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十八年到了之后,沿海的紧张氛围越发浓厚……
倭国在万历十八年的二月份,好似已经准备好了大举入侵朝鲜的准备。
而此时朝鲜的李成梁准备好了,这一次跟另外一个时空中完全不一样,辽东的明军并没有大举进入朝鲜支援的打算。
朝鲜人要独自完成他们自己的历史使命,不能一挨打,就喊爸爸。
只是在戚金的调配下,调遣了两千余名辽东铁骑与宁国公麾下听令,也是充当护卫亲兵。
这些辽东铁骑的父辈大多数都是跟着李成梁在蒙古厮杀过的。
现在又到了老帅的身边,临行之际,各家的父辈都是不断叮嘱,千万不要给自己丢人。
而李成梁也早就开始了对于朝鲜的全面备战。
巨济岛,釜山等众多重要位置,都部署了重兵防守,李成梁拟定的战略就是,在沿海一线就与倭寇分个高下。
丰臣秀吉想象中的战场是汉阳王都,甚至是辽东沈阳……
但李成梁想要的主战场,却是釜山,巨济岛,这些海疆附近的地形,朝鲜三军早就摸得清清楚楚。
而李成梁也不愧为见过大世面的人,仿佛倭国的大举入侵,不算什么大事,一开始便把自己的前线指挥部搬到了釜山来。
当然,李成梁这一举可不是破釜沉舟,在内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力部署。
巨济岛有超过万名精锐,一万多名随从军。
釜山更是部署朝鲜军主力三万余人,以及所有的战船,随时得到调动……
至于李成梁为何敢将大部分主力部署在东南,是因为山东水师,以及卫所军队承担了大明朝与朝鲜内海的防务,即便有小规模的倭寇从西南登上朝鲜本土。
李成梁在本土上的部署,也能让登陆的倭寇吃上一壶……
铅灰色的天幕低垂,仿佛随时要压向翻滚着白沫的墨绿色海面。
凛冽的东北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呼啸着掠过海面,卷起冰冷的浪花,拍打在船舷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这片位于朝鲜庆尚道巨济岛与倭国对马岛之间的海域,此刻正酝酿着一场即将撕裂宁静的风暴。
倭国庞大的远征先锋舰队,如同一条臃肿而凶戾的恶蛟,正艰难地破开波涛,向着朝鲜海岸线蠕动。
这是是九鬼嘉隆引以为傲的精锐水军。六艘战船,以及二十五艘运兵船组成的前锋船队,以巨大的安宅船“日向丸”为核心,两侧护卫着灵活的关船,破浪前行。
船帆被海风鼓胀,绘着各家大名狰狞家纹的旗帜猎猎作响。
甲板上,身披具足、手持长矛和铁炮的倭国水军士卒,脸上混杂着对未知战场的紧张和对“建功立业”的狂热期待。
九鬼嘉隆的心腹家臣、先锋副将松下义弘站在“日向丸”高大的船楼上,手按刀柄,目光阴沉地扫视着前方雾气弥漫的海域。
“义弘大人,前方就是巨济岛了!”一名了望手指着左舷远方隐约可见的陆地轮廓喊道,“按计划,我军将在此清理航道,建立滩头据点,接应后续大军登陆!”
岛津义弘点点头,嘴角扯出一丝狞笑:“好!打起精神!朝鲜水师?哼,真是是一群驾着澡盆子的渔民!我们不足数里便到了他们的岛上,竟然还未发现迎战的战船。”
“传令各船,保持阵型,全速前进!发现敌船,无需请示,立刻击沉!”
然而,他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右舷!发现敌船!数量…数量极多!”另一侧了望突然发出凄厉的尖叫,声音因极度震惊而扭曲!
“后面……”
“左侧……”
“不是澡盆,都是大船……”
松下义弘的轻蔑尚未消散,薄雾中那片“移动森林”的轮廓已骤然清晰!
那不是幻影,而是实实在在、杀气腾腾的战舰集群!
