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八是为腊月腊日,齐国在国都的右侧建立太社、帝社与太稷三壇,用太牢祭祀,如今新帝高殷坐镇晋阳,就在晋阳举行仪式。
司农卿的官员赶来晋阳配合至尊的仪礼,以往高洋断肉戒杀,太牢不用全礼,而高殷践行了这一点,同样不杀生。
皇后郁蓝与群臣位于祭壇之下,高殷着衮服在祭壇上亲自祭拜,第一次由司农卿省官员进献太牢熟祭品,第二次由司空侯莫陈相献酒,最后由司农卿宋钦道献酒。
礼仪既成,高殷便收工回城,路上,司空与司农卿同时提醒高殷:“晋阳至关重要,但邺方才是国都,至尊终归是要回去的。”
高殷面色凝重,点了点头。他是很想在晋阳坐上一整年,把这里都打上自己的烙印,可惜就现实而言,邺都才是他的基本盘,他不能离开太久。
别的不说,杨愔和高德政的矛盾就需要他居中调和,而且即便高长恭忠心耿耿,但让他得到那么多的权力,本身就是他这个皇帝的失职。
高殷抹了抹不存在的汗,他以前看过《雍正王朝》,如今和剧中的皇帝发出一样的感慨:无人可用呐。
历史的先知视角已经帮他排掉了一大半的雷,就说将大权给予高长恭这步棋,虽然险,但他也是看准了才走的。
可即便如此,也就这么一个宝贝,余下的人可以小用,但要说委托方伯之任,甚至于将半壁江山、改革新政托付给他,就几乎没有了,即便是高长恭,也无法在精神上理解自己。
还是缺少人才啊。
高殷想着,微微摇头,一旁的郁蓝握紧了他的手:“今日很累?”
“你在身边,待多久都不累。”
高殷随意说着,郁蓝已经听腻了,只是鼻端轻轻喷息:“是要归邺?”
“我毕竟是孝子,这么久不回去看太后,有些说不过去。”
他想起什么,叫来宋钦道:“太皇太后,可是送处北宫去了?”
宋钦道压低声音:“臣与燕侍中也是如此想,只是杨令公不允。”
他略一迟疑,继续说:“常山王威权既重,宜速去之。”
即便此世高湛已死,宋钦道仍觉得高演是个麻烦,希望把他打发到外郡。
高殷脸色没有变化,历史上的高殷过于仁慈,不同意外放高演高湛,而现在的高殷是觉得高演丢出去太麻烦了,直接就近弄死是最好。
不过他不能直接和臣子这么说,先回复了上一个话题:“当令太皇太后速去,使归政皇太后,若杨相做不到,那朕就回去亲自处理。”
这已经是很重的语气了,话语中透露出对杨愔的不满,宋钦道微微低眉。
他不是辅政大臣,而是因为与郑颐交好,而又同时被高洋、高殷看中,是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辅政的人多,权力就会变小,因此略微打击一下杨愔也好,将来能给郑颐和宋钦道掌权的余地更大——此刻针对太后和常山王,同样是为了更多的权力。
“常山王……就让他先待着吧。”
高殷笑起来:“朝野都说朕这位六叔贤呐!若处置不好,倒是朕的不是了。”
因为高洋的惊吓,娄昭君比历史上的状态差了许多,而高殷一向以孝道为人设,连阻拦高演觐见娄昭君都不太好——毕竟他自己已经很久都没去看太皇太后了,再阻止人家亲儿子去尽孝,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再将高演调离京城,就显得不近人情了,因此即便高殷地位渐渐稳固,也需要慎重。
高殷虽然粗通历史,知道现在高演的势力不如历史上那般庞大,但现在正是最恐怖的时候,如果一旦掉以轻心,被高演看不见的势力给捉住痛脚,掀翻在地,那他前功尽弃。
