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神兵呐!”
斛律光哈哈大笑,表情全然不似之前那么苦逼。
他也是被压抑得久了,上次出战还是在去年拔取四镇,早就手痒难耐,一路上大小坞壁都被高殷拔除,让他憋得慌。
况且骑兵不太适合打坞壁战,因为坞壁就是为了抵御自晋末五胡的骑兵所诞生的版本答案,小股兵力不好打,大股兵力不值得,胡人能建立国家、稳固统治就不错了,更不要说有闲心一个个拔掉坞壁。
因此北魏也开发出了新选项,实行宗主都护制,承认他们的合法性,让坞壁成为国家事业单位,大地主们趁机吃享佃客的血汗,即便孝文帝时期推行三长制,也没能彻底禁止这种现象,随着魏末战乱、东西二分,宗主们的重要性又上来了,似乎能恢复到当年态势。
然而至少斛律光面前的长石壁不是这么回事,在巨石炮轰之下,长石壁将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壁,配合日益娴熟的攻城步兵,坞壁很快就被攻破。
原本坞壁的人数就不多,加之龙头城陷落的消息已经开始传播,最近的坞壁都收到了风声——那是真的风声,抬头看过去,龙头城已然变幻大王旗。
惧而献城者有之,但终究是少数,为了打破这帮人对周国的期待,高殷便调集了两架光武砲,让斛律光试着玩儿,这种划时代的利器连龙头城都拿下了,攻打坞壁只是小场面。
然而在斛律光看来,这种投石车比高王所使用的器械还要犀利,精准度大大提高,怪不得一日就能攻克龙头城。
“若是当初就有此神兵……”
斛律光感慨万分,也许现在的关中,早就是大齐的版图了!
但斛律光的震惊远未停歇,他甚至见到太子命令人将一口棺椁简单系好,上面覆盖满杂草,然后放在投石车上丢出去,砸在坞壁堡门上——棺椁固然破碎,但里面猛地发出雷鸣电闪,巨大的火焰冲破城门,焚烧着里面的士兵,有如神火天降。
虽然投掷十次,才有三五次这样的效果,后续必须由人所点燃,但这让斛律光下意识地对高殷充满敬畏,一路行军途中,听闻到齐主驱使天火的传言,是真的。
这个时代愚昧非常,战乱又让人以宗教和强者为信仰,清华军还能掩盖住激动,将之转化为骄傲,以身为太子的部曲为荣。
投降的周军就没有这么冷静了,成为敢死营士兵的他们见到自己成为齐军这一方后,立刻享受到了神火的加持,攻击的士兵高喝着“月光王万岁”冲击坞壁,那些没能战斗的也有事情做,纷纷向高殷的方向下跪,用声嘶力竭的呐喊在此时此地铭刻着忠诚。
斛律光放眼望去,甚至其中还有自己的士卒。
毕竟都是齐国自家人,战阵上追随小咸阳王,信仰寄托给月光王,并不冲突。
斛律光不知道太子是如何做到这一步,有些相信太子“天授”的说辞了,不然要是能算到目前的情况,那他还是个人啊?!
