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策略商讨,联盟集结谋应对-《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主控台的警报声还在持续,红色提示框在屏幕中央闪烁。林晚盯着新弹出的信息,手指快速滑动,调出“真相之声”账号的全部上传记录。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三万,转发数每分钟都在翻倍。

  她没有说话,直接按下最高权限通讯键。

  “苏悦,通知张薇、李哲,十分钟后调度室开会。议题不许外传。”

  通话结束,她转向系统后台,将所有敏感文件的访问权限重新锁定。只有她和四位核心成员能查看完整日志。做完这些,她起身走向调度室,脚步稳定。

  八分钟后,张薇和李哲先后到达。张薇手里拿着平板,眉头紧锁。李哲站在门口,目光扫过墙上的监控画面,神情有些不安。苏悦已经坐在会议桌旁,面前摊开一份值班表。

  林晚站在墙屏前,将三条线索并列投影出来。

  第一栏是能量脉冲模型。自第五次中断后,系统再未捕捉到任何波动。第二栏是西北区的巡查记录,显示调查小组在地下通道边缘发现过人为清理痕迹。第三栏是舆情数据流,从论坛帖子到短视频发布,时间线紧凑,节奏一致。

  “这不是孤立事件。”林晚开口,“有人在同时推动三件事——干扰我们的监测、试探外围防线、制造舆论压力。”

  张薇抬头,“现在网上已经开始讨论我们是不是在搞秘密实验。如果不回应,公众信任会崩塌。”

  “回应就是中计。”李哲摇头,“他们等的就是我们慌乱澄清。一旦我们发声,等于承认有问题需要解释。”

  苏悦插话:“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沉默会被解读成默认。”

  林晚没接话。她走到每人面前,依次凝视他们的眼睛,悄悄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张薇心里着急,担心事态扩大影响团队声誉,但她愿意执行指令。李哲表面冷静,内心却在犹豫要不要私下联系老关系户打探风声。苏悦已经察觉到攻击的协同性,正思考如何切断传播链。

  林晚收回视线,回到墙屏前。

  “如果我们分头应对,就会被牵着走。”她说,“对方的目的不是摧毁我们,是让我们自己乱起来。我们必须先确定——谁在主导?”

  没人回答。

  她继续说:“物理渗透需要实地布点,信息战依赖技术资源,能量干扰更是非同寻常。能同时调动这三种手段的,不可能是散兵游勇。”

  张薇问:“会不会是某个大公司?”

  “有这个可能。”林晚点头,“但更可能是我们之前忽略的力量。它一直在观察,现在才出手。”

  李哲皱眉:“可我们连它的目标都不清楚。是为了破坏联盟?还是想逼我们暴露更多能力?”

  “很快会有答案。”林晚说,“它们不会一直试探。下一步一定是施压。”

  她转身调出行动方案界面。

  “现在分配任务。张薇,你带市场组启动‘舆情溯源计划’。用独立系统逆向追踪‘真相之声’的技术痕迹,重点查设备指纹、Ip跳转路径、剪辑软件特征码。不要碰原始账号,只记录行为模式。”

  张薇点头记下。

  “李哲,你负责对外沟通准备。整理三套澄清预案,按影响范围分级投放。媒体询问一律转接到你这里,没有我的批准,不准对外发言。”

  李哲脸色微变,但没反对。

  “科研组暂停非紧急项目,集中资源监测能量模型变化。每十五分钟报送一次趋势预测。我要知道哪怕最轻微的异常。”

  她看向苏悦:“你协调安保组,加强指挥中心内部巡逻。特别是技术夹层、供电区、数据存储间。今天所有进出人员记录再核一遍,包括临时工。”

  苏悦拿起平板开始安排。

  “调查小组暂时不动。”林晚最后说,“他们已经被盯上。现在出动,只会暴露更多弱点。”

  张薇忍不住问:“那我们就这样等着?”

  “不是等。”林晚看着她,“是在等他们犯错。只要他们继续行动,就会留下痕迹。我们要做的,是守住阵脚,等第一道裂痕出现。”

  会议室安静下来。

  五分钟后,众人离开,各自返回岗位。林晚没有走。她站在主控台前,重新调出三条线索的时间轴。

  能量波动出现在十九点四十八分,持续零点三八秒。神秘人现身在二十点零一分,停留不到七分钟。第一篇帖子发布时间是二十点三十七分。短视频上线于二十一时零九分。

  间隔越来越短。

  她打开加密日志,输入几行命令,将三个事件的空间坐标叠加。能量脉冲源定位在西北偏北方向三点二公里处。神秘人活动区域在西北区废弃工业带。而所有网络攻击的初始Ip跳转节点,都经过城西一处老旧数据中心中继。

  位置不重合,但呈环形包围态势。

  她的手指停在键盘上。

  这不是随机布局。

  对方正在收网。

  她立刻调出城市电力负载图。那个老旧数据中心近十二小时内用电量激增百分之三百,远超正常维护需求。她标记了该节点,加入重点监控列表。

  这时,苏悦快步走进来。

  “张薇刚发来初步报告。”她递过平板,“‘真相之声’的视频用了专业级动态模糊修复技术,普通剪辑软件做不到这种精度。而且上传时使用了多重代理,但最后一次跳转前,信号有过短暂直连。”

  林晚放大那段数据包。

  直连时间只有两秒,来源Ip已被注销。但在注销前,系统抓到了一个残留标识符——某种企业级防火墙的出厂编号。

  她认得这个编号。

  三年前,在赵铭主管的项目档案里见过。

  她盯着屏幕,呼吸没变,心跳也没加快。只是把这条信息单独归档,设为仅自己可见。

  然后她坐回椅子,双手放在终端两侧。

  外面夜色沉沉,指挥中心内灯光平稳。各监控面板运行正常,数据流持续滚动。

  她等了一会儿,听到耳机里传来张薇的声音。

  “溯源程序已启动,预计四十分钟后出第一轮结果。”

  “收到。”她回了一句。

  又过了几分钟,科研组发来最新监测简报:能量模型仍无波动,但低频背景噪声出现规律性起伏,疑似远程扰动前兆。

  她把这两条信息并列打开,还没来得及分析,主控台突然震动了一下。

  新的警报弹出。

  不是来自舆情系统,也不是能量监测。

  而是内部安全协议。

  一条日志显示,十分钟前,有人试图从外部终端接入文件归档库。攻击手法隐蔽,伪装成日常备份请求,但权限验证失败后自动撤离。

  攻击持续时间四十七秒。

  来源Ip无法追踪。

  但攻击路径中,有一段信号曾经过联盟内部测试网络的旧端口——那个端口,本应在半年前就已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