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太强了-《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方云良一听,马上就答应了。

  毕竟他已经习惯采访了。

  免费打广告的好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很快。

  电视台就安排了采访。

  并在晚上八点的新闻时间播出了。

  “本台消息,非凡集团规模日益庞大,急需一个总部。

  经考虑,非凡集团决定建一座总部大楼,高度超过500米,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楼。

  电视里。

  方云良面对镜头,侃侃而谈:

  “我们非凡集团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员工总数已超过15万人。

  随着规模扩大,我们需要更好的办公场所,所以决定建一幢大楼作为集团总部。

  为什么要建500米高的大楼呢?因为我们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需求……”

  随着新闻播出,全国都轰动了。

  “啊啊啊,我没看错吧,非凡集团居然要建世界第一高楼!”

  “我的天,超过500米的高楼,简直不敢想象!比电视里看到的大楼都高好多啊!”

  “非凡集团太牛了,竟然要建500米高的大楼!建成后我一定得去看看,试试能不能摸到云彩。”

  “这楼要是建成了,估计外国人都得震惊。”

  “非凡集团,真的太强大了。”

  看了新闻。

  全国的人都议论纷纷,震惊不已。

  不少认识沈琰的人,大家看了新闻后也都惊呆了。

  纷纷走出家门,热烈地讨论起来。

  “你们看新闻了吗?沈琰的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来越多,竟然要建世界第一高楼了。”

  “看了看了,世界第一高楼,简直难以想象啊。”

  “啧啧啧,超过500米的高楼,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呢。”

  “反正肯定是个天文数字,也只有沈琰这样的大老板能承担得起。”

  “就是啊。”

  香江这边。

  沈国华还在公司忙,看到一群人在议论,就凑了过去。

  听到沈琰要建世界第一高楼。

  当场就惊呆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500米的高楼,那得花老多钱了,连外国人都不敢建,沈琰就算有钱,也不可能建得起来!”

  大家听到沈国华在怀疑沈琰,都纷纷反驳他。

  “国华,你根本不了解沈琰的实力!”

  “沈国华你的格局还是小了。

  沈琰可是大富豪,他说能建世界第一高楼,肯定就能建,别怀疑!”

  沈国华听着这些话,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新闻播出的第二天。

  非凡集团的广告出来了。

  又一次引起了轰动。

  这次广告,非凡集团给出了1200万米元的设计费用。

  这么高的设计费。

  让全世界的人都关注到了这件事。

  那些顶级的设计公司收到邀请信后。

  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得不行。

  世界第一高楼啊。

  如果能拿下设计权。

  不仅能拿到一笔丰厚的设计费。

  还能扬名世界。

  这么好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

  “哦哦哦哦,这可是世界第一高楼啊!我一定要设计出完美的方案,拿下这个订单!”

  “上帝啊,这太疯狂了,东方竟然有人要建世界第一高楼,这可是个大新闻!

  要是我们公司的方案被选中,那就出名了!哦,我一刻都不想等了,马上开会,把设计师都叫过来开会!”

  “哦,非凡要建世界第一高楼?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天大的机会!

  要是他们选中了我们的设计方案,我们公司就能坐稳世界第一的宝座了!

  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秘书,赶紧通知设计师来开会!”

  所有顶级设计公司收到消息后。

  第一时间就把设计师们召集起来开会。

  然后就开始疯狂地忙碌起来。

  非凡总部里。

  一大早。

  方云良和陈百成两人就从外面搬进来两大麻袋东西。

  沈琰瞅了一眼,问道:“这是信?”

  方云良满脸兴奋,赶忙点头说:

  “没错,这些都是信!您要建世界第一高楼,大家都觉得特别受鼓舞,纷纷来信表示支持呢!”