数十艘朝鲜战船,以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破雾而出,瞬间填满了倭国先锋舰队右舷的视野……
而左侧,后面,亦有数艘。
“敌袭!全舰战斗准备!”松下义弘的嘶吼带着变调的惊惶,瞬间被淹没在海风与骤然响起的低沉号角声中……
朝鲜舰队旗舰“忠武号”上,朝鲜水师统制使元均面色冷峻,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身边,并肩而立着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年约四旬开外的明朝将领。
此人一身玄色鱼鳞甲,外罩绯色战袍,腰间悬着御赐的雁翎刀,正是山东水师调任朝鲜助防的水师参将——徐铁麟。
而巨济岛的防务,大军指挥权并不在水师统制使元均的手上,而是在徐铁麟手上。
当然,这一点元均是求之不得,要不是徐将军要求,他甚至都不会登上忠武号上随大军出海……
徐铁麟,登州世袭军户出身,自幼习武,熟读兵书,青年时随父辈在辽东与女真、蒙古诸部作战,屡立战功,尤擅火器运用……万历初年,曾在东南沿海参与清剿残余倭寇及海盗,积累了丰富的水战经验……后调任登莱水师,负责海防,期间接触并精通大明新式火炮的使用……
因作战勇猛,指挥沉稳,且精通水陆战法,此次朝鲜事急,李成梁特奏请朝廷,以其“深谙倭情,长于海战火器”为由,调其入朝,协助整训朝鲜水师,并负责担任朝鲜一切海战的总指挥……
“徐将军,倭寇前锋已入彀中!”元均沉声道,手指前方略显混乱的倭船。
徐铁麟目光如电,扫过倭国舰队。
他迅速判断出对方阵型:庞大的船队核心是那些吃水较深、行动相对迟缓的运兵船,真正具备较强战斗力的,只有包括松下义弘旗舰“日向丸”在内的六艘大型安宅船,此刻正拱卫在前方和侧翼。
“倭寇骄横,以运兵船充作战阵,其主力战船不过六艘,且因运兵船拖累,转向笨拙,阵型已露破绽!”徐铁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元大人,按既定方略!左翼李舜臣将军的龟船队负责穿插分割,缠住其主力战船!”
“我大明炮船,集中火力,先打掉他的运兵船队,断其爪牙!待其主力战船被李将军拖住,再合力围歼!”
“好!”元均重重点头,对徐铁麟的判断极为信服。
随后,他对着身后的传令兵厉声喝道:“传令!李舜臣所部,出击!目标,倭寇安宅船队!”
“其余各舰,随大明炮船,目标——倭寇运兵船队,开炮!”
“呜——呜——呜——”凄厉的进攻号角响彻海天!
朝鲜舰队右翼,十艘体型最为庞大的战船率先发难!
其中四艘,正是由徐铁麟带来的大明精锐炮手直接操作仿福船巨舰。
另外六艘则是朝鲜在明军工匠指导下紧急赶工、火力强化的“忠武级”板屋船。
这十艘巨舰侧舷炮窗同时洞开,黑洞洞的炮口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轰!”
“轰轰轰轰——!!!”
不同于倭军零星铁炮的噼啪声,这是真正的战争怒吼!
数十枚沉重的实心铁弹和开花弹撕裂空气,带着令人头皮发麻的尖啸,如同冰雹般狠狠砸向倭国舰队中后部密集的运兵船队!
“噗嗤!咔嚓!轰隆——!”
恐怖的撞击与爆炸声瞬间成为海面的主旋律!
一艘满载倭国士兵的关船首当其冲,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船舷!