宋钦道是他颇为信赖的臣子之一,早年便已是他与高洋的铁杆亲信,接近田文镜那样的孤臣,被诸位王公大臣所忌惮。
这种孤臣得罪了其他人,若失势就死定了,所以他只能紧紧攀附高殷这位恩主,不怕他会背叛,历史上他也是和杨愔一起死了。
最主要的是,他是唐朝四大贤相里宋璟的五世祖,有意思的是,他这个五世孙后来和姚崇一起向唐睿宗奏请将太平公主外放,被加罪而外放了。
祖孙都因为要求外放威胁皇权的宗室而遭遇祸患,只不过宋璟运气比他祖宗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宋钦道直接跌死了,宋璟最后还能跌出一个相位来。
但反过来想,这不仅说明宋璟家风有传承,而且宋钦道还有宰相之资,未来能够当做王安石、张居正使用。
“日后回邺,再去会会我这个六叔。还有杨相……”
高殷从身旁的匣子里抽出一份奏章,打开再看,冷笑。
【伏惟天保八年以降,恩荫失度,爵赏逾制。朱紫盈庭,多非汗马之功,膏粱满座,尽属纨绔之流。虚耗太仓之粟,空糜少府之钱,致使功臣扼腕,志士寒心。臣每睹此状,中夜彷徨,如芒在背。】
【今请解臣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削开封郡王之爵。更乞降敕明堂,沙汰滥竽之辈:其有夤缘得官者,宜速加黜退;侥幸受爵者,当尽数追夺。如此则朝纲可肃,清议自彰,上全天朝之威仪,下慰黎庶之仰望。】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奉表以闻。】
“杨相真是会做人情!”
高殷这话,让宋钦道的头低得更深了。
这是杨愔从邺都送来的奏章,高殷第一次看就勃然大怒。
这人是不是有病啊?这种事情,等他坐稳了皇位再搞不迟,现在是争取朝臣支持的时候,非要把大臣都逼走,才显得他忠臣、贤臣?
还解除你开封王的爵位?是,你清高,了不起!你咋不说把自己尚书令的职务给撤了呢?只要你还是尚书省的长官,还是先帝遗诏的辅政大臣,这些爵位轻轻松松就能赚回来,贤得真是时候!
可那些因此被牵连的官员爵臣,他们还能再跟你杨愔一样轻松地拿回爵位吗?历史上这一手,就直接将丢官的臣子们都逼向了二王,让他们实际控制了齐国军政,可以说整个高殷派系,都是死在杨愔这个蠢货手上!
“……朕也该去看看,慰劳慰劳杨相了。”
高殷压制着怒火,露出笑脸,看向晋阳的城墙:“钦道,汝等从都城来,也累了,今晚在宣德殿内设宴,就一起用吧。”
宋钦道低眉顺目,应允而退。
高殷怒气未消,把手伸进皇后的衣袍中,在她的大腿上轻轻抓了一把。
郁蓝别了他一眼:“这么心急,像什么样子?朝臣都在看着呢。”
“看着又如何?”高殷浅笑:“若是再登基久些,久到他们真心认我为帝,我和你就算在这里办事,他们也不敢抬头。”
“啐!”郁蓝忍不住啐他一口:“拿出点皇帝的样子来,别让我瞧不起你。”
“一天天跟我大呼小叫的,你就很像个皇后?”
高殷的兴致有点消退了,把手抽了出来:“把你那群突厥人也管好了,让他们来是给我们夫妻撑腰壮胆的,别到头了我们反而给他们擦屁股。”
“我的人,我自会管理好。”
虽然如此说,郁蓝也不能和突厥士兵直接接触,最多是让侍女传个话;而且即便是突厥,女子也没有说为军将或首领的说法,高殷也不容许突厥人只听从皇后的命令,让他们在白马镇接受调教和腐化后,由高殷的部下管辖突厥人的将领,以皇后的名义勉强驾驭这批军将。
“难说,前几天朕给谁擦屁股来着?”
