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要立后?”
“不会是要立我为后吧?”
当然,其中最欢喜的自然要数坐在朱元璋身旁的达令妃了。
她听了朱元璋要立后的话后,浑身不由微微一颤,那张成熟的俏脸上充满了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心中更是说不出的紧张和期待。
她之前也从未听朱元璋提起过,所以,当她听到朱元璋说要立后的话后,脸上也满是震惊和诧异之色,心中也是十分的意外。
当然,更多的还是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跟激动。
朱元璋虽然没有明说要立她为后,但是这次就只带她来参加这种藩王和大明大臣的宴席,就已经说明了态度。
这立后的人选除了她之外,应该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这能不让达令妃欢喜和兴奋激动不已吗?
皇后是什么?
那可是真正的后宫之主,一国之母。
乃是真正母仪天下的存在。
说实话,在后宫里的那些嫔妃,哪一个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母仪天下呢?
只是,这对于后宫里的那些嫔妃来说,简直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而如今似乎就要真的发生在她身上了,可见这一刻她的内心有多欢喜和激动了。
当然,达令妃知道,她之所以能够有今日,多亏了她有一个争气的好儿子,那就是齐王朱榑。
如果没有齐王朱榑的话,说不定她在后宫里还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不受宠的普通嫔妃而已。
也正是因为朱榑在封地,以及后面的一系列出色的表现,让她开始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和恩宠,让后宫里的那些嫔妃一个个都羡慕不已,如今更是有可能被立为皇后,这让她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自豪和骄傲。
所谓的母凭子贵,不外如是!
“恭喜父皇!”
“父皇立后乃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而且,我大明的皇后之位也已经空悬良久了,也该是时候立后了。”
很快,朱榑最先反应过来,然后一脸笑盈盈地对着朱元璋开口道。
这个时候,朱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朱元璋立后了。
所以,他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了。
“是啊,陛下,陛下立后的确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随着朱榑的声音刚刚落下,皇宫大殿上的那些齐王朱榑一派的官员也都纷纷跟着开口,表明了他们自己的态度。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自然不会站出来反对了。
倒是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以及那些藩王一个个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并没有开口。
他们虽然心中不愿意让朱元璋立达令妃为后,但是却也没有人站出来这个时候跟朱榑唱反调。
他们都不傻,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朱榑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也是朱元璋的态度和意思,他们自然更不会去反对朱元璋了。
但是,想要让他们也都同意,他们自然也说不出口。
所以,保持沉默则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了。
“好,既然如此,那这立后之事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见皇宫大殿上大多数大臣都十分的赞同,剩下的少部分人也并没有站出来反对,顿时不由露出一丝笑意,然后淡淡地朗声道。
当然,这也多亏了朱元璋之前先把太子朱标一派的官员清理的差不多了,才会让他这次立后之事遇到的阻力小了很多。
否则,如果是在清理太子一派官员之前就宣布立后的话,恐怕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到时候他想要顺利立后,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就让宗人府和礼部的人准备一下,朕要在一个月后立达令妃为后。”
朱元璋接着再次一脸坚定地朗声道。
“是,陛下!”
皇宫大殿里的相关官员和宗人府的人纷纷躬身应道。
皇宫大殿里的那些大臣和藩王听了朱元璋的话后,知道朱元璋宣布立后的人选后,都没有任何的意外和惊讶。
因为他们之前都已经猜到了答案。
或者说,从朱元璋带着达令妃出现在皇宫大殿里时,这人选就已经确定了。
“多谢陛下!”
与此同时,坐在朱元璋旁边的达令妃也终于从惊喜和兴奋中回过神来,然后急忙对着朱元璋盈盈一拜道。
只是脸上却满是遮不住的欢喜和兴奋之色。
虽然她之前也已经隐隐猜到了朱元璋要立后的那个人就是她了,但是,如今听到朱元璋亲口说出来,得到了证实和确认后,达令妃心中还是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竟然还有能够成为皇后的一天。
这一刻,她竟然忍不住激动的喜极而泣起来。
她也终于算是彻底熬出头了。
一想到她马上就要被立为皇后,成为后宫之主和一国之母了,内心就忍不住的兴奋激动不已起来。
她也没想过竟然会有这么一天,简直是太不可置信了。
这一切就好像恍然如梦一样,那样的不真实。
而朱元璋在此之前也没有跟她透露过任何的消息,这才是真正的意外之喜。
可以说,朱元璋给了她一个天大的惊喜。
“好了,起来吧!”
朱元璋看着身前喜极而泣的达令妃,不由扶起了达令妃,然后一脸笑盈盈地对着达令妃开口道。
“好了,来,喝酒!”
等朱元璋拉着达令妃坐下之后,便再次举起酒杯,然后对着皇宫大殿上的众人朗声道。
“是,陛下!”
皇宫大殿上的众人见了,也都纷纷举起桌上的酒杯,然后跟朱元璋喝了起来。
接着,众人便吃了起来,整个气氛又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朱榑那一派的官员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笑意。
很显然,他们的心情是十分的好。
而那些藩王和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一个个表面上虽然都带着笑意,但是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各怀心思。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夜已深,这场宴席才彻底结束,众人才缓缓散去。
但是,众人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会是要立我为后吧?”
