹妈。
而这些旗人妇孺,是真的死了父亲、丈夫、儿子、兄弟。
当初糠稀征兵时,旗人们有多踊跃,如今的哀嚎就有多凄厉。那场空前的征兵,几乎抽走了京城内九成的旗人男丁,然后,在这一战中被明军包了圆儿。
此时的北京城,几乎家家挂白,户户戴孝。
可哭着哭着,她们又反应了过来。
八里桥离京城不足四十里!若是八里桥防线真的被攻破,那岂不是说明军的兵锋很快便会长驱直入,直抵京城城下!
于是乎,整个京城彻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无数旗人一边用最恶毒的语言问候着杜立德的十八代祖宗,一边疯了似的冲回家中,胡乱抓起值钱的细软,拖儿带女,加入了逃亡的大军。
他们这一跑,可苦了那些早有准备、打算从容撤退的“蛮清栋梁”们。
此前之所以控制消息,便是想趁着平民尚未反应过来之际,悄无声息地将这些年搜刮来的银钱顺利运出城外。
可如今,数十万惊慌失措的旗人集体跑路,人流、车马瞬间堵塞了所有通往城门的要道。
大量满载金银的马车被困在人潮中寸步难行,车夫的呵斥与鞭打,在鼎沸的人声中显得苍白无力。
甚至连派兵驱赶都行不通了,此刻只顾逃命的人群,谁还理会你是不是官兵!
直到~远处隐隐约约开始响起零星枪响。
“明军打过来了!”不知是谁凄厉地喊了一声。
“逃命啊——!”
这一下可是真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了火星,人群彻底炸了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