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万寿帝君-《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西苑的丹房里,龙涎香混着朱砂的苦涩气息,在幽暗的烛光下缓缓浮动。

  嘉靖帝斜倚在紫檀木榻上,手中拂尘轻轻敲打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目光落在角落里那份被朱笔批红的奏折上——那是锦衣卫的密报折子,上面"欺君罔上"四个字,像是被血浸透了一般刺目。

  "九边将士饿着肚子守城,这群蠹虫倒敢贪墨三十万两饷银。。"

  他冷笑一声,将拂尘丢在一旁,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近来他总是做梦,梦里太祖朱元璋披着染血的龙袍,站在奉先殿的阴影里,目光如刀般盯着他,嘴里反复念叨着一个词——

  "恪守本心!"

  那声音像是从幽冥深处传来,震得他耳膜生疼。

  更诡异的是,太宗朱棣也曾在梦里出现,手持永乐剑,剑尖直指他的眉心,同样在说:"恪守本心!"

  "恪……"嘉靖帝喃喃自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本就迷信,再加上近来朝局动荡,严党与清流争斗不休,边关的蠹虫贪墨成风,让他愈发烦躁。

  "陛下。"

  吕芳的声音从帐外传来,恭敬而低沉。

  "何事?"

  "新科进士的殿试卷子送来了,共五十份,请陛下御览。"

  嘉靖帝微微抬眼,目光透过鲛绡帐,落在吕芳手中那叠整齐的卷子上。

  "拿进来吧。"

  吕芳膝行而入,将托盘轻轻放在案几上。

  嘉靖帝随手拿起最上面一份,目光扫过策论部分——写得倒是花团锦簇,但细看之下,全是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

  "呵,又是严嵩的门生吧?"

  他冷笑一声,朱笔一挥,直接划入三甲。

  接着是第二份、第三份……

  有的策论写得不错,但青词却敷衍了事;有的青词华丽,但策论却空洞无物。嘉靖帝越看越不耐烦,眉头紧锁。

  "尽是些庸才!"

  他烦躁地丢开一份卷子,正要让吕芳撤下去,忽然,一份被压在底部的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四十九名。

  "嗯?"

  嘉靖帝眉头一挑,伸手将它抽了出来。

  这份卷子的策论部分,字迹刚劲有力,笔锋如刀,开头便直指盐铁之政的弊端——

  "臣闻圣王之治,不贵异物而贵用物。盐铁之利,上可以富国,下可以利民。然利之所生,必有所耗……"

  嘉靖帝的目光微微一顿。

  这文章写得锋芒毕露,甚至暗指"吏蠹中饱",分明是在影射严党!

  "有意思。"

  他继续往下看,发现文章结构极为严谨,层层递进,最后竟以"变法易,变人难"作结,既批评了现行盐政,又没直接点名严嵩,堪称滴水不漏。

  "好一个'苟非其人,虽良法亦成弊法'……"

  嘉靖帝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但真正让他惊讶的,是后面的青词部分。

  "太虚玄府,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这开头就与众不同!一般的青词都是"伏以"起笔,可这份卷子却直接模拟道士上表天庭的口吻,仿佛真的在向神明陈情!

  嘉靖帝的手指在纸上轻轻摩挲,继续往下读——

  "琼花玉树,莫非一气所化;银装素裹,皆是大道无形……"

  "一气所化……"

  嘉靖帝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分明是在暗合他最近参悟的"元气论"!他炼丹多年,一直认为天地万物皆由"一气"演化而来,可这种玄妙的思想,竟被一个进士用青词写了出来!

  "妙!妙极!"

  他猛地一拍案几,眼中精光闪烁。

  "吕芳!"

  "奴婢在。"

  "这份卷子,为何排在第四十九名?"

  吕芳连忙接过卷子,翻看考官批录,随即恭敬道:"回皇爷,徐阁老、赵大人、王大人给了圈,但严阁老、欧阳大人、吴大人、何大人全打了叉……"

  "呵,党争!"

  嘉靖帝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讥讽。

  他早就知道严嵩打压异己,但没想到连殿试阅卷都敢动手脚!

  "撕开糊名!"

  吕芳小心翼翼地揭开卷尾的封条,露出考生的名字——

  "淳安陈恪。"

  "陈……恪?"

  嘉靖帝的声音突然顿住,整个人如遭雷击!

  恪!

  太祖梦里反复念叨的那个字!

  太宗朱棣剑指他眉心时喊的那个字!

  ——"恪守本心"!

  "陈恪……"

  嘉靖帝的手指微微颤抖,目光死死盯着那个名字,仿佛看到了某种天意。

  "陛下?"吕芳小心翼翼地问道。

  嘉靖帝没有回答,而是缓缓抬头,望向奉先殿的方向。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太祖御容画像上,那双眼睛在阴影中竟似活了过来,直勾勾地盯着他!

  "祖宗显灵……"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抓起朱笔,在黄绫上一挥——

  "一甲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