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朱元璋回京,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上)-《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朱元璋回到京城的第一时间不是见朝中的大臣,也不是见太子朱标,而是在御书房里见了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乃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成立的新机构。

  撤下了原来的亲军都尉和仪鸾司,设立了新的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主要是负责朱元璋日常出行的侍驾和安全,同时还有巡查百官和刑狱等职能。

  朱元璋这次出海,只带了锦衣卫副指挥使随行,而把锦衣卫指挥使留在了京城。

  而他回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见锦衣卫指挥使,自然是想要第一时间了解他不在大明京城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了,然后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否则什么都不了解,朱元璋回来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把朕不在大明这段时间大明所发生的事情给朕说一遍。”

  “还有这段时间朝中官员,以及太子的表现,也说一下。”

  朱元璋见到锦衣卫指挥使后,便直接开门见山道。

  他自然是想要了解这段时间大明的情况,以及朝中官员和太子朱标的表现了。

  “是,陛下!”

  锦衣卫指挥使听了朱元璋的话后,一脸恭敬的躬身应道,然后便开始给朱元璋汇报起这段时间大明的情况,以及朝中官员和太子朱标的表现来。

  虽然朱元璋并不在大明,但是大明在太子朱标的监国下,也还算安稳。

  毕竟,太子朱标在位这么多年,在朝中的威望还是有的,再加上太子朱标的能力也不算差。

  如果没有朱榑在的话,太子朱标的确是最合适的大明继承者。

  只是奈何突然横空出世朱榑这样一个妖孽,实在是太优秀了,优秀到让其他任何人都不敢掠其锋芒,都要被朱榑的锋芒所遮盖,而显得黯淡无光起来。

  人就是这样,永远都只会记住最优秀的那个,至于谁是第二,没有人在乎。

  当然,主要还是朱榑太优秀了,太子朱标虽然也非常不错,但是跟朱榑比起来,却是相差太远了。

  否则朱元璋也不可能改变主意,下定决心让朱榑来继承大明的江山。

  因为朱榑比太子朱标是要优秀和强太多了,哪怕朱榑只是比太子朱标稍微优秀一点,稍微强一点,朱元璋也不会改变主意让朱榑来继承大明的江山。

  因为在朱元璋的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一旦朱榑和太子朱标争大明江山的话,太子朱标是毫无胜算。

  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才下定决心让朱榑来继承大明的江山。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全太子朱标。

  否则还继续让太子朱标继位的话,那无异于是把太子朱标推向死路。

  所以,无论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还是为了他这个最喜欢的儿子太子朱标,朱元璋都要让朱榑来继承大明的江山。

  而且,齐王朱榑的确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嗯,太子的表现倒还是不错!”

  朱元璋听了那锦衣卫指挥使的描述后,不由点了点头,感叹了一声。

  他对太子朱标的表现倒还算满意。

  不过,一想到朱榑的优秀,这相比之下,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

  “把朝中太子一派官员的名单给朕一份。”

  朱元璋接着再次对着那锦衣卫指挥使淡淡地开口道。

  “是,陛下!”

  那锦衣卫指挥使听了朱元璋的话后,不由浑身微微一颤,然后忍不住心中一惊,脸色也随之一变。

  不过,他还是掩饰的很好,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对着朱元璋一脸恭敬地开口道。

  虽然锦衣卫指挥使不知道朱元璋一回来为什么突然要太子一派官员的名单,但是直觉告诉他,这并非什么好事。

  不过,有些事可不是他能够打听了,所以,他自然不敢去多问了。

  “看来太子在朝中的支持者还不少。”

  等锦衣卫指挥使离开后,朱元璋看着手里的那份太子一派官员的名单,忍不住轻声嘀咕了起来。

  他既然已经决定要让朱榑继承大明的江山,自然也要开始行动,为将来朱榑继承大明的江山铺路了。

  而现在朱榑最大的阻碍便是大明的太子朱标。

  太子朱标在位这么久,在朝中的势力自然是根深蒂固,支持者众多了,就连其他的那些藩王一个个也都对太子朱标心服口服,不敢觊觎太子的位置。

  而且,太子朱标在位这么多年,也没有任何的过错,朱元璋也找不到任何的借口来废除朱标的太子之位。

  但是,朱榑想要上位的话,那太子朱标就必须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这才是朱元璋最为难的地方。

  朱元璋知道,要想朝堂上不出现大的动乱,此事就只能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弄不好便会出大乱子。

  所以,朱元璋打算先从太子朱标在朝堂上的那些势力开始清理和打压。

  太子朱标在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就相当于是太子朱标的羽翼,先剪除了太子朱标在朝堂上的羽翼,扶植齐王朱榑一派的官员,到时候再废除太子朱标,立齐王朱榑为太子,阻碍就会小很多。

  当然,此事也只能徐徐图之,不能让人察觉到,否则也可能会引起太子朱标一派官员的反抗,说不定引起朝堂的动荡。

  不过,不管怎样,有些事,朱元璋都必须去做,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太子朱标的安危,也就只能委屈太子朱标了。

  让太子朱标做一个闲散王爷,总好过为了争夺皇位而丢了性命要强。

  可以说,朱标乃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也是感情最深的儿子,自然不希望朱标出事了。

  这便是朱元璋,一个合格的帝王,总会站在最理智的一方来考虑问题。

  “陛下,太子在御书房外面求见!”

  就在这时,御书房外传来太监的禀报声。

  “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收起手中的名单,然后淡淡地朗声道。

  “孩儿拜见父皇!”

  朱元璋的声音刚刚落下,太子朱标便走了进来,然后对着端坐在御书房桌子前的朱元璋一脸恭敬地躬身行礼道。

  正在处理国事的朱标是收到朱元璋回来的消息后,处理完手中的事务后,便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他是许久未见朱元璋了,再加上想要把这段时间的事情跟朱元璋汇报一下。