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哥不见了-《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最重要的是,他在云城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

  “好。”

  陈东尔点点头,迟疑了一下,朝着沈琰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

  沈琰低头瞧了一眼,也笑着伸出手,握了上去。

  “合作愉快。”

  跨别一年,两人终于合作,陈东尔的心里,像是有什么东西悄然释怀了。

  …………

  八点半。

  沈琰回到了杂院。

  推开门的时候,却瞧见吴娟正站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脸焦急。

  他一愣,疑惑走过去,喊了一声:“嫂子,咋了?”

  吴娟瞧见沈琰回来,当下仿佛瞧见了主心骨儿!

  她赶紧小跑过来,声音带着哭腔,道:“你哥傍晚那会儿饭都没吃就跑出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呢!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沈琰眉头皱了起来。

  “他走之前没打招呼?”

  吴娟摇头。

  “没!啥都没说,吃饭那会儿我没瞧见人影,以为他去厂子里转转有事儿去了,结果后来猴子和于叔去找了一圈,人说你哥压根就没去厂子里!”

  “这都马上九点了,大家都找遍了,结果到现在也没见个人影!简直是急死人了!”

  沈琰没吭声。

  沈军不见了?

  他哥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被人拐走,再说了,人贩子要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做什么?

  脑海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漏掉了,沈琰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圈,一个点陡然间冒了出来。

  “我知道大哥去哪儿了。”

  沈琰松口气,却又有些哭笑不得。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可能了——找叶敏杰去了。

  吴娟当下也不多说,赶紧拜托沈沁梅照顾沈浩,之后跟着沈琰匆匆忙忙出门去。

  四十多分钟后。

  两人在半路上就瞧见黑着脸往回走的沈军。

  看见沈琰和吴娟急急匆匆往路这边走,沈军顿了顿,快步迎上去,问道:“你们来干啥?”

  吴娟又生气又担心,这会儿见着沈军,一颗心放下来,当下红着眼走过去,伸出手,在他的胳膊上轻轻一捶。

  “你咋出门不说句话呢?一群人找你半天了!”

  女人都是水做的。

  这话一说完,吴娟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沈军吓了一跳,有些手足无措的帮她擦眼泪,闷声道:“我这不是瞧着你们都在忙,想着过来找叶敏杰,完了就回去么,我下次指定和你说,别哭了。”

  吴娟点头,又侧过身子擦去眼泪,站到了一旁。

  沈琰盯着沈军看了看,心下也猜得差不多,揶揄道:“怎么,找叶敏杰,吃了个闭门羹?”

  沈军:“……”

  就你聪明!

  他心里堵得慌,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怒气又翻涌起来了。

  “妈的。”

  沈军没忍住爆了句粗口,边拉着吴娟往回走,边将这事儿说了一遍。

  原来沈军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回来之后,瞧着沈琰等人都在忙活,他寻思着自己过来找叶敏杰说清楚。

  没想到来了之后,叶敏杰家空荡荡的,家里只有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自个儿烧火做饭。

  沈军总不好对着一个孩子发火,当下走过去问了问,才知道这段时间叶敏杰压根就没回来。

  再多问了几句,叶敏杰的爹妈还有这孩子的妈妈,这会儿都在医院里。

  沈军自然怀疑这孩子骗他,于是在门口等了半天,想着晚饭时候,总该要回来了吧?

  结果自然是失望。

  “那你蹲到现在,有啥收获没有?”

  沈琰问道。

  沈军正准备摇头,忽然想起什么,又赶紧伸手,在口袋里掏了掏,没一会儿拿了一张纸出来。

  “你瞧,这是那孩子给我的。”

  原来是沈军瞧着那孩子吃着烧焦的土豆蘸盐,瘦得营养不良,还拿了一张纸包着,过来问自己吃不吃,说什么都要递给自己一个。

  沈军哪里看得下去?

  自己也是有孩子的人,沈军当下只能接过来,又从口袋里掏了一张十元钱给了那孩子。

  土豆吃了,纸他准备扔,没想到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就发现这纸似乎有些不对劲。

  他递给沈琰,道:“好像是打款单?你瞧瞧。”

  沈琰挑眉,接过来,仔仔细细的瞧了瞧,当下露出了笑脸。

  “还真是!”

