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黏糊麻辣烫......-《短视频直播:开局给老祖宗们暴击》

  可美食就是美食。

  谁都无法让深埋于记忆中的美味抹除干净。

  就连嬴政看着视频中的羊排,无端便生出口腹之欲来。

  【深夜放毒之爆辣炒米粉,甜辣脆皮炸鸡腿】

  视频中,香喷喷的炒米粉以及金黄色炸鸡展示在大家面前。

  刚刚吃上羊排的人瞬间觉得碗中的羊肉不香了。

  “大中午的,能不能不要看这种视频啊!”

  “就是就是,也太勾人了些。”

  美食爱好者袁枚已然开始亲手下厨,做起这脆皮炸鸡来。

  就是这爆辣炒米粉。

  听起来无端让人升起鸡皮疙瘩来。

  如此辛辣的食物,吃进肚子真的好吗?

  在所有人疑惑目光下,爆辣炒米粉直接被主播给干完。

  看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就是不知怎么炒制的。

  【麻辣烫配上炸串有多绝!】

  [这种黏糊糊的老式麻辣烫最好吃了。]

  [这对于一个减肥人士来讲,口水都要让盆去接。]

  [至于吗?大晚上的,真以为谁吃不到似的,已点。]

  赵一清都被馋的喉咙不断吞咽着。

  此时大脑里,什么羊排,什么炒米粉,通通不存在。

  她眼中只有这一碗黏糊糊的麻辣烫。

  拿出手机,点了。

  而且,麻辣烫都点了,肯定要点一杯果茶吧!

  瞧着黏糊糊的麻辣烫,朱翊钧是真馋了。

  他看着桌面上御膳房做的午饭。

  整日就这些菜。

  一点创新都没有。

  他们不厌,他自己都烦。

  不是给他们现代的菜谱了吗?

  为何还是这些菜肴。

  难道这些人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朱翊钧表情立马一变。

  【柳州螺蛳粉,这一大碗想迷糊了。】

  赵一清:???

  刚点完麻辣烫,就给她搞这。

  [好吃吗?我先下楼了。]

  [平等地嫉妒每一位在柳州的人。]

  [东北人已经跨千里去柳州吃过了,爽。]

  大家眼睛瞪大,跑到柳州去吃,这螺蛳粉有这么好吃。

  尤其瞧见视频里的吃播。

  好想吃哦!

  秦汉,看着地图中的地址。

  一个个沉默不语。

  咱就是说,柳州如今有人在吗?

  赵一清扬扬脸,要不去柳州一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超好吃的香辣猪蹄来喽!】

  还没煽猪的朝代看见猪蹄出现后。

  面上不由得生出几分的嫌弃。

  如今,富贵人家以食用羊肉为主,猪肉乃是下贱、贫民之物。

  何况在调料作物缺乏的朝代。

  大家多是以炖肉为主。

  炒制?

  秦汉时期,就算王公贵族,家中也无铁锅。

  除了去过后世的嬴政和刘彻等人。

  可这些人,除了始皇和汉武,都出现了铁锅。

  所以,大家对于头次出现的铁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先把猪蹄用凉水绰一下,加入生姜、料酒和葱去腥。

  水开后去浮沫。

  捞出后用温水清洗干净。

  锅热放凉油,加热到油冒烟把油倒出来,加一小块冰糖,小火炒化。

  炒到草红色冒泡放入猪蹄。

  小火翻炒上色。

  接着放入葱段、姜片、白芷、八角、干辣椒、干山楂,生抽、老抽。

  大火炒入味。

  加啤酒,开水没过猪蹄。

  小火炖两小时,或高压锅焖二十五分钟。

  加入盐,大火收汁。

  汁水快没放入蒜粒,青红辣椒。

  开炫!】

  [本来想减肥的。]

  [申请出战。]

  [这题我会。]

  羊肉精贵。

  可猪蹄大家心一横,还是买的起的。

  就是这配料,未免也太多一些。

  冰糖精贵,人吃都吃不起。

  又怎能用来做饭。

  还有白芷和八角,这不是药材,为何能入菜。

  还有人好奇,后世把菜的各种做法都告诉大家,那后世的酒楼是如何生存的。

  苏轼瞧着最后的红烧猪蹄,顿时有些跃跃欲试。

  要不,今晚叫上弟弟。

  在月下品酒吃猪蹄,不失为一番美乐。

  就是啤酒......

  是什么东东。

  【男人会做饭,情敌少一半——肉沫蒸蛋,小孩老人都喜欢。】

  幸好这时,她的外面到了。

  不然吃着水果都觉得没滋没味的。

  赵一清飞速地跑到门口去拿外卖,而视频也在继续播放。

  【三个土鸡蛋,十克盐。

  快速打散。

  倒蛋液,一比一的温水,筷子快速搅拌二分钟出泡沫。

  捞出泡沫,蒸蛋更光滑......】

  然而,大家首先困在十克盐上面。

  需要这么精确吗?

  而且他们家也没秤砣啊!

  这如何称量。

  还有为何要加温水,凉水不行吗?

  一部分人听到光滑二字,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她们每次蒸蛋出来后,上面满是蜂窝状。

  原来是没撇去浮沫。

  【十年做菜无人知,一口铁锅天下知,今天给大家做蒜蓉小龙虾#家常菜】

  赵一清真真觉得自己捅了美食的窝。

  全是美食视频。

  尤其看到小龙虾,夏天到了,谁不想吃小龙虾时,最后配上一碗面。

  要不,她摸摸下巴。

  晚上叫好友一起去吃小龙虾吧!

  说起来,最近一直忙各位祖宗的事情,两人都好久没聚过了。

  说干就干。

  那头回的很快,似乎一直拿着手机。

  【OK,晚上六点,老地方,不见不散。】

  妥了。

  【凉油下锅,五成油温下小龙虾。

  炸制金黄捞出。

  油热倒入蒜蓉、小米辣,加盐、鸡精、蚝油、生抽......

  来一口。】

  “啊!”

  瞧见自家乖孩子天真的举动,男人禁不住笑出声。

  不过,看到小龙虾处理的视频时。

  “这不是地沟里爬的鳌虾吗?”

  听到声音,一家子全围在一起讨论,“可鳌虾身上也没多少肉,浑身都是钳子和壳,这有什么好吃的。”

  “娘,我想吃。”

  “要不,咱们去地沟里抓点。反正也不要钱,就是要费些油。”

  “没事,反正一年也吃不到几顿。”

  立马决定的几人抱着自己孩子就朝家附近的地沟去。

  走到时,发现到处都是抓鳌虾的人。

  大家对视一眼,纷纷大笑。

  谁曾想平日不屑一顾的鳌虾,如今成了香饽饽。

  而爱吃龙虾的人已经开始尝试。

  各大酒楼的主厨们更是牢牢地把炒制过程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