  陈百成也在一旁说道:

  “老板,您这段时间干了好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成年轻人的偶像了,名气比一些明星都高。

  对了,每天都有报社打电话过来,想采访您,不过都被我们拒绝了。”

  沈琰一听,顿时有些无奈。

  他就想低调地赚钱。

  没想到名气还是越来越大。

  竟然还成了别人的偶像。

  还好他一直没接受过采访。

  大家都不知道他长啥样。

  不然他连逛街都不敢了。

  方云良说:

  “这两麻袋来信,我放您办公室里吧,您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

  沈琰摇了摇头,说:

  “我没时间看,收起来吧。你们俩要是想看,就看看好了。”

  陈百成一下子来了兴致,说:“好啊,那我看看。”

  大家现在还都喜欢有事没事就写信。

  想交朋友了写信,想表扬别人了写信。

  心里有困惑了也写信。

  就像有个女同志写了篇很有名的长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这信在报刊上发表后。

  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大家纷纷写信回复。

  过了好长时间这热度才降下去。

  沈琰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对这些信没什么兴趣,懒得去看。

  但方云良和陈百成不一样。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人。

  对这些信可感兴趣了,就想知道别人都写了些啥。

  转眼间到了7月份。

  非凡研究所那边又传来好消息。

  他们成功研究出了RAM内存。

  而且闪存也更新到了第三代。

  能制造出容量64MB的芯片。

  沈琰得到消息后。

  第一时间就带着方云良赶到了非凡研究所。

  这段时间。

  好几个工厂都在不停地招人。

  非凡研究所也没闲着。

  研究人员已经超过了3000人。

  一个有3000人的研究所。

  在世界上那也算是大研究所了。

  为了支持研究所的研究工作。

  沈琰每个月都得往里面投四千多万元。

  可以说。

  非凡研究所就像个吞金兽。

  一般的企业根本负担不起。

  就算是官方的研究所,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搞研究。

  不过这研究所虽然投入大。

  收获也不小。

  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研究出了RAM内存。

  沈琰和方云良,还有四仔,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早就有一大帮人在等着了。

  看到沈琰来了,大家纷纷打招呼。

  “老板好!”

  “老板您来了。”

  “老板你好。”

  沈琰点了点头,说:

  “听说你们研制出了RAM内存,把参数拿给我看看,样品也拿过来。”

  很快。

  大家就把一份参数和几根RAM内存条交到了沈琰手里。

  沈琰拿起内存条看了看。

  RAM内存,也叫随机存取内存。

  它能随时读写,速度特别快。

  CPU可以直接访问它。

  这东西虽然不是电脑三大件之一。

  但非常重要,电脑可少不了它。

  沈琰手上拿的内存条不是30Pi设计的,而是72Pi设计的。

  这种内存容量从512KB起步。

  最大能达到16MB。

  在电脑上只要安装2根内存就可以正常使用。

  而且这两根内存采用的生产工艺达到了1.5微米,速率达到了30纳秒。

  可以说。

  不管是速度、容量还是稳定性。

  都比市场上的内存强多了。

  沈琰看了样品和参数后,说:

  “你们搬一台电脑过来,我要把内存插上去,看看它的表现怎么样。”

  很快。

  工作人员就搬来了一台非凡电子厂自己生产的非凡电脑。

  工作人员打开机箱。

  熟练地把两根4MB的内存条插到主板上,然后按下了电脑的开机键。

  电脑发出“滴”的一声响。

  屏幕上就出现了画面,接着自检完毕。

  进入了DOS系统。

  沈琰输入“systeifo”。

  然后敲了回车键,屏幕上立刻就把电脑的硬盘信息全显示出来了。

  沈琰看了看,内存信息完全正确,没有错误。他又输入了一个命令行。

  启动了非凡系统。

  以前沈琰用非凡系统的时候。

  总觉得有点卡。

  现在换上自己生产的内存条。

  感觉流畅多了。

  不管做什么操作,电脑反应都很快。

  沈琰又打开一个游戏,玩了两盘。

  这内存表现相当好。

  速度快还稳定,一点错误都没出。

  接着。

  沈琰拿过一个软盘。

  把自己编写的一个小软件复制进去,然后运行。

  这个小软件是用来测试内存的。

  测试时间为一个小时。

  如果一个小时内电脑没出错。

  就说明内存相当稳定。

  会议室里的人见沈琰开始测试。

  一个个都紧盯着屏幕,大气都不敢出。

  这内存可是大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

  要是性能稳定,通过了测试。

  他们就能得到沈琰的奖励;

  要是通不过测试,那他们不但没奖励。

  还得咬着牙加班加点去解决问题。

  一个小时后。

  电脑又发出“滴”的一声。

  屏幕上显示本次测试已经通过。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满脸笑容,使劲儿鼓掌。

  沈琰宣布:

  “测试通过了!我宣布,我们非凡研究所已经成功生产出国产内存,太棒了!”