  他看了一眼打款地址,是在河北廊坊的一家邮政所。

  “这应该是叶敏杰打的钱。”

  沈琰顿了顿,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实际上,他在搞定了鹏城那块的电风扇电机后,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做风扇的外壳。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八三年的廊坊,已经开始发展出不少大型加工厂了。

  如今京都已经开始规划发展,周边稍微有点污染的加工厂审批都极其困难。

  而廊坊距离京都也就是几十公里,路程短,审批快,大大小小的工厂都开始扎堆发展。

  沈琰原本打算的目的就是去廊坊找加工厂做电扇外壳,毕竟外壳没什么技术含量,鹏城那边不好找单独的加工厂。

  万万没想到,居然还能和叶敏杰遇上。

  沈琰盯着那打款单子瞧了瞧,而后仔仔细细的折叠好,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哥,这事儿我会处理。”

  沈琰轻声道:“有些事能原谅,可是有些事,必须得要个说法。”

  上次从鹏城回来,沈琰就把药渣拿去做了分析。

  还是方云良找的医生,极其靠谱,不过是嗅了嗅,就断定药渣里面有别的味儿。

  一般来说,补药性温良,药渣熬煮之后,药性都融入了汤汁里,剩下的药渣暴晒个几天,基本上都没什么味道了。

  而这药渣,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还能够嗅到一股子极淡的腥臭味。

  他原本就在大医院里工作,拿回去,一分析,第二天就出了结果。

  里面掺了一点毒鼠强,不多,但是喝下去肯定会起反应。

  沈琰到现在还记得,那天回来的时候,自己全身发冷。

  那是一种从脚底和掌心开始窜起来的冷意,一点点将自己笼罩。

  他万万没想到,叶敏杰会做出这种事情。

  甚至于,沈琰开始后悔。

  如果当初不是自己给了叶敏杰承诺,让他来京都挣钱,那么这一切就不会演变到如今这个结果。

  得了病是真的。

  但是叶敏杰动了手脚也是真的。

  沈琰微微闭了眼,揉了揉眉心,再次睁开眼时已经是笑吟吟一片。

  沈军等人还不知道这件事,沈琰暂时也没打算说。

  如果当场抓住就算了,这会儿无凭无据,只会让他们徒增气愤。

  “哥,走吧,日子还长着呢!”

  沈军闻言,也不再纠结,点点头,带着吴娟和沈琰,三人拎着马灯,趁着茫茫夜色走回了杂院。

  第二天一大早,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总算是踏上了回京都的火车。

  这会儿已经六月初。

  天气开始炎热。

  不过电风扇的销售高峰期还得往后延续一个月。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钱。

  电风扇这玩意儿,在八十年代算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一台的价格基本上都在一百二十元到一百五十元浮动。

  这可抵得上两三个月的工资!

  工薪阶层都得勒紧裤腰带,存个几个月的钱才能买,就更别提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没票没钱,天热了怎么办?

  搬着椅子,在巷子里,堂前一坐,穿堂风一吹,虽然夹杂着热气儿,但是在六月,尚且能熬。

  而时间线再往后推一推。

  天气越来越热,这就熬不下去了。

  八三年的高考时间是七月一号。

  自从高考恢复之后,这几年年年都掀起高考热潮,尤其是一些大一点的城市,不管是图书馆还是自习室,这段时间都处于爆满状态。

  瞧着自家孩子苦念书,当父母得那就是再节约,咬咬牙,也是要省钱买一台电扇的。

  回到京都后没几天,鹏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

  第一批电机出厂了,喊沈琰过去瞧瞧。

  于是,回到京都的第三天,沈琰又马不停蹄的去了鹏城。

  对于电风扇来说,电器的好坏,关乎功率和出风量的大小,乃是重中之重。

  有了叶敏杰的前车之鉴,他一点都不能马虎。

  ……

  两日后。

  鹏城。

  沈琰风尘仆仆,瞧着有些疲惫。

  他靠在汽车的靠垫上,闭着眼,小睡了一会儿,等到齐伟喊醒自己的时候,已经抵达光明电机厂了。

  “沈老板,您瞧着有些累啊,不然先休息再去厂子里看看?”

  齐伟对沈琰很有好感。

  有钱,对他们态度又好,谁不喜欢?

