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新视频来咯-《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对于这个网友 我的回复是她一定是一个守旧派,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守旧迟早会被淘汰。】

  【还有网友说 我社恐,害怕有陌生人在自己肚子里。】

  “啊?”

  “啊?”

  “啊?”

  万朝古人:这也能成为不生孩子的理由?

  再说了那可是你的孩子啊,从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怎么就成了陌生人。

  【这是什么神仙理由,我就想问问你晚上社交的时候怕不怕?】

  “社交,晚上?”

  现代位面。

  陈阳会心一笑,这社交怕不是那种社交吧。

  不过该说不说这是什么借口啊。

  这种人治好了也得流口水。

  【而最奇葩的小编觉得应该是这个。】

  【我宫寒,怀上孩子可能会冻死。】

  此话一出。

  弹幕瞬间爆炸。

  【不是,姐妹儿你说真的?】

  【其实我有一个办法 这几天我发烧,最高得有40度,你来找我,我的烫能和宫寒中和一下。】

  【不是,哥们,你这是什么逆天言论啊?】

  【哈哈哈!你40度的体温可以抑制她冰冷的身体?】

  【牛掰!】

  【那岂不是以后都不用开空调了,直接抱着你就行?】

  【我去,太狠了,这哥们真是个天才!】

  【哈哈哈,你们也太逗了,这都想得出来!】

  【哎,现在的人啊,为了不生孩子,什么理由都能编得出来。】

  ……

  大唐。

  李二凤看到这心里不是滋味。

  后世都是怎么了,为什么就是不要孩子。

  这样下去华夏民族恐怕得要灭亡啊。

  宫殿中,李二凤忧心忡忡。

  难道就因为天价彩礼就都不愿意生孩子?

  思考中。

  李二凤突然想到前面的弹幕。

  说后世生的起养不起,所以才不愿意生。

  可生孩子过后不过多一张嘴,后世那么先进,居然养不起孩子?

  李二凤长叹一声。

  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而很快,弹幕就解答了他的疑问。

  【生活压力确实大,无数补品,小孩医疗,还有很多的是无奈。】

  【其实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员,大家想想,动物在极端环境下同样也不会选择繁衍,这是自然规律。】

  【900万应届生你嫌多,900万新生儿你又嫌少,我建议应届毕业生直接应聘当新生儿,这样就完美解决了问题。】

  【先生当年离开文坛我是第一个不同意的,请先生快回来!】

  【说实话,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

  万朝古人看着一条条划过的视频心中似乎知道了什么。

  不过不少古人依旧没法理解。

  生个孩子多好啊,给口吃的长大一点还能帮自己种地,你看看哪家老爷祖上不是靠着一大家干到现在的大宅院的。

  他们依旧没法理解后世人的无奈。

  现代位面。

  陈阳对于生孩子这件事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毕业到现在,还是个母胎单身。

  从小到大自己长的就不行属于那种丢到人堆里也找不到的大众脸。

  再加上从小条件不好,上初中的时候还是穿的亲戚家孩子不要的衣服或者鞋子。

  也正是这样的条件下,陈阳早早的辍学,进入社会从一个服务员做起。

  在到现在失业,要是没有系统的话或许今天的他还在找工作的路上。

  “要是条件不好,不生或许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福。”

  ……

  天幕上还在继续。

  【你不生,他不生,地谁来种,羊谁来放,工地上的砖谁来搬,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悬崖勒马,早生贵子,为祖国提供新鲜血液。】

  弹幕仍在不断滚动。

  各种调侃和议论此起彼伏。

  【我不生有的是人生!】

  【相信后人的智慧。拒绝当韭菜,拒绝让孩子当韭菜。】

  【害,在最后加上一句,“反正我不生”那这视频得拔高啊。】

  【有多高?】

  【三四层那么高咯。】

  【我堂叔家生了六个了,他把我的名额占完了所以生不了。】

  嬴政看着这条弹幕先是满意这后世人积极孩子。

  但他又看到后面什么“名额”。

  这是啥东西?

  【我劝你善良!别多说话。「狗头」】

  【少生孩子多养猪,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现在还在一些废弃墙上还能看见。】

  随着视频的结束。

  新的视频立马出现在天幕上。

  【为什么明末士大夫到了清朝就变乖了?】

  天幕下,不少古人被标题吸引。

  早就知道明朝灭亡的朱元璋更是气的咬牙切齿。

  斜眼看向大殿下的那群文人腐儒。

  愤恨道,“这种事还有点说?不就是咱杀少了吗!”

  “呵呵,那什么女真人破城屠城搜刮,那么多场屠杀死了那么多人,这些个腐儒酸秀才当然怕了!”

  说完还不停的往大殿上看去。

  这些披着羊皮的狼!

  没一个是好东西。

  ……

  而天幕上也出现了诸多弹幕。

  【咱老朱活着的时候,对这些文人那是说杀就杀,百姓的日子才没那么难,但到后来从这帮文人开始说了算后,大明就开始一天不如一天,最后崇祯拿不出钱发军饷上吊了。】

  【明朝那些文人乡绅主打的一个就是欺软怕硬,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字,杀!】

  【因为他们全知道,只有朱元璋是会来真的】

  【主要还是明皇太在乎史官的笔和历史的风评,反观大清的皇帝要的是奴才,这本质上就不是一回事。】

  【清朝皇帝:你硬,不代表我掰不动硬的】

  【明朝是文人装逼,皇帝得哄着。清朝而是文人装逼,直接沙咯。】

  东林党:啊?全沙咯?瑟瑟发抖。

  【咱满清纵有万般罪恶,但是对待文人的态度是历朝历代最恰当的,干就完事了。】

  【呵呵,你们知道嘉靖帝打死16个文人那些人就服软了,而在清朝开国屠杀了无数人,他们那搓人能不怕吗?】

  大明。

  崇祯皇帝枯坐在宝座上,默不作声。

  底下一众东林党皆是低头看自己的官靴,又黑又亮,很不错。

  对于天幕上说的那些满清杀士大夫的事其实他们并不慌。

  因为在知道明朝即将灭亡后,他们大部分人早就开始连夜收拾细软,有的准备去山野当隐士,有的准备出海往国外跑。

  反正不会留在京城等死。

  崇祯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些人的嘴脸。

  但脸上除了无奈的冷笑以外他什么也做不到。

  曾经他天真的以为只要把魏忠贤除掉。

  大明就安宁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事与愿违。

  魏忠贤除掉后,朝堂上从此成了东林党的一言堂。

  表面上他们什么都听自己的。

  实际上呢,那些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政令一条也出不了京城。

  这要是把他们惹急了再来一场文官们集体罢工, 大明朝立马就得瘫痪。

  所以,即便是生气,他最多拿几个人,几十个人做做文章,不可能对抗整个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