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祖宗们怎么过夏-《短视频直播:开局给老祖宗们暴击》

  “水!”

  他哑着声音,拿起桌子上的冰水冲入喉中。

  杜甫瞧着面前的冷粉,碗中点缀着花生米,看上去极其好吃,“有这么辣!”

  说完,他也没看大家。

  径自小心地咬了一口,“还行啊!”

  “嗯?”

  “嗯?”

  王勃和赵一清两人眼睛瞪得大大的。

  至于陆游三人,根本没点冷粉。

  他们吃流沙蛋黄吐司、油麦菜等不辣的菜多好。

  没这个本事,还是不要挑战的好。

  而能吃辣的三人,秉承不浪费的功夫,就算口中不停斯哈,可红着眼,一边喝水,也要吃这些辣菜。

  因为真的很好吃。

  这些都是你们不吃辣的人不会懂的。

  酒足饭饱,一人又提了一杯当地的奶茶,开始慢悠悠逛起夜晚里的陶溪川。

  路两边摆满了瓷器。

  各式各样,应有尽有。

  虽品质略有粗糙,握着手中时指腹间不时传来砂砾感。

  但......

  王勃拿着青蛙汤勺,眼睛中带着强烈的兴趣。

  他又看着摊位上的青蛙杯,青蛙摆件,浑身上下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想要。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买。

  就连赵一清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购买的心脏,她看着桌面上那一个个茶杯,直接走不动道。

  其实大家都送给她不少。

  可这也太可爱了。

  还有各种可爱的玩偶,白胖胖的白菜,横冲直撞的螃蟹,圆滚滚的熊猫......

  拿下,全都拿下。

  就连杜甫都没忍不住买几件回去拿给孩子玩。

  而看着那奇形怪状的玩具,大家先是不理解,随即立马照本宣科画下来。

  同天幕一模一样的陶瓷。

  不日后便开始售卖。

  几乎一瞬间,弹幕上便出现源源不断的信息。

  而几人也完全沉浸在买、买、买当中。

  一副全然杀疯的样子。

  最后终于出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

  一行人收获颇丰。

  但却很值。

  翌日一大早,赵一清他们先是在酒店吃完早餐。

  便不慌不忙地朝着博物馆走去。

  毕竟来景德镇,又怎能不看无语佛和他的显眼包同事们。

  瞧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以及一眼似乎望不到尽头的长队。

  李白好奇地询问这是在排什么。

  然而当他听到赵一清的解释后,满脸的不解,“可值得排队也要看吗?”

  听闻,赵一清却笑道:“您是不知来都来了这四字的魅力。”

  就算自己不喜欢。

  可来都来了。

  下次再见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而且我都到这地方了,肯定要打开拍照,发朋友圈证明我来过啊!

  听完赵一清的一番话。

  李白顿感明了。

  如自己每去一处地方都要打卡拍照一样。

  来都来了。

  肯定要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五人心甘情愿地排在长流中。

  等终于见识到无语佛后,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

  看着与众不同的佛像。

  大家顿时了然为何大家心甘情愿排如此之长的队伍。

  不过,相比这些,苏轼更好奇,“后世每一座城市都有博物馆吗?”

  赵一清也被这个问题给问到。

  遇事不决,直接上网寻找答案。

  “不是,一般只有市级以上才有博物馆,展示的藏品以本地出土的文物......”

  瞅见大家发白的神色。

  吞在嘴边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下去。

  她干咳一下,生硬地转移起话题,尝试性询问,“要不咱们去周围转转?”

  “行。”

  苏轼始终不理解。

  那些陪葬品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可想到就连一个无语佛都能排如此之长队,还是人太多的原因。

  此时的古代,一个个更是面色不安。

  只有市级以上?

  我的个老天爷!

  你们难不成还想每个县也有。

  这得挖多少他们,才能把博物馆放满。

  不行,薄葬?

  不行不行,万一他到地底下没钱花了呢!

  对,埋到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就好了。

  或者悬崖峭壁上。

  他们就不信了,埋到悬崖上后世还能把他们给挖出来。

  没有一个人可以空着手走出景德镇。

  赵一清来之前还不相信。

  可等她终于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句话是有多么权威。

  她看着行李箱都塞不下的瓷器。

  立马叫了上门取件。

  等会儿就要出发苏杭,这些沉死人不偿命的瓷器,还是寄回去比较好。

  反正等她们回去,快递正好到家。

  冷粉搭配油条卷麻糍。

  在依依不舍之下,赵一清坐上去往苏杭的高铁。

  一路上,大家心中都很兴奋。

  尤其是苏轼,毕竟在之前的讲述中,他不单单杭州通判和杭州知州,更治理过西湖。

  所以,他对西湖简直迫不及待。

  而陆游他们更多的,是对后世杭州的向往。

  晚餐吃的汉堡炸鸡三件套。

  坐在西湖旁边的店里,啃着香喷喷的炸鸡,喝着肥宅快乐水,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相比西湖,小朋友们盯着那金灿灿的炸鸡直流口水。

  他们也想吃。

  尤其是吃过的朱翊钧和李承乾。

  可无论宫里怎么做,都跟后世的炸鸡不一样。

  没有那个味道。

  朱翊钧喝着从后世带回来的可乐,不顾形象地吃着炸鸡。

  西湖?

  他也想去。

  可他实在不好意思从徐光启手中抢夺那指定卡。

  太不要脸了。

  而且他若抢夺,肯定要遭受来自朝堂和母后的质问,更有民间日益减轻的威信。

  算了算了。

  宫里那帮御厨做的炸鸡也不错。

  吃着炸鸡,苏轼赞不绝口,还有炸薯条和冰淇淋。

  “口感同酥油泡螺与冰雪一样,哎呀!汴京城的商家们可要好好研制这冰淇淋。”

  听到苏轼的感叹。

  李白对北宋也升起强烈的好奇。

  虽一直说怂宋、弱宋。

  但同苏轼相处的几天,李白却感受到北宋自由的风气。

  而赵一清更好奇的是,“所以,各种的朝代,到了炎热的夏季,大家都是怎么度过的啊!”

  “各种快乐水。

  汴梁有冰沙店和饮子铺,其实跟奶茶店差不多。我们也有雪糕,冬季时在水里加入牛乳、糖还有果汁,放到冰窖里动起来。

  还有酥山,相当于冰沙,上面会有奶油、酥油,还会有鲜花、彩树点缀。

  汴梁每家店都有特色的饮品。

  云家的沉香水和姜蜜水,城东的乳糖真雪和冰雪冷元子,城北的杏酥饮和金橘团。

  若你们可以到北宋,我一定好好招待大家一番。”

  李白再次感叹北宋饮食的丰富。

  “一般会在屋内放入冰块。不过冰块很贵,而且家中也要有冰窖。”

  杜甫点点头,提道,“朝廷会给大家放高温假,家中也有凉屋,用水车将水引上屋顶制造雨帘。

  这样屋内凉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