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他们买的是未来的无限可能。-《穿越大秦三岁半》

  李静姝一副上赶子不是买卖,看得起你们才给你们这么个机会。

  别不识好歹拿乔。

  她可不吃这一套。

  啰里啰嗦,她一个人就可以把这二十万缗包圆了。

  她咄咄逼人的态度,果然让众人下意识的开始思考这债券的好处。

  “请问太子,这借款的利息几何?”

  “可以参与的官府的工坊,又有哪些选择?”

  廖家主见屈家主还在犹豫,忍不住开口向扶苏询问道。

  显然,在他看来,李静姝对于商贾之事了解得远比扶苏深。

  柿子挑软的捏。

  扶苏被当做软柿子了。

  扶苏:……

  哎,软饭挺好吃的。

  扶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笑着开口详细的解释道,

  “借款的利息,一年百分之五。”

  “不算复利。”

  “至于官府的工坊,除了盐铁的经营工坊,铸币的工坊。”

  “其他,根据当地的情况而来,大部分都可以。”

  “不过,工坊投钱的数额也有定额的。”

  “外资所占股份不得超过百分之四十九。”

  众人:……

  他们就知道。

  这就是官府想要赚他们钱的套路。

  这样一来,官府啥都不用做,一进一出,至少纯得百分之三点五的利钱。

  而且,借款钱还有指定用途,他们想要从中挪用,又会涉及到风险。

  万一被官府发现他们违约,一口气追回借款,断了他们资金链。

  只怕他们瞬间就会破产。

  众人:……

  好狠。

  众人忍不住在心里吸了吸气。

  只是,正如李静姝所言。

  作为普通商贾,就算凭借祖上庇护,在当地有些名望。

  在大秦这个依法治国的国家里,他们能做的事就少得可怜。

  如今有机会参与到官营工坊中,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哪怕出些钱,也是值得的。

  就算是给官府的孝敬好了。

  而如果官营工坊能够盈利,作为投钱人之一的他们,也是有分红的。

  “那太子,官营工坊的分红,是按工坊投钱的多少吗?”

  坐廖远边上的欧阳家主也开始积极发问道。

  “这个也不一定,得看股份组成。”

  “有些工坊,技术也会占有一部分股份。”

  “这个在投钱之前都会在招标的契约书上写清楚的。”

  “你们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投钱参与。”

  像造船,炼煤,炼油,制水泥这些重工业工坊,肯定有不少专利在里面。

  作为核心技术,持续的支付专利费,或者直接以股份的方式支付,都可以是选择之一。

  总之,选择多得是。

  见他们没有继续提问题,扶苏继续补充道。

  “另外官府的债券,单位是五铢,交易方式只接受黄金。”

  “黄金跟半两的兑换比例,固定在1:500。对五铢的兑换比例固定在1:1000.”

  二十万缗债券换算成黄金,也就两二十万两,不到一万镒。

  所以,李静姝敢说她半日就能从咸阳商贾中筹集起来,并没有人怀疑。

  别说现在咸阳商贾一天到晚盯着商会的动向,指哪打哪。

  以天下第一百货如今的体量,单独认购都没有多大压力。

  这个换算比例倒不是扶苏和子婴突然想出来的,年初发放新币的同时,兑换的比例就直接宣布了。

  内史郡和周围几个郡也开始实行了。

  只是,南方这几个重点郡,连半两都还没有全部普及,与黄金的兑换比例自然也没有统一。

  按照子婴设定的央行运行规则,黄金就只当做官府的固定资产储备。

  只参与到大宗交易之中,不参与日常消费货币。

  黄金作为大秦的上币,本身也只在贵族之间流通。

  官府直接给出明确的兑换比例,是为了避免民间获得黄金的途径增多。

  通过私下兑换,悄悄流入市场,引起通货膨胀。

  不过,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物资匮乏,粮食稀缺。

  市场上钱币增加,引起物资哄抢,价格暴涨,钱变得不值钱了,就叫通货膨胀。

  只要有充足的物资,足够的粮食储备,官府通过平准仓和增加刚需物质的投放,有效回收多余的钱币,就能控制住通胀。

  扶苏见众人开始小声议论各自的想法,笑着补充了一句,

  “黄金做为优质资产,也是可以存到天下第一钱庄的。”

  “年利息百分之三。”

  比一年债券的利息都高,比得上三年期债券了。

  只要天下第一钱庄的信誉取得大部分人的信任。

  往后还可以通过调整存入黄金的利息,调节市场上流动的黄金。

  进一步为大秦经济上一层锁。

  讨论的正激烈的众人:……

  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道,

  【就算您这么说,我们也不会把自己存在金库好好的金子,拿出来,存到你们钱庄的。】

  子婴在上首吃饭之余,也一直在观察众人的表情。

  瞥见他们这会无语的表情,也忍不住翻个白眼。

  存黄金这个事,本就不是针对他们的好吗。

  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家里变得富裕,通过什么渠道得了点黄金,但又不多,还没有好的保存手段的人家。

  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件发生,直接存到钱庄,还能生点利息,皆大欢喜。

  等众人商量好,每人要认购多少,跟扶苏签好合约。

  子婴的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阿父,阿娘全程高能,他全程当个安静乖巧的吉祥物就好。

  同样默默当吉祥物的还有李瑶父子。

  前面还在担心,一口气搞那么多事,府库又没钱,他要怎么应付扶苏。

  而且,子婴殿下说什么一点五利息的债券,感觉就像在骗傻子。

  没想到,今天一顿饭的功夫,就骗到了这么多傻子。

  李瑶送完客人,走着走着,就忍不住停下来问李信。

  “阿信呐,你说这到底咋回事呢?”

  “子婴殿下居然真的通过一顿饭,扶苏用几张特制的木椟就换来了二十万缗钱?”

  他怎么感觉那么不真实呢?

  李信:……

  那您是没见他掏咸阳那些九卿们的口袋有多利索。

  练都练出来啦。

  可惜子婴没听到他们的吐槽,否则非得反驳不可。

  那怎么能说是简简单单的木椟呢?

  他们买的是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