当然,其中最欢喜的自然要数坐在朱元璋身旁的达令妃了。
她听了朱元璋要立后的话后,浑身不由微微一颤,那张成熟的俏脸上充满了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心中更是说不出的紧张和期待。
她之前也从未听朱元璋提起过,所以,当她听到朱元璋说要立后的话后,脸上也满是震惊和诧异之色,心中也是十分的意外。
当然,更多的还是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跟激动。
朱元璋虽然没有明说要立她为后,但是这次就只带她来参加这种藩王和大明大臣的宴席,就已经说明了态度。
这立后的人选除了她之外,应该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这能不让达令妃欢喜和兴奋激动不已吗?
皇后是什么?
那可是真正的后宫之主,一国之母。
乃是真正母仪天下的存在。
说实话,在后宫里的那些嫔妃,哪一个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母仪天下呢?
只是,这对于后宫里的那些嫔妃来说,简直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而如今似乎就要真的发生在她身上了,可见这一刻她的内心有多欢喜和激动了。
当然,达令妃知道,她之所以能够有今日,多亏了她有一个争气的好儿子,那就是齐王朱榑。
如果没有齐王朱榑的话,说不定她在后宫里还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不受宠的普通嫔妃而已。
也正是因为朱榑在封地,以及后面的一系列出色的表现,让她开始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和恩宠,让后宫里的那些嫔妃一个个都羡慕不已,如今更是有可能被立为皇后,这让她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自豪和骄傲。
所谓的母凭子贵,不外如是!
“恭喜父皇!”
“父皇立后乃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而且,我大明的皇后之位也已经空悬良久了,也该是时候立后了。”
很快,朱榑最先反应过来,然后一脸笑盈盈地对着朱元璋开口道。
这个时候,朱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然是坚定不移的支持朱元璋立后了。
所以,他自然是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了。
“是啊,陛下,陛下立后的确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喜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随着朱榑的声音刚刚落下,皇宫大殿上的那些齐王朱榑一派的官员也都纷纷跟着开口,表明了他们自己的态度。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自然不会站出来反对了。
倒是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以及那些藩王一个个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并没有开口。
他们虽然心中不愿意让朱元璋立达令妃为后,但是却也没有人站出来这个时候跟朱榑唱反调。
他们都不傻,自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朱榑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也是朱元璋的态度和意思,他们自然更不会去反对朱元璋了。
但是,想要让他们也都同意,他们自然也说不出口。
所以,保持沉默则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了。
“好,既然如此,那这立后之事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见皇宫大殿上大多数大臣都十分的赞同,剩下的少部分人也并没有站出来反对,顿时不由露出一丝笑意,然后淡淡地朗声道。
当然,这也多亏了朱元璋之前先把太子朱标一派的官员清理的差不多了,才会让他这次立后之事遇到的阻力小了很多。
否则,如果是在清理太子一派官员之前就宣布立后的话,恐怕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到时候他想要顺利立后,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就让宗人府和礼部的人准备一下,朕要在一个月后立达令妃为后。”
朱元璋接着再次一脸坚定地朗声道。
“是,陛下!”
皇宫大殿里的相关官员和宗人府的人纷纷躬身应道。
皇宫大殿里的那些大臣和藩王听了朱元璋的话后,知道朱元璋宣布立后的人选后,都没有任何的意外和惊讶。
因为他们之前都已经猜到了答案。
或者说,从朱元璋带着达令妃出现在皇宫大殿里时,这人选就已经确定了。
“多谢陛下!”
与此同时,坐在朱元璋旁边的达令妃也终于从惊喜和兴奋中回过神来,然后急忙对着朱元璋盈盈一拜道。
只是脸上却满是遮不住的欢喜和兴奋之色。
虽然她之前也已经隐隐猜到了朱元璋要立后的那个人就是她了,但是,如今听到朱元璋亲口说出来,得到了证实和确认后,达令妃心中还是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竟然还有能够成为皇后的一天。
这一刻,她竟然忍不住激动的喜极而泣起来。
她也终于算是彻底熬出头了。
一想到她马上就要被立为皇后,成为后宫之主和一国之母了,内心就忍不住的兴奋激动不已起来。
她也没想过竟然会有这么一天,简直是太不可置信了。
这一切就好像恍然如梦一样,那样的不真实。
而朱元璋在此之前也没有跟她透露过任何的消息,这才是真正的意外之喜。
可以说,朱元璋给了她一个天大的惊喜。
“好了,起来吧!”
朱元璋看着身前喜极而泣的达令妃,不由扶起了达令妃,然后一脸笑盈盈地对着达令妃开口道。
“好了,来,喝酒!”
等朱元璋拉着达令妃坐下之后,便再次举起酒杯,然后对着皇宫大殿上的众人朗声道。
“是,陛下!”
皇宫大殿上的众人见了,也都纷纷举起桌上的酒杯,然后跟朱元璋喝了起来。
接着,众人便吃了起来,整个气氛又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尤其是朱榑那一派的官员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笑意。
很显然,他们的心情是十分的好。
而那些藩王和太子一派的那些官员,一个个表面上虽然都带着笑意,但是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各怀心思。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夜已深,这场宴席才彻底结束,众人才缓缓散去。
但是,众人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