  沈琰揉了揉眉心,笑着摇了摇头,道:“没事儿,我就是赶火车有些累,厂子里的事耽误不得,我看完再睡。”

  沈琰说着,跟着齐伟下了车。

  刘斌早早就带着人等着了。

  他身边站着两个人,一个是车间主任,一个是办公室主任。

  瞧着沈琰下来,三人赶紧笑着迎了过来。

  “沈老板,这么远过来,指定累着了!”

  刘斌道:“等电机样品看完,我带您去吃吃饭,好好休息休息!”

  沈琰没多说,只是道:“先看电机。”

  刘斌三人当下也没多说,赶紧带着沈琰往厂子里走。

  机械的声音持续响个不停,沈琰直奔仓库,查看第一批电机。

  电机已经可以模拟运转了,最先测试的第一批电机在通电之后,带着电风扇叶高速运转起来,清凉的风一瞬间扑面而来,叫这沉闷的空气为之一振。

  “各方面数据都测试过了吗?达没达到出厂标准?表格给我看一下。”

  电机出厂,要经过各个方面的数据测量。

  比如寿命,电流稳定性,还有转轴的最快速度等等。

  测试完毕后还得向上审批,一系列流程下来极其繁琐。

  不过这个流程一旦打通,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电机搞定,其余的外壳,只要在廊坊找到加工厂,到时候在京都租下场地组装起来,那么京都就能够成为最先销售的地方。

  “上面已经来了人,就这两天就能审批下来了。”

  刘斌顿了顿,想了想还是凑到了沈琰的身边,压低声音道:“您看看,明天晚上,不然请人家吃个饭?”

  “咱们电机指定没问题,但是这审批的快慢,可就是人家说了算了。”

  关系社会,身不由人。

  沈琰当然明白。

  “那行,你去安排,就按照这边的流程招待,具体的支出留好发票,回来找财务报销。”

  刘斌顿时会意,露出笑脸:“成!保证让您和审批员都满意!”

  ……

  沈琰在鹏城找了个招待所,稍微修整了一下,又去市场上看了这会儿电扇的销售情况。

  一切都和自己预料的一样。

  看的人很多,但是购买的人极少。

  一方面是因为没钱,另一方面是没票,总之各有各的困难。

  时间眨眼就到了第二天。

  下午那会儿刘斌就来招待所找了自己一次,告诉晚上吃饭的地址。

  在金龙大酒店。

  这算是如今鹏城最有名的大酒店了,位置还得提前预订,餐桌上菜标准都是按照一桌一桌算。

  二百八十八一桌。

  这消费,放在内地,谁不直呼一句“抢劫”?

  但是在鹏城,港商云集的地方,这价格居然还算公道。

  沈琰倒也没多说,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出门了。

  晚上六点。

  金龙大酒店。

  霓虹灯沿着金色的鎏金招牌环绕了一圈,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灯光。

  两根大圆柱子,上面雕刻着游龙,嘴里还含着一颗金珠。

  红红绿绿,极尽奢靡。

  这审美,要是放在后世那就是一个词儿——庸俗。

  可是在八十年代,这就变成了贵气,高档。

  上了几个台阶,就瞧见站在门口的迎宾小姐。

  穿着一身黑色的套装制服,黑色丝袜,高跟鞋,领口还打着领结,将港城那一套学得十成十。

  “您好,欢迎光临。”

  漂亮的美女服务员迎过来,还没问,就见刘斌嘿嘿笑,极其熟练的上前一步,道:“有预约,三号包厢。”

  美女服务员露出浅浅微笑,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请跟我来。”

  一行人走到三号包间。

  打开门,大圆桌,金色闪光的墙壁,还有正中间的水晶大吊灯。

  刘斌显得兴奋又紧张,独独沈琰,眼皮子直跳。

  这不典型的暴发户气质么?

  他伸手揉了揉眉心,第一次意识到年代审美的差距。

  “沈老板,您在这等着,我去门口等赵审批员。”

  沈琰点点头。

  刘斌赶紧跑了出去。

  莫约十几分钟,外面走廊传来脚步声,听着声音应该有五六个。

  审批员当然不止一个。

  基本上都是上面来了一个小组,但是有一个带头的。

  刘斌口中的赵审批员,就像审批组的组长。

  他们负责监测电机数据,盖章了就算是通过,权力不可谓不大。

  沈琰也是老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