当然,用人家祖先的棺椁来攻城,的确有点……
现在想来,太子在邺都的各种举措,似乎都已经埋好了后手,而天保还隐约配合——那封信必然是极重要的事,斛律光不敢窥探,但能揣度一二。
也不知道邺城的太后如何了,斛律光仍旧好奇,但已经没之前那么担心了。
“朔州,长石壁已破了。”
斛律光精神一振,掐指算算,不到两时辰——这甚至包括了行军时间。
“杀进去。”
在齐军特意轰击之下,坞壁的道路已经被打实,不平坦的地方由后方的齐兵人挤人,众志成城地给他推上去,比的就是一个人多势众,以多欺少;
若是道路被砸通砸平,那就更轻松了,骑兵冲进去,遇着能动的便挥槊打为两段,步兵们呼喝着拱卫铁骑,防止敌军袭击其背。
斛律光虽没带头冲锋,也在前线指挥,享受坞壁内的尖叫与怒吼,对太子的智慧与大度叹服。
没有太子的器械,坞壁就要费些手脚,但太子没有趁势要求分利,而是将坞壁内的战利品全数给予了斛律光部,不仅斛律光自己,他的部下也对此十分感激。
太子虽然获得了整个龙头城的物资,但那毕竟是太子自己建立的功勋,如今吃了大肉,还帮他们喝口痛快汤,这些士兵心中都对太子有了好印象。
或敬、或畏、或服,三者齐聚,最终总能诞生出威望来。
只要人死光,战后的打扫可以慢慢来,不要耽误了下一场屠……攻拔。
因此齐军在等待士兵们自行割取首级,记录战功后,便留下二百人打扫战场,迅速拨往下一处。
“对了,首级不要丢,记功后留给我,我有大用。”
这话说得莫名其妙,因为战场上的首级要士兵们自己割下然后带回记功,本来就不会随意丢弃。
不过斛律光很快反应过来,太子要这些首级是在记功之后,而这些首级最大的意义就是记功,之后谁愿意拿着玩呢?给太子也无妨。
斛律光不由得充满恶意,心想:听说汉人有驻京观的传统,太子不会是上了战阵见了血,学起天保以暴御下了吧?
等等,若其皇位稳固,那未来岂不是……
高殷不知道他心思那么多,关切地问:“朔州是不舒服?”
斛律光回过神来,摇头赶去患得患失的念头:“如今拔出长石壁,这附近最后的西贼坞壁就攻破了,当派遣士兵守之,即便杨檦前来,也能拖延片刻,至少让我们知道其进军。”
高殷点点头,他其实觉得杨檦大概不会主动进兵。
现在是周国斗法的关键期,韦孝宽虽然短暂依附宇文毓,但那是因为宇文护逼死了独孤信,而被宇文毓邀请进来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由此进行的短暂联手。
而韦孝宽和杨檦不一样,韦孝宽不是玉壁的初建者,这代表他是可以被替换的,后者沿用他留下的布局就行——当然,玉壁的人马也有着一定的自主性,必须是西奔关中的魏帝元从才容易驱使,这也是后面他们被闲置的一部分原因;
而杨檦就较为纯粹,他所率领的邵郡一带义兵只服从他,甚至不服西奔派系将领,有点像王琳和他的部曲,又因为心在周国而身在齐境,几乎接近一个独立军阀。因此杨檦这方面周国不敢换,没事换不了,也不需要换,万一逼得杨檦反了就更麻烦了。
杨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没有周国大部配合,孤军深入无援兵,赢了得不到足够的奖赏,输了则趁势被拿下,除非他忽然变成大周死忠,否则不太可能奔袭七十里来救援龙头和玉壁。
但战争的微妙就是不知道何人在何时会发神经,他可不想和宇文邕交战的时候,不知从哪来一声“正义在西军”,他的部队就崩溃了,别自己没捉到宇文邕,反倒成了周国的阶下囚。
因此从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这三天除了让疲惫的士卒休整,就是让清华军与斛律光部合流,磨出基本的默契,并设置好新的闻喜东部坞壁阵线。
高殷也没指望这些坞壁群守住,每个坞壁随意放上一两百士兵,打得过土匪就行,等见到周国军队就往后撤,累积五百人就进行适当的反攻,若战不利则退往龙头城。
即便守不住,消息也要迅速,只要撑够百日就足矣。
现在接近三月,最迟到七月,哪怕还没击溃周国援军,高殷也必须要撤军回去了,不然赶不上给阿耶送殡,顺便继承个皇位。
“太子,有军情。”
高殷转头,不远处的龙头城挥舞旌旗,是游骑发现了敌军踪影。
“终于来了!”
高殷露出兴奋之色:“全都给我卸甲,旗号换成周旗,将西贼诱拐得近一些!”
士兵领命而去,高殷又看向斛律光:“此战,当仰望朔州了。”
“这是自然!”
斛律光抚须长笑,太子让他爽了一把,他自然也要给太子看看,什么叫当年明月!
