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四次考试-《短视频直播:开局给老祖宗们暴击》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症论治】

  确认过眼神,是他们不会的题目。

  这玩意除了医师,谁能做的来。

  谢谢,医师也做不来。

  皇甫谧苦大仇深地看着第二题,中医学‘证’的概念?

  选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还是选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呢!

  当大佬们已经遥遥领先,以为都是单选题时。

  选项也来到了第五十一题。

  多选题。

  【51、正气是指()

  A、人体的机能活动

  B、抗邪能力

  C、驱邪外出的能力

  D、康复能力

  E、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52、中医病例书写的要求有()

  A、症状体征描述详细完整

  B、要按四诊系统检查

  C、询问病情要用中医术语

  D、病症名称标准规范

  E、记录全面、准确、及时】

  心一冷一抽,眼一闭一翻,时间也就过去了。

  【九十八、解释血虚症?其临床表现有哪些?辩证要点有哪些?】

  ......

  【一百(病例分析题)、患者,男,二十五岁,因饮食不洁,当天腹痛腹泻,下痢黄糜味......

  要求:(1)、请答出本病例证候诊断。

  (2)、请作出简要病机分析。】

  题目其实很简单,太医院出的题目可能比这上面的题目都简单多了。

  可偏偏,后世题目中的坑一个接着一个。

  尤其是题目里的专业术语。

  他们根本看不懂。

  只能连蒙带猜。

  两小时的时间,其实是很不充分的。

  夏无且低着头,试图躲避陛下的视线。

  他真的不行。

  大秦隔后世实在太远。

  针灸什么的,他听都没听说过。

  更不用说什么天麻汤里含有的药物,还有逍遥散的组成。

  你说这些他听都没听过的东西。

  却让他仅靠名字就去猜试题的答案。

  真真有些强人所难。

  所以,陛下,臣真不行。

  系统改卷子的空隙,赵一清也开始讲本次考试的奖励。

  【第一名:医用酒精一百瓶(五百毫升),棉签一千只,医用口罩一千只,医用手套一千双,医用手术刀一整套,体温计十只,听诊器十只,药品大礼盒十箱,显微镜一台。

  第二名:医用酒精一百瓶(五百毫升),棉签一千只,医用口罩一千只,医用手套一千双,医用手术刀一整套,体温计九只,听诊器九只,药品大礼盒九箱,显微镜一台。

  ......

  第十名:医用酒精一百瓶(五百毫升),棉签一千只,医用口罩一千只,医用手套一千双,医用手术刀一整套,体温计一只,听诊器一只,药品大礼盒一箱,显微镜一台。】

  伴随着结束。

  赵一清开始给大家详细地介绍起医药箱里药品的作用。

  “这是感冒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有些孕妇和小孩是不可以吃的。

  请大家务必按照说明书来。

  这是肠胃药,治疗拉肚子的。

  这是止疼药,疗效跟大家听到的一样......

  体温计,大家最好夹在腋下,它的主要作用是测量体温......”

  最后,赵一清拿起医用酒精和棉签。

  “在战场上,很多士兵因为伤口感染而去世,主要原因是因为伤口处的细菌没有得到消灭。

  大家也称之为邪气入体。

  而酒精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一情况。

  把酒精涂抹到伤口处,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感染情况的发生。”

  很多武将和士兵们听到后,眼睛都亮的。

  他们不怕打仗。

  怕的是受伤后,只能无助地等死。

  赵一清喉结动了动,“当然,古代化学水平还不是很高,酒精只能通过酒水提取。”

  听到酒水二字。

  很多人已经心生无望。

  粮食啊!

  这么重要,朝廷又怎会酿酒给他们这些人使用呢!

  须臾,赵一清话锋一转,“但红薯、玉米都可以酿酒。我相信,良种很快便能分发到老百姓的手里。

  到时候,大家有数不尽的红薯和玉米。

  随之酒精也就能出现在众人面前。”

  听到红薯、玉米也能酿酒,大家面上再次浮现激动的神情。

  不过,就算玉米、红薯酿不了酒。

  各将军也打算自掏腰包,也要用天幕上的法子,酿成些酒精来。

  可就是拿试管......

  瓷窑的应该可以烧出来吧!

  这次的奖品可真是馋红的一众人的眼球。

  感冒发烧,竟只需一粒小小的药丸,便能痊愈。

  还有止疼药。

  维生素片。

  他们若有,那再也不用愁小孩子吃药难的问题了。

  很多不禁希冀地想着。

  后世几粒药丸就能治好发热,那岂不是就不用花这么多的钱。

  他们也都能看得起病了。

  很快,考试的名单就出来了。

  赵一清咳嗽了下,在大家紧张的氛围中,庄重地宣布着前十的成绩。

  【第一名:华佗。

  第二名:孙思邈。

  第三名:张仲景。

  第四名:李时珍。

  第五名:扁鹊。

  第六名:皇甫谧。

  第七名:葛洪。

  第八名:陶弘景。

  第九名:谈允贤。

  第十名:钱乙。】

  看着前十的榜单来回、反复在天幕前滚动,大家心服口服。

  就是看到排名第一的华佗。

  不过,看到扁鹊才排第五名时,大家先是皱眉,随即想到扁鹊的年代。

  春秋战国。

  哎!

  还是吃了前面朝代的亏啊!

  可老朱家,齐刷刷傻了眼。

  直到朱慡惊叫出声,“谈允贤!居然有咱明代的人上榜。”

  自从天幕出现后,早就被封藩的王子们在朱元璋的命令下,也就没回藩地。

  一个两个美滋滋地享受着京城的繁华。

  也都看着大明朝后世的玩笑。

  大明朝的皇帝们哦!

  可真是死的不明不白呦!

  但谁能想到,居然出了一个名医谈允贤,还是位女子。

  又瞧见地方的朝代。

  呵!

  这不是他那位爱好养豹子的堂堂孙吗?

  朱慡瞥了眼老爹的面色。

  脸色一绷,严肃地站在边上。

  不就羡慕人家始皇、汉武、唐宗去过后世吗?

  甚至连他娘都去了。

  唯独您一个做皇帝的,自誉为不比千古一帝差的没去过吗?

  至于气成这样?

  不就是去后世。

  您要是想去,就别要脸,恳求赵姑娘邀请您去后世。

  这样不就行了。

  不得不说,活生生的大孝子就站在朱元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