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发现老物件儿-《重回年代,从摆摊开始赚到10亿》

  想来也是。

  这种东西,进价贵,尤其是去鹏城,还得有边防证才行。

  这东西十分难弄,没有关系基本上难如登天。

  因此基本上都是在国营商店售卖。

  啧。

  都说八十年代胆子大,站在风口上,母猪都能飞上天。

  可不就是这个理么?

  沈琰逛了一圈,才终于找到一间民房。

  这里刚好在拐口的位置,人流量非常大。

  要是开了店,再好好运营一番,生意绝对不错。

  沈琰上前,探头往里面看了看,屋子里空荡荡的,墙面刷了白色的漆,

  只是有些年头了,墙面有些斑驳,里面堆放了不少杂物。

  “大爷?这里面怎么没人啊?”

  沈琰走到门前两个下象棋的老大爷面前问道。

  老大爷一乐。

  “仓库里,要人干啥?乱糟糟的谁没事儿在这里呆着?可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

  仓库?

  难怪了。

  这里面放着不少纸壳子和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

  这么好的门面,居然用来当仓库,真是可惜了。

  “大爷,你知道这仓库是谁的吗?”

  沈琰笑着给面前两个大爷一人递了一支烟。

  却没想到大爷手一摆。

  “抽不惯你这玩意儿!”

  “不得劲儿!”

  老大爷斜睨着沈琰,掏出旱烟吧嗒吧嗒抽了两口。

  “那这仓库?”

  沈琰又问道。

  老大爷哼了一声。

  “当然是我的啊!不然我坐这儿干啥?”

  沈琰:“……”

  “那您这仓库租吗?”

  沈琰问道,“我用来开店,不做别的。”

  老大爷吧嗒吧嗒抽了两口烟。

  他心思大部分都在手里的扑克上,只是分了一小部分听沈琰说话。

  “租仓库?”

  老大爷闻言,稍稍将身子往后一侧,探头瞧了一眼。

  “小伙子,不是我不乐意租给你,这地儿,你要是想用,一个月给十块钱就成。”

  他说着,又扔了一对顺子出去,见对方不要,顿时喜滋滋的。

  “就是这里面的东西,你得自己清理清理,都是破烂玩意儿,你喊人来收一收,这钱到时候给我就成,咋样?”

  沈琰闻言,当下答应了下来。

  他刚才看了一眼。

  这里面,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家具和成摞的书本,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他挑挑拣拣,应该能用得上。

  “这样吧,大爷,我给你十五元,这些东西全给我了咋样?”

  老大爷这次总算是正眼瞧了一眼沈琰。

  这里面的东西,不少都是破四旧那会儿留下来的东西。

  放在手里也没人收。

  这小伙子。

  年纪轻轻,可惜不太识货。

  就这一堆东西,就算是卖给收破烂儿的,那也就是一元钱顶天了!

  老大爷想着,怜悯的瞧了一眼沈琰,活看一个大便宜。

  “我要真收了你十五元,我可得被人戳脊梁骨说我欺负你这么个年轻玩意儿。”

  老大爷摆摆手,道:“就给我十二元吧!不占你便宜!”

  沈琰:“……?”

  年轻玩意儿?

  这话,他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

  两人当下商定好。

  沈琰找来纸笔,将租赁合同大致填写了一番。

  原本还想试探着买,结果老大爷不肯卖。

  沈琰当下直接签订了五年的合同,以免夜长梦多。

  租金先交了一年的。

  沈琰从老大爷的手里拿了钥匙,走回四合院。

  刚刚到门口,就瞧见周铭在门口蹲着。

  他的身边,放着一辆三轮车,三轮车旁整整齐齐码放着十辆自行车。

  见沈琰回来,周铭当下站起来,顺手拍了拍身上的灰。

  “老总!”

  周铭咧嘴一乐,露出雪白的牙。

  “这是剩下的十辆自行车,我全都给你带来了,您瞧瞧!没事儿就签收一下,给我写个条儿,我得回去运别的货了!”

  沈琰瞧了一眼,这些自行车摆放整齐,崭新漂亮,十分气派。

  这年头,满大街都是自行车,这可是硬通货。

  “成。”

  沈琰笑着道。

  他说着,从腰包里掏出纸笔,边写边道:“这批货我估计明后两天就没了,以后我订货能不能直接问你定?立水桥那边有点距离,经常跑容易被发现。”

  周铭闻言一愣。

  旋即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面露纠结。

  “沈老总,这事儿我也想答应,可惜我说了不算……”

  周铭神色暗了暗。

  实际上,自己跟着表姑齐力干活,都是干苦力。

  天天骑着三轮车送货,一个月给自己二十元。

  这钱不可谓不多,毕竟他没文化,以前收破烂又苦又累,一个月也就这么多。

  至于再核心一些的钱。

  周铭就摸不着了,甚至于拿货这块防着他。

  从来不会让周铭有参与的机会。

  他性子爽快,北方人特有的直。

  防着就防着,他也不生气,总归是表姑给自己一份活干。

  周铭和沈琰道了歉,又道:“不过你放心,送货这块我指定先给你配送!你放心!你请我吃卤煮,我咋样也不能亏了你啊!”

