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告状-《大明辽国公》

  徐达不禁感慨道:“你倒是有福之人呐!当初机缘巧合,竟得了这般一个麒麟儿。”

  他接着说道:“如今在辽东,他屡屡击退北元太尉等残余势力,可谓战功赫赫。”

  徐达转过头,看向常遇春:“以他这般势头,想来用不了多久,便可封侯拜将,前途实是不可限量呐!”

  常遇春听着徐达的夸赞,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脸上笑意愈发明显,那神情,显然极为受用。

  这时,徐达神色忽转认真,缓缓说道:“遇春呐,我有个想法,咱俩结为亲家如何?”

  他稍作停顿,又道:“我女儿妙云虽说年纪尚小,但孤雏那小子年纪也不大,二人正为般配。咱俩为他们定下婚约,你意下如何?”

  言罢,徐达望向常遇春。

  常遇春听闻此言,心下一动,险些下意识便点头应承。

  可话到嘴边,他猛地一激灵,瞬间清醒过来。

  只见他脑袋如拨浪鼓般快速摇晃,嘴里连声道:“不行不行!”

  徐达见常遇春这般反应,顿时脸色一沉,心中怒火“噌”地一下冒起。

  他瞪大双眼,怒视常遇春,大声喝道:“常黑子!你这是何意?”

  说着,手指几欲戳到常遇春胸口,“难道我家女儿还配不上孤雏那小子?今日你非得给我讲个明白!”

  徐达气得胸膛剧烈起伏,脸上肌肉微微颤抖。

  常遇春眉头紧皱,伸手“啪”地用力拍开徐达的手,而后手指直直指向天空。

  “非我不愿,实是不能啊!”

  徐达心思何等聪慧,目光顺着常遇春所指望向天空,刹那间便心领神会。

  他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忍不住低声嘀咕一句:“陛下下手倒是真快。”

  徐达心中明白,朱元璋的女儿年纪与自家妙云的确相差无几。

  他微微摇头,脸上满是惋惜之色,轻轻叹了口气。

  这大好姻缘,竟被圣上抢先一步,实在无奈。

  他心中虽有不甘,却也只能接受这既定事实,毕竟皇命难违。

  蓝玉远远瞧见常遇春和徐达交谈,神色各异,自己却听得糊里糊涂。

  心中好奇难耐,双腿一夹马腹,策马如飞般来到常遇春身旁。

  他满脸疑惑问道:“姐夫,你们在聊何事?”

  常遇春眉头一皱,狠狠瞪了蓝玉一眼。

  紧接着,扯着嗓子呵斥道:“你怎似婆娘一般?何事都想打听!此事与你无关!”

  言罢,还不耐烦地别过头去。

  应天府内,鸿胪寺前。

  爱新觉罗·孟特穆身着一袭颇具异域风情的华服。

  他神情忐忑,深吸一口气。

  踏入鸿胪寺,他抱拳躬身道:“爱新觉罗·孟特穆,求见大明皇帝陛下。”

  鸿胪寺官员见爱新觉罗·孟特穆只身前来,心中满是疑惑。

  一位官员皱着眉头,上下打量孟特穆,暗自思忖:这爱新觉罗·孟特穆,此时来应天府,所为何事?

  目光扫过四周,未见其携带任何朝贡之物,实在令人费解。

  虽满心狐疑,官员仍依规矩,先安排人手,将爱新觉罗·孟特穆妥善安置。

  而后,官员匆匆招来一名干练下属,吩咐道:“速去中书省,将爱新觉罗·孟特穆求见陛下一事,如实禀报。”

  下属领命,疾步而去。

  不多时,消息便传至朱元璋御前。

  “陛下,中书省来报,有女真部落酋长之子,名唤爱新觉罗·孟特穆求见。”近侍恭敬禀道。

  朱元璋听闻,微微皱眉,心中暗忖:这时候,女真部落来人所为何事?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

  稍作沉吟,朱元璋开口道:“传朕旨意,令中书省知会下去,明日朝会,朕接见这爱新觉罗·孟特穆。”

  第二日,晨曦初照。

  殿中,诸臣分列两旁。

  忽听一声清亮传唤:“宣爱新觉罗·孟特穆入殿!”

  瞬间吸引众人目光。

  不多时,便见爱新觉罗·孟特穆在内侍引领下,踏入奉天殿。

  踏入殿门那一刻,他抬眼望向龙椅,眼神中闪过一丝敬畏。

  紧接着,双膝重重跪地,朗声道:“爱新觉罗·孟特穆,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而后,他深深俯首,高呼:“祝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见爱新觉罗·孟特穆拜毕,缓缓开口道:“免礼。”

  他问道:“不知你此番不远千里,前来我应天府,所为何事呀?”

  话语落下,殿内顿时安静下来,群臣皆将目光投向爱新觉罗·孟特穆。

  爱新觉罗·孟特穆听闻朱元璋问话,眼眶瞬间泛红,刹那间泪如雨下。

  他“噗通”一声,再次重重跪地,朝着朱元璋膝行几步,声音带着哭腔,悲切哭诉道:“皇帝陛下啊!外臣实在走投无路,特来向陛下伸冤,外臣要状告辽东都指挥使啊!”

  那哭声在奉天殿内回荡,满是委屈与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