“你……”
郁蓝面上阴云密布,红晕娇艳欲滴:“再提这件事,我现在就揍你!”
司农卿的官员赶来晋阳配合至尊的仪礼,以往高洋断肉戒杀,太牢不用全礼,而高殷践行了这一点,同样不杀生。
皇后郁蓝与群臣位于祭壇之下,高殷着衮服在祭壇上亲自祭拜,第一次由司农卿省官员进献太牢熟祭品,第二次由司空侯莫陈相献酒,最后由司农卿宋钦道献酒。
礼仪既成,高殷便收工回城,路上,司空与司农卿同时提醒高殷:“晋阳至关重要,但邺方才是国都,至尊终归是要回去的。”
高殷面色凝重,点了点头。他是很想在晋阳坐上一整年,把这里都打上自己的烙印,可惜就现实而言,邺都才是他的基本盘,他不能离开太久。
别的不说,杨愔和高德政的矛盾就需要他居中调和,而且即便高长恭忠心耿耿,但让他得到那么多的权力,本身就是他这个皇帝的失职。
高殷抹了抹不存在的汗,他以前看过《雍正王朝》,如今和剧中的皇帝发出一样的感慨:无人可用呐。
历史的先知视角已经帮他排掉了一大半的雷,就说将大权给予高长恭这步棋,虽然险,但他也是看准了才走的。
可即便如此,也就这么一个宝贝,余下的人可以小用,但要说委托方伯之任,甚至于将半壁江山、改革新政托付给他,就几乎没有了,即便是高长恭,也无法在精神上理解自己。
还是缺少人才啊。
高殷想着,微微摇头,一旁的郁蓝握紧了他的手:“今日很累?”
“你在身边,待多久都不累。”
高殷随意说着,郁蓝已经听腻了,只是鼻端轻轻喷息:“是要归邺?”
“我毕竟是孝子,这么久不回去看太后,有些说不过去。”
他想起什么,叫来宋钦道:“太皇太后,可是送处北宫去了?”
宋钦道压低声音:“臣与燕侍中也是如此想,只是杨令公不允。”
他略一迟疑,继续说:“常山王威权既重,宜速去之。”
即便此世高湛已死,宋钦道仍觉得高演是个麻烦,希望把他打发到外郡。
高殷脸色没有变化,历史上的高殷过于仁慈,不同意外放高演高湛,而现在的高殷是觉得高演丢出去太麻烦了,直接就近弄死是最好。
不过他不能直接和臣子这么说,先回复了上一个话题:“当令太皇太后速去,使归政皇太后,若杨相做不到,那朕就回去亲自处理。”
这已经是很重的语气了,话语中透露出对杨愔的不满,宋钦道微微低眉。
他不是辅政大臣,而是因为与郑颐交好,而又同时被高洋、高殷看中,是可以信赖的自己人。
辅政的人多,权力就会变小,因此略微打击一下杨愔也好,将来能给郑颐和宋钦道掌权的余地更大——此刻针对太后和常山王,同样是为了更多的权力。
“常山王……就让他先待着吧。”
高殷笑起来:“朝野都说朕这位六叔贤呐!若处置不好,倒是朕的不是了。”
因为高洋的惊吓,娄昭君比历史上的状态差了许多,而高殷一向以孝道为人设,连阻拦高演觐见娄昭君都不太好——毕竟他自己已经很久都没去看太皇太后了,再阻止人家亲儿子去尽孝,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再将高演调离京城,就显得不近人情了,因此即便高殷地位渐渐稳固,也需要慎重。
高殷虽然粗通历史,知道现在高演的势力不如历史上那般庞大,但现在正是最恐怖的时候,如果一旦掉以轻心,被高演看不见的势力给捉住痛脚,掀翻在地,那他前功尽弃。
宋钦道是他颇为信赖的臣子之一,早年便已是他与高洋的铁杆亲信,接近田文镜那样的孤臣,被诸位王公大臣所忌惮。
这种孤臣得罪了其他人,若失势就死定了,所以他只能紧紧攀附高殷这位恩主,不怕他会背叛,历史上他也是和杨愔一起死了。