  大家听了。

  激动得不行。

  又是一阵鼓掌。

  沈琰接着说:

  “这次任务是长期任务,你们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决定给你们团队一千万元的奖励!”

  听到有一千万元的奖励。

  大家更激动了。

  不停地鼓掌,嘴里还说着:

  “谢谢老板。”

  “哈哈哈哈,两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了。感谢老板的奖励。”

  “太好了,终于轮到我们了。感谢老板。”

  方云良在一旁,脑袋都嗡嗡的。

  沈琰一来就是撒钱的。

  而且一撒就是一千万!

  一千万元啊。

  沈琰大手一挥就给出去了,咋越来越豪爽了呢!

  李远舟笑呵呵地说:

  “老板,内存已经研制成功了,您给起个名字吧。这东西以后还要卖出去呢,没名字可不行。”

  沈琰想都没想,直接说:

  “就叫银龙一代吧,后面再加上容量来区分。比如,2MB的内存条,就是银龙一代2MB,依此类推。

  以后每更新一代,就叫银龙二代、三代,跟硬盘一样,一代代往下排。”

  沈琰这会儿也有些激动。

  内存研制成功了。

  这就意味着非凡集团所有的电脑硬件都能生产了。

  处理器是非凡银龙一代处理器。

  内存有了银龙一代内存。

  硬盘有银龙一代硬盘。

  显示器有银龙一代液晶显示器。

  显卡也有银龙一代3D显卡。

  至于主板、声卡、键盘和鼠标这些。

  技术含量没那么高,就不用专门命名了。

  看完了RAM内存。

  沈琰又到闪存小组那边,看了他们的最新产品。

  去年的时候。

  闪存小组就研究出了第一代闪存。

  最高容量是8MB。

  这个容量虽然也不错。

  但远远达不到沈琰的要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闪存小组成功研究出了第二代产品。

  容量达到了64MB。

  比大部分硬盘的容量都大。

  闪存小组的组长把几枚芯片交给沈琰。

  沈琰看着手里的闪存,心里感慨万千。

  研究闪存可太花钱了。

  这段时间他在闪存方面就花了五千多万元。

  要是沈琰自己从无到有去研究。

  估计没十几个亿根本研究不出一枚闪存芯片。

  现在。

  在闪存技术方面,英特尔和东芝最厉害。

  这两个公司为了研究闪存。

  投入的钱那都是天文数字。

  像英特尔,因为投入太多,公司都亏损了,只好放弃了存储业务。

  东芝一直到1989年才研究出第一枚闪存。

  由此可见闪存的技术含量有多高。

  比处理器还难研究。

  有了闪存。

  沈琰最想做的就是用这些闪存打造出一个超大容量的硬盘给自己用。

  沈琰对组长说:

  “我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用这些闪存芯片研究出一个超大容量的硬盘。

  容量最好能达到1G,甚至10G,越大越好。这个任务,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小组长听了,一下子愣住了。

  这些闪存芯片是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的。

  成本非常高。

  一枚64MB的芯片成本就高达12万米元。

  要是用闪存芯片制造出一个1G的大硬盘。

  成本估计要超过200万米元;

  要是制造一个10G的超大硬盘。

  成本估计要超过500万米元!

  闪存小组组长想到这些,连忙提醒道:

  “老板,这些闪存芯片成本太高了,制造一个1G的硬盘,成本要超过200万米元;

  制造一个10G的超级大硬盘,成本会超过500万米元!”

  沈琰听了,呵呵一笑,说:

  “没事,你们只管去研究。”

  沈琰现在每天都在疯狂赚钱。

  几百万米元对他来说根本不算啥。

  而且用闪存制造硬盘。

  刚开始成本高,等工艺成熟了。

  大规模生产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到时候。

  一个G级硬盘的成本不会超过2000米元。

  组长见沈琰不在乎成本,也就放心了,拍着胸脯说:

  “老板,这个任务我们完全有信心完成!

  只要三个月,不不不,只要三个月时间,我们就能把硬盘拿给您!”

  沈琰赞扬道:

  “好,就得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