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银行探秘,线索浮出水面-《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主控屏上科研组的信号还在断续跳动,林晚的手指已经点开另一条通讯线。

  “调查组,现在什么情况?”

  耳机里传来低沉的回应:“我们进了大厅,证件已提交,柜台在走流程。”

  林晚盯着时间戳。距离他们进入银行过去六分钟,系统尚未弹出任何调阅记录。这不正常。

  她调出银行内部权限流转图,发现申请单卡在合规部二级审批节点,超过常规处理时限两分半钟。有人在后台拖慢进度。

  “别催,等他们主动给。”她低声说,“记下每个环节的操作时长,还有工作人员调取数据时的权限路径。”

  “明白。”

  三分钟后,柜台递回文件夹。调查组成员翻开看了一眼,眉头微皱。里面只有一张汇总表,列出账户近三个月的收支总额,没有明细。

  “对方说这是客户隐私,不能提供具体流水。”

  林晚没说话。这种拒绝太标准了,像是提前排练好的说辞。真正的阻挠从来不说“不行”,而是用规则绕圈子。

  她快速翻阅授权文件副本,确认调查组持有的是反洗钱协查令,具备法律效力。只要能证明账户存在可疑交易行为,银行就必须开放部分深层数据。

  “让他们引用《金融安全法》第十七条。”

  指令发出后,调查组重新提交补充材料。这一次,他们附上了该账户与境外虚拟服务商之间的七次小额转账记录——金额一致,时间间隔固定,典型的洗钱试探模式。

  银行方面沉默了五分钟。随后,系统终于推送了一份有限访问权限通知。

  “进去了。”调查组汇报,“可以看最近两个月的交易明细,但关键字段加密,收款方信息被屏蔽。”

  林晚立刻远程接入数据分析终端。屏幕上,一串串被模糊化的代码滚动浮现。她让技术员把所有交易按时间排列,重点标记金额尾数为“88”的几笔。

  这类数字组合在过去三年里反复出现在多起跨境资金案中,是一种隐性标记方式。

  果然,五笔八万八千元的转账都流向同一个离岸代理账户,再经三次跳转,最终汇入一个注册于东南亚的信托基金。账户名是一串字母加数字的代号,看不出实际归属。

  但她记得这个编号。

  她闭上眼,最后一次使用“心灵洞察之镜”。能力开启瞬间,技术员脑中的推演模型清晰呈现——那家信托曾在三年前卷入一场跨国资本操纵案,虽然最后因证据不足未被起诉,但国际监管机构将其列入长期观察名单。更关键的是,它曾通过空壳公司参股两家本地能源企业。

  林晚睁开眼,在战术板上写下“t-9”标记,并标注资金终点。

  这不是单纯的洗钱通道。这是一个嵌套结构,用合法外壳掩盖实际控制链。而这条链的末端,正在接收来自云都的资金输入。

  “封存所有数据。”她下令,“原路撤离,不要和任何人争执。”

  调查组开始收拾设备。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柜台时,一名穿深灰西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两名安保。

  “你们的协查流程有问题。”男人语气强硬,“我已经上报监管平台,怀疑你们越权调取核心数据库。”

  调查组带队人站稳位置,声音平稳:“我们全程按授权文件操作,所有动作都有日志记录。如果你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式渠道发起复核。”

  对方冷笑:“记录可以伪造。”

  “那就等调查结果。”

  双方对峙几秒,男人最终挥手让开通道。调查组走出银行大门,阳光照在脸上,没人回头。

  车内,数据加密上传启动。林晚看着文件传输进度条一点点推进,直到显示“完成”。

  她立即调出全球金融网络拓扑图,将新获取的资金路径标为红色连线,从云都出发,穿过三层跳转节点,最终扎进境外版图。

  这条线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像临时搭建。它更像是早已存在,只是之前一直隐藏在正常交易之下。

  她按下跨部门通讯键。

  “科研组,我要你们查一件事。”

  等待片刻,接通。

  “那个信托基金,三年内是否资助过任何地质勘探或能源类研究项目?特别是涉及地下资源开发的。”

  “收到,马上查。”

  另一边,市场组也接到指令。

  “准备预案。接下来可能会有舆论攻击,主题是‘联盟非法干预金融机构’。发布口径保持两点:一是强调调查行为完全合法,二是公开协查令编号供公众查验。”

  命令下达后,她靠回椅背。头痛又开始隐隐发作,像是有细针在颅内缓慢移动。

  但她没时间休息。

  主控屏右侧突然弹出一条警报——科研组信号中断。

  上次通话时他们还在矿区外围,距离目标地点不到十公里。现在画面黑着,语音无回应。

  她调出定位光点。车队仍在原地停留,没有移动迹象。

  “联系不上?”

  “试了三次,加密频道无反馈。”

  林晚盯着地图上的静止标记。那片区域本不该有信号盲区,除非人为干扰。

  她切换到备用频段,发送一段短指令代码。这是紧急撤离协议的触发信号,不需要回应,只要收到就会自动执行。

  三十秒过去,光点依旧不动。

  她手指落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没有加快。

  这时,调查组传回最后一份附件——一张截图,是银行后台权限日志的局部备份。在某个不起眼的时间戳下,记录了一次异常操作:有人试图远程删除该账户的历史审计痕迹,操作Ip来自银行内部管理网段。

  删除未成功,因为协查令已锁定数据。

  但这个人为什么敢动手?

  除非他确信不会被追责。

  林晚放大Ip地址,关联到一个部门编号——合规部副总监办公室。

  她记下了这个名字。

  终端震动,市场组发来消息:“媒体预约通道已有十二人登记,包括三家主流财经记者。”

  她批准通过,顺手将“破晓”行动日志更新至十四点零三分。

  然后她打开录音功能,低声说:“记录时间:14:03,t-9节点确认存在资金输出,来源账户已被标记,关联人员待查。”

  话音刚落,主控屏中部跳出新提示:科研组信号恢复。

  画面重新连接,镜头晃动,传出急促呼吸声。

  “检测仪读数异常……建议立即撤离……”

  队员的声音断断续续。

  林晚放慢语速:“重复一遍,什么读数异常?”

  “磁场波动超出阈值三倍……地面有共振感……我们可能被发现了……”

  她还没来得及回应,画面猛地一震,随即黑屏。

  通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