剧烈的爆炸将船体撕开一个大洞,火光冲天,破碎的木片、扭曲的肢体和惊恐的惨叫声混合着浓烟喷涌而出……
只一轮炮击,便有两艘运兵船,受到了炮击,数百名倭人坠下船来……
“稳住!不要乱!战船上前!铁炮还击!拦住他们!”松下义弘目眦欲裂,咆哮着试图稳住阵脚。
他麾下的六艘安宅船慌忙调转船头,试图用船首或侧舷的小型火炮和密集的铁炮火力压制朝鲜炮船。
然而,就在这时……
朝鲜舰队左翼,十艘造型奇特、覆盖铁甲的龟船,在李舜臣的旗舰“龟船一号”带领下,如同沉默的海中巨兽,借助风势和水流,灵巧而迅猛地从薄雾的另一侧切入战场……
它们的目标极其明确——那六艘正欲上前反击的倭国安宅战船……
……
汗颜,两章了……
倭国在万历十八年的二月份,好似已经准备好了大举入侵朝鲜的准备。
而此时朝鲜的李成梁准备好了,这一次跟另外一个时空中完全不一样,辽东的明军并没有大举进入朝鲜支援的打算。
朝鲜人要独自完成他们自己的历史使命,不能一挨打,就喊爸爸。
只是在戚金的调配下,调遣了两千余名辽东铁骑与宁国公麾下听令,也是充当护卫亲兵。
这些辽东铁骑的父辈大多数都是跟着李成梁在蒙古厮杀过的。
现在又到了老帅的身边,临行之际,各家的父辈都是不断叮嘱,千万不要给自己丢人。
而李成梁也早就开始了对于朝鲜的全面备战。
巨济岛,釜山等众多重要位置,都部署了重兵防守,李成梁拟定的战略就是,在沿海一线就与倭寇分个高下。
丰臣秀吉想象中的战场是汉阳王都,甚至是辽东沈阳……
但李成梁想要的主战场,却是釜山,巨济岛,这些海疆附近的地形,朝鲜三军早就摸得清清楚楚。
而李成梁也不愧为见过大世面的人,仿佛倭国的大举入侵,不算什么大事,一开始便把自己的前线指挥部搬到了釜山来。
当然,李成梁这一举可不是破釜沉舟,在内陆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力部署。
巨济岛有超过万名精锐,一万多名随从军。
釜山更是部署朝鲜军主力三万余人,以及所有的战船,随时得到调动……
至于李成梁为何敢将大部分主力部署在东南,是因为山东水师,以及卫所军队承担了大明朝与朝鲜内海的防务,即便有小规模的倭寇从西南登上朝鲜本土。
李成梁在本土上的部署,也能让登陆的倭寇吃上一壶……
铅灰色的天幕低垂,仿佛随时要压向翻滚着白沫的墨绿色海面。
凛冽的东北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呼啸着掠过海面,卷起冰冷的浪花,拍打在船舷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这片位于朝鲜庆尚道巨济岛与倭国对马岛之间的海域,此刻正酝酿着一场即将撕裂宁静的风暴。
倭国庞大的远征先锋舰队,如同一条臃肿而凶戾的恶蛟,正艰难地破开波涛,向着朝鲜海岸线蠕动。
这是是九鬼嘉隆引以为傲的精锐水军。六艘战船,以及二十五艘运兵船组成的前锋船队,以巨大的安宅船“日向丸”为核心,两侧护卫着灵活的关船,破浪前行。
船帆被海风鼓胀,绘着各家大名狰狞家纹的旗帜猎猎作响。
甲板上,身披具足、手持长矛和铁炮的倭国水军士卒,脸上混杂着对未知战场的紧张和对“建功立业”的狂热期待。
九鬼嘉隆的心腹家臣、先锋副将松下义弘站在“日向丸”高大的船楼上,手按刀柄,目光阴沉地扫视着前方雾气弥漫的海域。
“义弘大人,前方就是巨济岛了!”一名了望手指着左舷远方隐约可见的陆地轮廓喊道,“按计划,我军将在此清理航道,建立滩头据点,接应后续大军登陆!”
岛津义弘点点头,嘴角扯出一丝狞笑:“好!打起精神!朝鲜水师?哼,真是是一群驾着澡盆子的渔民!我们不足数里便到了他们的岛上,竟然还未发现迎战的战船。”
“传令各船,保持阵型,全速前进!发现敌船,无需请示,立刻击沉!”
然而,他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右舷!发现敌船!数量…数量极多!”另一侧了望突然发出凄厉的尖叫,声音因极度震惊而扭曲!
“后面……”
“左侧……”
“不是澡盆,都是大船……”
松下义弘的轻蔑尚未消散,薄雾中那片“移动森林”的轮廓已骤然清晰!
那不是幻影,而是实实在在、杀气腾腾的战舰集群!
