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震慑-《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李青久久不能平静,月光洒在他身上,形影相吊,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有些事,终究无法挽回。

  本着人道主义,以及避免后续麻烦,李青将这些人安葬了,清理干净后才离开。

  ……

  清早,乾清宫。

  李青到时,朱瞻基已经下了早朝。

  看得出来,朱瞻基心情极好,还沉醉在极致的权力中,无法自拔。

  这种神情,李青曾在朱允炆脸上见到过,也在朱棣脸上见到过,他们初掌大宝之时,也是如此陶醉。

  小胖简单询问着朝政,朱瞻基一一作答,脸上带着自信的光彩。

  小胖对儿子也相当满意,给予充分肯定,好圣孙简直要美上天了。

  待父子俩说完,李青这才上前,“皇上,该针灸了。”

  “嗯,好。”小胖起身走向床榻。

  李青并未第一时间跟上,朝朱瞻基耳语几句,后者听罢,脸上的喜气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杀气腾腾。

  “别搞太大。”

  “我明白。”朱瞻基眯着眼点头,但杀气不减。

  李青没再说什么,进内殿为小胖诊治。

  ~

  渡真气,施针灸……

  两刻钟后,李青收回银针,轻声说:“从明儿起,要开始吃药了,早晚各一次。”

  “苦不苦啊?”

  “瞧你说的,药哪有不苦的,没听说过良药苦口吗?”李青打趣,缓和着气氛,不让小胖紧张。

  小胖砸吧砸吧嘴,道:“青哥,你能不能给我做成药丸,那不就不苦了?”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李青笑着点头,“这个不难,回去我就做。”

  “我最怕苦了,小时候生病,十次喝药八次吐,为这事儿没少挨打。”小胖不好意思笑笑,“青哥,再讲个故事吧。”

  “嗯,好。”

  ……

  “青哥,我有些困了。”

  “睡吧,到点儿我叫你。”

  ——

  午朝。

  李青和小胖一起走进殿,只不过李青走的不是御道。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行礼。

  “众卿平身。”小胖挥一挥衣袖。

  群臣起身,接着,开始上奏关于百姓迁徙后遇到的问题,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样。

  李青见此情况,突然有些后悔,这事不应该全听小胖的,至少不能这么悄无声息地解决,怎么也得溅起点儿水花,不然难以达到震慑目的。

  却在这时,神助攻出现了。

  朱瞻基杀气腾腾的来到奉天殿前,背对群臣,朗声道:“把那几个该死的奴婢带上来。”

  他这话声音不小,群臣顿时被吸引,不禁转身观望。

  只见三个五花大绑的小太监,口中塞着抹布,被锦衣卫押过来强摁在地上。

  群臣一脸纳闷儿,这是要闹哪儿样?

  但很快,他们就明白了。

  朱瞻基抬起手,狠狠挥下:“斩——!”

  “噗噗噗……!”

  三颗大好头颅滚滚落下,鲜血喷涌,将地板染得血红。

  “啊?”群臣惊骇出声,瞳孔地震。

  这一幕实在太超出预料了,简直有违礼法。

  皇宫不是不能死人,事实上,死在皇宫的人还不少,每年都有人因廷杖死在皇宫,但砍头却是头一次见。

  即便是杀气最重的朱元璋,也从未在宫里动过刀。

  自大明建立以来,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在皇宫里被剁了脑袋。

  鲜血汩汩流淌,刺激着群臣的神经,以至于刚刚还热闹非凡的大殿,此刻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甚至,不少人都开始哆嗦。

  小胖也不禁眉头紧皱,这一幕同样出乎他的预料。

  李青却是暗赞:干得漂亮!

  虽说眼下是特殊时期,但谋害皇帝这样的大事,绝不能忍气吞声。

  正如黄福所说,很多人即便没参与,却也都知道详情,皇帝的态度必须得拿出来。

  三个被砍头的小太监很快被拖走,只留一滩的血迹触目惊心。

  朱瞻基也未让人清理,就那么放任不管,大摇大摆地走进大殿,“启禀父皇,奸贼已伏诛。”

  人都杀了,小胖还能说什么,只能配合儿子演下去,“杀得好!”

  朱瞻基笑笑,站在父皇一侧,扫视群臣,眸光冰冷。

  没人敢跟他对视,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这一刻,他们在这位太子身上看到了昔日的太宗。

  心惊胆战的同时,也不免有些气苦:又一位狠辣皇帝,没完了嘛这是……

  这日子…没发过了!

  经这一档子事儿,群臣也没了议政的兴致,一个个沉默寡言,午朝极度冷场。

  小胖见状,起身道:“诸位爱卿若有本奏,留折待阅,散朝!”

  ……

  群臣走出大殿,那醒目的血迹还未干,在阳光的映衬下,愈发妖艳,惹眼。

  虽然杀的是他们最瞧不起的太监,但却没人开心的起来,他们不傻,知道这场戏就是演给他们看的。

  大热的天儿,群臣后脖颈子直冒凉气,这太子是个狠人啊!

  可以预见,日后他登基,施政手段必和太宗如出一辙。

  但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很快,又一个劲爆消息传入他们耳中。

  工部尚书、左右侍郎、兵部侍郎、户部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神秘失踪,没留下半点儿痕迹。

  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皇上突然病危,太子提前回京,值班太监被斩,诸多大佬神秘失踪……不管是知道些内幕的,还是全然不知的,都闭了嘴。

  朝堂上没有傻子,都明白是那些人打破了‘规则’。

  这次事件并未引起乱子,相反,群臣非常平静,甚至平静的有些不正常。

  没人为那些人伸冤,没人要求朝廷找人,甚至没人提起那些人,仿佛那些人根本就没存在过,和群臣没有一点交集。

  唯一提起的,只有那些人的家属。

  对此,朝廷表示一定会查,并派出厂卫四处寻找,为表重视,由太子亲自带队。

  ~

  中殿。

  小胖就着茶水服下药丸,吁了口气:“瞻基这次太冒失了。”

  “我倒觉得他做的没错。”李青扶着他坐下,“这件事要是这么淹了,那以后只会让某些人变本加厉。”

  “问题是……”小胖苦笑,“现在情况特殊啊!”

  李青宽慰道:“放心吧,他镇得住。”

  “唉…现在说这个也没了意义。”小胖捏了块糕点放进口中,冲淡嘴里的药味儿,“三宝下西洋至今已有两年,估计也快返航了,他一回来,海上贸易势必成为焦点;

  篡改后的遗诏内容,他们十有八九会重提出来,到那时又要闹腾了,瞻基毕竟年轻,到时候青哥你多帮衬帮衬,尽量撑到他度过难关,真正掌握大权。”

  “好。”李青点头答应,“其实你大可不必操这个心,他能力、手腕都有,在军队也有基础,不用两年便能彻底坐稳。”

  顿了顿,“三宝今年应该不会回来,他走之前说过要寻红薯,估计要浪费不少时间。”

  “红薯好吃吗?”小胖问。

  “还可以,但它的主要优点是高产,至于吃……煮着吃,烤着吃,磨成粉做饼,甚至生着吃都行。”李青笑道,“味道嘛,有点儿甜。”

  “那应该挺好吃的。”小胖又往嘴里塞个块糕点,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