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禁酒-《北齐:家父文宣帝》

  高演心里有场海啸,可他静静地坐着,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酒类同理。”

  高殷接着说:“如今酿酒,多以水果谷物发酵而成,必然造成粮食的损耗。天保之末,刑罚酷滥,吏道因而成奸,豪党兼并土地,户口益多隐匿,致使国家收入减少,以致去年,居然要减百官之禄,撤军人常廪。”

  这也是高殷历史上被掀翻的一个原因,高洋时期减百官俸禄和军人供给,杨愔又要砍勋贵爵位,各方面都招人嫉恨,高殷已经无法成为齐国的代言人。

  如今情况则反了过来,淮南屯田的政策实行不过半年,已经解了臣工用度的燃眉之急,再加上刚刚颁布的盐政之策,使得国家财政必然会好转。

  高殷心里颇有些犹豫,是否在此时颁布对酒的禁令,毕竟鲜卑人既然不读书,这个时代也没有烟草,享乐自然是多用女人与酒了。

  别说鲜卑人酒鬼成群,汉人都没多好,文人酒风更炽,借酒消愁避世俨然是这个时代的时尚单品。

  而且由于酿酒的技术不复杂,私人自酿自饮的现象很普遍,街市上也有许多产销合一的酒肆。青楼是后世对妓院的称呼,但在曹魏时期却是对官家酒楼的称呼,由官府出面经营,发展至今已经是常态,光是邺都的里坊就有近千户,专门以酿酒为业。

  但如今这方面也要管管了,酒类也是国家收入的巨头之一,美国黑帮发展,就是因为美国政府出台全国性的禁酒令,结果反而催生出了庞大的地下酒类产业链。

  “如今天下尚未安定,百姓还没有富饶,酿酒能满足富人的欲望,却会让贫者匮食,君主不应该坐视其发生。”

  他闭上眼,缓缓吐出:“是宜榷酒如盐,以均天下之利。”

  高殷此言一出,臣子们顿时不满起来,纷纷进言,说的无非是一些禁酒会引起民众抵抗的说辞。

  “军士鏖战,不饮酒如何解愁消疲?”

  还有从士兵角度出发进行劝说的,就连高殷前段时间赐酒的帐也被翻了出来,说君王如此做,臣下自然会效仿。

  当然,高殷毕竟是皇帝,他若是真要搞特权,禁下禁中不禁上,臣子们也没有办法,只得尊令。

  所以他们才如此急切,实际也是因为他们上下官员都爱喝,若实行禁酒,怕是不少官员会崩溃。

  底下的秘书监邢邵就不安起来,他经常在清风观和明月楼聚亲招友饮酒,若是禁酒,他第一个不愿意。

  而且禁酒就要关闭管家酒肆,那么也会减少许多收入。

  高殷也没打算一意孤行,将他们的意见挨个听取,思索了一番。

  考虑到他搞酒禁的目的不是真打算禁酒,而是要提高收入,且大家爱饮酒的事情客观存在,若真禁了,怕是会引起许多反弹。

  别的不说,就算高殷自己不喝,那郁蓝喝不喝?太后喝不喝?宫中宴饮又喝不喝呢?

  皇宫本就是一座大监牢,不让人喝酒麻醉,只会让囚犯愈发痛苦。

  而世界是一所更大的监牢,不让权贵们喝酒,他们就会痛苦的清醒着,然后找其他办法折腾闹事。

  因此高殷心里对酒类的管理并不如盐政严苛,但样子还是要做一做的,做出要禁绝酒类的姿态,臣子们劝一劝,再略微放个松,让他们感觉自己劝谏有用,自己也好调整政策。

  “众卿之意,朕已明了,酒类为人常所需,不可骤禁;然而又需要管理,否则民野沉于醺醉,待灾年来临,恐将饿死不少人。”

  高殷下了论断,有所松缓,让臣子们见到可以谈判的余地,连连附和:“至尊所言极是。”

  “旧魏时期是如何管理的?”

