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往今来,哪朝精锐能比哀家北洋舰队?-《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大唐位面。

  李二凤看着天幕,心中豪情万丈。

  要说最强的部队,非他玄甲军莫属!

  要知道统一中原。

  打败王世充、窦建德奠定唐室江山的赫赫战功。

  靠的就是玄甲军的铁骑。

  尤其是当年那场虎牢关之战。

  他李二凤身披重甲,手持长枪,率领着玄甲军冲锋陷阵。

  以三千五百人的玄甲军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可谓是战功赫赫。

  想到这,一幕幕的热血画面涌上心头。

  李二凤微微一笑,想起那些豪情壮志的年代,不禁感慨万千。

  他望着天幕,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期待着这些精锐之师能在历代的群雄中脱颖而出。

  ......

  北宋位面。

  赵匡胤凝视着天幕,心中涌动着豪情。

  岳飞独坐朱仙镇一处峭壁之上,凝视着北方,心中思绪万千。

  当年靖康之变,他才年仅十岁,北方沦陷,他茫然地跟着母亲南逃,开始了漂泊流离的生活。

  一晃数十年过去。

  再次踏上北伐的路程,这次终于来到了昔日旧都不远处的朱仙镇。

  岳飞心中默念:

  精忠报国,此次北伐,定要光复河山,迎回旧都!

  抬头,岳飞对天幕的事没有太多在意。

  而是不断计划如何对抗金兀术的十万金兵。

  在他的背后。

  是一支数百人的部队,默默在寒风中整装待发。

  那是由他亲手训练的“背嵬军”。

  被百姓誉为真正的军队。

  此刻他们眼神坚定,对天幕上的排名不为所动。

  只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好准备。

  他们的使命,是干掉金兀术大军!

  ......

  大明。

  洪武位面。

  朱元璋望着天幕嘿嘿一笑。

  “诸位,这天下,谁人不知咱大明水师雄壮?”

  “要说这王牌部队,咱大明水师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朱元璋得意地炫耀着他的大明水师。

  要知道,当初陈友谅的铁甲战舰可都是败在了他的手下。

  更别说其他的诸侯,更是不值一提。

  大殿下。

  一众将领们齐齐抱拳,还没等到盘点结果出来,这群淮西勋贵们就已经是迫不及待地要恭贺朱元璋了。

  文臣集团,以李善长代表的团体同样也是高声恭贺,对大明水师赞叹不已。

  而刘伯温宋濂等少数人,却是保持着沉默。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深重的忧虑。

  骄兵必败几个字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在他们心头,担忧着这股自满情绪可能带来的隐患。

  尤其是接下来还要北伐征讨北元残部,其中还有北元的太傅、中书左丞相,王保保虎视眈眈。

  永乐位面。

  永乐大帝,朱棣摩挲着下巴,目光深邃,要说最精锐的部队要他看来,绝对是朵颜三卫了。

  这可是为他勤王夺取皇位立下赫赫战功的精锐骑兵。

  常常以极强的冲击和机动性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但还有一个军队也在他的心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那就是他亲手打造的神机营。

  这些火器部队在他北伐鞑靼的时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大清位面。

  清朝的康熙皇帝凝视着皇城之上,心中沉思。

  论起精锐部队,八旗劲旅自然首屈一指。

  不过他的目光却停留在了那些身经百战的绿营将士身上。

  他们在历次征战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猛成为大清所依赖的力量。

  更是为大清击败了边疆的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要说这精锐之师,康熙心中明白,非绿营莫属。

  但权衡之下,他还是不能直接表述出来,对着众大臣说起八旗兵。

  毕竟这可是他们的根基。

  是清朝立国的根本所在。

  没了八旗支持,大清还是大清吗?

  慈喜位面。

  老佛爷,翘起兰花指轻轻抿了一口茶水,闭着眼睛享受着那一份宁静。

  身边的太监总管低声禀报着天幕上的最新情况。

  当听到新视频的标题时。

  慈喜微微一愣。

  而后又是得意扬扬起来。

  要说这古往今来的王者部队。

  非她大清国的北洋水师莫属!

  那可是她花重金从洋人手上买来的铁甲战舰,坚不可摧,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

  是大清国的骄傲!

  尤其是定远和镇远舰的交付使用。

  更是让大清的水师名列亚洲第一!

  想到这,慈喜不由得得意起来,更是为此感到自豪。

  “小李子,咱家的北洋水师,可称为古往今来最强否?”

  “回主子的话,这是自然。”

  “古往今来,各朝各代均有其精锐之师,然而今日北洋水师之盛,却是无一朝所能达到。”

  李莲英躬身站在一旁极力地奉承着他的主子。

  慈喜听闻更是眉开眼笑。

  “呵呵,小李子,你啊,这肚子里的墨水怕是都用在这上面了吧?”

  “对了,过几天是哀家的诞辰。”

  “你给哀家找几个洋人来,哀家这次要扮一次观音菩萨。”

  “为我大清祈福!”

  “还有大开宴席,洋人使节都要来朝贺,那场面定能彰显我大清的国威。”

  “至于钱的事,就按照之前哀家说的办。”

  “喳!”

  李莲英立即应声,面带谄媚,退下准备去了。

  脸上却是带着一丝愁容,他多少知道一点现在大清国的情况。

  此刻的大清国国库早就空虚了。

  几乎一大半的钱全用在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上。

  哪还有什么闲钱办寿宴。

  退出门外,随着大门的关上。

  李莲英带着慈喜的口谕往军机处而去。

  刚到军机处,李莲英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

  “老佛爷有旨,为庆祝诞辰,军机处按昨日旨意办理,务必让各国使节见识我大清国威。”

  此时的军机处早就成了慈喜独揽大权,统治帝国的工具。

  李莲英的话音刚落,军机处的官员们纷纷神色凝重,他们深知国库的窘迫。

  但无人敢违抗慈喜的旨意,只得领命着手筹备。

  随着李莲英离去后。

  军机处内一片沉默。

  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都明白这场寿宴意味着什么。

  为首的官员更是眼神不自觉地看向桌上北洋水师更新装备、购买火炮的奏折,轻声叹气,无奈将其拒绝。

  正当万朝众人议论纷纷时。

  天幕上随着标题的淡化,一道AI的配音出现,开始了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