数十艘朝鲜战船,以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破雾而出,瞬间填满了倭国先锋舰队右舷的视野……
而左侧,后面,亦有数艘。
“敌袭!全舰战斗准备!”松下义弘的嘶吼带着变调的惊惶,瞬间被淹没在海风与骤然响起的低沉号角声中……
朝鲜舰队旗舰“忠武号”上,朝鲜水师统制使元均面色冷峻,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身边,并肩而立着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年约四旬开外的明朝将领。
此人一身玄色鱼鳞甲,外罩绯色战袍,腰间悬着御赐的雁翎刀,正是山东水师调任朝鲜助防的水师参将——徐铁麟。
而巨济岛的防务,大军指挥权并不在水师统制使元均的手上,而是在徐铁麟手上。
当然,这一点元均是求之不得,要不是徐将军要求,他甚至都不会登上忠武号上随大军出海……
徐铁麟,登州世袭军户出身,自幼习武,熟读兵书,青年时随父辈在辽东与女真、蒙古诸部作战,屡立战功,尤擅火器运用……万历初年,曾在东南沿海参与清剿残余倭寇及海盗,积累了丰富的水战经验……后调任登莱水师,负责海防,期间接触并精通大明新式火炮的使用……
因作战勇猛,指挥沉稳,且精通水陆战法,此次朝鲜事急,李成梁特奏请朝廷,以其“深谙倭情,长于海战火器”为由,调其入朝,协助整训朝鲜水师,并负责担任朝鲜一切海战的总指挥……
“徐将军,倭寇前锋已入彀中!”元均沉声道,手指前方略显混乱的倭船。
徐铁麟目光如电,扫过倭国舰队。
他迅速判断出对方阵型:庞大的船队核心是那些吃水较深、行动相对迟缓的运兵船,真正具备较强战斗力的,只有包括松下义弘旗舰“日向丸”在内的六艘大型安宅船,此刻正拱卫在前方和侧翼。
“倭寇骄横,以运兵船充作战阵,其主力战船不过六艘,且因运兵船拖累,转向笨拙,阵型已露破绽!”徐铁麟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元大人,按既定方略!左翼李舜臣将军的龟船队负责穿插分割,缠住其主力战船!”
“我大明炮船,集中火力,先打掉他的运兵船队,断其爪牙!待其主力战船被李将军拖住,再合力围歼!”
“好!”元均重重点头,对徐铁麟的判断极为信服。
随后,他对着身后的传令兵厉声喝道:“传令!李舜臣所部,出击!目标,倭寇安宅船队!”
“其余各舰,随大明炮船,目标——倭寇运兵船队,开炮!”
“呜——呜——呜——”凄厉的进攻号角响彻海天!
朝鲜舰队右翼,十艘体型最为庞大的战船率先发难!
其中四艘,正是由徐铁麟带来的大明精锐炮手直接操作仿福船巨舰。
另外六艘则是朝鲜在明军工匠指导下紧急赶工、火力强化的“忠武级”板屋船。
这十艘巨舰侧舷炮窗同时洞开,黑洞洞的炮口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轰!”
“轰轰轰轰——!!!”
不同于倭军零星铁炮的噼啪声,这是真正的战争怒吼!
数十枚沉重的实心铁弹和开花弹撕裂空气,带着令人头皮发麻的尖啸,如同冰雹般狠狠砸向倭国舰队中后部密集的运兵船队!
“噗嗤!咔嚓!轰隆——!”
恐怖的撞击与爆炸声瞬间成为海面的主旋律!
一艘满载倭国士兵的关船首当其冲,被一枚炮弹直接命中船舷!
剧烈的爆炸将船体撕开一个大洞,火光冲天,破碎的木片、扭曲的肢体和惊恐的惨叫声混合着浓烟喷涌而出……
只一轮炮击,便有两艘运兵船,受到了炮击,数百名倭人坠下船来……
“稳住!不要乱!战船上前!铁炮还击!拦住他们!”松下义弘目眦欲裂,咆哮着试图稳住阵脚。
他麾下的六艘安宅船慌忙调转船头,试图用船首或侧舷的小型火炮和密集的铁炮火力压制朝鲜炮船。
然而,就在这时……
朝鲜舰队左翼,十艘造型奇特、覆盖铁甲的龟船,在李舜臣的旗舰“龟船一号”带领下,如同沉默的海中巨兽,借助风势和水流,灵巧而迅猛地从薄雾的另一侧切入战场……
它们的目标极其明确——那六艘正欲上前反击的倭国安宅战船……
……
汗颜,两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