  高殷发问,有臣子上来回答,但说的都不准确,因此高殷挥手,笑着让他们退下:“朕来说说吧。魏时酒政宽松,到太安四年始设酒禁,是时年谷屡登,士民多因酒致酗讼,或议论王政。”

  说到这,高殷停歇下来,扫视诸臣一圈,诸臣无一例外,都产生心虚之感。

  毕竟在天保手下过活,压力太大了,不喝酒是不可能的。

  而喝了酒,嘴上没把门,那说一说脏话,讨论点国事也是正常的。

  高殷也不纠缠,说:“由是,魏文成帝恶其若此,故一切禁之,酿酒、酤酒、饮酒皆斩之!”

  几个臣子一哆嗦,从坐席上掉下来,高殷哈哈大笑,也不计较。

  “不过期间有胡长命之妻张氏,因姑姑王氏年迈多病,私自酿酒赠其饮,被官府察觉,张王二人争相担责,使得长吏无法判定,最后上报天家,文成帝义而赦之,可见酒类也不可彻底断绝,使人哀于世。”

  “献文即位,便重开酒禁,此后数十年无变,只明帝时以年谷不登,断百官常给之酒。”

  “后我祖高祖皇帝入晋阳,开酒禁,至太祖天保八年,又曾制榷酤征收酒税。可见酒禁令根据人间世情而改易,如今国家所需,自当顺从。”

  这就有旧例可依了,高欢时期开酒禁,高洋收了税,高殷再据此做文章,也不是没有道理。

  众卿没有异议,高殷便下令道:

  “酒水常需,高祖开之,因此不禁绝,但需榷酒。官府成立酒会,与酒户定契,免除酒户的杂役,均定每斛酒价,唯官营酒楼可售卖。”

  通过政府的大手控制酒品的生产与流通,让朝廷作为最大的专卖商获取最完整的垄断厚利。

  同时免除酒户的杂徭负担,让他们专心酿酒,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同时有助于增强经营的积极性,让政府也扩大获利空间。

  酒类市场广大,高殷也没打算让朝廷全部吃完,因此还是留下了一些空间与人:“允许民间自家私酿,但仅供自家亲朋饮用耳,若是赠送、私下售卖,便有扰乱官价、哄抬酒价之嫌,按差论罪。”

  自己酿自己喝着没事,私底下几个朋友凑一起喝,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送人礼物需要去买官方的酒,售卖就去找酒会,如果违犯被抓住了,那就只能怪自己倒霉。

  这一点也让许多臣子放下心来,邢邵就松了口气,下了朝,继续奏乐继续舞!

  酒的酿造需要发酵,而酒曲是酿酒的必要原料,除了直接控制成品酒的销售,还可以控制住酒曲。官府垄断酒曲的销售,以规定的价格卖给私酿者,这样不仅控制住酒的价格,还能再获取一笔厚利,因此才不禁绝人们私下酿酒。

  其实还有一个创举,只是不便在朝堂上明言。

  比如设立专营的酒店,天策府以及晋阳军士采购的话给予优惠折扣,以低价拿酒,类似于免税店,让他们享受特权,从而更加支持自己。

  这种话不好当众说,因此高殷饮下,日后再慢慢实行,如今这个禁酒令已经足够了,高殷也不打算禁绝特别久。

  “市设酒牌,以七日为限,前七日禁酒,则后七日开禁。若途中遇祭祀正日,则禁之;家中至高祖祭日,不得饮酒,违令者斩。”

  挂出酒牌时,就代表今日可以饮酒。禁七日开七日,这样既可以保证有一半时间在禁酒,又能刺激酒的消费。如果开酒的时间遇到了祭祀先帝和各方神灵的日子,那天就不能饮酒,算大家倒霉;如果家里到爷爷的爷爷那辈的祭日还饮酒,那就是个酒比亲大的不孝畜生,该下去接受教育。

  “先试行一年,至明年今日,也就是乾明元年的腊月二十五,届时看看成效如何,再根据情况修改规定。”

  群臣也不能提出更妥帖的办法了,只觉得高殷虽然年纪小,但思虑已经比多年理政的官员还要成熟,于是口呼:“至尊圣明!”

  这件事议论完毕,直至下一件,是对土地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