  沈琰摆摆手,笑着又和周铭说了两句,这才和他告别。

  …………

  晚上,八点。

  沈琰拿着手电筒,踏着雪,直奔仓库。

  两个月的时间,挣够二十五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沈琰必须抓紧时间才行。

  打开挂锁,沈琰推门进去,将手电筒卡在桌缝里面。

  这年头的电筒还是那种老式的,直接挂在头上,类似于照灯。

  仓库里没安电灯。

  沈琰借着点儿光,开始整理面前的东西。

  大部分都是断桌子断腿,不过修一修,能用。

  沈琰准备将散落的桌子腿捡起来,到时候方便木匠拾掇。

  然而。

  东西一入手,他瞬间愣了愣。

  这重量。

  不对劲儿啊?

  沈琰捡起一根桌腿,凑近了瞧了瞧。

  这些都是老物件儿,桌腿是那种方形带着雕花的,只是现在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压根看不清材质。

  沈琰鼓起腮帮子一吹,飞起一层灰。

  他又顺手用袖子擦了擦,凑着光仔细看。

  乖乖!

  沈琰惊得眼珠子瞪圆了。

  这分量,这花纹,一看就是海南黄花梨的料子啊!

  上辈子沈琰好歹也是个成功人士。

  钱够了,品质追求也就上来了。

  尤其是圈子里,不少人追求红木家具。

  次一点的,普普通通的大红酸枝,往上就是小叶紫檀,沉香木,还有海南黄花梨。

  就连黄花梨都有讲究。

  海南产的比越南的要贵和稀有。

  甚至价格和黄金对等。

  沈琰对这玩意儿虽然不太感冒,但是也知道这玩意值钱,身价暴涨得比房价还夸张。

  简简单单一套沙发,海南黄花梨的木材,价格几千万往上。

  更别说是带了些年份的。

  时间线往前走一段时间。

  上面下了命令,要去除掉一切破旧的事物。

  因此这种传了好些年的老家具,基本上都葬身火海了。

  大堆大堆的线装书籍,还有这种老家具,都被堆在大街上焚烧。

  整个京都都笼罩在一层浓烟里。

  一些人看不下去,也藏了不少,这会儿都四处流落。

  沈琰小心翼翼将桌子腿放好。

  将东西整理完毕,又将那些废旧的书籍理了理。

  发现都是些老书,还有一些稀有的线装书籍。

  虽然一些已经泛黄,但是不至于一捏就碎。

  他全都拾掇出来,分类放好,最后整理完毕,已经是十点多了。

  沈琰支起身子。

  在这个冷夜里出了一身的汗。

  他心里头明白,这些东西,是传承,是文物,也是钱。

  “明天得找好点的木匠来看看才行啊……”

  沈琰叹口气。

  他走出门,将挂锁锁好,这才回去了。

  他,可以去篮球场,我想他现在正在篮球场上拼搏奋斗。”

  沈琰一乐。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

  翌日。

  清早。

  沈琰一大早起来,瞧见郑红霞开了门,他赶紧笑着迎了过去。

  “郑大娘,早呀!”

  郑红霞仍旧不冷不热。

  点点头,顺手戴上毡帽就要去洗漱。

  沈琰赶紧跟了过去。

  郑红霞眼皮动了动,瞧着沈琰:“有事?”

  沈琰道:“是啊,我刚来京都,人生地不熟,真有事儿想麻烦您一下。”

  “说。”

  言简意赅。

  沈琰当下将事情大概都说了一遍。

  实际上。

  这一批老物件儿,沈琰想找个靠谱的木匠师傅修复。

  他刚来京都,对于这手艺人的确不熟。

  郑红霞比自己靠谱多了。

  果然。

  听见沈琰说完,郑红霞也不含糊。

  她道:“我认识个老家伙,手艺不错,晚些我喊他过来。”

  说着她就要走。

  沈琰几步上前,拿出钱递给郑红霞,后者却摆摆手,拒绝了。

  “等事儿能成再收你钱,无功不受禄。”

  沈琰闻言,心里颇为感慨。

  当下应了一声。

  沈琰走进屋子,果果糖糖还没起来。

  他留了张字条,之后骑着一辆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去了京都大学。

  这年头。

  大家伙都热情,尤其是学生。

  满腔热血为国奉献,乐于助人雷锋精神。

  之前只知道名字,不好打听,这会儿知道地质系,还知道宿舍楼,当下问了几个人,就问着了。

  小年轻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手里夹着书本,一脸热忱真挚的看着沈琰。

  “地质系今天上午有课,在地学楼,我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