斛律光哈哈大笑,表情全然不似之前那么苦逼。
他也是被压抑得久了,上次出战还是在去年拔取四镇,早就手痒难耐,一路上大小坞壁都被高殷拔除,让他憋得慌。
况且骑兵不太适合打坞壁战,因为坞壁就是为了抵御自晋末五胡的骑兵所诞生的版本答案,小股兵力不好打,大股兵力不值得,胡人能建立国家、稳固统治就不错了,更不要说有闲心一个个拔掉坞壁。
因此北魏也开发出了新选项,实行宗主都护制,承认他们的合法性,让坞壁成为国家事业单位,大地主们趁机吃享佃客的血汗,即便孝文帝时期推行三长制,也没能彻底禁止这种现象,随着魏末战乱、东西二分,宗主们的重要性又上来了,似乎能恢复到当年态势。
然而至少斛律光面前的长石壁不是这么回事,在巨石炮轰之下,长石壁将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石壁,配合日益娴熟的攻城步兵,坞壁很快就被攻破。
原本坞壁的人数就不多,加之龙头城陷落的消息已经开始传播,最近的坞壁都收到了风声——那是真的风声,抬头看过去,龙头城已然变幻大王旗。
惧而献城者有之,但终究是少数,为了打破这帮人对周国的期待,高殷便调集了两架光武砲,让斛律光试着玩儿,这种划时代的利器连龙头城都拿下了,攻打坞壁只是小场面。
然而在斛律光看来,这种投石车比高王所使用的器械还要犀利,精准度大大提高,怪不得一日就能攻克龙头城。
“若是当初就有此神兵……”
斛律光感慨万分,也许现在的关中,早就是大齐的版图了!
但斛律光的震惊远未停歇,他甚至见到太子命令人将一口棺椁简单系好,上面覆盖满杂草,然后放在投石车上丢出去,砸在坞壁堡门上——棺椁固然破碎,但里面猛地发出雷鸣电闪,巨大的火焰冲破城门,焚烧着里面的士兵,有如神火天降。
虽然投掷十次,才有三五次这样的效果,后续必须由人所点燃,但这让斛律光下意识地对高殷充满敬畏,一路行军途中,听闻到齐主驱使天火的传言,是真的。
这个时代愚昧非常,战乱又让人以宗教和强者为信仰,清华军还能掩盖住激动,将之转化为骄傲,以身为太子的部曲为荣。
投降的周军就没有这么冷静了,成为敢死营士兵的他们见到自己成为齐军这一方后,立刻享受到了神火的加持,攻击的士兵高喝着“月光王万岁”冲击坞壁,那些没能战斗的也有事情做,纷纷向高殷的方向下跪,用声嘶力竭的呐喊在此时此地铭刻着忠诚。
斛律光放眼望去,甚至其中还有自己的士卒。
毕竟都是齐国自家人,战阵上追随小咸阳王,信仰寄托给月光王,并不冲突。
斛律光不知道太子是如何做到这一步,有些相信太子“天授”的说辞了,不然要是能算到目前的情况,那他还是个人啊?!