最主要的是,他是唐朝四大贤相里宋璟的五世祖,有意思的是,他这个五世孙后来和姚崇一起向唐睿宗奏请将太平公主外放,被加罪而外放了。
祖孙都因为要求外放威胁皇权的宗室而遭遇祸患,只不过宋璟运气比他祖宗好,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宋钦道直接跌死了,宋璟最后还能跌出一个相位来。
但反过来想,这不仅说明宋璟家风有传承,而且宋钦道还有宰相之资,未来能够当做王安石、张居正使用。
“日后回邺,再去会会我这个六叔。还有杨相……”
高殷从身旁的匣子里抽出一份奏章,打开再看,冷笑。
【伏惟天保八年以降,恩荫失度,爵赏逾制。朱紫盈庭,多非汗马之功,膏粱满座,尽属纨绔之流。虚耗太仓之粟,空糜少府之钱,致使功臣扼腕,志士寒心。臣每睹此状,中夜彷徨,如芒在背。】
【今请解臣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削开封郡王之爵。更乞降敕明堂,沙汰滥竽之辈:其有夤缘得官者,宜速加黜退;侥幸受爵者,当尽数追夺。如此则朝纲可肃,清议自彰,上全天朝之威仪,下慰黎庶之仰望。】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奉表以闻。】
“杨相真是会做人情!”
高殷这话,让宋钦道的头低得更深了。
这是杨愔从邺都送来的奏章,高殷第一次看就勃然大怒。
这人是不是有病啊?这种事情,等他坐稳了皇位再搞不迟,现在是争取朝臣支持的时候,非要把大臣都逼走,才显得他忠臣、贤臣?
还解除你开封王的爵位?是,你清高,了不起!你咋不说把自己尚书令的职务给撤了呢?只要你还是尚书省的长官,还是先帝遗诏的辅政大臣,这些爵位轻轻松松就能赚回来,贤得真是时候!
可那些因此被牵连的官员爵臣,他们还能再跟你杨愔一样轻松地拿回爵位吗?历史上这一手,就直接将丢官的臣子们都逼向了二王,让他们实际控制了齐国军政,可以说整个高殷派系,都是死在杨愔这个蠢货手上!
“……朕也该去看看,慰劳慰劳杨相了。”
高殷压制着怒火,露出笑脸,看向晋阳的城墙:“钦道,汝等从都城来,也累了,今晚在宣德殿内设宴,就一起用吧。”
宋钦道低眉顺目,应允而退。
高殷怒气未消,把手伸进皇后的衣袍中,在她的大腿上轻轻抓了一把。
郁蓝别了他一眼:“这么心急,像什么样子?朝臣都在看着呢。”
“看着又如何?”高殷浅笑:“若是再登基久些,久到他们真心认我为帝,我和你就算在这里办事,他们也不敢抬头。”
“啐!”郁蓝忍不住啐他一口:“拿出点皇帝的样子来,别让我瞧不起你。”
“一天天跟我大呼小叫的,你就很像个皇后?”
高殷的兴致有点消退了,把手抽了出来:“把你那群突厥人也管好了,让他们来是给我们夫妻撑腰壮胆的,别到头了我们反而给他们擦屁股。”
“我的人,我自会管理好。”
虽然如此说,郁蓝也不能和突厥士兵直接接触,最多是让侍女传个话;而且即便是突厥,女子也没有说为军将或首领的说法,高殷也不容许突厥人只听从皇后的命令,让他们在白马镇接受调教和腐化后,由高殷的部下管辖突厥人的将领,以皇后的名义勉强驾驭这批军将。
“难说,前几天朕给谁擦屁股来着?”
“你……”
郁蓝面上阴云密布,红晕娇艳欲滴:“再提这件事,我现在就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