当然,用人家祖先的棺椁来攻城,的确有点……
现在想来,太子在邺都的各种举措,似乎都已经埋好了后手,而天保还隐约配合——那封信必然是极重要的事,斛律光不敢窥探,但能揣度一二。
也不知道邺城的太后如何了,斛律光仍旧好奇,但已经没之前那么担心了。
“朔州,长石壁已破了。”
斛律光精神一振,掐指算算,不到两时辰——这甚至包括了行军时间。
“杀进去。”
在齐军特意轰击之下,坞壁的道路已经被打实,不平坦的地方由后方的齐兵人挤人,众志成城地给他推上去,比的就是一个人多势众,以多欺少;
若是道路被砸通砸平,那就更轻松了,骑兵冲进去,遇着能动的便挥槊打为两段,步兵们呼喝着拱卫铁骑,防止敌军袭击其背。
斛律光虽没带头冲锋,也在前线指挥,享受坞壁内的尖叫与怒吼,对太子的智慧与大度叹服。
没有太子的器械,坞壁就要费些手脚,但太子没有趁势要求分利,而是将坞壁内的战利品全数给予了斛律光部,不仅斛律光自己,他的部下也对此十分感激。
太子虽然获得了整个龙头城的物资,但那毕竟是太子自己建立的功勋,如今吃了大肉,还帮他们喝口痛快汤,这些士兵心中都对太子有了好印象。
或敬、或畏、或服,三者齐聚,最终总能诞生出威望来。
只要人死光,战后的打扫可以慢慢来,不要耽误了下一场屠……攻拔。
因此齐军在等待士兵们自行割取首级,记录战功后,便留下二百人打扫战场,迅速拨往下一处。
“对了,首级不要丢,记功后留给我,我有大用。”
这话说得莫名其妙,因为战场上的首级要士兵们自己割下然后带回记功,本来就不会随意丢弃。
不过斛律光很快反应过来,太子要这些首级是在记功之后,而这些首级最大的意义就是记功,之后谁愿意拿着玩呢?给太子也无妨。
斛律光不由得充满恶意,心想:听说汉人有驻京观的传统,太子不会是上了战阵见了血,学起天保以暴御下了吧?
等等,若其皇位稳固,那未来岂不是……
高殷不知道他心思那么多,关切地问:“朔州是不舒服?”
斛律光回过神来,摇头赶去患得患失的念头:“如今拔出长石壁,这附近最后的西贼坞壁就攻破了,当派遣士兵守之,即便杨檦前来,也能拖延片刻,至少让我们知道其进军。”
高殷点点头,他其实觉得杨檦大概不会主动进兵。
现在是周国斗法的关键期,韦孝宽虽然短暂依附宇文毓,但那是因为宇文护逼死了独孤信,而被宇文毓邀请进来的,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由此进行的短暂联手。
而韦孝宽和杨檦不一样,韦孝宽不是玉壁的初建者,这代表他是可以被替换的,后者沿用他留下的布局就行——当然,玉壁的人马也有着一定的自主性,必须是西奔关中的魏帝元从才容易驱使,这也是后面他们被闲置的一部分原因;
而杨檦就较为纯粹,他所率领的邵郡一带义兵只服从他,甚至不服西奔派系将领,有点像王琳和他的部曲,又因为心在周国而身在齐境,几乎接近一个独立军阀。因此杨檦这方面周国不敢换,没事换不了,也不需要换,万一逼得杨檦反了就更麻烦了。
杨檦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没有周国大部配合,孤军深入无援兵,赢了得不到足够的奖赏,输了则趁势被拿下,除非他忽然变成大周死忠,否则不太可能奔袭七十里来救援龙头和玉壁。
但战争的微妙就是不知道何人在何时会发神经,他可不想和宇文邕交战的时候,不知从哪来一声“正义在西军”,他的部队就崩溃了,别自己没捉到宇文邕,反倒成了周国的阶下囚。
因此从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这三天除了让疲惫的士卒休整,就是让清华军与斛律光部合流,磨出基本的默契,并设置好新的闻喜东部坞壁阵线。
高殷也没指望这些坞壁群守住,每个坞壁随意放上一两百士兵,打得过土匪就行,等见到周国军队就往后撤,累积五百人就进行适当的反攻,若战不利则退往龙头城。
即便守不住,消息也要迅速,只要撑够百日就足矣。
现在接近三月,最迟到七月,哪怕还没击溃周国援军,高殷也必须要撤军回去了,不然赶不上给阿耶送殡,顺便继承个皇位。
“太子,有军情。”
高殷转头,不远处的龙头城挥舞旌旗,是游骑发现了敌军踪影。
“终于来了!”
高殷露出兴奋之色:“全都给我卸甲,旗号换成周旗,将西贼诱拐得近一些!”
士兵领命而去,高殷又看向斛律光:“此战,当仰望朔州了。”
“这是自然!”
斛律光抚须长笑,太子让他爽了一把,他自然也要给太子看看,什么叫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